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皖东丘陵地区,位于江淮之间,常年种植小麦320万亩左右,总产8亿公斤。近年来,麦田杂草危害日趋加重。据统计,1980年麦田草害面积98万亩,1986年达到150.5万亩,草害面积增加53.6%,平均每年增加8.7%。杂草发生密度每平方尺30~200株,多的达300株以上。因草害减产,一般为10~20%,严重的达50%以上。如不进行有效防除,全区年损失小麦可达4500万公斤左右。可见,麦田草害已成为小麦生产再上新台阶的重大障碍。  相似文献   

2.
我县稻茬麦常年占三麦面积的90%以上,以看麦娘、硬草、千金子为主的禾本科杂草是麦田主要恶性杂草,全县发生面积25万亩左右,占三麦面积的39.7%,杂草密度每平方尺200~300株,严重田块超过千株。近几年,冬前化除已达18万亩,但草害造成的损失每年仍在1000万斤左右。1984~1986年,我站对麦田禾本科杂草在免、旋耕田的出草规律及化除技  相似文献   

3.
戴优强 《植物医生》2000,13(5):46-47
小麦是徐州市主要粮食作物 ,常年种植40万hm2 左右。过去麦田草害严重 :三月一片白(荠菜花) ,四月一片黄(播娘蒿花) ,五月一片紫(巢菜花)。杂草成为3麦生产重大障碍 ,自连续几年的“麦田无草害工程”实施后 ,麦田已无草害 ,小麦产量平均每667m2 增加34公斤 ,还减少了农药用量和环境污染。干部和群众通过实践提高了认识 ,摆脱了单纯依赖农药的思想束缚 ,掌握了“农业调控、化学除草、人工拔草”的综合治理技术 ,提高了学科学 ,用技术的积极性。一、背景资料至1994~1995年时 ,全市麦田杂草已相当严重 ,1995年…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省麦田草害日益突出。1982年全省麦田杂草二级以上发生面积(即密度达到化学防治指标的面积)据推算在900万亩左右,占三麦面积的25%。1985年上升到1600万亩,占三麦面积的40%。在麦子的病虫草三害中,杂草已占首位。我省麦田杂草的种类,在稻茬麦田,主要优势种有禾本科的看麦娘或硬草,阔叶杂草猪  相似文献   

5.
我市麦田杂草发生面广、量大,危害严重。为了了解麦田草害的现状,提出防除对策,市、县植保部门于1990年4月中下旬和5月中旬对全市59个乡(镇)、742块、1207.8亩麦田进行了两次专题性调查,经综合和分析,提出了防除策略。一、麦田草害现状与三麦生长的关系从1986年以来,我市麦田草害发生的总趋势是逐年加重。1990年是最重的一年。以句容县为例,全县35.4万亩三麦,以看麦娘为主的草害面积达30.97万亩,占87.5%。其中每0.11  相似文献   

6.
麦田杂草种类多、密度大,为害损失严重,尤其是撒播麦田人工难以防除,经统计,新沂市每年有30%的麦田因草害损失小麦2成以上,部分田块常因草荒而不得不翻耕改种。从1984年起,连续5年用苯甲(20%苯达松水剂 20%二甲四氯)、苯绿20%苯达松水剂 25%绿麦隆合剂进行防除麦田杂草示范,取得显著效果,1988年示范采用苯甲合剂27万亩,苯绿合剂8万亩占草害发生面  相似文献   

7.
何永垠 《植物保护》1991,17(5):45-45
自1980年春季推广用2.4滴丁酯防治麦田杂草以来,以灰菜为主的麦田春性杂草得到控制。但近几年来,以离子草、播娘蒿和荠菜为主的麦田越冬性双子叶杂草危害日益猖獗,危害严重的地块已超过(4千亩),每平米有杂草1521棵,折每亩杂草100万棵以上,超  相似文献   

8.
2001年,莱州市麦田杂草扁穗雀麦(BromuscatharticusVahl.)大面积发生,全市发生面积1.5万hm2,占全市小麦播种面积的37.5%,其中较重发生的面积400hm2。据笔者调查,受害田内平均有该草7.5株/m2,重者达十几至几十株,以致在田内形成“草坪”。扁穗雀麦发生面积之广,发生程度之重,在莱州历史上尚属首次。扁穗雀麦,俗称“野麦子”,为禾本科一年生或两年生杂草,以往多发生于田边、沟边,麦田内很少发生。其外形及生理特性与小麦非常接近。成株高达100cm,秆丛生,叶条形,叶鞘密被白毛,叶舌干膜质;穗状…  相似文献   

9.
张凤景 《植物医生》2009,22(2):41-41
冀州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为2万hm^2,历年以来,并未发现节节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在麦田造成危害。2002年首次发现节节麦危害,之后逐年增多,到2008年发生面积达1,4万hm^2,其中重发生面积2666.7hm^2,发生范围已遍及全市11个乡镇,全市草田率38.5%,一般密度每m^2为2.3株,最高密度7.2株。从调查情况看,目前节节麦、雀麦恶性杂草虽然密度较低,但由于该草多发生在高水肥麦田,适应性强,繁殖快,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部分麦田已成为优势杂草种群,对冀州市的小麦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0.
高邮市麦田杂草发生危害状况与消长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邮市地处江淮之间,大运河衅。运东95万亩耕地大部分属里下河地区,根据地形地貌又分为沿运高平田区和东部低洼圩田区;运西13万亩耕地主要是低丘平岗区和部分沿湖圩田区。全市三麦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80万亩左右,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的三分之一以上。80年代以来,麦田草害已上升为三麦增产的主要障碍。近几年由于耕作布局、防除水平以及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杂草种群数最和危害程度也在相应变化,为了明确目前麦田杂草的种类、分布、消长和危害状况,确立合理的防除对策。我们进行了分区域调查。  相似文献   

