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台风对博白林场不同树种的为害情况及其影响因子,对台风"彩虹"对不同林分位置的39个树种168株树木的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受害情况存在较大差异,针叶树种受害明显轻于阔叶树种;(2)树木的受害情况与其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关系密切,胸径较小、树高较高、枝下高较大、冠幅较大的树木受害较严重;(3)林内的树木受害明显轻于林窗和开阔地的树木,林缘迎风面树木的受害远重于林缘背风面的树木。  相似文献   

2.
防治蚧壳虫     
园林绿化树种和花卉盆景,常易遭受蚧壳虫的侵害,且不断扩散。滁州境内调查,有近50种树木,主要是桂花、柑桔、柿树、梨、杏、樱花、碧桃、梅花、栀子花、紫薇、木槿、海棠、凤尾柏、兰花、仙人掌类等均不同程度受到蚧壳虫的危害。受害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枝叶枯黄,严重的还诱发了黑煤病,甚至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3.
1983年7月发现兴隆山部分云杉林木有大量落叶现象,1985年5月发现一些小树枯死。为查明受害原因和性质,1985年8月初,由兰州市林业局主持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对云杉落叶枯死现象做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于后。一、林木受害症状及规律性1.林木受害症状受害树木的各龄老叶均由深绿变灰绿,再变为褐色,多在7月和8月逐渐死亡脱落。小树死亡,大树生长衰弱。受害较轻者仅部分针叶变色、脱落,落叶后枝条甚至整株树呈灰白色。2.被害树木空间分布规律受害树木在空间分布有明显的规律性,林缘重于林内,一般仅林缘一行树木受害。在沟内,树高约10米处,呈现出一条较为明  相似文献   

4.
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 L.)。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主要危害红皮云杉和落叶松等针叶树种,该害虫在其被害树干的韧皮部里筑坑穴进行繁殖和危害,植物被害后叶呈深黄褐色或深红褐色,叶子呈萎蔫状并下垂,严重时受害植株树液分泌停止,造成植株生长缓慢,慢慢枯死,虫害大发生时可导致树木成片死亡。  相似文献   

5.
冰冻对花木的损害主要有枝杆折断,部分枝叶受冻枯死,植株全株枯死等现象。枝杆折断主要在常绿类乔木树种的苗木中发生;枝叶冻害在乔灌木苗木中都有发生,一般在冻害后经过数个晴天才表现出来。严重的或处理不及时,将导致植株全株死亡。针对以上花木不同的冰冻损害情况,宜采用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6.
高温干旱是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2013年夏季发生的持续40余天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致使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内的园林植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受害甚至死亡现象。通过对校园内树木进行实地调查,对主要树种进行了综合分析与比较,同时对表现不良树种在立地选择和管护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期望为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立地选择及管护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2018年4月5日,兰州市发生晚霜冻害。观察记录到市区内52种(品种)园林树种遭受冻害,受害器官及其受害程度、当年坐果能力受损程度因树种而异;春发嫩枝全部受冻干枯的树木均能再次发芽抽生新枝,重建枝冠叶幕;所见豆科树种绝大多数遭受冻害;霜前疏枝的国槐植株大量发生桩橛萌蘖现象。分析认为,受害树木再次发芽、霜前疏枝国槐植株桩橛萌蘖均为冻害消除顶端优势所致。进而提出形成层屏蔽模型,圆满解释了原发顶端优势形成与作用机制,以及树木萌蘖现象。  相似文献   

