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淳  周方  张慧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6017-16018
[目的]分析国内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文献资料比较法。[结果]目前的农村居民点研究集中于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整理潜力、整理模式、整理效益评价等方面。[结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应与耕地整理等其他土地整理领域相结合,使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计算方法更系统、更精确;要不断寻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创新,以促进农村居民点整理持续、健康发展,保障农村居民点整理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东葵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15-18217,18255
阐述了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简单归纳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特点,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现状及现存几种主要的整理模式,从5个方面探讨总结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宝鸡市陈仓区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点、用地现状,估算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并探讨了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所面临的种种困难。根据区内的用地现状及条件差异,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事关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计。以宁乡县为例,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针对2006~2013年宁乡县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心理因素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重要因素。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应当在组织、制度和资金等方面大胆创新,因地制宜确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5.
蒋梓淳  柳健 《北京农业》2013,(18):214-215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尤为关键的是如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方法。基于此,结合我国现有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的现状,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归纳为四种,并提出基于自然、社会经济限制条件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构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测算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完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的相关建议,为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和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延军  李淑杰  程辉  李月芬  周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941-6942,6951
以伊通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时序为研究对象,从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需求度、可行性和自然条件3方面选取相关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平均分类法确定影响因素的权重与整理的时序。结果表明:伊通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区域分异明显,伊通镇与新兴乡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迫切程度较高,应在近期的农村居民点整理中加以重点考虑,其他乡镇应放在中远期安排。  相似文献   

7.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的一部分,整理以往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文献,大多集中于以下几方面: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涵义及相关理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测算方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效益。希望通过此文对农村宅基地整理潜力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詹莉  周慧  李保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412-2413
针对河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大的特点,分析了河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总体形势,介绍了陕县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指出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土地整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耕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积极作用。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分级可以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笔者首先分析易县农村居民点现状,指出不仅存在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严重超标现象,而且布局零散,配套建设滞后,表明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巨大。并以易县27个乡镇行政区域作为研究单元,从经济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3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共8个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易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进行整理潜力评价分级。将易县农居点整理潜力分为3级,并对不同整理区域提出相应的整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解决我国人地矛盾的必然选择。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认识程度及参与意愿关系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顺利进行。选择江苏省靖江市马桥镇农户作为调查对象,对农户对居民点整理的认识程度及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意愿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探寻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点的潜力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顺利实施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采用AHP法,选择农村居民点的利用强度、利用结构、假设整理投入以及整理产出效益作为评价准则,选择人均面积、容积率等10个因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IS技术实现江苏省新沂市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评价。结果表明:新沂市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东部高流与西部窑湾、草桥的整理潜力整体较高,其他区域相对较低;新沂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受城镇辐射影响较为明显,距城镇距离越近,整理潜力越小,反之越大;新沂市农村居民点还受交通因素影响明显,交通越便利,整理潜力越小,反之越大。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现代乡村社区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江苏省为例,简要分析其区域不平衡现状及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区域联动机制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出从四个方面实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区域联动机制的新思路:建立区域间农村居民点整理指标流动补偿机制、建立区域间农村居民点整理的信息共享体系、建立区域间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联动预警机制、建立区域间的联动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杜黔  陈笑媛  文兴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2111-22113
从西南岩溶地区农村居民点现状入手,采用定量定性方法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整理存在的重点问题,并对有效管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提出一些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的潜力缩小,补充耕地的任务已逐步向农村居民点整理转移。在分析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通过整理可优化调整的空间布局模式,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的主要指标标准,分别采用远景和现状预测2种方案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有效土地面积的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同时提出了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方案与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贫困山区构建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加权累加法和ArcGIS叠加功能,分析了重庆市酉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其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在影响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因素中,居民点利用因素、社会因素大于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且整理潜力呈现中部高、东西两侧低的总体分异特征;结合空间连续性,以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评价分值为主要依据,将全县划分为4个潜力类型区,并提出了各区适宜的整理模式.研究对于贫困山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居民点的合理有效布局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日益凸显。湖北省农村居民点布局不尽合理,还有很大的开发整理空间,本文采用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法,对湖北省农村居民点整理进行测算、探讨和研究。根据计算结果归纳各地(市、州)的整理潜力,进行比较,划分为4个潜力区,以便于从宏观和空间上对其分析,为全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胡小飞  胡月明  唐宪  贾正雷  黎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37-13438,13442
为找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应用博弈分析方法,通过对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组织和用地企业博弈分析得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实施取决于参与者对土地收益分配参数的大小,且受到地方政府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整理各方收益分配的合理性是整理工作能否推进的核心,如何明确整理后的土地权属问题是重点。  相似文献   

18.
浅谈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分析,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开展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居民点普遍存在闲置、废弃用地等浪费现象,在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农民要求的基础上,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对解决农村低效用地问题、保障农民基本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近年来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归纳总结农村居民点农户整理意愿、影响因素,介绍其研究方法、优缺点,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入手,阐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必要性,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及评价。并提出了今后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