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亿龙公司的科研人员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科学设计、复配多种营养元素及生物活性物质,精心研制出“亿龙生化肥料”。目前已生产的产品包括:亿龙Ⅰ型肥、亿龙Ⅱ型肥、亿龙大水面肥、亿龙鱼蚌混养肥、亿龙鱼丰肥、亿龙水宝(液态肥)系列产品。为便于广大渔民朋友科学使用,以下从产品的功能特点、适用对象、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详细说明亿龙生化肥料系列产品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2.
《内陆水产》2000,25(3):44-45
3龙种鱼是金鱼的代表品种 ,也是主要品种。其主要特征是体短 ,头平而宽 ,尾鳍四叶 ,眼球膨大而突出于眼眶之外 ,似龙眼 ,故得名龙睛。鳞圆而大 ,臀鳍和尾鳍都成双而伸长 ,胸鳍呈三角形 ,背鳍高耸。按尾鳍形态可分为 :蝶尾、凤尾和扇尾龙睛等 ;按体色分有 :红龙睛、墨龙睛、蓝龙睛、紫龙睛、朱砂眼龙睛、红白花龙睛、红墨花龙睛、紫蓝花龙睛、喜鹊花龙睛、红头龙睛、五花龙睛等。(1)红龙睛 :具龙种鱼特征 ,体红色 ,故得名。是龙种鱼代表也是龙睛鱼中最普通的品种。(2)墨龙睛 :具龙种鱼特征 ,体乌黑。因为黑色是严肃、庄重象征 ,故颇受…  相似文献   

3.
科洋生物渔肥的研发与应用意义(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汉市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立项的"生物渔肥研发与应用技术"项目,从2002年开始,经过六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研究内容,形成了"科洋、亿龙生物  相似文献   

4.
2000年4月18~19日,全国第五届大水面健康养殖技术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承办,武汉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武汉亿龙生化有限责任公司等协办。湖北省农业厅水产局局长徐汉涛及华中农业大学、中  相似文献   

5.
游克仁 《海洋渔业》1994,16(4):169-170
<正> 在我国东海和南海海域中,生活着一种非常奇特的鱼类——海马。它的外形很古怪:头部象马,尾部细长而卷曲,体形侧扁,全身无鳞,呈黑褐色,躯体由许多环节组成,在一些环节上还生有小突起。由于它的体表披着坚硬的环状骨板,看起来就象穿着甲胄的战马,又有点象传说中的龙,所以,人们又称它为“龙落子”。  相似文献   

6.
《水产养殖》2007,28(4):45-46
"野性"十足的龙虾,终于可以大面积人工养殖了。南京市农林局透露,随着人工大面积养殖技术获重大突破,南京市正式启动"龙虾养殖工程",力争4年内养殖面积发展到30万亩。届时,龙虾养殖将成为继螃蟹养殖之后,南京市第二个单产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可大大满足本地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龙胆石斑是石斑鱼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属于暖水性鱼类,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非洲东岸、红海,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西北海域均有出产。最早在我国台湾开始人工养殖,广东、福建、海南也已有十几年的养殖历史,笔者于2010年将龙胆石斑引进广西进行池塘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整池养殖龙胆石斑的池塘结构与一般鱼池相似,大小以2~3亩为最佳,既符合鱼对活动空间、水体更换  相似文献   

8.
《水产养殖》2014,(9):44-44
<正>2014年上半年,北京市通州区大力发展观赏鱼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自孵优质鱼苗9亿尾,外销1.5亿尾,引进5 000万尾,放养8亿尾,进一步提高观赏鱼良种覆盖率。2014年8月,记者从区农业局获悉,今年以来,通州观赏鱼价格稳中有升,养殖效益进一步提高,观赏鱼产业得到稳步发展。上半年,观赏鱼产量1.2亿尾,产值4 446万元。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观赏鱼养殖274户,养殖水面5 391亩。经过多年建设,全区已形成"鑫淼水产总公司—苗种繁育场—养殖户"的观赏鱼三级良种繁育体  相似文献   

9.
王辑 《内陆水产》2000,25(1):44-44
金鱼,红似五月榴花,白如隆冬瑞雪,蓝若繁星点点,橙近黄花幽闲。金鱼如玉胜玉,似霞非霞,如花一团,似锦一簇。金鱼,水灵鲜亮,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用什么美好的语言称赞都不过分。金鱼品种繁多,有红龙睛、墨龙睛、五花龙睛、喜鹊花龙睛;有红水泡、银水泡、朱砂水泡、紫蓝花水泡;有红望天、蓝望天、红白花望天;有红珍珠、紫珍珠、五花珍珠;有龙睛球、珍珠龙睛、翻鳃、绒球、翻鳃龙睛、翻鳃高头、龙背球、龙睛虎头、鹤顶红……总数过百,无不锦鳞闪闪,修尾冉冉,鳍尾飘忽,仪态万千,招人喜爱。1全鱼的历史1.1金鱼的由来自南宋…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4月16~18日,第六届全国大水面健康养殖技术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承办,武汉市科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武汉亿龙生化有限责任公司等协办。湖北省政府参事、湖北省水产局原局长徐汉涛及华  相似文献   

