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分析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前景广阔,秸秆将是21世纪可开发利用的最经济、最可观的能源。我国每年秸秆产量在6亿t以上,虽有大量秸秆用于还田、饲料和工业原料以及农民生活燃料等方面,但还是有约1.2亿t秸秆被白白烧掉。目前,对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对秸秆利用技术认识不足,久推不广,主要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试验示范等方面工作连续性差,农民不仅看不到秸秆还田的好处,反而认为还田支付机械作业费用不如简单处理省事;二是  相似文献   

2.
农村秸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展秸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意义 1.1 有利于改善环境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郊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民对秸秆作为传统生活燃料的需求减少,导致剩余秸秆处理难.  相似文献   

3.
农作物秸秆包括了稻、麦、菜籽、玉米、高梁、棉花秸秆等,千百年来就一直作为农村的主要燃料用于炊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条件极大地改善,秸秆已不是主要的燃料,代之而起的煤、液化气,少数地区使用天然气,秸秆已成为了废弃物.近年来,农民将秸秆扔向河里,造成江河堵塞;就地焚烧,浓浓地烟雾污染大气,影响航空和公路交通.农作物秸秆的出路在哪里?秸秆气化技术是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极好方式,因为,一方面农作物秸秆泛滥成灾,另一方面我国能源相对紧缺.而农作物秸秆主要成份是由碳、氢、木质素、粗纤维、氧等元素和灰分组成,是极好的再生能源原料.因此,运用科学技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可燃气体,用于居民生活燃气和工业用能,这种方式既处理了秸秆,又提供了能源,变废为宝,一举两得,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4.
<正>一直以来,农作物秸秆如何处理,都是摆在政府、企业和农民面前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秸秆利用的好了便是农民的宝贝,否则就成了祸害。秸秆还田处理是一种操作方便、技术成熟可靠的秸秆利用技术之一。2012年以来,西安市长安区农机管理站每年都会在"三夏""三秋"农作物收获季节开展大型的秸秆还田现场会,通过现场操作演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农作物节本增效的技术模式。一、秸秆还田技术要求1.秸杆还田一般作为基肥使用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硫等多种养分,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及副业生产的原料等多种用途。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资源,搞好综合利用可以转化为财富。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否则,就会变成社会负担。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郊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民对秸秆作为传统生活燃料的需求减少。导致剩余秸秆处理难。为了赶农时、图方便,农民采取了在田间焚烧的方式处理秸秆,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造成了大气污染、土壤矿化、引发火灾和交通事故等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成为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既可缓解农村肥料、饲料、能源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又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持续协调发展。因此,研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农民燃烧秸秆与现有的国家禁烧政策不符,使农民、政府及环保部门产生了一系列困惑和难题。通过大量秸秆督导工作和实验、示范、总结分析,提出目前处理秸秆最科学、最环保、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推广利用全量原位腐熟还田技术,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仅解决了秸秆利用问题,更是解决了土壤生态、环保问题。也是为农民、政府、环保部门提出处理秸秆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衡水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常年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891.9万亩。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秸秆不再是农民做饭、取暖的主要燃料,目前除将部分秸秆机械还田、青贮、制做新能源沼气、生物质秸秆发电和作为工业原料等外,农民为方便种植,常把秸秆焚烧于田间地头。衡水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一览表单位:万亩、万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长治市郊区玉米秸秆目前处理的现状分析,结合当地实用先进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多渠道、多方面处理秸秆。总结玉米秸秆经过处理后增加的效益。对于指导农民合理利用秸秆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秸秆包括了稻、麦、菜籽、玉米、高梁、棉花秸秆等,千百年来就一直作为农村的主要燃料用于炊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条件极大地改善,秸秆已不是主要的燃料,代之而起的煤、液化气,少数地区使用天然气,秸秆已成为了废弃物。近年来,农民将秸秆扔向河里,造成江河堵塞;就地焚烧,浓浓地烟雾污染大气,影响航空和公路交通。农作物秸秆的出路在哪里?秸秆气化技术是处理农作物秸秆的极好方式,因为,一方面农作物秸秆泛滥成灾,另一方面我国能源相对紧缺。而农作物秸秆主要成份是由碳、氢、木质素、粗纤维、氧等元素和灰分…  相似文献   

