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导览系统是森林公园诸多要素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景区服务功能、解说功能、引导功能、管理功能、教育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的导览系统进行调研,并以实地调查和随机访谈为主要手段,总结得出公园景区的导览系统存在识别性低、内容少,以及标牌错置、数量不足、易损坏、缺乏互动等问题。探讨了应用微信小程序技术来完善森林公园导览系统,并对未来智慧公园的展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9月6日,在距离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开幕只有20天的日子里,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冒雨到绿博园视察,详细了解工程进展情况。据园区负责人介绍,目前,绿博园各项主要建筑已全面进入内外装饰、装修阶段。园区景观绿化工程全部完成,94个展园已基本完工,正在收尾。路灯、座椅、标识系统正在安装、完善,电动观光车、游船经营单位也已确定。  相似文献   

3.
首届中国国际绿化博览会(以下简称“绿博会”)将于明年10月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目前,“绿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正在加紧推进,主会场“绿博园”的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出台。此次“绿博会”是继青岛试办绿化博览会之后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我国绿化领域最高规格的国家级行业盛会。主会场“绿博园”定址在南京河西新城滨江风光带内。“绿博园”基地紧临“十运会”主场馆奥体中心,西临夹江,东靠滨江大道,占地约77公顷。8月28日,由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法国PBA国际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的“绿博园”规划设计方案经过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专家组的多次论证修改完善后向社会公布。“绿博园”规划突出“以人为本,携手共创绿色生态家园”的主题,遵循生态、文化、科技、人本、特色五大理念,以“翔——绿色文化的传承与新生”命名,意在通过“绿博园”的建设,给南京城市发展提供更广阔的飞翔空间。其中景观之“翔”体现滨江特色,突破原江堤岸线景观处理方式,创造崭新的滨江绿色家园。文化之“翔”吸取南京历史文化精髓,以全新手法体现文脉延续性与景观独特性。科技之“翔”以博览会为契机,创造绿色科技典范。效益之“翔”注重综合效益与旅游开发,发掘潜在的社...  相似文献   

4.
去年在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占地105万平方米的南京绿博园内,45个室外景点异彩纷呈,不仅植物品种丰富多彩,造景的技术和艺术也有独到之处。本文采撷其中几个亮点, 以飨读者。看点一:水生植物造景“园无水不灵”。南京绿博园中, 70%的室外景点都有水景。溪流水池、喷泉涌泉、水幕瀑布、旱池旱喷等各种水景类型应有尽有,水生植物的大量应用使这些水景更具魅力。一般博览会中景点的面积都较小, 为了突出观赏性,很多园子都不会设计大水面,而以浅河溪流为主。南京绿博园也不例外。曲折悠长的河岸为水生植  相似文献   

5.
叶梓 《国土绿化》2005,(8):13-13
今年6月全国绿委办主任工作会议后,江苏省南京市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为“绿博园”的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南京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公安、水利、电信、自来水、电力、公交等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进一步落实了“绿博园”建设有关同题,为“绿博会”各参展团的施工提供了便利,对“绿博园”建成后的管理、开发提前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6.
张建宁 《国土绿化》2005,(10):12-12
10月16日,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南京中国绿化博览园闭幕。20多天来,绿博园中37个室外参展景点,5个国际景点,以及主展馆、绿色家园展示区、旱溪园、江滩湿地等景区迎接了来自全国各地50多万游客,并受到各方称赞。我们在绿博园采访时,组委会一位官员告诉我们,“绿博园的建设中,布展组的同志们功不可没,你们应该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感受他们。”  相似文献   

7.
金波  葛亮 《国土绿化》2005,(8):11-11
新疆的胡杨,广西南宁的桫椤、蓖齿苏铁,还有杜仲、五针松、罗汉松等各种珍贵树种,以及远古树木化石——硅化木……如果告诉您今年9月就能在江苏南京河西新城的“绿博园”内一睹这些植物的风采,您可别不信。随着9月26日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开幕日的一天天临近,主会场“绿博园”内已经迎来了天南地北的珍稀植物。今后,南京市民不用远行就可以在自家门口欣赏到这些珍稀树种,而占地面积约77万平方米的“绿博园”也将作为永久性的城市公园坐落在上新河棉花堤旁,与长江一堤之隔。  相似文献   

