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湖州师范学院、《中国蚕业》杂志社等联合主办的蚕丝绸文化桐乡论坛于2022年6月26—28日在浙江省桐乡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多所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会,分别就蚕丝绸文化的历史和文学书写、蚕丝绸文化的传播和影响,以及蚕丝绸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研讨,为进一步形成更为专业而广泛的蚕丝绸文化研究学术共同体,推动湖州师范学院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与各方的密切合作,增强蚕丝绸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桑树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古老的树种之一,新疆的桑树资源分布广泛且极具特色。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新疆桑树资源在民间文化习俗、维吾尔医药、生态防护、蚕丝生产及保健食品开发等方面的应用历史与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初步提出以新疆桑树资源为物质基础,打造具有生态、经济、文化特点的新疆桑树产业模式,实现"生态-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以期通过桑树资源的多元化开发利用,发展新疆的桑树产业。  相似文献   

3.
说起丝绸织品,人们谈论最多的恐怕是苏杭二地.然而、你可知道,山西长治地区的潞绸历史上也曾美誉天下,称雄明、清两代,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关于潞绸的描写就有17处之多呢!长治是一座历史古城,战国时便置上党郡,至今已有2400多年历史,隋、唐改称潞州,这里的丝织业源远流长,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潞绸已发展为鼎盛时期,曾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手工业丝织中心,潞绸就是因产地而得名的.  相似文献   

4.
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是新疆重要的饲草。由于它有良好的土壤改良作用,在作物轮作中用于牧草田、绿肥田等,新疆种植多种豆科牧草中,有些牧草(如紫花苜蓿)是最古老的牧草种植区,有些牧草在新疆又是起源地之一,并由于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其中某些种类栽培历史久远,故类型十分丰富。新疆豆科植物有47属、400种,4个亚种,20个变种。  相似文献   

5.
杨学东 《四川蚕业》2009,37(2):10-11,27
<正>历史上,南丝绸之路是一条重要的国际通道。通过这条茶马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有效促进了东西方在经济、文化、宗教领域的  相似文献   

6.
罗红柏 《四川蚕业》2009,37(1):53-55
丝绸是中国的瑰宝,茧丝绸是我国特殊的传统产业,不仅具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更代表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南充是全国古老蚕区之一,2003年中国丝绸协会将南充命名为“中国绸都”,市委、市政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规划把南充建成西部优质茧丝原料基地、丝纺服装生产基地和丝纺服装集散交易中心,2006年末提出了实施蚕桑“百万工程”项目,即通过3~5年的奋斗,  相似文献   

7.
新疆是我国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棉区之一。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新疆扩大了棉花的种植规模,形成了南疆、北疆、东疆三大生态区的区域化格局,其中南疆又是新疆棉花的主产区,棉花产量约占新疆棉区总产量的80%[1]。  相似文献   

8.
为明晰明清时期的潞绸贸易状况,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政治环境三方面分析山西泽潞地区发展潞绸业的主客观因素,研究明清时期潞绸贸易场所和组织以及潞绸贸易流通路线.结果表明:由于山西泽潞地区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人们主观选择发展潞绸业,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政策的有力推行都是潞绸业兴盛的客观条件.明清时期市镇集会和庙会是进行潞绸贸易的主要场所,泽潞商人的商业会馆是重要助力.潞绸的贸易流通路线主要是盐商的盐道、人口迁徙路线、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这些是潞绸业在明清时期繁荣鼎盛的重要原因.潞绸贸易状况研究可以为今后的潞绸传承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别名苜蓿、紫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古老的豆科牧草。从南纬40°至北纬60°的广大地区均有栽培,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我国栽培历史已有2000多年,西北、东北、华北等地广泛种植,并形成如关中苜蓿、晋南苜蓿、新疆大叶苜  相似文献   

10.
楼黎静 《蚕桑通报》2011,42(3):38-39
湖州是我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距今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长期以来,蚕丝业一直在湖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业增收、居民就业、出口创汇的重要途径。湖州市茧丝绸生产素以优质高品位著称,是全国、全省高品位生丝和优质丝绸出口重要基地,1995年、2003年先后被国务院评为“中国丝绸之乡”和“中国绸都”之称。  相似文献   

