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对茶尺蠖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采用浸叶法测定了6种生物农药对茶尺蠖的室内生物活性,对室内防效较好的2种药剂各2个浓度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发现,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和0.6%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3龄幼虫生物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药剂,药后7 d,两者的校正防效均为100%。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和0.6%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都具有较好的防效,药后 1 d的校正防效均在88%以上,表现出较强的速效性,2种药剂所试的2种剂量对茶尺蠖的校正防效无显著差异。因此,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和0.6%苦参碱水剂对茶尺蠖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该虫的防治。  相似文献   

2.
研究10%联苯菊酯乳油、0.3%印楝素微乳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107PIB/m L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0.5%苦参碱水剂对茶树2种主要害虫(茶小绿叶蝉和茶尺蠖)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0%联苯菊酯乳油、0.3%印楝素微乳剂、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茶小绿叶蝉速效性好,防效较高;10%联苯菊酯乳油、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0.5%苦参碱水剂7 d后对茶尺蠖防效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3.
在仪征地区使用生物农药"茶核·苏云菌"开展了茶尺蠖的防治研究,结果表明:"茶核·苏云菌"对茶尺蠖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进一步总结出了"茶核·苏云菌"的高效使用技术,防治适期应选择在茶尺蠖卵孵盛期至2龄幼虫期之间,茶核·苏云菌使用量为1 500~2 250m L/hm~2,施用方法上可优先选择细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4.
分析比较分属有机磷、菊酯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和生物农药4大类共6种杀虫剂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杀虫剂对茶尺蠖均有较好防效,其中有效成分用量,45%杀螟硫磷乳油1 012.5 g·hm-2、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26.25 g.hm-2和10%联苯菊酯乳油75 g.hm-2速效性较好,5%氟铃脲乳油56.25g·hm-2、0.3%苦参碱水剂13.5 g·hm-2和16 000 IU·mg-1 BT可湿性粉剂1 875 g·hm-2持效性较好。由于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在生产中使用时间长,为延缓抗性,生产上可推广氟铃脲乳油、苦参碱水剂和BT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0.6%苦参碱水剂防治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hypulina Wehrli)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在茶园病虫防治时,推荐使用0.6%苦参碱水剂600倍稀释液(1 125.00 m L/hm~2),在茶尺蠖1~2龄幼虫期每公顷对水675 kg于傍晚均匀喷雾到茶树全株,既节约成本,又达到最佳防效。  相似文献   

6.
尺蠖清悬浮剂对茶树茶尺蠖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能抑制第2年1~2代茶尺蠖发生量,对环境和茶树安全,其最佳用药浓度为1000~1500倍液。  相似文献   

7.
生物农药尺蠖清悬浮剂防治茶树茶尺蠖的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琴  徐健  殷向东  王洪珍  朱锦磊  祁建杭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1867-1867,1918
尺蠖清悬浮剂对茶树茶尺蠖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00~1000倍液药后10d的防效为76.50%~84.43%,药后14d的防效为82.36%~93.24%,显著高于Bt制剂,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剂的防效相当,且持效期在14d以上。  相似文献   