8.
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是我国南方几省的特用经济树种之一,又是速生树种。最近几年福建省闽东、闽北各地正在大力培育樟树苗,准备种植和营造樟树林。在南平专区樟叶蜂(学名待查)的危害对育苗造林影响很大。苗圃内苗木成片被吃光的现象非常普遍,一年生幼苗严重受害即会枯死。造林后树冠上部嫩叶也常被食尽,严重影响树木生长。1959年笔者在南平莱州对此虫作了简单观察,并进行了药剂防治,现将初步材料简报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树木烂皮病,病害流行广、发病猛,严重时造成城镇绿化栽植的树木枝、干大面积溃疡烂皮,直到萎蔫、枯死。尤其土质差的行道树和风景林受害较重,公园、大片绿地及大面积森林危害较轻。受害树木相对比较集中,以休眠期晚、萌发期早的树木为多,而且以胸径20cm以上的大树受害居多。根据调查观察,这种树木病害拟为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致病因素可归纳为多个方面。同时,也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诱发因子以气候、生态和立地条件的恶化为主要原因。就城镇绿化而言,包括气候异常,空气污染严重,地下水源不足,栽植土壤密度和养分不足等方面。再加上城镇道路建筑回填土多,地下管道交叉密集,地面大面积铺设地砖或水泥密封地面,栽植穴较小而浅,根系难以舒展。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导致树木活力下降,根系吸水困难,为蛀干害虫的侵入和弱寄生病害的发生提供可乘之机和适宜的场所。二、激化因子主要是干旱、高温、冻害等。这些因素能对树木短期内起作用,而往往比较剧烈,直接伤害树木,可促使诱发因子的作用表现更为明显。当夏季干热风持续时间长,空气干旱严重,高温、低湿导致树体含水量急剧下降,且得不到及时补充,为弱寄生菌提供了适宜条件。因此,盛夏季节,行道...  相似文献   

10.
《福建林业科技》2015,(4):159-163
为了解超强台风"威马逊"对海口市园林树木的破坏程度,对海口市城区的主干道、公园和小区等开展园林树木的风害情况调查。共调查树木96种42396株,以棕榈科、桑科植物为主。风害症状以折枝、落叶为主,另有部分树木被连根拔起或被吹弯斜。43.8%的树种为中度受害,平均受害级2~4;35.4%为重度受害,平均受害级均在4或4以上,其中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受灾最严重。并针对风害原因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根据呼和浩特市城区绿化普遍存在的树木长势削弱、市树油松黄化枯死现象严重、且呈蔓延趋势的实际 ,近日我们对黄化病表现突出的地段 ,特别是对道路两侧树木的生长状况进行了重点调查分析 ,结果如下 :一、现状调查 :从全市范围看 :树木所处绿地类型不同 ,黄化枯死率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由于道路范围内植物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 ,故问题较突出。调查发现 :呼伦南路、锡林北路、乌兰察布西路分车带大油松枯黄现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倍 ,分别占总量的15%~20 %。乌兰察布东路桧柏、东风路行道加厚绿带油松、桧柏死亡现象较严重 ,分别占10 %…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不同台风等级对城市绿化树木的影响,根据台风"天鸽"及"海高斯"在珠海市的登陆路径,划分14、12、10共3种风力等级影响范围,按城市绿地分类,选取113 个调查样区,采用典型抽样法,每个调查样区设置1个400 m~2 样方,调查记录样方内所有径级超过5 cm树种名称、受灾特征等因子,并用Excel 2010和SPSS 20.0 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结果表明:(1)风力等级越大,受害树种种类及数量越多、受害程度越严重,风害值越大;在14、12、10级风力侵击下,其受害树种比例分别为92.65%、58.14%和44.74%,受害树木数量比例分别为46.45%、31.29%和16.01%;平均风害值分别为0.344、0.181和0.072。(2)风力对不同树种侵击产生的风害值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风害值可用作分析树木受害情况的量度指标,预判或评价树木抗风的能力。(3)台风侵击后风害值较小的树木,可选择为沿海城市绿化树种;风害值中等的树种,应在台风季节前应做好防护措施;风害值较高的树种,建议慎用。  相似文献   

