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宁洱"黄心山药"发展概况和玉米套种红薯技术在宁洱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推广玉米套种红薯模式发展宁洱"黄心山药"特色产品的思路,归纳总结了玉米套种红薯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玉米套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与红薯套种后,可以对地力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该文分析了玉米套种红薯的优势,并从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玉米套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采取玉米与红薯套种的方式,可以改善田间透气性能,保证田间有充足的光照条件,利于田间管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能较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由于红薯的经济产品为地表以下的块茎,红薯收获后,具有疏松土壤的效果。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地方,通过玉米间种红薯的模式,可以增加土地的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出。现将玉米套种红薯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玉米套作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玉米、红薯争地矛盾突出;玉米与红薯间作病害加重;玉米产量不稳定;作物间作不协调等。为了更好地发挥玉米套作的增产增收效果,应重点研究玉米套种对红薯、大豆等作物的影响,同时根据套种作物的生长特性进行合理搭配,从而实现玉米套作与红薯、大豆等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协调发展。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玉米套作对红薯、大豆等作物的影响,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宽厢立体间套种植技术是玉米与其他矮秆作物进行立体间套种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玉米秸秆高的优势,推广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进行间套种,效益十分显著。选择株型紧凑、耐密、株高中等、抗逆性强的玉米高产品种。对于玉米与马铃薯间套种,宜选用中晚熟玉米品种、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对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间套种,宜选用中熟偏早玉米品种、中晚  相似文献   

6.
玉米套种红薯栽培技术是指通过两者的间种,发挥玉米和红薯各自在生长过程中的优势,实现两者最大程度的利用光能、热能及水源和空间等资源,由此使得这两类作物能够各取所需,形成一种高产的栽培模式。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玉米套种红薯为例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在这种技术指导下的农户种植技术的实施情况,希望能够促进该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套种马铃薯栽培,探讨此栽培技术对玉米、红薯的产量形成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此栽培技术即提高了玉米的产量,红薯产量颇高,因而此栽培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2009—2013年连续5年,建水县实施了以粮食增收为中心的经济林果套种粮食、水稻多样性混栽、玉米间种薯类、玉米间种豆类、烤烟套种红薯等粮食作物间套种模式,总结其具体做法及经验启示,指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油桐幼林中开展套种玉米、红薯和黄豆试验,并以纯油桐幼林为对照,研究油桐+玉米、油桐+红薯和油桐+黄豆套种模式对土壤的容重、比重、孔隙度等物理性质和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pH值等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桐+玉米、油桐+红薯和油桐+黄豆套种模式均能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也能显著提高油桐幼林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7.03%、40.50%、51.97%、57.03%、149.72%、109.34%和41.67%,油桐+红薯和油桐+黄豆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优于油桐+玉米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幼龄枣树产量低的问题,宁夏狼皮梁林场农户尝试了在幼龄枣园行间套种西瓜和红薯,获得了一定收入,经过3a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幼龄枣树(1-3a生)行间套种西瓜和红薯一年三熟的栽培模式(在幼龄枣树行间套种早熟西瓜(甜瓜),在生长期的西瓜行株距中间或外侧种植红薯),当年667m2产西瓜2000kg,产红薯1700kg,间作纯收入1900元左右,是当地种植玉米收入的4倍,并且做到了三种植物合理间作,共同生长,实现了夏收西瓜,秋收红薯,一年三熟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红薯又名甘薯、地瓜、山芋、番薯等,在宁洱县,红薯俗称"山药",宁洱"黄心山药"以其独特的风味、香甜细腻的口感以及较高的营养保健功效而深受各地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已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优势产业。然而"黄心山药"规模小,产业优势尚未得以完全发挥,影响了当地农民的增收[1~3]。为此,笔者根据"黄心山药"的生物特性,提出推广玉米套种红薯模式发展宁洱"黄心山药"产业的发展思路,并就玉米套种红薯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适宜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幼林套种的农作物,分析不同套种模式对作物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对红薯农艺性状(主茎蔓长除外)无明显影响,对黄豆株高、有效分枝数、有效荚数、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对玉米穗粒重有显著影响;与单作相比,套种会导致黄豆产量下降29.02%、玉米产量下降14.47%。3种套种模式以油桐+玉米经济效益最好,每公顷收益8850元,其次为油桐+黄豆和油桐+红薯,每公顷收益分别为6 300元和6 150元。  相似文献   

