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麦三叶期叶面喷施MET,可调节根系分布,促进次生根的生长及根系的纵深生长。使0—100cm土层根干重净增13.8g,增幅42.8%、根冠比提高34.7%,增产17.7%,增强了小麦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石灰性土壤棉花施用锌肥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锌肥不同施用方法对棉花均取得较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率为7.8%~25.7%。棉花施用锌肥促进了根系发育,增强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使棉苗生长健壮,早现蕾、早结铃、提早成熟、改善品质和提高产量等。  相似文献   

3.
晚播小麦地膜覆盖的生物效应根系 地膜覆盖改善了麦田土壤环境,显著促进小麦根系生长。单株种子根,覆膜小麦5.08±0,64条,露地小麦为3.79±0.43条,差异极显著;单株次生根,在冬前、返青、揭膜、拔节、孕穗期,覆膜小麦分别为0.95±0.87、3.60±2.05、4.73±2.35、17.34±8.99和37.16±13.91条,露地小麦分别为0.14±0.26、0、17±0.22、0.56±0.62、5.06±3.67和20.81±11.87条,差异均极显著。茎数 地膜覆盖提高了膜下温度,对…  相似文献   

4.
不同施磷量对大豆苗期根系形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磷施用量条件下的大豆根系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磷显著增加根系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在低磷P50(50mg/kg)处理下,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比P0(0mg/kg)处理增加88.0%、97.1%、101.7%和104.9%。适量的磷可促进根系的生长,增大根系在土壤中的养分吸收空间。磷对大豆根系形态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根量及根长的增加上,而与不同粗细的根系分布比例关系不大。在不同施磷处理间,高磷P100(100mg/kg)处理的根系性状弱于低磷PSO处理。磷对根系的促生长作用是有一定范围的,过高的磷不但不会进一步改善根系性状,反而对其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澳洲坚果根系在土壤中生长,分布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个品种7-10年龄澳洲坚果嫁接树挖根调查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根第浅,主根不明显。70%的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0-30cm的土壤中,70cm以下土壤未发生有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6.
PEG胁迫下小麦再生植株根系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PEG胁迫下小麦再生植株根系特性与抗旱性的关系.以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河农花84、晋麦33号和抗旱性差的小麦品种温麦6号、周麦17的花药和幼胚愈伤组织分化植株为材料,以PEG为水分胁迫剂,对不同小麦品种在水分胁迫下的根系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小麦品种在不同PEG浓度胁迫下,根长和根数存在显著差异;在相同PEG浓度胁迫下,抗旱品种与不抗旱品种根长和根数差异显著。PEG浓度值为80g/L时,抗旱品种根系表现出较强的生长势,不抗旱品种根系生长势很弱.甚至发根停滞,因此可在PEG浓度值为80g/L的处理下,通过观察再生植株根系的生长状况来判别供试品种抗旱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7.
棉花秸秆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棉花秸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化感效应,按每克秸秆粉碎物10 mL水的比例浸提制备母液(浓度记为10%),以小麦品种扬麦13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棉花秸秆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低于7.0%的棉花秸秆浸提液延迟了小麦种子发芽时间,但不影响发芽率;浓度高于7.0%的浸提液不仅延迟了发芽时间,而且降低了发芽率.浸提液对小麦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浓度低于1.0%的浸提液对根系生长影响较小,高于此浓度水平则抑制根系伸长和根表面积增大,增加根系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根系活力,抑制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及其向地上部的运输能力;4.0%的浸提液促进了小麦幼苗地上部对氮、磷、钾和水分的吸收,当浸提液浓度继续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直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浸提液中总酚酸含量较高,10.0%的浸提液中总酚酸含量达到124.0 mg· L-1,且总酚酸含量与种子萌发相关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整株鲜重、根冠比、根系含水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系活力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根系氮、磷、钾含量、根平均直径和丙二醛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由此推测,棉花秸秆的化感效应可能与浸提液中总酚酸含量有关,影响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与运输是其化感效应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小麦在许多干旱地区采用休闲的管理方式种植。尽管休闲在提高可用性水分和氮素方面有重要作用,但在以色列的试验表明,来自休闲季节给小麦生长的水量很少。本文测验了休闲期禾谷类线性孢囊虫侵染土壤对改进小麦水子利用和改善根与植株生长的可能性。在可控环境下盆栽试验表明,禾谷类线性孢囊虫(CCN)对小麦根系生.长具有不同的负效应,根系生长受阻与植株生长缓慢和蒸腾速率下降相联系。在田间,当土壤生物杀虫剂用于防治CCN时,既使连作小麦,其干物质产量也能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9.
河东乌麦属冬性小麦品种,是用硬料小麦86243为母本,7EB87为父本杂交育成,其长相近似普通小麦,有奇特的功能叶片,颖壳白、籽粒呈黑色,粒质有硬质、软质两级。产量接近对照。该品系营养价值高,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普通白粒小麦,尤其是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比白粒小麦品种晋麦21分别训33.3%,31.60%和36.67%,微量元素中的硒、碘、铁的比白粒小麦分别高112.8%,78.  相似文献   

