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优化燕麦乳饮料的制作工艺。[方法]以燕麦为原料制作燕麦乳饮料,针对制作过程中影响其DE值以及原料利用率的因素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加酶量等进行试验,优化出具有较高DE值和原料利用率的燕麦乳最优制作工艺,确定燕麦乳饮料主要添加物的添加量。[结果]确定制作燕麦乳饮料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料液比1∶15 g/ml,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40 min,加酶量12U/g原料。在该条件下,酶解液的DE值为37.40%,原料利用率为57.49%。同时确定了燕麦乳饮料主要添加物的添加量:果葡糖浆为90 g/L,柠檬酸为0.36 g/L。[结论]研究可为燕麦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强化杏鲍菇多糖苦荞燕麦乳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3):402-409
以杏鲍菇粉为原料,利用热水浸提法提取杏鲍菇中的多糖成分,再经过浓缩,制得杏鲍菇多糖含量为24.31 mg/m L的杏鲍菇多糖浓缩液;应用氨基酸比值系数分评价法确定了苦荞燕麦复合粉中燕麦粉与苦荞粉最佳配比(质量比)为1∶4;苦荞燕麦复合粉经过糊化、液化、糖化得到苦荞燕麦乳,将杏鲍菇多糖浓缩液强化到苦荞燕麦乳液中研制一种新型谷物饮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苦荞燕麦复合粉的糊化、液化、糖化工艺、最终产品配方以及稳定性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糊化条件:料水比1∶10,糊化温度85℃,糊化时间30 min;液化最佳条件:α-淀粉酶添加量以淀粉计为2.5 U/g,酶解时间50 min,酶解温度60℃,在此条件下DE值可达到17.10;糖化最佳条件:β-淀粉酶添加量以淀粉计为200 U/g,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60℃,在此条件下DE值可达到38.83;最佳配方:苦荞燕麦乳2 m L,杏鲍菇多糖浓缩液添加量2.5 mg/m L,木糖醇添加量7%;产品稳定性: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0.2%,CMC-Na添加量为0.25%,海藻酸钠添加量为0.3%,在此条件下离心沉淀率为6.41%,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陕南燕麦为原料经过粉碎、乙醇回流、淀粉酶水解、碱液提取、微膜透析、冷冻干燥等工艺,研究提取β-葡萄糖最佳提取工艺和提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燕麦提取β-葡萄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燕麦粉粒度为60目,燕麦粉糊化的料水比为1:10,加酶量为40U/ml,酶解2h,提取温度为75℃,pH8.0,微膜透析2h。在此工艺条件下可得到浓度72.4%~95.2%的β-葡萄糖纯品。  相似文献   

4.
王烈喜  陈琼  陈黎斌  朱庆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32-11134,11137
[目的]通过现代饮料加工技术,优化活性乳酸菌米乳饮料的生产加工工艺。[方法]以碎米为主要原料,经烘烤、磨浆、糊化、酶解糖化后与全脂奶粉混合,再经乳酸菌接种等工艺生产活性乳酸菌米乳饮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优化该活性乳酸菌米乳饮料的加工工艺。[结果]试验确定了生产活性乳酸菌米乳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酶解糖化55℃,50min,葡萄糖淀粉酶加酶量65U/g,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菌种配比为1:1,发酵时间9h;稳定剂组成为海藻酸钠0.02%,瓜尔豆胶0.02%。单甘酯0.04%(质量分数)。[结论]该工艺制备的活性乳酸菌米乳饮料产品呈均匀的流体状,无分层现象;色泽为乳白色或浅灰色,酸甜可口,具有大米和牛奶经乳酸发酵产生的独特香味。  相似文献   

5.
山药乳饮料是以新鲜山药和奶粉为主要原料开发的一种新型饮料。研究主要通过护色处理来改善山药饮料的感官,使用高温来灭酶和复合稳定剂来解决山药乳饮料易发生分层和沉淀的问题,提高山药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和加工条件为山药与水的比例为1∶7,稳定剂CMC-Na用量为0.05 g,由此配制的山药乳饮料的风味、色泽、稳定性各项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6.
酶解法对燕麦蛋白水解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酶解法对燕麦中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该研究采用梯度改变酶解反应的蛋白酶类型、加酶量、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的条件,探究燕麦蛋白水解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酶解法制取燕麦蛋白,在3类蛋白酶中碱性蛋白酶对燕麦蛋白的酶解性最好,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并综合考虑实验成本,得出碱性蛋白酶在加酶量为1 200u/g,底物浓度为2%,酶解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水解最为彻底。  相似文献   

