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罗小华 《四川畜牧兽医》2012,39(2):25-26,29
选择刚死亡且具有典型鸭传染性浆膜炎病变的病死鸭,无菌采集其肝组织,对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分离鉴定,证明确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然后将该菌株扩增培养,通过甲醛灭活,再经无菌试验和安全性试验验证,制成安全的自家苗,随后对自家苗作临床效力试验,结果证明该苗具有较好的免疫防治效果,适合在当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疫病防控是畜牧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浆膜炎症作为困扰鸭养殖的一种疾病,亟待解决。本研究对徐州地区鸭浆膜炎病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PCR鉴定,并对分离到的11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和19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试验结果明确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是引起浆膜炎的主因,徐州地区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主要流行株为Ⅱ型和Ⅰ型,分离到的19种大肠杆菌血清型均不相同。研究结论为鸭浆膜炎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浆膜炎蜂胶灭活苗的研制及免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用从发病鸭中分离鉴定的菌株纯培养物研制了鸭传染性浆膜炎蜂胶灭活苗,并做了免疫保护试验.  相似文献   

4.
对2008~2010年从云南宜良县鸭传染性浆膜炎病鸭中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和抗药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89个鸭场中共分离鉴定出鸭疫里默氏杆菌67株。平板凝集试验结果表明血清1型菌株有61株,占分离株总数的91.04%,是宜良县鸭疫里默氏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以纸片法测定了所分离菌株对1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仅头孢噻吩、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相对敏感,敏感菌株的比例分别为100%、82.90%和62.69%。此外,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山东省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山东省主要流行鸭疫里默氏杆菌的血清型为Ⅰ、Ⅱ型.将临床分离鉴定的两种血清型致病菌株进行毒力测定和抗原性分析,筛选出适合制成鸭疫里默氏杆茵二价灭活苗的种子菌株,并对其免疫原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信阳市临床疑似鸭传染性浆膜炎发病樱桃谷鸭中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鉴定为鸭疫里默氏杆菌。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RA)引起的鸭、火鸡和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Rimerella anatipstifer,RA)引起的鸭、鹅及火鸡等多种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是一种急性、慢性细菌性传染病。各日龄阶段鸭均能感染,2~3周龄鸭感染后死亡率最高。鸭场一旦发病,细菌可长期存在,很难根除,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综述了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以期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默氏杆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cstifcr,R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无鞭毛、无芽孢的棒状杆菌,瑞氏染色呈两极着色。鸭疫里默氏杆菌所引起的传染病被称为鸭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症、鸭疫败血症、新鸭病和鸭传染性浆膜炎。该病呈世界范围分布,现已在几乎所有集约化养鸭生产的国家发现,给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RA血清型众多且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11.
邓华荣 《兽医导刊》2007,(12):43-4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1~6周龄鸭,临床特征为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昏迷,以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  相似文献   

12.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iemerrela anatipestifer,RA)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 serositis induckings),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1]。目前国际上已经确定的血清型有21型,在美国以Ⅰ、Ⅱ、ⅹ为主,在对我国京、沪、川等地区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中发现,我国以Ⅰ和Ⅱ型为主[2]。鸭疫里默氏杆菌是主要侵害家鸭、火鸡和鸟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7周龄的雏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13.
鸭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该菌有21个血清型。本试验通过对发病鸭的临床诊断和病原进行分离鉴定。用本场的菌株制作灭活苗进行预防免疫,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保护率高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鸭的急性或慢性出血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幼鸭的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也是危害鸭和其他家禽的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本病可给肉鸭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对该病研究成果,包括流行情况、病原菌血清型、鸭疫里默氏杆菌生物学特性、疫苗及免疫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或鸭疫巴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是近几年水禽饲养场普遍存在、广泛流行的疫病之一,尤其是该病和埃希氏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对水禽生产造成严重威胁。1病原特性鸭疫里默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不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侵害1~6周龄鸭,临床特征为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下痢、共济失调、头颈震颤和昏迷,以纤维素性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  相似文献   

18.
<正>鸭疫里默氏杆菌病(RA)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传染性浆膜炎等,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的传染病,是当前造成养鸭业经济损失的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上各养鸭国家。2011年5月份山东省诸城市某养鸭专业户饲养的肉鸭,相继发生一种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动物试验确诊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经药敏试验选取敏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防治鸭传染性浆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即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严重危害鸭生产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根据病鸭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采取中西医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杆菌病。文章对其病原学、实验感染方法、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疫苗免疫与血清型鉴定和药物治疗的研究概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