10.
河东乌麦的选育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东乌麦属冬性小麦品种,是用硬粒小麦86243为母本,7EB87为父本杂交育成,其长相近似普通小麦,有奇特的功能叶片,颖壳白,籽粒呈黑色,粒质有硬质、软质两级。产量接近对照。该品系营养价值高,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普通白粒小麦,尤其是赖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含量比白粒小麦品种晋麦21分别高33.33%,31.60%和36.67%,微量元素中的硒、碘、铁比白粒小麦分别高112.8%,78.3%和33.3%,属于优质小麦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1.
1992年小区试验,丰收素对甜菜块根有增产效果,1993年的丰收素叶喷浓度、喷施次数和喷施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以5000倍液于7月15日和7月25日两次叶喷块根比对照增产25.1%,含糖率提高0.45度;于7月15日1次叶喷块根比对照增产13.8%,含糖率提高0.53度;7月25日叶喷根产量最高,与7月15日、8月5日和8月15日叶喷比差异极显著;不同时期叶面喷施对块根含糖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冬小麦及苜蓿的根系构形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1和图2概括了黄土高原冬小麦-苜蓿的根系构形特征,小麦次生根有3个分生高峰期,深层根有2个生长高峰期,耕层根量占总根量的70%左右,种子根,次生根及50cm以下的深层根对产量的贡献均在40%左右,赵冬光合产物多积存于分蘖节处,亦运至深层根中,且在春生叶,茎,穗均有痕量分布,苜蓿主根可钻开314~942cm^2,的根柱,每公顷4~5年生苜蓿地有42~109万个径粗0.2~2.2cm,深3~4m的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四年三个不同年型旱地施肥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地力瘠薄条件下,单独施用化肥难以达到高产,增产的幅度为0.7-29.9%;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提高旱地小麦产量的主要途径,增产幅度显著(84.7-158.7%)。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要主是增加了小麦的叶面积,延缓叶片衰老,一方面增大了蒸腾量和光合势,另一方面减少了地面蒸发人水,从而提高了水分利用率,使部分原来对小麦生长的“无效”水变为“有效”  相似文献   

14.
小麦覆膜增产机理研究(Ⅱ):不同品种穗粒重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睿  刘党校 《麦类作物》1999,19(5):61-63
不同小麦品种覆膜后,穗粒重灌浆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大于0.88,穗粒重变化规律符合Logistic方程,灌浆速度明显变慢,灌浆持续时间比露地播种延长2.7-3.0d,穗粒重增加5.5%-8.9%穗粒重潜力可达43%。  相似文献   

15.
PlantPower2003不同喷施方法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lantPower2003能加快玉米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单株绿色叶面积;增加穗行数和单株产量,并且以苗期,大喇叭口期各喷一次效果最好,单产较对照增产13.7%。  相似文献   

16.
小麦与玉米杂交产生单倍体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王广全 《麦类作物》1998,18(6):12-14
试验采用三种玉米类型,两个F2小麦杂交组合,研究不同玉米类型对小麦单倍体胚产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普通玉米组合胚产生频率在3.75%-7.02%之间(平均为5.65%),4个粘玉米组合在3.48%-8.10%之间(平均为6.54%),4个甜玉米组合为6.67%-11.36%(平均为8.70%)。不同类型的玉米对小麦单倍体胚的产生具有基因型差异,甜玉米〉粘玉米〉普通玉米,用100mg/kg的2  相似文献   

17.
硅噻菌胺对小麦全蚀病的防病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硅噻菌胺防治小麦全蚀病的作用机理,通过盆栽试验和显微技术,分析了硅噻菌胺对小麦根系生长及全蚀病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噻菌胺不仅能够刺激小麦根系更快生长,增加毛细根数量与根鲜重,对小麦病根有明显的补偿作用,还能增强寄主的防卫反应,延迟菌丝侵入,直接破坏病原真菌菌丝细胞壁,使之畸形断裂消解,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8.
耐丛根病甜菜杂交种甜研203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研203系以3个多粒型抗病高糖有粉系,按2:2:1混植自然杂交制种,花期相遇杂交率高,种子混收1次性使用。该品种在抗(耐)丛根病区域试验中,8个点平均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07.4%,4.38度,317.8%;生产试验中3个点平均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7.0%,3.29度,72.7%,且丛根病罹病率低于对照32.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在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的1994年,采用赤霉灵对3个小麦品种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灵能大大减轻赤霉病危害,其防治效率达91.8%-94.8%;增加穗实粒数4.4-12.4粒,千粒重增加2.8-5.0g,增产幅度达35.8%-170.1%。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小麦不同带型下群体及其内部光照强度分布变化、产量等指标研究表明:五密两稀光照强度较三密一稀提高7.8%-184%,单株成穗数提高13.0%,光照强度峰值出现在上午11:00到下午3;00,最高值出现在下午2:00,每公顷净增产765-1470kg,增产29.8%-38.5%;大穗型品种植株中,下部透光性较多穗型品种好,更适合间套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