13.
玉米间套作模式对地表氮磷流失的影响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2016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单作、玉米间作芝麻、玉米间作花生、玉米间作大豆、玉米套种红薯对旱地地表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旱地玉米不同间(套)作模式对地表氮磷流失的拦截效应明显,氮磷流失以颗粒态为主,分别达77.21%~81.68%和63.68%~69.10%;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间作大豆和玉米套种红薯对旱地氮磷径流流失的阻控效应更加明显,玉米间作大豆的径流总氮、颗粒态氮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40.67%和39.15%,总磷和颗粒态磷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38.94%和39.84%;玉米套作红薯模式的总氮和颗粒态氮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38.07%和38.27%,总磷与颗粒态磷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31.75%和28.09%;玉米套作红薯模式的生产效益最佳,其经济纯收入较玉米单作提高了98.07%。  相似文献   

14.
以油桐为供试植物,利用油桐+红薯、油桐+黄豆和油桐+玉米不同套种模式研究其对油桐幼林生长和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探讨何种套种模式更能促进油桐生长,以及探明油桐枝和叶养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套种模式间对油桐幼林的树高、地径、分枝数、分枝长度和分枝粗度等生长性状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油桐+玉米套种模式更能促进油桐幼林生长,尤其是对油桐的树高及分枝长度2个生长性状影响更大;不同套种模式处理间油桐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差异极显著,油桐+黄豆套种模式油桐幼林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相对较高,油桐+红薯套种模式全磷、全钾含量相对较高,油桐+玉米套种模式油桐枝叶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武陵山区采取马铃薯与玉米套种,玉米与大豆间作,马铃薯收获后栽插秋红薯,扩大了复种指数,提高了粮食单产,增加了农民收入。介绍了武陵山区旱作一年四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据外地报道,夏薯麦垄套种,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一般可增产在20—30%左右。但在郑州郊区,有的麦垄套种红薯发生减产现象。为了摸清红薯麦垄套种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我们在八郎寨、小湖、曹古寺三个大队,对八户社员的麦垄套种红薯,以及相邻的麦茬红薯共16块地,进行了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不同套种模式顶坛花椒土壤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为黔中石漠化区顶坛花椒及套种作物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玉米、红薯、火龙果、砂仁、构树、金银花、山豆根和花生与顶坛花椒套种,以顶坛花椒纯林模式为对照,研究不同套种模式顶坛花椒土壤不同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结果】不同套种模式顶坛花椒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存在差异。Ca、Mg和S含量,除套种玉米土壤Ca含量较顶坛花椒纯林略有上升外,其余套种模式3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Cl、Si和Co含量,除套种金银花土壤Co含量较顶坛花椒纯林有所下降外,其余套种模式3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Ni和Al含量,除套种玉米和火龙果土壤较顶坛花椒纯林有所下降外,其余套种模式均呈不同程度上升趋势;Na和Se含量,除套种玉米和花生土壤Se含量较顶坛花椒纯林有所上升外,其余套种模式2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As、Pb、Cr、Cd、Ti和Sr含量,除套种火龙果土壤6种矿质元素含量均有所降低外,其余套种模式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结论】顶坛花椒套种后有利于部分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的增加,但套种红薯、砂仁和金银花模式土壤应适当补充含Ca、Mg、S、Na和Se元素肥料,套种玉米和构树模式土壤应适当补充含Mg、S和Na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18.
玉米地套种春洋芋(马铃薯),洋芋收后套栽红苕(红薯),一般亩产玉米750~850千克,洋芋1000~1500千克,红苕1500~2000千克。一、品种选择洋芋选用川芋56、川芋4号、川芋5号。玉米选用株型紧凑的玉米,如东单60。红苕选用川薯383、南薯88。二、套种方式宽窄行种植洋芋,宽行距70厘米  相似文献   

19.
麦套红薯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麦薯套种是一项新的间作套种方式。实行麦薯优化套种栽培模式,可在不减少小麦播种面积和收获量,不增加红薯生产投资的情况下,使红薯增产20—50%。目前河南省麦薯套种面积已达60万亩以上,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我们经过连续田间试验及统计分析,得出了分别适宜水肥地和早薄地的红薯优化套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 麦垄套种红薯的好处很多。可以变晚栽为早栽,一般麦垄套种红薯在5月中、下旬,比一般收后栽种可提早栽期25~30天;麦垄套种红薯产量高、质量好,比麦收后栽种的红薯一般可增产10~30%,出干率提高2~3%,即相当于晚春薯的产量和质量;麦垄套种红薯可错开农活,同时由于红薯早栽种,可以提早收获,变红薯晚茬麦为早茬麦,有利于小麦增产。麦垄红薯由于早栽,薯苗生长快,还可解决部分夏薯苗,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