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类精液的保存法,有以冻结形式作长期保存的冻结保存法和不冻结仍按液态状作较短期保存的液态保存法两种。其中,液态低温保存的研究,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了。近年来,在液态低温保存时,增加了适当的稀释液,精子保存的时间延长了。不过作为长期、稳定的精液保存法,仍然是冻结保存有效。  相似文献   

2.
黄鳝精子保存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鱼类的繁育工作中,为解决雌雄亲鱼性成熟不同步、雄性亲鱼少、精液不足等问题,开展了鱼类精液保存技术的研究,以提高雄亲鱼的利用率。目前对鱼类精子的保存技术已取得明显进展,“四大家鱼”的冷冻精子保存技术已用于生产实践,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而对黄鳝精子的保存尚未见报道。笔者用不同种类的保存液保存黄鳝精子,观察对精子活力的影响,以筛选出保存效果好的精子保存液,并在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中应用,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周剑 《福建水产》1987,(4):74-76
鱼类精液冻结保存研究,是从1953年布拉库斯塔尔的鲱鱼精液保存半年并且成功授精开始的,其后此法试用于鲑科鱼类、海产鱼及鲤科淡水鱼类等,目前几乎所有鱼类精液都有进行冻结保存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正>精子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原生质中的营养物质,由于精子的原生质极少,能量有限,故精子排入水中被激活后的寿命很短。精子的能量还用于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鱼类精液的保存就是利用降低精子代谢率的方法减少能量的消耗,从而达到延长精子寿命的目的。随着鱼类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杂交育种、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提纯复壮等工作的开展,鱼类精液保存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鱼类精液的保存方法有  相似文献   

5.
鱼类精液的简易冷藏保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类精液的短期保存在鱼类的繁殖和育种中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如: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雌、雄鱼性成熟不同步的问题;可避免人工受精时雄鱼因伤或意外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可增加杂交育种成功的可能性(包括克服不同种之间不能自然交配的困难及扩展杂交组合范围等)。但鱼类精子易受外界各种因子的影响而失活。因此必须用一定的方法来保存精液。运用现代研究成果可在普通冰箱的冷藏室内(0~4℃)方便地将精液保存一段时间(5~30天)。与精液超低温保存(-196℃)相比,虽然保存时间较短、但其不需液氮等特殊用品,也不需较复杂的保…  相似文献   

6.
微冻,就是鱼体内部分冻结,如三分之一冻结。我们平常见到的冰鲜鱼,鱼体内部并未冻结;而用吹风冻结或平板冻结机冻结的冻鱼,由于采用低温冻结,鱼体内部绝大部分冻结了。据日本的资料,鱼在-5℃,洄游性鱼类的冻结率为70%,底栖性鱼类的冻结率为50%。而微冻是采用稍低于冰结晶的温度例如在-1℃至-3℃左右保鲜。  相似文献   

7.
鱼类冷冻精子结构变异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引言液氮冻结保存鱼类精子,国内外虽已有成功的报道,但现有的冷冻技术水平,还无法克服精子的活力随操作顺序而逐趋下降的缺点,致使受精率、孵化率不够稳定,研究中也尚有许多不明之处,因此造成此项技术还未能在生产上迅速推广应用。若干年来,国内外都较侧重于冷冻技术(稀释液成分、冻结和解冻方法)方面的研究,而对冷冻中各个环节引起精子正常结构形态的变异,从而使复苏率、受精率受到影响的报告,迄今还未见有发表。我们用电子显微镜着重观察  相似文献   

8.
利用液氮冷藏技术保存鱼类精子的研究工作,在近数年来已取得较大的进展,国内学者梁荣计(1978)、王洪(1983、1984),宗毫侣等(1983)分别对几种常见的鲤科鱼类精液进行保藏试验,并将冷藏过的精液应用于授精,同时孵出了幼鱼。  相似文献   

