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通过小鼠体内试验,初步筛选出2个中药组方的免疫增强剂,并对筛选出的组方进行毒性试验.[方法]采用碳廓清法、耳片差重法分别观察复方中药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Mφ)吞噬活性及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的影响,对筛选出的组方Ⅱ进行急性毒性和最大耐受量测定.[结果]复方中药Ⅱ组在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Mφ)吞噬活性的影响和DNCB所致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方面均优于复方中药Ⅰ组,且组方Ⅱ按照10 000 mg/kg体重灌胃给药,无法测出LD50值.最大耐受量为60 000 mg/kg体重.[结论]中药组方Ⅱ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而且毒性级别为实际无毒级.  相似文献   

2.
王汉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533-19533,19536
[目的]建立一种改良的小鼠急性溶血性贫血模型,为临床药物试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连续用药方式对昆明小鼠皮下注射盐酸苯肼来制备动物模型,每日检测网织红细胞的比例、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血液检测显示,用药2~3 d后小鼠开始出现贫血现象,第7天左右红细胞数量降低60.0%以上,网织红细胞比值最高达19.5%,同时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约67.0%。[结论]改良的小鼠急性溶血性贫血模型制备方法可行,符合血液学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验证新型中药组方加减当归芍药汤的安全性及为新药临床应用提供合理依据,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最大耐受量试验。在预试验中将40只小鼠分为中药高(2.0g·mL~(-1))、中(1.0g·mL~(-1))、低(0.5g·mL~(-1))浓度及对照组4组,各剂量组小鼠每日灌服相同剂量中药,连续7d,测定LD50值。最大耐受量试验时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小鼠每日灌服高浓度药液3次,对照组灌服相同剂量蒸馏水,灌胃持续7d,观察小鼠行为及脏器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2组小鼠各脏器无眼观病变,脏器指数无显著差异。病理切片显示,2组小鼠心脏、脾脏及肾脏结构正常,无明显病变;试验组小鼠可见肝静脉周围肝细胞部分变性;部分肺泡充血。小鼠对该组方的最大耐受量为120g·kg~(-1)。这一研究提示,该中药组方日常用量内安全无毒,但在临床上以高浓度服用时应注意其肺毒性及肝毒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虎诃紫"的毒性及对鸡白痢沙门菌Salmonella pullorum的疗效.【方法】根据兽药研究技术指导原则,对中药组方提取物进行小鼠灌胃急性毒性试验,同时以人工诱发鸡白痢沙门菌的雏鸡感染模型,按高、中、低(4.20、1.62、0.48 g/d)剂量饮水给药,连续7 d,评价中药组方"虎诃紫"颗粒剂的疗效.【结果和结论】急性毒性试验给药剂量大于5 000 mg/kg,小鼠无死亡,即LD505 000 mg/kg,对其进行中药组方提取物最大耐受量的测定,其最大耐受量为40 g/kg;高剂量颗粒剂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75.0%和83.3%,中剂量颗粒剂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是72.7%和81.8%,低剂量颗粒剂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2.5%和75.0%,而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为40%;χ2检验表明"虎诃紫"颗粒剂高、中剂量组与感染对照组的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中药组方无毒;高剂量组的治愈率、有效率都高于中、低剂量组,高、中剂量组的死亡率都低于感染对照组,说明高、中剂量组对鸡白痢沙门菌的死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Prdx1在AH(Aniline Hydrochloride)诱导溶血性贫血小鼠模型中调控巨噬细胞清除脾脏沉积血红素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变化,腹腔注射AH,采用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动物血液分析仪检测小鼠的溶血性贫血症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和RT-PCR技术检测Prdx1调控巨噬细胞清除脾脏沉积血红素的相关信号分子变化。结果表明,AH通过抑制HO-1的翻译水平诱导的Prdx1-/-小鼠脾脏血红素沉积显著高于野生型小鼠,HO-1的mRNA水平显著提高从而负反馈调节Nrf2的转录水平,引起Nrf-2/HO-1信号通路阻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的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模型、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模型、小鼠足跖肿胀模型及小鼠纸片肉芽肿模型观察复方中药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的抗炎作用。[结果]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中药口服液高剂量和低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38.56%和20.02%;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减轻角叉菜胶致炎小鼠足跖肿胀度;并有抑制小鼠纸片肉芽肿的作用。[结论]提示抗传支复方中药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对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次低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法制备小鼠T1DM模型,用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干预模型,比较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血糖水平、血清C肽水平、胰岛素自身抗体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功能。结果: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肽值显著增高,胰岛素自身抗体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功能明显降低。