7.
酶法去除燕麦麸皮淀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α-淀粉酶酶解燕麦麸皮中的淀粉,以酶解后燕麦麸皮中淀粉的残留量为考察指标,研究了酶解反应过程中加水量、加酶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α-淀粉酶酶解麸皮燕麦中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5,加酶量200 U,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65℃.酶解后燕麦麸皮淀粉含量由243.15 mg/g降至3.73 mg/g以下,去除淀粉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啤特果乳饮料,以啤特果汁、牛奶、白砂糖、柠檬酸及稳定剂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啤特果乳饮料配方、稳定剂配比、均质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啤特果汁20%,牛奶40%,白糖4%,柠檬酸0.15%,复配稳定剂用量0.3%(明胶∶羧甲基纤维素纳(FH9-CMC)2∶3)、软化水35.55%,均质压力为20.0MPa的条件下,所生产的啤特果乳饮料口感、风味及稳定性好.成品经临夏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检测,各指标含量符合GB/T 21732-2008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用量的柠檬酸、乳化剂、稳定剂以及不同的杀菌时间对玉米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的用量为2.0%,SS-33复合稳定剂的用量为2.0%,乳化剂(单甘酯∶蔗糖酯=3∶7)的用量为0.10%,杀菌时间为15 min,玉米乳饮料稳定性最好,放置4个月未出现分层现象。  相似文献   

10.
杨洋  高航  李中柱 《农林科学实验》2014,(4):263-264,266
以大米为原料,探讨了大米饮品的制备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真菌淀粉酶的作用条件、大米饮品乳化稳定剂的复配方案及产品配方。结果表明:大米酶解工艺参数为:温度65℃、加酶量8μg/g底物、酶解时间90 min、底物浓度为20%;大米饮品最佳稳定剂为:微晶纤维素0.30%、卡拉胶0.0125%、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4%、蔗糖脂肪酸酯0.04%;大米饮品最适配料为:大米酶解液75%、小麦胚芽油1.0%、白砂糖4%、食用盐0.010%。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美味蘑菇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最佳体系进行筛选,包括酶条件、渗透压稳定剂、菌龄、酶解的时间及温度。结果表明,原生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12d菌丝体,0.6mol·L-1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溶壁酶和3%蜗牛酶作用下,28℃酶解3h,原生质体制备率为3.6×106个·mL-1;最佳再生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12d菌丝体,0.6mol·L-1MgSO4·7H2O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溶壁酶和1%蜗牛酶作用下,35℃酶解1.5h,原生质体再生率为3.01%。  相似文献   

12.
以大米为原料,探讨了大米饮品的制备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真菌淀粉酶的作用条件、大米饮品乳化稳定剂的复配方案及产品配方。结果表明:大米酶解工艺参数为:温度65℃、加酶量8μg/g底物、酶解时间90 min、底物浓度为20%;大米饮品最佳稳定剂为:微晶纤维素0.30%、卡拉胶0.012 5%、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4%、蔗糖脂肪酸酯0.04%;大米饮品最适配料为:大米酶解液75%、小麦胚芽油1.0%、白砂糖4%、食用盐0.010%。  相似文献   

13.
对球孢白僵菌菌龄、β-巯基乙醇、溶壁酶、渗透压稳定剂和琼脂粉含量等条件对球孢白僵菌原生质体的获得和再生恢复培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球孢白僵菌原生质体获得和再生恢复培养的最佳体系。原生质体获得的最佳菌龄为培养24~28 h的菌丝体,最佳β-巯基乙醇浓度为0.01 mol/L,最佳酶为真菌溶壁酶,最佳渗透压稳定剂为0.7 mol/L NaCl,原生质体获得频率高达99%;原生质体再生恢复时培养基中最佳渗透压稳定剂为0.7 mol/L葡萄糖,最佳琼脂粉质量分数为0.75%,再生频率达57%。  相似文献   