11.
高光明 《科学养鱼》2006,(11):74-74
4.不同亿龙生化肥料的特点如何?(1)鱼蚌混养肥:珍珠蚌和各种贝类相同,属软体动物,是滤食性水生动物,即通过进、出水管水体的流通,将水体中的藻类过滤下来为食物,因而养殖水体必须富藻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保证鱼蚌混养的健康生长,提高珍珠的产量。珍珠蚌的生活环境要求:珍珠蚌喜  相似文献   

12.
一、2010年养殖基本情况洪湖大同湖农场一分场养殖户汪水银有精养塘40亩,平均水深1.5米,近几年使用亿龙生化公司亿龙Ⅱ型生物渔肥都产生比较好的效果。2010年放养及起捕情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珍珠龙的工厂化养殖技术,并分析了其养殖经济效益.6500尾4-5 cm的珍珠龙鱼种经5个多月的试验养殖,驯化成活率为93.3%,总成本支出28.4万元,收入34.7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22,共盈利6.3万元.从养殖效益上看,珍珠龙的工厂化养殖具有低风险、高效益的特点,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施肥要做到有的放矢,应根据养殖水体肥瘦合理施肥。一般瘦水塘和新建的池塘要施足基肥;肥水塘和淤泥较多的老鱼塘,可不施基肥。为了补充水体中的肥分消耗,促进饵料生物增殖,还需要对鱼塘追加肥料。追肥应掌握及时、均匀和量少次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龟就是被当作长寿象征的吉祥物,作为古代“四灵”(龙、凤、麒麟、龟)动物之一,一直为我国劳动人民所喜爱,民间也素有“龟龄鹤寿”之说,也正是把龟作为神物看待,就少有人斩杀食之,这是一种文化积淀的局部反映。地球上龟类出现于鸟类和哺乳动物之前,距今约2.5亿年,有“活化石”之称,也是和一般常见动物一样,完全可以食之的,龟肉鲜美。只是近30年来,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不利于龟生存,致使龟类濒临灭绝边缘。物以稀为贵,提倡人工养龟是当务之急。 在日本,爱龟更甚,每逢喜庆之事日,亲友们常将龟放在精致的小盒内作为馈赠品,使主人倍加赞赏。象我国珍稀龟中被誉为“活翡翠”的绿毛龟,不仅出口可值数百甚至上千美元一只。而“五子夺魁”和“青龙戏水”等高  相似文献   

16.
日本真龙虱生物学特性与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真龙虱(Cybister japonicusSharp)又称水龟子(以下简称龙虱),近年来人们发现其成虫肉味鲜美且药用价值高,市场上可售180元/kg,于是人们开始大量捕捉,致使目前的野生龙虱资源数量骤然减少,若长期下去,龙虱资源也可能会衰竭。为保护该物种资源,进一步开发其潜在的食用与药用价值,亟需对龙虱的生物学和养殖学开展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国内仅见贾凤龙等[1]对我国真龙虱属常见种分类及黑绿真龙虱的形态和生物学进行了观察;韦绥概等[2]对三点列黄边龙虱幼虫的呼吸系统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王立新等[3]对小水池养殖龙…  相似文献   

17.
王欣  李林春 《内陆水产》2005,30(1):18-18
龙虱属水生昆虫,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龙虱成虫呈长卵流线形,扁平,光滑,背腹面拱起。触角丝状,11节,下颚须短。头部缩入前胸内。后足为游泳足,后基节与后胸腹板占据腹面的一大半。胸部腹面无针刺。龙虱幼虫为“水蜈蚣”,危害鱼苗。龙虱在自然界生活于田野、水沟、小溪等水体中。龙虱成虫滋味鲜美。同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七、效果检测与效益分析(一)效果检测水库施肥在于通过增加水体的营养盐分,从而增加水体的初级生产力及各营养级的生产量,最终达到增加鱼产量的目的。因此,施肥的效果如何,可通过检测水体中从营养盐分、浮游植物到鱼类生长等一系列环节的变化情况来了解。  相似文献   

19.
<正>瑰宝龙是一支超级红龙鱼品牌。"瑰宝龙"作为优质红龙的代表,只选最优特定种鱼.他们具备宽身,大鳍、色彩艳丽的特点,标榜超级红龙鱼的优秀品质。每一条"瑰宝龙"从幼龙开始进行不断筛选.在龙鱼专家的监督下.所有的"瑰宝龙"都是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繁殖、喂养的,进而保证每一条"瑰宝龙"  相似文献   

20.
龙虱是生活在田野、水沟、水溪中的珍贵水生昆虫,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是我国南方民间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水生昆虫,其味美爽口,营养独特,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生物活性物质,被誉为水中人参,而且对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小儿遗尿、疳积、性功能衰减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常吃龙虱还能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目前龙虱来源大多依靠捕捉野生资源,但近年来水域环境污染和人为滥捕,野生资源已日渐减少。为了给人工养殖龙虱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小水池饲养龙虱成虫效果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