结论: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对T1DM小鼠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对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多次低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法制备小鼠T1DM模型,用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干预模型,比较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血糖水平、血清C肽水平、胰岛素自身抗体水平以及T淋巴细胞功能.结果: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相比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血清C肽值显著增高,胰岛素自身抗体显著降低,T淋巴细胞功能明显降低.结论:免疫消炎活血组方对T1DM小鼠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蚯蚓提取液改善老龄小鼠胸腺脾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588-2589
[目的]研究蚯蚓提取液对老龄小鼠胸腺、脾脏组织结构的改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3组,分别为对照组A、衰老模型组B、用药组C,每组10只。B、C组腹腔注射D-半乳糖50 mg/(k.gd),连续8周,建立衰老模型组;第5周始C组灌胃蚯蚓提取液50 mg/(kg.d),连续4周。试验结束对小鼠进行颈椎脱臼处死,应用分析天平称量小鼠胸腺、脾脏重量,并对胸腺、脾脏进行常规石蜡切片。观察3组小鼠间胸腺、脾脏组织结构的差异。[结果]蚯蚓提取液提高了C组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组织切片观察显示,C组小鼠胸腺皮质/髓质比例增高。[结论]蚯蚓提取液具延缓小鼠胸腺、脾脏组织结构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贵州獐牙菜对高脂饮食所致的小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基础饲料78.39%+胆固醇10%+猪油10%+蛋黄粉10%+丙硫氧嘧啶0.61%)连续喂养28 d KM小鼠建立脂肪肝模型。用贵州獐牙菜水煎液灌胃给药28 d后,摘取小鼠肝脏观察制作石蜡切片和HE染色,比较各小鼠肝细胞的病理学变化;并测定小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含量。[结果]根据HE染色和切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肝脏细胞结构变性;且模型组的血清TC、TG、LDL-C指数明显升高,HDL-C指数降低。贵州獐牙菜组的HE染色切片与模型组相比病理程度减轻,血清TC、TG、LDL-C指数表达量降低,HDL-C指数升高。[结论]贵州獐牙菜具有抗小鼠高脂血症及缓解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一种复方中药对小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减肥作用。分别在常效、预防、拮抗和治疗4个阶段末,测定对照组和药物组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测量两组小鼠的体质量和体脂质量,计算脂肪系数;取小鼠腹部肠系膜脂肪组织做石蜡切片,观察脂肪细胞差异。常效和预防阶段,药物组TG、TCH浓度有所降低但不明显(P>0.05);在拮抗和治疗阶段,药物组TG、TCH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DL-C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给药后,药物组小鼠的体质量和脂肪系数显著降低(P<0.05),且肠系膜脂肪细胞明显缩小。该复方中药具有显著的降血脂及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在急性溶血性贫血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47例急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的血清LDH水平,然后开始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6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LDH检测,并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及无效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LDH变化.结果 治疗6周后,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18例,无效7例,临床缓解率为85.1%,完全缓解组和部分缓解组患者的血清LDH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无效组的血清LDH水平则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血清LDH的下降幅度以完全缓解组为最大,其次为部分缓解组、无效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LDH水平下降幅度越大,急性溶血性贫血的疗效越好,血清LDH水平检测可作为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疗效评价指标,动态观察有助于判断溶血性疾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硫酸酯化牡蛎多糖(SCGP)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的影响,采用氯磺酸-吡啶法制备得到SCGP,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灌胃不同剂量(200、400、800 mg/kg)的SCGP,并设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和药物组(灌胃联苯双酯,200 mg/kg),各组连续灌胃14 d,然后给模型组、药物组和SCGP组腹腔注射CCl_4致病,18 h后处死小鼠,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观察小鼠肝组织切片形态学变化和SCGP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鼠肝组织切片在倒置显微镜下显示,SCGP灌胃组和药物组肝细胞病变较模型组明显减少;SCGP高剂量组(800 mg/kg)能显著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活性和肝脏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小鼠肝脏的SOD活性(P0.05)。研究表明,SCGP对经腹腔注射CCl4所致的小鼠肝损伤可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实验综合医学治疗妇女不孕症的经验和兽医临床上诱导猪、牛、羊等发情的实验报道,从前期工作中对小白鼠生殖系统的影响实验中筛选出3个中药组方,将3个中药组方分别应用于10只处于间情期的健康京巴母犬。每只母犬每天经口灌服复方中草药煎剂4mL,连用20d。