14.
南瓜籽乳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瓜籽仁和牛奶为主要原料,采用二次调酸工艺,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南瓜籽乳饮料。在研制过程中重点研究了乳化剂、增稠剂种类及用量对南瓜籽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04 %的单甘酯和0.06 %的蔗糖酯为乳化剂,以0.03 %的黄原胶、0.08 %的CMC–Na和0.03 %明胶为复合稳定剂所制成的南瓜籽乳饮料稳定性较好,产品符合国标GB11673-89之规定。  相似文献   

15.
燕麦营养面包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燕麦粉为原料,采用一次发酵面包制作方法,研究不同添加量的燕麦粉对面包烘焙品质的影响和对面包中所含营养成分的改善。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燕麦粉、乳化剂、氧化剂的添加量对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粉营养面包烘焙的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燕麦粉添加量15%、氧化剂添加量0.3%、乳化剂添加量1.0%。以最优组合制作的燕麦营养面包,蛋白质含量是普通面包的1.57倍,而膳食纤维含量是普通面包的9.64倍。  相似文献   

16.
燕麦-小麦混粉面团拉伸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粉为对照,研究燕麦全粉、燕麦精粉与小麦粉不同配比混粉面团的拉伸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燕麦粉含量的增加,燕麦全粉混粉面团和燕麦精粉混粉面团的拉伸阻力变化趋势均是先增大后减小;拉伸曲线面积均减小;延伸度均逐渐减小;燕麦全粉混粉面团的最大拉伸阻力小于燕麦精粉混粉面团的最大拉伸阻力;在精粉混粉面团中,各个配比的混粉面团随着时间的增加,拉伸比值均有增大趋势.在全粉混粉面团中,燕麦粉含量为5%、15%、20%、30%、35%时,拉伸比值有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系统、酶解时间等条件对荷叶离褶伞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通过紫外线诱变技术筛选得到1株高产多糖的菌株。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最适菌龄为4 d,渗透压稳定剂为0.6 mol/L甘露醇,使用1%溶壁酶+1%蜗牛酶组合在30℃酶解2.5 h,原生质体产量可达1.38×107个/m L,再生率为1.27%。经诱变、筛选和遗传稳定性分析,获得1株多糖含量较出发菌株提高34.49%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18.
水稻纹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获得进行水稻纹枯病菌遗传转化所需的高质量原生质体,选用该病菌强致病力菌株GD-118,分别从酶种类、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液pH值和渗透压稳定剂及其浓度6个方面优化了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从酶解时间和渗透压稳定剂及其浓度2个方面优化了原生质体的再生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水稻纹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组合是"纤维素酶+溶菌酶+崩溃酶"组合酶、总酶终质量浓度10mg/mL、菌丝菌龄15h、酶解时间3h、酶解温度35℃、酶液pH5.6、以0.6mol/LMgSO4.7H2O为渗透压稳定剂,此最佳条件组合所制备的原生质体产率高达4.00×107/g;原生质体最佳的再生条件是酶解3h的原生质体在含1.0mol/L甘露醇的再生培养基上26℃时进行培养,在此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的再生效果,再生率为39%。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用戊聚糖复合酶及复合纤维素酶酶解—热水浸提法提取裙带菜Undariapinnatifida孢子叶粉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用戊聚糖复合酶酶解裙带菜孢子叶粉的最佳酶解参数为酶加量0.12%,温度为50℃,pH为5.5,时间为30 min,岩藻聚糖硫酸酯粗提物得率为5.171%,总硫酸根的质量分数为1.432%,粗提物中糖的质量分数为21.38%;用复合纤维素酶酶解裙带菜孢子叶粉的最佳酶解参数为酶加量0.227%,温度为45℃,pH为4.5,时间为70 min,岩藻聚糖硫酸酯粗提物得率为5.720%,总硫酸根的质量分数为1.118%,粗提物中糖的质量分数为28.24%。用两种复合酶酶解—热水浸提法提取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粗提物得率均较水煮法(4.665%)高。  相似文献   

20.
以金针菇和苹果为原料,对金针菇酶解工艺、复合饮料的原料配方以及最适稳定剂组合及用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是纤维素酶添加量0.45%,酶解时间2 h,体系pH值5.0,酶解温度50℃;金针菇苹果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是15%的金针菇汁、20%的苹果汁、0.05%的柠檬酸和8%的白砂糖;复合稳定剂最佳组合是0.10%黄原胶+0.10%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由最优条件制备的金针菇苹果复合饮料清甜适口,且各项指标均符合GB2759-81、GB2760-86及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