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M原露是世界著名生物学家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一项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较大的生物工程技术。EM原露是使光合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和乳酸菌群等5科10属80余种有益微生物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让它们共同繁殖,协调发展。与其他生物制剂相比,它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绝对优势。经有关专家、教授、  相似文献   

2.
EM是有益微生物菌群的英缩写,它主要含有五大菌群;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醋酸杆菌。初步试验表明:用2%的EM原露每天给蚕添食一次,可以增产约10%,降低蚕病死亡率40%~72%。  相似文献   

3.
EM制剂是由光合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发酵系的丝状菌群等10个属80多种有效微生物都存在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这些菌群在生长中产生的有益物质及其分泌物质成为各自或相互生长的基质(食物),通过这样一种共生增殖关系,组成了复杂而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形成功能多样的强大而又独特的优势,性能稳定,对人畜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益生素发酵饲料的制备及其在猪禽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益生素又称微生态制剂,是一类活性微生物制 剂,也就是采用已知的有益微生物菌群经培养、复壮、发酵、干燥等特殊工艺而制成的一种对畜禽有益的益生素发酵饲料.益生素发酵饲料被畜禽采食后,有益菌群在肠道内定植后利用微生物所产生的一些代谢产物,帮助机体分解食物并促进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群的产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消化道疾病,减少畜禽死亡.  相似文献   

5.
健康的瘤胃微生物群对奶牛很重要,生长旺盛的微生物群可为奶牛提供蛋白质需要的50%~80%和能量需要的80%。越来越多的反刍动物营养学家正在利用各种天然物质成分培养反刍动物瘤胃中的有益微生物菌群,以提高饲料消化率,促进催奶。饲用高活性酵母及其提取物是由高活性的啤酒酵母及  相似文献   

6.
<正>动物体内尤其是消化道、呼吸道等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菌丛,构成了动物体内特有的微生物菌群平衡,简称动物微生态。动物体内的微生物菌群可以分为固有菌群和过路菌群两大类。固有菌群又称正常菌群丛,是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且一般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动物正常菌群的微生物也存在着这样一类微生物,当机体由于防御性降低、生存部位的改变或因数量剧增等情况也会引起动物发生疾病,此类微生物称为条件致病  相似文献   