13.
以弥勒县的新哨和石林县的长湖受蠹害严重的林区的1000株云南松为定期观察样树,分别不同树木长势级别和受害木等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纵坑切梢小蠹在云南1年发生1代,且存在姐妹代现象,姐代种群占79.3%.妹代种群占18.6%.纵坑切梢小蠹对云南松的攻击有很强的选择性,优先攻击长势差的衰弱木.蠹害的危害从零星和簇状分布开始向大片状发展,待树木衰弱后进行蛀干危害.对蠹害木数量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树木受害越重,转化为枯死木的比例越高,当树木受害等级达4级以上时,树木很难再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13年夏季持续高温天气对南京河西地区城市绿化树木影响的观测,分析持续高温对树木的危害影响,对部分绿化树木耐热性进行评价.发现水杉、银杏、乐昌含笑、金叶女贞、毛鹃耐高温能力较差,雪松、垂柳、悬铃木、紫叶李、紫薇、红叶石楠、构骨、火棘耐高温能力较强.其中:水杉总受害率最高,耐高温性最差;垂柳总受害率最低,耐高温性最强,并针对高温危害提出缓解灾害发生及蔓延的相关技术措施.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化树种选择、配置及养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冬-2014年春季,昆明出现反复寒潮天气,对当地部分园林植物造成严重的低温伤害。通过对昆明城市园林植物受害情况调查,并结合气象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植物受害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昆明遭受低温危害的园林树木有77种,分属34科59属,受害等级达Ⅱ级及以上的共计27种,占35.1%。长时间的持续低温和反复冻融的天气及树种选择不当是造成低温危害的主要原因。来自低纬度的热带或南亚热带的树种受害较重,引自昆明以北的温带、亚热带地区的树种或本土乡土树种受害较轻或没有受害。植株的受害程度与其生长小气候环境有关。研究结果将为昆明城市园林树木低温危害预警管理和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择信阳市城区9种绿化乔木树种,采取1~3年施肥1次和每年施肥2~4次,观察不同频次施肥效果。结果表明,施肥对乔木树种枝叶生长量、枯死枝叶量和景观效果的影响显著。每年施肥3次,乔木树种枝叶生长量可以达到最大值,每年施肥2次,乔木树种可以达到最佳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绿色黑死病     
近数年来,每当春季来临,欧洲地区有的树木不仅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反而大规模枯死。树木所患的这种独特的病,人们称之为“绿色黑死病”。 受绿色黑死病之害最甚的国家,首推瑞典,一年有36亿多立方米的树木枯死;法国因此病而枯萎死亡的树木,也占树木生长量的10.93%。 受害速度最惊人的是德国,仅原西德地区,受害树木在短短一年内,就从7.7%跃升到34%。  相似文献   

18.
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森林的衰退,人为干扰是原因之一,但有些树种出现顶梢枯死、大片树木死亡等体现森林衰退的现象。本文通过对森林衰退原因的分析,为今后森林衰退研究提供方法。近年来,森林衰退现象在全球日益普遍,尤其是北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陶瓷工业污染区植被受害证据与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长期暴露在大气污染胁迫下的村边林为对象,进行植物群落结构调查、植物受害分析,探讨了陶瓷工业污染排放对植被的影响。调查样地位于广东南海区五星村边坡地的半自然次生林内,乔木层和灌木、草本幼苗层的调查分别在10个10m×10m和4个5m×5m的样方内进行。该森林群落以隆缘桉和尾叶桉数量占优势,其次是乡土树种鸭脚木、泥竹,重要值依次为26.75、17.08、16.27和11.50。隆缘桉和马尾松冠层枝叶完全枯死、脱落,受害程度达100%;其次是泥竹和南岭黄檀受害程度分别为85.1%和68.3%。尾叶桉、朴树、越南山龙眼、阴香、黄荆受害程度中等,在45%—57.5%之间;其它伴生本土种类如鸭脚木、珊瑚树、酒饼叶、等的重要值较低且表现出受害程度较严重。和上层乔木比较,林下植被受污染的伤害大大降低。桉树类树种因其速生、快速郁闭等特点被认为是华南荒山、退化丘陵地区植被恢复的重要种类,但在重度污染地区已面临严重威胁,而某些乡土树种在污染地区则显示出较强的抵御大气污染的能力。本文结果为污染地区森林资源管理,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之树种选择以及进一步开展乡土树种抵御大气污染胁迫的过程机制与功能特征的研究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哈尔滨城区不同景观环境树木分布为基础,通过绿化树种景观评价、古树分布和乡土特点分析,评选出哈尔滨市绿化基调乔木树种3个、灌木树种2个,骨干乔木树种14个、灌木树种12个,藤本骨干树种2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