10.
<正>废秸秆有了好出路秸秆,在过去对农民来说是"居家必备",烧火做饭,喂牛喂羊,不可或缺。但随着煤、气、电及现代农业机械的出现,秸秆似乎失去了价值。如何处理?"一烧了之"成为部分农民的选择,殊不知,焚烧秸秆会产生很大危害,特别是对环境的污染不可小觑。为推动本市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天津市十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露天禁  相似文献   

11.
信息博览     
秸秆焚烧屡禁不止,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有效处理秸秆的好方法。为此,本刊特别转载了《大河报》上关于河南省秸秆处理方面的成功经验,希望能为各省秸秆处理提供一些借鉴,更希望能够及早帮助广大农民朋友从秸秆中获利。  相似文献   

12.
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何消化农作物秸秆,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各级相关部门做了积极的努力。一方面,加大了各种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投入,建设了多种综合利用秸秆的示范工程;另一方面,加大了对焚烧秸秆的管理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焚烧秸秆的现象依然严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秆变废的区域仍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日常燃料结构发生了变化,农作物秸秆尤其是麦秸秆已不再是农民的日常主要燃料,农作物秸秆在很多地方也没有好的用途和出路。因此,尽管各级政府三令五申禁止秸秆焚烧,但每到农忙季节,秸秆焚烧现象时有发生,秸秆焚烧具有破坏环境、矿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家畜粪便、沼渣沼液,这些农村原先需要花钱进行处理的废料,随着循环农业的发展,如今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渠道。秸秆派上大用场江苏省丰县是农业大县,每年产生的作物秸秆达100万t。从2003年开始,该县组织实施了"秸秆种菇百村万棚亿元开发工程",组织农民利用秸秆发展食用菌种植。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秸秆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秸秆长期以来—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但随着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种地使用化肥,也不再把秸秆作为主要的生活燃料。因此,农村大量剩余秸秆处理问题日渐呈现,有的农民采取了焚烧和随意堆积,这不仅污染了环境,同时造成土壤板结、养份流失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1秸秆利用现状秸秆是21世纪可开发利用的最经济、最可观的能源,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前景十分广阔。我国每年农作物产量在6亿t以上,虽有大量秸秆用于还田、饲料、工业原料及农民生活燃料等,但仍有约1.2亿t被废弃和焚烧,既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农作物秸秆是农民赖以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早已厌弃了烟熏火燎的炊事方式。因此,在农村利用秸秆气化技术,把秸秆资源转化为气体燃料,实行集中统一输配燃气系统,既提高了用能品位、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  相似文献   

18.
<正>怀远县位于安徽北部,地处淮河中游,面积21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8万亩,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399万亩,常年理论产生秸秆量约176万吨。怎样处理这些秸秆,遏制秸秆焚烧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怀远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经过多年努力,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让农民群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秸秆经纪人(从事秸秆综合利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企业)、秸秆产业化利用企业四方共赢的秸秆综合利用模式。一、怀远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处理现状怀远县主要农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花生、  相似文献   

19.
<正>青海省大通县地处高原,全县耕地面积68.17万亩,其中能产生大量秸秆作物的主要是小麦、青稞、油菜,面积在40万亩左右,每年秸秆出产量在6~7万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对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追求,秸秆不再作为燃料使用,秋收后大量秸秆就成了废弃物堆。如何防止秸秆焚烧、大量的作物秸秆如何利用是一项重要课题。近几  相似文献   

20.
射洪县是川中丘区农业大县,总人口102万,耕地面积4.12万hm2,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0.59万hm2,农作物秸秆总量73.52万t;年出栏家畜95万头、家禽880万羽,年产畜禽粪污565.2万t。对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和综合利用,无疑会产生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是解决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举措。射洪县创新农民、收购商、综合利用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引导、服务、监管等有效措施,有效降低了秸秆和畜禽粪污成本高、技术和机械不配套等问题,提高了秸秆与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