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豆磷脂羟酰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豆磷脂羟酰化的研究,所得产品具有良好的乳化性、润湿性和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加入量对产品的质量和主要性质有显著影响,温度对碘值和过氧化值分别有一定的和显著影响,低压蒸汽的量对过氧化值有一定的影响,氢氧化钠加入量对乳化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并得出磷脂羟酰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以干豌豆(Pisum sativum Linn)作为研究对象,研磨成粉,水作为溶剂提取豌豆粉中的蛋白质,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测定提取产物的乳化性和起泡性。在试验研究范围内,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30(g∶mL),酶选择碱性蛋白酶,提取时间为50 min,超声波功率为150 W。在此工艺条件下,豌豆蛋白质提取率高达95.64%。其乳化性和起泡性测定结果表明,乳化活性11.27 mL/g,乳化稳定性36.96 min,起泡活性86.25%,泡沫稳定性33.33%。因此,优化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豌豆蛋白质具有较好的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以及较好的起泡活性和泡沫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乙醇加热纯化提取的方法,从大黄鱼鱼卵中提取磷脂,研究乙醇含量、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对磷脂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含量为92%、料液比1∶8、浸提温度45℃、浸提时间20 min、浸提3次,在该条件下产品的提取率可达47.73%.采用薄层层析法结合分光光度法分析测定大黄鱼鱼卵磷脂含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神经鞘磷脂、溶血磷脂酰胆碱5种组分,相对含量分别为69.38%、4.14%、8.52%、7.24%、10.72%.  相似文献   

4.
山梨酸是一种食品中常用的酸性防腐剂,但不易溶于水,且在中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差.本文用司盘20作为山梨酸的乳化剂,采用乳化剂的含量,乳化时间和乳化温度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通过检测其乳化稳定性,粘度和乳化山梨酸在新鲜牛奶体系中抑菌效果.确定实验的最佳乳化参数为:乳化温度60 ℃,乳化时间20 min,乳化剂的含量为95%;该条件下所得乳化山梨酸稳定,在新鲜牛奶中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田茂昌  敬加强  万捷  谢怡宁  李丹 《油气储运》2012,31(4):250-253,327,328
以胜利油田典型稠油掺水集输管道进/出口采集的7种油水样为研究对象,基于实际管输油水介质中的乳化水含量,实验模拟与确定实际油水流的乳化条件,测试分析不同稠油的乳化特性,对比分析模拟乳化油与实际乳化油粘温特性的相似性,探讨不同油水混合液在相应模拟乳化条件下的反相点与实际油水流乳化水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特稠油掺水完全乳化所需的搅拌时间比普通稠油长得多,普通稠油完全乳化所需的搅拌时间与掺水率呈正相关,特稠油完全乳化所需的搅拌时间与掺水率无明显关联性;室内模拟乳化油与管输实际乳化油的粘温特性相似,模拟油水乳状液的反相点与相应的实际管输油水流的乳化水含量基本相同。因此,室内可以模拟确定稠油掺水输送的乳化条件。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乳化工艺中影响猪圆环病毒2型油包水剂型灭活疫苗的稳定性因素,以提升猪圆环病毒疫苗的质量,分别对圆环病毒抗原pH值、乳化剪切机转数、乳化时间进行筛选,并以疫苗黏度、粒径、保存温度评价疫苗稳定性。结果表明,抗原pH值为7.0~7.5时疫苗稳定性较好;剪切机转数越高,乳化时间越短,乳化效果越好,样品稳定性较高;在一定的时间内样品随乳化时间的延长,样品稳定性增强,但黏度不断增大。在本试验条件下,选择抗原pH值7.0~7.5,剪切机转数19 000r/min,乳化时间8min乳化的样品稳定性好,黏度合适,建议不同厂家在疫苗产业化生产时需调节抗原pH值至7.0~7.5,根据不同的乳化设备进行乳化试验摸索乳化剪机的转速及乳化时间,从而保证疫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pH条件下红小豆分离蛋白的加工特性。[方法]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对照,设定不同pH条件,分析红小豆和大豆蛋白主要的加工特性。[结果]在较低pH下,红小豆分离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其乳化性、起泡性和吸油性与大豆分离蛋白大致相同,其乳化稳定性和起泡稳定性比大豆蛋白更优;当浓度为10%时,红小豆蛋白显示出凝胶性。[结论]该研究可为红小豆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新的加工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
影响乳化型生物燃油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了5种测试乳化燃油稳定性的方法,对影响生物燃油与柴油乳化稳定性的因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燃油含量在10%~30%范围内,乳化燃油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但当生物燃油的含量达到40%时稳定性急剧降低;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多,乳化型生物柴油的稳定性相应提高,但过高会影响乳化燃油经济性;当乳化温度超过40℃时,乳液稳定性随着下降;超声乳化稳定性好于机械乳化;在40℃以下存放,乳化柴油的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超声辅助琥珀酰化改性大豆蛋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技术辅助琥珀酰化改性大豆蛋白,应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并优化了改性条件,建立了改性产物制备的预测模型,以乳化活性为指标,确定的适宜改性条件为:大豆蛋白浓度7.1%,琥珀酸酐浓度12%,反应温度51℃,超声功率580W,处理时间8min,在此条件下,改性产物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分别比未改性样品提高了94.5%和268...  相似文献   