每天观察实验犬的行为变化、外观变化,在用药后的第14,18,20,25天剖杀试验犬,取出其卵巢、子宫和阴道制成切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和阴道等的组织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药组方C诱导犬发情时阴道黏膜增厚、充血、上皮脱落,使子宫内膜和子宫腺体发生了明显的增生,卵巢出现了成熟卵泡和排卵点,说明中药诱导非繁殖季节母犬发情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药护卵汤对反复多周期促排卵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干预作用,为中医药辅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反复多周期促排卵小鼠模型(模型组),部分给予中药护卵汤治疗(中药组),以及未使用药物的自然周期小鼠为正常对照(空白组)。比较各组在孕2 d、孕5 d两个时间段的子宫形态及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蛋白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光学形态:与空白组和中药组相比,孕5 d模型组小鼠子宫内膜发育明显不良。子宫内膜ER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孕2 d和孕5 d中药组小鼠子宫内膜ER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孕5 d中药组小鼠子宫内膜ER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PR蛋白表达:孕2 d和孕5 d中药组小鼠子宫内膜PR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和空白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西医多周期促排卵过程中辅以中药护卵汤,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发育,增加子宫内膜ER/PR蛋白表达,改善多周期促排卵小鼠的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讨中药添加剂对高脂饮食小鼠脂肪沉积的影响。将3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高脂饮食组(HF)和高脂饮食+中药组(HC),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肥胖小鼠模型,并通过持续给药观察中药添加剂对肥胖小鼠脂肪沉积的影响。试验期为6周,试验结束后处死小鼠,测量小鼠体质量、体脂含量和肝脏质量。结果表明,2周时HF组和FC组小鼠的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5周时FC组小鼠的体质量出现下降,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6周时,FC组小鼠的肾周脂肪和肠系膜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HF组,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肝脏指数没有组间差异性。由结果可知,中药添加剂有效降低了高脂饮食小鼠的脂肪沉积量。  相似文献   

17.
用四氯化碳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6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鹿茸粉低剂量组,鹿茸粉中剂量组,鹿茸粉高剂量组,联苯双酯组(阳性对照)。处死小鼠采集样本制备电镜超薄切片,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各治疗组均能减轻四氯化碳对小鼠肝脏超微结构的损伤,尤其是鹿茸粉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表现为线粒体及内质网等细胞器的损伤减轻,细胞质内脂滴减少,染色质边集,细胞质膜受损等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可见,鹿茸粉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超微结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复方中药制剂对小鼠腹泻的治疗作用,采用番泻叶、蓖麻油和硫酸镁建立小鼠腹泻模型,观察药物组小鼠的一般状态及行为学改变,测定腹泻次数,并以炭末推进率为指标,计算单位长度肠推进率及胃残留率,评价复方中药制剂的抗腹泻作用。结果表明:复方制剂均可极显著降低番泻叶、蓖麻油和硫酸镁所致小鼠腹泻模型的腹泻次数(P 0.01),极显著降低番泻叶所致小鼠肠推进率(P 0.01),极显著增加小鼠胃残留率(P 0.01)。研究表明,研制的复方中药制剂可有效缓解番泻叶、蓖麻油和硫酸镁所致小鼠的腹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冷冻-超滤法制备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用其对免疫抑制小鼠进行腹腔注射,10 d后称重并处死小鼠,剖检取脾脏和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同时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并进行脾脏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药物组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药物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5);免疫抑制小鼠脾脏和胸腺组织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牦牛胎盘免疫调节因子可以减轻环磷酰胺所导致的免疫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20.
促进大鼠消化功能的中药组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开发专用中药饲料添加剂、试验检测大鼠的消化功能、筛选出促进消化功能的最佳中药组方和添加比例,将180只6周龄雄性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C)和9个试验组,每组18只。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有组方Ⅰ的1%、2%、4%中药、组方Ⅱ的1%、2%、4%中药、组方Ⅲ的1%、2%、4%中药的鼠粮,对照组饲喂正常鼠粮。在饲喂28和42d,分别对大鼠日增重、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蛋白酶活力等消化指标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组方Ⅲ组、2%组方Ⅲ组大白鼠的日增重、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胃蛋白酶活力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1%组方Ⅲ组、2%组方Ⅲ组的中药组方对大鼠消化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