11.
小麦种芽对6种酰胺类除草剂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种芽对6种酰胺类除草剂敏感性测定马式廉,袁树忠(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扬州225001)江苏省麦田杂草发生及危害面积日益扩大,特别是推行麦田少免耕种植法后,麦田禾本科草的发生量呈上升趋势。使用绿麦隆防除麦田硬草、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的防效欠佳。近些年来,...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宝应县麦田杂草群落演替及防治技术邵耕耘陈金宏季万红马秀凤张雅东李方伟江苏省宝应县植保植检站,225801江苏宝应县地处理里下河地区,常年小麦种植面积为56万亩,草害发生面积40万亩,耕作方式主要为麦-稻、麦-棉轮作,其杂草发生具有“种类多、数量...  相似文献   

13.
我场地处苏北沿海大丰市境内,自gO年代以来大小麦播种面积长年稳定在5万亩左右。因麦子生育期长,田间杂草种类多,部分麦田恶性杂草危害猖撅,每年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部分重草田块减产达到43%。近几年通过开展麦田杂草普查,研究草相演变规律,采取综合防除措施,有效控制了麦田杂草的危害,使产量稳步提高。1麦田杂草种群的变化动态我场从1991年开始坚持每两年进行一次麦田杂草普查工作,并建立麦田草相档案,对麦田杂草的发生、演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1991年冬前调查,我场麦田杂草优势群落主要有两种,一是野燕麦一麻芥菜、播娘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淮北沙土地区稻茬麦田硬草发生越来越为严重。以响水县为例,1983年10万亩稻茬麦田中硬草发生达标面积为0.6万亩,一般每平方尺有硬草30株左右。到1987年,在12.5万亩稻茬麦田中硬草发生达标面积上升为2.45万亩。 (一)硬草的发生规律硬草多在沙土稻茬麦田中发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三麦生产的发展,麦田少免耕技术在淮北地区逐步推开。1983~1990年7年间少免耕麦田已发展到150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20%左右。与此同时,麦田草害也逐年加重,1981年草害面积164万亩。占三麦总面积的25.2%1989年上升到51.2%。杂草群落的分布、组成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为了及时掌握这一动态,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确保三麦稳产、高产,我们于1986~1990年,用5年时间对淮北麦田杂草种群的地区分布、变迁原因作了大量的调  相似文献   

16.
麦田草害及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强农场位于江苏省沿海垦区 ,占地面积 4 7万亩。麦类作物常年种植 4 3万亩 ,包括纯旱作麦田和稻麦轮作麦田。麦田的草害发生情况对于江苏沿海垦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年来笔者对方强农场豆 (玉米 )—麦、稻—麦连作的麦田杂草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在本文中对方强农场麦田杂草化除措施作简单介绍 ,希望能为江苏沿海垦区麦田杂草的防除提供参考。1 麦田草害发生的特点1 1 早作麦田杂草的发生方强农场豆 (玉米 )—麦连作的旱作麦田杂草共有 41种 ,分属 1 5科 39属 ,其中双子叶杂草种类占多数 ,共 32种 ,分属 1 3科 30属 ,单子叶杂草…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开始利用倒"W"形9点取样法对江苏省盐城市麦田杂草进行调查,以期摸清全市的麦田杂草种类及分布、草相和防除技术的演变。调查结果显示,盐城市麦田杂草比较突出的禾本科杂草主要是菵草、抗性看麦娘、雀麦、早熟禾等,阔叶杂草稻茬麦田主要是荠菜、抗性猪秧秧、抗性牛繁缕,旱茬麦田主要是波斯婆婆纳、播娘蒿、荠菜、蔊菜等,少数田块野老鹳草发生也较重。1983年普查麦田杂草有17个科,计40种,本次普查麦田杂草有21个科,计67种。优势杂草减少了大巢菜,新增加了菵草、荠菜等。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麦田杂草种类分布及防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小麦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陕西麦田杂草的种群数量逐年上升,一般麦田有杂草8万~10万株/667m2,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几年来对陕西麦田杂草的调查、药剂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现就陕西麦田杂草的种类、分布、除草剂的发展变化及麦田杂草防除技术简述如下。1陕西省麦田杂草的种类与分布1.1杂草的种群变化及化除情况陕西省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化学药剂除草试验示范,最早引进五氯酚钠、敌稗等,进行水稻田杂草防除试验。20世纪70年代引进燕麦灵、燕麦敌2号、敌草隆、灭草隆、棉草隆、除草醚防除麦田、棉…  相似文献   

19.
一、麦田草害的现状自1985年以来,苏州市麦田草害的化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化除面积每年平均为197.4万亩次。其中冬前以绿麦隆为主防除看麦娘的面积为165.7万亩,春季防除阔叶草的面积为31.8万亩。1990年全市麦田化除面积达232.1万亩次,冬前和春季的化除面积分别占应防除面积的85%和62%。几年来,麦田化除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草害面积平均每年减少66%。但由于各地在农业措施、化除技术的推广、耕作方式、管理水平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故局部地区草害仍较严重。据统计,近三年平均草害面积每年还有71.2~81万亩。1990年4月中旬全市统一普查1042块田,草害面积占调查总面积的41.2%,其中严重草害面积占13.8%。  相似文献   

20.
波斯婆婆纳俗称大婆婆纳(Veronica persica poir)是江苏沿海地区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盐城市在80年代初发生面积有80多万亩,平均密度为3.9株/尺~2,多度为51.4%,频度为96%,全市因大婆婆纳危害,麦子损失在500万公斤以上。从1982年开始,我们与东台、大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