10.
该文研究了外界因素对桑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影响桑椹色素的稳定性;在20℃低温条件下桑椹色素稳定性较高,且在高温短时条件下,稳定性也比较高;对氧化剂H_2O_2的耐氧化性差;对普通还原剂维生素C稳定;浓度大于10%的高浓度蔗糖对桑椹色素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几种常见食用蜡制备的W/O型乳化液对水分蒸发的抑制效果。[方法]在乳化温度80℃,乳化时间25 min,搅拌速度1 000 r/min条件下,探讨了不同蜡种类、乳化水含量、乳化剂的用量以及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等工艺条件对乳液的稳定性、抑制水分蒸发率以及水分蒸发损失率的影响。[结果]几种常见的食用蜡制备W/O型乳液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水分蒸发,以蜂蜡的效果最好。对蜂蜡为油相制成的乳液,当乳化水含量为40%、乳化剂HLB值为7、乳化剂用量为5%时,抑制水分蒸发效果最好,且乳液稳定,外观均匀。[结论]为获得稳定性好的W/O型蜂蜡乳液,严格控制乳化工艺条件是关键,搅拌速度和乳化方法也不容忽视,尤其是W/O的搅拌速度不宜过快,否则会影响乳状液的形成及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甘露糖蛋白的乳化性质。[方法]用热提取法提取甘露糖蛋白,然后对其乳化性进行研究,主要通过均质次数、pH值和温度3个影响因素进行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其乳化性质的最佳条件。[结果]均质次数、pH值和温度对甘露糖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有一定的影响。乳化稳定性效果最好的条件为:均质次数为4,pH值为6,温度为40℃。[结论]甘露糖蛋白是一种有效的乳化剂。  相似文献   

13.
豇豆籽蛋白的功能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开发利用豇豆籽蛋白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大豆分离蛋白作比较,分析豇豆籽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等功能性质。[结果]豇豆籽蛋白和大豆蛋白的等电点在5左右,均具有较高的持水和持油性,起泡性均随自身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乳化性两者无差异。豇豆籽蛋白不同pH值下的溶解性、持水持油性、起泡性、乳化性都显著高于大豆蛋白,30、60min后的泡沫稳定性高于大豆蛋白,10min后的乳化稳定性高于大豆蛋白,20、30min后的乳化稳定性低于大豆蛋白。[结论]与大豆分离蛋白相比,豇豆籽蛋白具有较好的溶解性、持水持油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和乳化性,可以应用于饮料、冰激凌、面包、香肠等食品中。  相似文献   

14.
提高花生果汁乳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不同浸泡液、pH值、乳化剂、增稠剂、均质以及灭菌条件对花生果汁乳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用1.0%KHCO3溶液浸泡花生,花生果汁乳的pH值在6.5~6.8,有利于产品稳定。复合乳化剂与增稠剂联合使用,均质2次,灭菌温度100℃,15min工艺条件下对花生果汁乳的稳定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王宇飞  冯冲  王少鹏  张品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75-13377
[目的]制备新型植物蛋白发酵饮料。[方法]以小麦胚芽和芝麻为主要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茵为菌种制备植物蛋白发酵饮料,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乳化稳定剂的最佳纽舍和最佳发酵工艺参数。[结果】小麦胚芽乳和芝麻乳的最佳调配比例为1:2(V/V)。白砂糖的最佳用量为5%;乳化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黄原胶0.15%,羧甲基纤维素钠0.09%,单甘酯0.15%,蔗糖酯0.10%;最适发酵条件为:接种量7%,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12h。此条件下生产的产品为白色或微黄色均匀液体,具有芝麻与麦胚的特有香气和滋味。同时兼具乳酸发酵植物蛋白饮料应有的芳香,口感细腻、酸甜适口、组织均一无分层。[结论]该研究确定了小麦胚芽和芝麻蛋白发酵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6.
刘金聚  黄文  李天宏  邱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54-15456
采用薄膜蒸发法制备薯蓣皂苷元纳米脂质体,通过优化溶剂种类、表面活性剂种类、乳化和匀质条件等,确定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薯蓣皂苷元纳米脂质体的最佳制备技术为:以乙醚为溶剂,胆酸钠为表面活性剂,较高的乳化转速,700bar高压匀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醇提法提取橘皮色素中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分析橘皮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以95%乙醇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为1∶20(g/mL)、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120min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橘皮色素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橘皮色素在光照条件下稳定性较差,因此贮藏中应适当避光;Mg2+、K+、Na+、Mn2+和Ca2+等金属离子对色素无不良影响;常用食品添加剂葡萄糖和柠檬酸溶液对色素的稳定性几乎无影响;橘皮色素对氧化剂和还原剂亦较为稳定;橘皮色素在酸性条件下比较敏感,在碱性条件下颜色加深。  相似文献   

18.
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宜民  袁增春  单士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48-11950
[目的]为柴油机掺烧甲醇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柴油机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把甲醇、柴油、OP乳化剂按体积比15:80:2.5混合,采取新的乳化工艺研制混合燃料,并与柴油作比较。[结果]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的密度和粘度较柴油降低,粘度为1.20°E20,雾化质量和蒸发性能得到提高。"微爆效应"对柴油机的负荷特性有影响,使热效率提高。随着负荷的增大,柴油机燃用混合燃料的耗油率低于燃用柴油的油耗率,经济性有所提高。甲醇-柴油混合燃料平均节油率达9.5%,在中、高负荷下节油率平均达12.4%。在中、高负荷范围内燃用混合燃料的烟度均低于燃用柴油时的,下降达25.6%,NOx的排放值显著降低。[结论]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混合燃料热效率有所提高,中、高负荷时耗油率显著下降,经济性好,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是在研制成EDS76油乳灭活苗的基础上.用高压匀浆机代替原先使用的高速均装机来大批量生产疫苗.系统地研究了整个工艺流程中质量控制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水相和油相比例、乳化剂和稳定剂的HLB值和乳化压力这3个技术参数.结果表明33%的水相、复合乳化剂的HLB值为7.1和在20P压力下初次乳化。再在30P压力下匀乳的工艺流程能获得稳定性好、粘度低、质量可靠的EDS76油乳剂灭活疫苗,适宜于生产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