8.
吴向哲 《国土绿化》2006,(10):28-29
人们不会忘记,去年9月26日至10月1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河西区滨江风光带内,令人瞩目的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隆重举行。“绿博会”以“以人为本,携手共建绿色家园”为主题,突出生态、化、科技、人本特色等理念,充分展示了我国国土绿化事业的巨大成就,以盛大的规模、丰富的内容、一流的品位为中国绿化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首届“绿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但为绿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更为南京乃至世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绿博园”。气势恢弘、磅礴大气的“绿博园”至今仍被业内人士叹为奇迹。它涵盖江南美景,大漠风光。既有中国园林的传统风格,又有外国园林的化韵味。漫步“绿博园”中,你也许很难想象当年的建设们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加班加点,齐心协力,最终在短短的时间内高水平、高质量地胜利完成了任务。今天。屹立在“绿博园”东门的纪念碑表达了对为首届中国绿化博览园建设作出了辛勤贡献的上万名建设的崇高敬意。开园以来,“绿博园”以生机盎然的美景迎来了五湖四海的宾朋,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绿博园”的发展蒸蒸日上。日前,记走进“绿博园”采访,真切感受到各界人士对“绿博园”的中肯评价和寄予的希望,同时也更加相信“绿博园”的明天会更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首届中国国际绿化博览会主会场(南京“绿博园”)的规划主题、设计构思以及设计方案的解读.研究展会型城市滨水绿色空间的营造模式,探讨诸如设计功能多样化的把握、滨江原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及生态理念的落实与生态技术的运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明确景观标识系统规划意义的基础上,对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标识系统的现状进行了重点梳理,进一步提出了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景观标识系统规划设计提案,以期对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和品质提升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土绿化》2005,(9):17-17
8月17日,南京林业大学与南京市园林局签署协议,共同建立中国“绿博园”南京林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曹福亮和南京市园林局局长解自来分别代表协议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相似文献   

12.
筱文 《国土绿化》2005,(4):39-39
3月12日,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南京市园林局和南京市外经贸局共同组织在宁的外籍人员到“绿博园”中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共建“国际友好林”。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政府驻宁办事处、驻宁三资企业和驻宁外资机构的200多名外国朋友参加了植树活动,为南京“绿博园”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叶梓 《国土绿化》2005,(5):37-37
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在南京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南京园林人关心和支持园林绿化事业的热情。万荣园林工程公司等72家具有园林绿化施工企业资质的公司共同捐资,合力打造“园林绿化企业园”。绿博园中将再添园林精品园。  相似文献   

14.
吴向哲 《国土绿化》2006,(10):F0002-F0002
2006年9月25日上午,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一周年纪念揭碑仪式暨城市绿化研讨与经验交流会在南京金陵江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韩国祥司长主持会议,北京林业大学苏雪痕教授做了专题报告,上海市松江区绿化委员会、广东东莞市绿化委员会等单位的领导做了典型发言。 下午,纪念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一周年纪念揭碑仪式在南京“绿博园”东门隆重举行。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韩国祥司长,南京市人民政府陈维健副市长等领导出席揭碑仪式并为纪念碑揭碑。纪念碑铭记了上万名首届中国绿化博览园建设的丰功伟绩,弘扬他们为绿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谢各省市有关部门、绿化系统对召开首届中国绿化博览会和创建“绿博园”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林叶 《国土绿化》2005,(7):11-11
4月30日,首届绿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南京市市长蒋宏坤,率南京市建委、园林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赴“绿博园”建设工地现场办公。蒋宏坤要求,“绿博会”作为今年的重大活动之一,要精心策划,高效组织,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把“绿博会”办成宣传和展示“绿色南京”的盛会,把“绿博园”建成展现全国绿化成就和水平的一流园区。  相似文献   

16.
林苑短波     
正省绿博园筹建办专题研究绿博园城市展园设计方案根据王东峰书记、许勤省长5月1日在省委研究绿博园建设专题会议上的重要批示精神,5月12日,省绿博园筹建办在雄安新区组织召开了绿博园城市展园规划设计方案专题研讨会。会议深入传达学习了省委专题会议精神,对14个城市展园设计方案进行逐一审核,对各市展园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研究,并对设计方案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同时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小小绿博园树木大世界绿化新成就尽在绿博会新疆的胡杨、宁夏的枸杞、江西的南方红豆杉、南宁的蓖齿苏铁、罗汉松……各种珍贵树木现已纷纷落户郑州绿博园。日前,记者在绿博园目睹了这些特色植物的风采。  相似文献   

18.
金波  葛亮 《国土绿化》2005,(8):12-13
历经5天6夜的风雨兼程,7月4日凌晨1点半,20棵胡杨“乘车”从万里以外的南疆库尔勒塔里木河畔驶上了南京二桥,“换乘”中石油集团公司的4辆8吨翻土车,于凌晨3点到达“绿博园”的“绿色中国石油园”。进入7月,“绿博园”的施工现场一片沸腾的景象。  相似文献   

19.
<正>绿博园动工了,绿博园的绿色越来越多,绿博园的建筑景观越来越漂亮了……家住郑州,今年已78岁高龄的冯云怀老人通过家中的电脑卫星遥感截图,随时关注着绿博园建设的每一个变化。他花费3个月时间,用50多张遥感卫星截图拼接出一幅"郑州绿博园卫星鸟瞰图",免费供关注绿博会的人们使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环境美化越来越受重视以及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标识导向系统在各类公园游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文章以香港湿地公园标识系统为例,介绍其标识导向的分类与特点,分析标识导向系统的优点以及如何在园林中得到更高效的应用;探讨如何让标识系统设计得更人性化、更具趣味性以及景观化,便于游览观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