9.
鱼类精液的保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星鸿 《内陆水产》2001,26(4):20-20
在鱼类育种工作中,鱼类精液的保存很重要。它不仅可以提高雄亲鱼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解决雌、雄亲鱼性成熟不同步的问题,提高配种效率;还可以进行杂交育种,充分利用杂种优势;另外,还可起到长期保存种质资源作用。 精子的寿命随其能量的消耗殆尽而终结。其能量消耗于两方面:一是运动;二是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平衡。如果能减缓精子能量的消耗,就可以延长寿命。鱼类精液的保存即基于此原理,有常温保存、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 3种方法。 1常温保存法 利用同种鱼的卵液 (卵巢的提取液 )或体腔液,可使精子寿命达数小时,但此法并无太…  相似文献   

10.
<正> 利用低温保存生命是一项新兴的科学手段。自1949年英国Polge用甘油冷冻保存动物精液成功以来,这项技术突飞猛进。目前冷冻配子及胚胎已经应用在医学研究和畜牧业生产上。而水产生物配子(主要是精子)的冷冻保存,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也取得很大成就。从现有资料看,鱼类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冷水性的鲑鳟鱼类以及某些海水鱼类上,结果较为理想。而有关鲤科鱼类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报道尚不多。冷冻配子具有超越时空的功效,可以使不同生殖期或地理间隔的品系得以交配,性转换的个体得以自交;可以不间断地为水产遗传学及生物技术研究提供配子材料;还可  相似文献   

11.
鲤、鲢、鳙精子低温短期保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鲤(Cygrinus carpio)、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精液在2—4℃的短期保存进行了实验研究。筛选出了几种较为理想的稀释保护液配方;确定了精液与稀释液的适宜稀释比例为1:1;研究了抗冻剂二甲亚砜(DMSO)对低温保存条件下精于活力的影响,确定了DMSO的适宜添加浓度为6%左右。鲤精在2—4℃保存10天,活力仍高达70%,少数精子存活时间长达12天;鲢和鳙精子在2—4℃保存7天后活力仍高达60%,达到了生产应用的水平。为水产养殖和鱼类育种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精液短期保存技术。  相似文献   

12.
探讨梭鱼精液的储存方法,延长精液的利用时间对发展渔业生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据文献报导,从1953年Blaxter对太平洋鲱(cluglahrrenges)冻精研究以来至1980年止世界用冻精授精成功的主要鱼类有:鳕、大鲑、大鳞大麻哈、银鲑、泥鳅、黑鲷、鲤等等;我国对鲤鱼(郑恩授、王云祥、1963)、草鱼、湘华鲮(梁荣计,1978-1979)、海水鱼(黄淑炜等、1971、台湾)也进行研究。但对梭鱼精液冻结保藏的研究尚未见报导。我所从1974年至1981年对梭鱼人工繁殖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种雌雄梭亲鱼,性腺发育不同步而且雄性亲鱼甚少,给人工授精带  相似文献   

13.
金枪鱼以体大肉鲜而著称,是日本人生吃鱼片的主要原料,属高档鱼类。因其体重几十公斤至几百公斤,冻结至中心温度-15℃需要几天,这样慢冻质量就差了,而冻速太快又会引起肚皮冻裂,导致商品外观质量降低。下面介绍几种冻结法。一、日本CaCl_2盐水冻结法日本80年代开始研究用CaCl_2盐水冻结金枪鱼的保鲜法,CaCl_2盐水比NaCl盐水水温低,冻结速度  相似文献   

14.
<正> 引言家畜低温冷冻精液的技术与理论已达高度水平,并且走向实用化,参考的资料也比较丰富,而有关鱼类的精液、卵子的低温冷冻,在国内外正处于研究发展中,其目的都是为育种工作提供保存优良品种鱼精。有关精子低温冷冻保存,1954年以鳟鱼、鲤鱼等为材料进行了研究,至今在冷冻方法、稀释保护液、温热解冻以及复苏率,受精孵化等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最近有些日本淡水鱼类养  相似文献   