7.
益生素是采用适当的比例和独特发酵工艺,将筛选出的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拟杆菌、酵母菌、光合菌等有益微生物混合培养而成的具有多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群,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物正常的消化吸收与其胃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有着直接的联系,而胃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宿主胃肠道环境和宿主所处的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形成统一的整体.论文就猪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和分布、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作用、影响猪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因素、动物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研究手段及猪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调控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对进一步研究猪...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动物微生态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有益微生物菌群研制开发的饲用微生物添加剂,作一类新型无公害饲料资源已被广泛使用。由于它具有生物学活性,能很好地参与动物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生态平衡,促进动物消化吸收、生长发育,提高饲料转化率和生产性能,增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家禽》2001,23(10):12-12
与抗生素相比,益生素的作用机理在理论上的进展还很小,目前主要有三种学说:①优势菌群学说;②菌群屏障学说;③微生物夺氧学说。益生素主要是通过下述途径在动物体内发挥其作用的:①补充有益菌群,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预防和治疗菌群失调症。畜禽消化道内存在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其中有些菌群能有效地促进畜禽生长和饲料消化,称有益菌群;有些菌群具有抑制生长和致病作用,称有害菌群。正常情况下,畜禽消化道内的这些菌群保持着良好的平衡,维持着畜禽的正常生长和生产。这些菌群一旦失去了平衡,则引起消化机能紊乱、抑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EM是世界著名应用微生物学家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的一项生物工程技术,目前在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EM为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该技术是使放线菌群、乳酸菌群、酵母菌群、丝状菌群等5种10属80多种有益微生物共生共繁协调发展,和其他生物制剂相比,具有结构复杂、性能稳定、功能齐全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2.
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群在新生仔畜消化吸收、营养代谢及免疫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微生物群紊乱会导致新生仔畜的免疫力下降,进而出现腹泻等症状,并进一步引起炎症反应。新生仔畜肠道微生物群的来源包括母体口腔、外部环境、羊水与脐带等途径。本文主要概括了近几年新生仔畜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报告,分析了新生仔畜肠道微生物的来源以及肠道微生物对幼畜肠道菌群形成过程的影响,并对新生仔畜肠道微生物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为动物肠道微生物群在动物生产中更高效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浅谈水产养殖中的微生态制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活菌制剂,是人们根据微生态学原理,运用优势菌群,对鱼体内正常的有益微生物菌种或菌株经过鉴别选种、大量培养、干燥等系列加工手段制成的,它具有成本低、无毒副作用、无环境污染等特点。通过微生态制剂的使用,可使鱼体内(如肠道)、鱼类的生活环境中的微生物达到菌群平衡,或人为使有益微生物成为优势种群,减少有害菌对鱼类的侵袭机会,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绿色生态有机肥是以鸡粪和农作物秸秆为主原料,应用多维复合酶菌进行发酵生产而成。多维复合酶菌是由能产生多种酶的耐热性芽孢杆菌群、乳酸菌群、双岐杆菌群、酵母菌群等106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微生态发酵制剂,对人畜无毒,无污染,使用安全,能固氮、解磷、解钾.同时还能分解化学农药及化肥的残留物质,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有增产、抗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EM是一种微生态活性菌制剂的简称。EM是英文(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的缩写语,中文译为:"有效微生物群"。EM由光合细菌、乳酸菌群、酵母菌群、放线菌群、丝状菌群等5科10属80余种微生物组成,系世界著名应用微生物学家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EM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大的一项系统生物工程技术。EM与一般生物制剂相比,  相似文献   

16.
正常微生物菌群亦称正常菌群,是畜禽与微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微生态体系.畜禽肠道内存在大量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与畜禽的免疫、营养、肿瘤、生物颉颃、急慢性感染等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肠道菌群数量大、种类繁多,会对宿主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包括营养代谢、免疫系统调节和抵御感染等,在维持肠道稳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肠道上皮细胞是肠道防御系统的关键。肠道上皮是动物机体抵御微生物的第一道屏障,具有吸收和屏障功能,还是宿主与微生物群交流的主动传感器,而这样的功能是肠道菌群与肠上皮各类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论文以肠道菌群与肠上皮细胞中的几类典型细胞之间的互作关系展开论述,旨在为如何通过各类细胞发挥的功能来协调肠道菌群的稳定,进而为预防或治疗某些由于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的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乳酸菌作为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在肉鸡养殖中表现出了很大的作用优势.不同于抗生素对肠道正常菌群结构的破坏,乳酸菌则可以改善肠道的菌群结构,促进肠道菌群的发育,在增加肠道有益微生物生长的同时,还可以抵御一些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禽类的健康.乳酸菌还可以通过改善肠道结构、刺激肠道消化酶的产生,增加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本文对乳酸菌在肉鸡养殖中的肠道益生作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促进乳酸菌在养殖业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发酵床养鸡中的菌种由乳酸菌群、芽孢杆菌群、酵母菌群等菌种组成,菌种里各种有益微生物互利共生,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维生素、生长激素、氨基酸、有机酸、酶类和其它生理活性物质,改善  相似文献   

20.
微生态制剂在绿色养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1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1.1 生物夺氧,恢复优势菌群,净化体内外环境 一些需氧的微生物特别是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降低氧化还原电势,有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恢复优势菌群,从而使失调的菌群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病促生长的目的.饲喂芽孢杆菌后能显著降低肠道大肠杆菌、沙门菌的数量,使动物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增加,因而排泄物、分泌物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多,致病性微生物减少,从而净化了体内外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