8.
尺蠖清悬浮剂对茶树茶尺蠖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能抑制第2年1~2代茶尺蠖发生量,对环境和茶树安全,其最佳用药浓度为1 000~1 500倍液.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对茶园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开展田间试验,在茶园茶尺蠖盛发初期,喷施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500倍液、700倍液、900倍液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药后1 d防效分别达91.79%、87.75%、77.48%、76.89%;药后3 d防效分别达95.83%、93.78%、84.76%、77.99%;药后7 d防效分别达98.59%、96.84%、95.35%、86.58%。结果表明,喷施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对茶尺蠖防治效果好,优于现行推广的水溶性农药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茶叶生长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2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05%藜芦碱可溶液剂和30%茶皂素水剂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5%藜芦碱可溶液剂5 mg·kg-1药后1~14 d的防治效果为748%~867%,与对照药剂100 g·L-1联苯菊酯乳油333 mg·kg-1防效无显著差异;30%茶皂素水剂300 mg·kg-1药后3~14 d的防治效果为893%~954%,与对照药剂240 g·L-1虫螨腈悬浮剂160 mg·kg-1的防效相当,但速效性强于240 g·L-1虫螨腈悬浮剂。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茶皂素的生物活性及对昆虫作用机理,测定了茶皂素对茶尺蠖卵及幼虫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施用浓度为0.1、0.2、0.4、0.8、1、2、4、8 mg/mL茶皂素后,卵孵化率分别为21.9%、16.2%、18.2%、11.7%、7.7%、6.2%、5.4%、5.9%,随着茶皂素浓度的提高,杀卵作用增强,高浓度茶皂素(?1 mg/mL)对茶尺蠖卵具有较强的杀卵作用。1、2、4、8 mg/mL茶皂素溶液处理茶尺蠖3 龄幼虫并饲养5 天后,无幼虫死亡,说明茶皂素对茶尺蠖3 龄幼虫没有明显的触杀作用,对茶尺蠖的直接毒杀活性较弱。不同浓度的茶 皂素对茶尺蠖3 龄幼虫均有一定的拒食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拒食效果增强,4、8 mg/mL 的茶皂素拒食作用较强,分别达到80.0%、85.7%。取食过茶皂素的3 龄、4 龄、5 龄幼虫虫体长度和重量与未取食的没有明显差异,饲喂8 mg/mL及以下浓度茶皂素的茶尺蠖生长发育均未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测定了两品系EoNPV对信阳茶尺蠖种群幼虫的毒力及茶皂素和卵磷脂对其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W-EoNPV(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茶研究所提供)的毒力强于Z-EoNPV(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提供).用1,2,4mg/mL茶皂素和EoNPV混用,最高质量浓度(4mg/mL)可显著提高Z-EoNPV和W-EoNPV对茶尺蠖的毒力,接种14d后,其死亡率比单用病毒分别提高了16.34%和13.22%.2mg/mL茶皂素对Z-EoNPV有显著的增效作用,14d后的防治效果提高了12%,但对W-EoNPV的效果不明显.而茶皂素最低质量浓度(1mg/mL)对2株病毒基本无增效作用.卵磷脂各质量浓度可提高W-EoNPV对茶尺蠖的致死率,接种14d后,质量浓度由高至低分别使死亡率提高16.25,6.25和4.1个百分点,而卵磷脂对Z-EoNPV的增效作用极不明显.茶皂素和卵磷脂的最高质量浓度与EoNPV混合使用均可缩短LT50,但低质量浓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茶尺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茶尺蠖性信息素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茶树和其他生物安全性和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杀茶尺蠖试验。结果表明,茶尺蠖性信息素对茶尺蠖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其他生物安全性好,对环境安全,建议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5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0%唑虫酰胺悬浮剂、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对茶小绿叶蝉有较好的防效,224%螺虫乙酯悬浮剂见效慢,但持效性较好,22%螺虫乙酯·噻虫啉悬浮剂的防效不及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啶虫脒乳油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5.
短稳杆菌防治茶尺蠖的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短稳杆菌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100亿孢子·mL~(-1)短稳杆菌悬浮剂对茶尺蠖幼虫具有优良的生物活性,其LC_(50)为1.429 0 E+05孢子·mL~(-1);田间推荐剂量为1.00 E+07孢子·mL~(-1)(即1 000倍液),药后1~7 d的防治效果在92.3%~96.0%,优于对照药剂联苯菊酯16.7 mg·kg~(-1)防效,可用于有机茶园替代化学农药防治茶尺蠖。  相似文献   

16.
激健在茶尺蠖及茶小绿叶蝉防治中的减量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激健在茶尺蠖及茶小绿《蝉防治中的减量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激健+15豫茚虫威悬浮剂防治茶尺蠖、小绿《蝉等能起到较好的减量增效作用,防治茶尺蠖可减少茚虫威用量40%,防治小绿《蝉可减少30%。激健农药助剂的推广应用,可以降低农残,保障了茶叶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艾法迪悬浮剂、15%凯恩乳油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Prout)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期,24%艾法迪悬浮剂1 500 mL/hm2及15%凯恩乳油333.3 mL/hm2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药剂2.5%联苯菊酯乳油1 350 mL/hm2,是防治茶尺蠖的理想药剂,可以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茶尺蠖是茶园为害严重的一种食叶性害虫,2017年8月下旬在我市茶区大发生,茶树叶片被吃光似火烧状,导致当年夏秋茶和次年春茶无收。为此通过田间茶尺蠖的药剂药效试验,筛选一批高效低毒、选择性较强的植物源类农药和生物类农药在茶园进行推广应用,旨在为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虫害防治寻找新型替代农药。试验结果表明,用药后3 d,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短稳杆菌防效达90%以上,苦参碱、茶核·苏云菌防效达85%以上;用药后7 d,4种药物的防效均达95%以上。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尺蠖的防效最好,是防治茶尺蠖的首选药剂;其次是短稳杆菌,在茶尺蠖大发生时可有效控制其危害;在茶尺蠖发生中等程度以下时,可选用价格成本较低的苦参碱、茶核·苏云菌进行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能替代联苯菊酯、氯氰菊酯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高效药剂(单剂或复配剂),笔者于2020年5月选用了20%呋虫胺悬浮剂、1.6%狼毒素水乳剂、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等进行茶假眼小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 500 m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0.5%苦参碱水剂1 500 mL/hm~2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药后3 d防效分别为51.65%、46.28%、45.71%、22.90%,药后7 d防效分别为58.81%、39.07%、32.81%、29.24%,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50.28%、50.61%、48.38%、28.55%。其中,以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500 m L/hm~2对茶假眼小绿叶蝉防治效果较好,对茶叶生长安全,可推广使用。在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时,可选用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 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 500 m 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应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20.
选用3种生物农药以及1种微毒化学农药进行茶脊冠网蝽防效试验。结果表明,0.5%黎芦碱对茶网蝽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期长;0.6%印楝素、20%氯虫本甲酰胺防效次之,1%苦参碱防效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