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对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的基础上,依据各分区水土保持措施现状保存面积、水土保持用水减沙定额、生态环境建设目标,求算了现状、2010年和2030年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用水及减沙效益,为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好当地的水资源,实现甘肃省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北京郊区生态环境建设指标体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郊区的地理位置和区域性特点决定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各区县特色和贡献各异。郊区生态环境建设程度决定了北京的健康、有序、科学地可持续发展,为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根据北京郊区的基础设施调研结果、农村公共服务、郊区基本功能特点、区域性功能分区、产业特征、生态功能及基本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安全格局的关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了生态环境建设考评的一、二级指标,提出了针对北京郊区功能性分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对无定河流域自然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类型区生态功能条件及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各类型区的生态功能条件,提出分区发展方向;分析评价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在流域治理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实地调查,提出该流域不同治理类型区的措施布局;根据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分析论证无定河流域到2020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模,对无定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于虎 《甘肃农业》2004,(4):22-22
河西地区在甘肃农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本文分析了河西走廊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甘肃陇中黄土高原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地生态环境建设应在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及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坚持还林还草,应用科学技术加速生态环境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省为单位,以县为单元,以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10.0为平台,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结合专家集成法,将宁夏回族自治区20个县(市)分为4个生态环境建设类型区,并根据各类型区的生态环境特征指标分区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甘肃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优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甘肃生态环境问题的全面了解,用系统论的方法对经济与环境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辨证分析,对甘肃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优化问题做以初步探讨,并提出甘肃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加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全力落实天然林保护建设工程,以此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在针对黄河流域的生态建设中,天然林的建设能够有效保障黄河流域内水土流失等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经济发展.文章便围绕黄河流域天然林保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黄河流域天然林保护建设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探讨分析,最后提出了相...  相似文献   

9.
生态功能规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以正确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问题性质及产生的根源为基础,以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的,其研究和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全面分析平凉市生态环境主体功能区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绿色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保护措施。旨在推动欠发达地区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生态环保机制建设,促进形成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探索走出一条内陆欠发达地区绿色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是根治长江、黄河流域水旱灾害的治本之策,也是我省各级政府近年及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1.
生态功能分区是区域自然资源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基础。基于生态功能分区原则,考虑流域——子流域完整性进行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在综合分析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生态功能分区原则、依据、方法及命名,基于遥感与GIS在数据采集方面及多层面叠加功能的优势,通过遥感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的提取以及利用DEM空间分析进行子流域划分等技术手段,探讨了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的研究区子流域生态功能划分方法,形成了巢湖流域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将全流域分为5个生态功能区和12个生态功能亚区,并阐明了不同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重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约束。对于新调整行政区划的巢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流域产业布局、生态防灾减灾、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考虑粮食农业生态价值(ESV)和农业碳排放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模型,从静态和动态2个角度阐释了2011—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及生产率增长来源。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黄河流域的粮食生态价值整体呈上升趋势;(2)黄河流域农业碳排放总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省际之间农业碳排放差异显著;(3)黄河流域农业生态效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不同区域的差异明显,其中内蒙古的农业生态效率最高,陕西、甘肃、青海和宁夏的农业生态效率显著低于其他地区;(4)黄河流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大于1,整体的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技术转化效率不足、管理效率水平较低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了建设新型农业体系、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等对策建议,以此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加快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退耕还林又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是根治长江、黄河流域水旱灾害的治本之策。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面临着退耕还林补偿期满后的补偿问题,这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对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采用29个省区市2008—201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构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选取黄河流域9省区进行效率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从平均治理效率来看,流域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0.226、0.627、0.341,均未实现有效决策单元的效率目标;从上中下游来看,黄河流域中游地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最高,上游地区次之,下游地区最低;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在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对策与建议。(1)在乡村生产环境治理方面,上、中游地区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应措施对重污染企业进行管控,促使其进行技术转型升级以减少污染;下游地区面源污染严峻,要加大生态环境修复力度,发展有机农业,通过施用生物肥料、农药以及休耕等加快环境修复。(2)在乡村生活环境治理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投资,推广乡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先进技术和新模式。(3)在乡村自然环境治理方面,上游地区要防止水土流失,加强对湿地、草地的保护,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造林为辅;中下游地区要集中精力防止水土流失,加强对山、水、林、田、湖的保护,合理划定自然保护区。(4)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多部门协同合作,开放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市场,实现乡村环境治理市场化、透明化、合法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谦  刘秀娟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11-5612
在明确阐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内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建立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类指标15个单项指标的河北省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总体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分析了我国半干旱地区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加强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上升到生态安全的层面.以人类生存安全和理想人居环境为目标,基于空间数据和统计资料,利用景观安全格局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包含基本保障格局-缓冲格局-最优格局3个级别的水安全格局、地质灾害安全格局、大气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和农田安全格局,叠加得到高明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明区建设用地扩展最优方案和生态功能分区.结果显示,并非生态安全格局水平越高,城乡发展模式越优,缓冲生态安全格局下的高明区建设用地扩展模式,最可能实现生态安全保护与城镇扩展的和谐发展.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明确了区域的生态环境敏感区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为区域生态功能分区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海英  吴志强 《甘肃农业》2006,(11):110-111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从崇信县的自然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出发,对县内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吕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909-14913
为处理迪那2气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有效防治建设中新增水土流失,根据工程项目布局,水土流失分布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采用调查分析法,在现场勘测和分析相关资料、文件的基础上,对工程沿线新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进行统筹安排。坚持分区防治的原则,根据工程经过地自然地带、所属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确定指导性防治措施,为合理布设迪那2气田项目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粮食生产形势确保全省粮食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的粮食生产历史与现状及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保甘肃粮食安全的措施与建议是:控制人口、保护耕地、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和基础条件建设;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落实政策、增加投入、因地制宜地处理好优质与丰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