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旨在对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羊布氏杆菌病流行情况进行血清学调查,为该病的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在2016年3月—2018年12月对肃州区不同地区羊场采集羊血清样品共3203份,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血清样品进行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203份血清样品中,7份检测为布氏杆菌病阳性,阳性率0.22%,其中2016—2018年羊布氏杆菌病阳性率分别为0.48%、0.29%和0.0%;不同季节的检出率差异不明显,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羊布氏杆菌病检出率分别为0.32%、0.19%、0.10%和0.35%,提示布氏杆菌病在肃州区羊群存在流行情况,应该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又称马尔他热或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常常引起动物流产、不孕等症状,故又称之为传染性流产病。本病流行广泛,几乎遍布世界各地。在200多个国家中已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人畜布氏杆菌病的存在和流行。该病在我国的内蒙古、东  相似文献   

3.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呈慢性经过,临诊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病理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结节形成。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简称"布病"。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呈散发流行,给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4.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鹿布氏杆菌病主要是由牛型布氏杆菌引起的,在我国的养鹿场流行严重.据200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闫喜军对我国部分省区鹿布氏杆菌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鹿场饲养的梅花鹿群中普遍存在鹿布氏杆菌病,梅花鹿公鹿和母鹿的阳性率分别为10.06%、4.77%.  相似文献   

5.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慢性传染病。鹿布氏杆菌病主要是由牛型布氏杆菌引起的,在我国的养鹿场流行严重。据200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闫喜军对我国部分省区鹿布氏杆菌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鹿场饲养的梅花鹿群中普遍存在鹿布氏杆菌病,梅花鹿公鹿和母鹿的阳性率分别为10.06%、4.77%。  相似文献   

6.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和动物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本病流行范围广,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其分布不均.1981年报告家畜中有本病的国家160个,其中123个国家和地区人间有本病发生.于牛、羊、猪等家畜,并由它们传给人和其它动物.本病为全球性疾病,我国主要流行于内蒙、吉林、黑龙江、新疆、西藏等牧区.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初步了解河南省尧山白山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为相应防控措施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于2017年3月—2018年9月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河南省8个地区采集的794份尧山白山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河南省尧山白山羊群中存在布氏杆菌病感染,不同地区阳性率0.0~9.14%,平均阳性率2.27%(18/794);规模化养殖场羊群布氏杆菌病流行情况较散养户严重,分别为2.68%和1.47%;成年母羊布氏杆菌病阳性率较其他发育阶段羊群高,为3.01%。说明河南省尧山白山羊存在较严重的山羊布氏杆菌病流行情况,相应防控措施急需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布氏杆菌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我国部分地区曾有流行,在黔地,曾有布氏杆菌病的存在和流行,现已基本控制。搞好疫情监控,一旦有疫情发生,应及时做好疫区封锁,隔离治疗病畜,上报疫情,,免疫注射健康畜,深埋处理病死畜,采取有效措施扑灭疫情。  相似文献   

9.
1发病原因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呈散发流行,给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自然界存在着好几种不同类型的布氏杆菌。山羊和绵羊的布氏杆菌病主要是一种叫马尔他布氏杆菌所引起。布氏杆菌为细小的短杆状或球杆状,不产生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的杆菌。布氏杆菌对热  相似文献   

10.
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引发的,被我国列为二级传染病.该病多呈慢性经过,被感染的羊没有明显症状,只见患病羊日益消瘦,母羊有流产症状,布氏杆菌病在全球流行的,给养殖户和养羊业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此本文根据自己工作经验,简述了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以流产、不育、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中羊尤其容易感染。因患布氏杆菌的病羊在平时临床症状很轻微,不易观察到,因此,在当前布氏杆菌病发生比较普遍的情况下,有很多人把布氏杆菌病羊买到了家里,甚至导致家人感染布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其临床表现,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通过人感染布氏杆菌病的途径,来达到防控人畜共患病的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布氏杆菌病(即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该病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凡是牛、羊等养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和感染。目前我国是通过免疫接种和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来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简称"布病".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呈散发流行,给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病在家畜中以牛、羊、鹿等流行最多,人患布病多是在牛、羊布病流行过程中被感染的,产羔期最易感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饲养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以牛、羊、猪最易感。但马属动物对于布氏杆菌病的感染调查报道较少,笔者对固原地区六县和同心县共7个县的马属动物布病进行了一次普查,现就普查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1.1布氏杆菌平板凝集抗原,布氏杆菌阴、阳性血清,由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生产供应。1.2受检血清554头份,采自固原地区及同心县的马、骡、驴。2方法2.1采血无菌采马(骡、驴)颈静脉血3mL-5mL,室温下斜面放置,待血清析出后将血清倾入另一干净无菌青霉素小瓶中,作为受检血清待用。2.2平板凝集反应备一方形洁…  相似文献   

16.
布氏杆菌病(即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该病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凡是牛、羊等养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和感染.目前我国是通过免疫接种和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来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7.
<正>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呈慢性经过,临诊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病理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结节形成。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简称"布病"。近年来在一些地区呈散发流行,给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曲靖市麒麟区三宝街道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防控羊布氏杆菌病。连续3年共采集羊血清20 258份,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方法,进行血清学调查,筛选出布氏杆菌病阳性羊群,再从阳性群中筛选出阳性个体,对阳性个体进行无害化处理,最终达到消除羊布氏杆菌病的目的。试验结果显示,试验区域存在羊布氏杆菌病,2020年、2021年、2022年的个体感染率分别为3.47%、1.03%、0.81%,通过逐年排查及血清学调查,筛选出阳性个体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可以逐步净化消除。该试验可为羊布氏杆菌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奶牛布氏杆菌病简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一般呈慢性经过,临床诊断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病理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结节形成。奶牛布氏杆菌病以前在牧区多发,而随着奶牛跨省区调运频繁,从而导致了该病在全国流行范围更加广泛,并形成了某些农区的常发病。由于布氏杆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从而也直接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应引起广大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也是目前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和多种动物的健康,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布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具有严格的寄生性,多生活在畜主细胞内,对外界的抵抗力强,污染面广。易感动物主要包括羊、牛、猪、鹿、骆驼、马、狗、猫、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