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党委和人民政府历来重视奶业发展,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推进新疆奶业做大做强,把新疆建成全国奶业大区,助力乡村振兴,制定了《新疆奶业振兴行动方案(2019—2025)》。为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本文客观分析当前新疆奶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短板,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到2025年能更好地完成奶业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范作冰  陈琳 《蚕业科学》2013,(1):129-134
依据国际市场占有率(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等3项指标数据,对我国真丝绸商品自入世以来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以蚕丝类为代表的原料制品和以绸缎类为代表的半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其MS和TC指数都比较高,但是RCA指数却呈现下降趋势;以女衬衫、披肩以及领带为代表的丝绸二次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实证结果说明我国依然处于蚕丝原料输出国的地位,利润空间较小的蚕丝类和绸缎类的出口占很大比例,而利润空间比较大的部分丝绸二次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则相对较小。提升我国真丝绸商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要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以保障高档真丝绸制成品的原料品质;另一方面要增强丝绸二次制成品生产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技术、产品营销策划等方面的能力,以及改善生产设备,创建一批国际化的高档丝绸品牌,增加高附加值丝绸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获得具有毛囊表达特性的转蜘蛛牵丝蛋白基因细胞株。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棒络新妇属蜘蛛的cDNA片段合成拟蜘蛛牵丝蛋白基因单体S,加倍后连入pEGFP-N1框架载体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K-2S,转染新疆美利奴细毛羊皮肤成纤维细胞后筛选单克隆,并通过PCR在DNA、RNA水平检测阳性克隆。基因合成后测序结果显示序列正确,酶切得到正确目的条带,筛选出阳性克隆并且可以在基因组及cDNA上扩增出目的片段。本研究成功将蜘蛛牵丝蛋白基因转入新疆美利奴细毛羊细胞,并在RNA水平表达,为培育毛囊特异表达蜘蛛牵丝蛋白基因并具有更高机械性能羊毛的新型细毛羊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总结了全珠小麦青贮饲料和小麦秸秆青贮饲料的保存和营养特性。选择25包来自4个不同田间的全珠小麦青贮饲料和10包小麦秸秆青贮饲料,分别进行了全株小麦青贮和秸秆青贮试验。全珠小麦青贮饲料保存良好,平均pH值为4.46,乳酸、乙酸和丁酸盐的浓度分别为19.2、10.4和4.7g/kg。小麦秸秆青贮饲料的平均pH值为5.46,由于干物质含量较高,发酵受到抑制,乳酸、乙酸和丁酸盐的浓度分别1.9、2.2和1.0g/kg。全株小麦青贮饲料粗蛋白含量为78g/kg,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46g/kg,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06g/kg。全珠小麦青贮饲料中粗蛋白和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较大,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变化相对较小,这与籽粒成熟度的差异有关。全株小麦青贮饲料和秸秆青贮饲料的体外有机质降解率分别为56.1%和29.3%。全株小麦青贮饲料的体外有机质降解与pH、乳酸和乙酸盐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丁酸盐含量和氨氮比值有显著相关性的趋势(P=0.07)。瘤胃对全珠小麦青贮饲料的发酵早期体外气体生成的变异系数越高,相对于一些纤维组分,如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测定的非纤维碳水化合物变异系数也相应升高。综上所述,冬季旱地栽培的小麦可以作为全株青贮饲料在瘤胃中发酵提供能量,小麦秸秆也可以作为纤维原料进行青贮。  相似文献   

15.
敬德  童立  向仲怀 《蚕业科学》2012,(3):529-536
应用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中心-边缘"理论,对近代(1840~1919年)中国蚕丝业国际地位由中心走向边缘的种种表现与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中国蚕丝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途径。近代以前,中国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中国的蚕丝业也一样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外,并在世界蚕丝业占据重要位置。自近代中国被卷入世界体系并被边缘化之后,中国的蚕丝业也随之被边缘化,沦为中心区国家的丝绸原料生产者与成品销售地,蚕丝业的外贸权与产品价格被中心区国家操纵,蚕丝生产技术的发展亦被限制,其原因在于世界体系下"中心-边缘"关系的制约。至今,中国蚕丝业仍在为走向中心而努力,其唯一之途径,就在于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以科技推动蚕丝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影响生丝强伸度因子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不同的蚕品种、饲养季节、给桑回数、蔟中环境条件生产的原料茧,以及煮茧生熟程度,不同定粒配茧,不同缫丝车速等缫丝工艺,探讨了上述诸因子与生丝强伸度的关系.分析了影响生丝强力的因素,提出了改善生丝强伸度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区草原改良与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比了国内外草地改良技术、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针对新疆地区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新疆地区今后草地改良技术、牧草生产机械化技术将在生物技术、机械工程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向专业化、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畜产品中6种氟喹诺酮全自动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的检测方法,实验采用全自动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替代了前处理使用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过程,净化效果较好。实现了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诺氟沙星和丹诺沙星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同时检测。本方法采用1%乙酸乙腈溶液提取,稀释后使用全自动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6种氟喹诺酮平均回收率为81.9%~106.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52%;定量限均为2.5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经济、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巴西蚕丝生产和贸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国达 《蚕业科学》1997,23(4):226-229
以巴西茧丝生产和贸易的统计及相关资料为依据,简要分析了巴西蚕丝生产条件,经营规模,技术体系,蚕茧和生丝的供求关系及其出口市场。巴西蚕丝业是以出口创汇为目的的市场导向型产业.巴西蚕丝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世界茧丝绸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