15.
鱼类精液是鱼类自然繁殖及人工授精的基础,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后代的性状。近年来,鱼精冷冻保存作为鱼类选种育种的一项新手段为水产科技界所重视,并取得可喜的进展。实验证明,鱼类精液经超低温(-196℃)冷冻保存之后,解冻复苏的精子具有正常的授精能力且胚胎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16.
鱼类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发展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在鲑科鱼类的精液冷冻保存及应用方面。经过统计发现,国外学者在精子超低温冷冻方面取得的主要突破都集中在鲑鳟鱼类领域。本文综述了鲑鳟鱼类精子超低温保存技术的发展史、相应的关键技术和冷冻保存研究的意义、基本生物学原理以及有关精液冷冻保存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茴鱼(Thymallus arcticus grubei Dybowski)精子活力的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BSS和水两种激活剂对黑龙江茴鱼精子活力进行测定,并在4℃和14℃(室温)条件下,对精原液和用ASP稀释的精液分别进行保存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用BSS和水均可激活黑龙江茴鱼精子,其精子活率分别可达100%和98%.14℃条件下,用BSS激活黑龙江茴鱼精子平均寿命为72.1s,A级(快速)运动时间平均为14.1s;用水激活精子平均寿命为67.2s,A级运动时间平均为12.5s.不同温度保存的精子寿命和快速运动时间也有显著差异:精原液4℃保存2h后精子失去A级运动,其激活率在70%以上,保存6h后激活率小于20%;精原液14℃保存1.5h后精子失去A级运动,其激活率大于70%,4h后激活率小于20%.经ASP(pH分别为7.0、7.8、8.0、8.5、9.0)稀释的精液,在4℃和14℃条件下,BSS和water对精子的激活率均小于20%,且精子均呈现C、D级运动,1.5h后各保存组激活率为0.试验结果表明,BSS对黑龙江茴鱼的精子有良好的激活效果;精原液4℃保存效果好于14℃,在4℃保存条件下2h以内使用,可以得到理想的结果;精液不宜用ASP稀释保存.  相似文献   

18.
尖吻和钝吻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精子活力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激活剂中尖吻细鳞鱼的精子激活率,都显著好于钝吻的;在水和BSS溶液中尖吻细鳞鱼的精子寿命显著高于钝吻的(P〉0.05);用BSS激活的尖吻细鳞鱼精子的强烈运动时间显著长于钝吻的(P〉0.05)。在不同条件下尖吻细鳞鱼精子的保存时间要长于钝吻的。在4℃条件下保存的精液,尖吻的是钝吻的约3倍;室温下(14℃)精液原浆保存,尖吻的是钝吻的近2倍。  相似文献   

19.
一部分鱼类,尤其是鲑科鱼类雌雄成熟期相差几周时间,因而给种苗生产带来一定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为了进行异种间杂交技术的研究,开发简便易行的鱼类精子的保存方法,便成为一个重要和现实的课题。精子低温保存方法的研究自40年代以来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但鲑科鱼类的精子大都在保存10天前后便失去运动和受精能力。本次试验,成功地将虹鳟精子保存了50天以上。下面将这种方法向读者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虾夷扇贝精子的最适盐度为23.2~32,最适pH 7.0~8.5.4℃,未稀释精液样品保存5 d后,精子仍有(26±4)%的活力,而经海水稀释后的精液保存70 h后,最高活力仅为(11±1.41)%,用抗冻液稀释的精液,4℃保存5 h后,得到最高的精子活力仅为(24.7±4.16)%.添加抗冻剂后,-18℃的保存效果明显低于4℃保存的未稀释样品.用4℃保存的未稀释精液与栉孔扇贝卵子进行杂交试验,保存3 d内的精子获得的授精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杂交组的幼虫可以正常发育至D形幼虫,与自交组无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