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湿地松采脂情况及产、流脂状况的调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湿地松产、流脂动态平衡”论点。认为,湿地松一定时间内的最终流脂量取决于树木的产脂能力。  相似文献   

2.
湿地松采脂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大田县桃源林场13年生的湿地松为材料,对湿地松产脂量、最佳采脂间隔期的选择、采脂对湿地松生长量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并采用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湿地松7种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差异显著检验,确定合理的采脂间隔期。结果表明,胸径17cm的湿地松平均单刀产脂量为32g;采脂间隔期3—5天,不仅产脂量较大,而且对湿地松生长量影响小。  相似文献   

3.
以193株采割松脂的湿地松为材料,每株用105个单刀的产脂量.共2万余个数据为基础.经分析计算得出胸径和冠幅是影响湿地松产脂量的主导因子.并以胸径和冠幅、胸径为解释变量,分别求出湿地松林分产脂量的预测模型.编制出湿地松一元、二元产脂量表.经检验平均误差均小于±3.5%.  相似文献   

4.
松树钻孔法采脂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最主要的采脂树种马尾松、湿地松进行钻孔法采脂试验,探索了不同钻孔工艺和受脂方法对产脂量的影响以及钻孔法采脂对松树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钻孔用溶脂剂处理对延长其流脂时间和提高产脂量无明显效果;湿地松采用钻孔法采脂,产脂量除受树径大小影响外,还与孔径大小、钻孔方法、受脂方法等钻孔工艺条件有关,其影响程度孔径大小>钻孔方法>受脂方法;就单株采脂树的年产脂量而言,湿地松钻孔法采脂比常法采脂低,但钻孔法采脂可间隔20~30 d钻一次孔,对提高采脂劳动生产率有一定作用;钻孔法采脂对松树生长的影响比常法采脂小得多,有利于松树在采脂期间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易平 《广西林业科学》2011,40(3):182-185
对桂北黄冕林场引种的澳大利亚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试验林的生长性状及产脂情况进行调查,并与同龄的马尾松、湿地松及加勒比松进行生长性状及产脂量的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条件、造林方式和抚育管理条件下,杂交松的生长性状优于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在产脂量上,湿地松产脂量最高,其次为...  相似文献   

6.
彭场林场高产脂、高产材湿地松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荆门市彭场林场66.7hm230多年生湿地松母树林为研究对象,经过连续几年的观测和调查,采用普选法,以材积和产脂量双指标控制,选择出了14株高产脂、高产材优树,其材积比一般湿地松大20%,产脂量高200%,为湿地松优良品系改良与推广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高产脂家系的产脂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湿地松高产脂家系的产脂量与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家系的产脂量严格受遗传基因的控制。试验得出最佳家系,401与400系号其产脂增益分别为对照的157%与140%。  相似文献   

8.
高产脂湿地松引种评价及优树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选择高产脂、高产材的湿地松优良品系,对从美国引进的10个湿地松高产脂品系的生长与产脂性状进行了综合分析评定,结果表明品系间生长指标及产脂量表现差异显著,其中表现最优的品系是204和215。另外,还从湿地松高产脂试验林中选择出生长与产脂均佳的15株优树,其单株材积比林分平均单株材积大20%以上,单株产脂量比林分平均值大200%左右。  相似文献   

9.
湿地松产脂量与直径的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产脂量与直径的相关关系为正相关关系,其一元线性相关方程y=0.253x-2.446,相关系数r=0.7261,相关关系极显著,对产脂量与直径的关系图进行分析,估算出湘潭市湿地松适宜初始采割期,对松脂采区估产和指导生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选择了高海拔和低海拔2种立地条件,研究了不同立地对马尾松和湿地松生长和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的湿地松胸径和树高均显著低于低海拔,高海拔地区湿地松平均胸径为7.65cm,平均树高为4.23m;低海拔湿地松平均胸径为10.69cm,平均树高为6.93cm。无论是高海拔地区还是低海拔区上,湿地松的单株日产脂量均显著大于马尾松,高海拔地区湿地松的单株日产脂量为1.33g,马尾松为0.41g,低海拔区湿地松的单株日产脂量为3.96g,马尾松为2.36g;在不同海拔高度上,两树种的产脂量均为低海拔区大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1.
研究表明:湿地松高产脂家系的产脂量与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家系的产脂量严格受遗传基因的控制。试验得出最佳家系,401与400系号其产脂增益分别为对照的157%与140%。  相似文献   

12.
气象因子对湿地松松脂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湿地松松脂产量的年度变化规律及气温和降水量对湿地松松脂产量和松树增脂剂增脂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松松脂产量在一年中呈抛物线变化,大约在8月份产量达到最高。适宜的气温和降水量是松脂高产的保证,气温过低,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湿地松产脂和松树增脂剂的增脂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设置两个试验地 ,对马尾松、湿地松采脂使用松树增脂剂 ,经过及时的测产 ,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得知松树增脂剂对马尾松、湿地松采脂增产效果都比较明显 ,湿地松比马尾松的增产优势更突出。  相似文献   

14.
湿地松高产脂繁殖材料选择与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择长势好、生长快、产脂高的繁殖材料已是湖北省湿地松遗传改良的主要目标。本文对湿地松高产脂繁殖材料选择和利用进行了总结。湿地松高产脂材料选择主要通过本地选择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 ,已从本地湿地松中选择高产脂优良单株 7株 ,引进并保存湿地松高产脂优良家系 1 0个 ,为我省湿地松遗传改良提供了物质基础 ,并为建立湿地松高产脂种子园提供了一定的建园材料。  相似文献   

15.
对7个松树树种的材积和产脂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地点、重复对材积和产脂力的影响均不大,树种间材积和产脂力差异规律不明显。4个年度数据中,9年生和15年生材积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9年生和16年生时产脂力均达显著差异。从树种平均值分析来看,热带松、本种加勒比松和马尾松生长相对较快,而湿地松、巴哈马加勒比松以及火炬松则生长较慢;产脂力较高的是热带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优树混合种,属中等产脂力的是本种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产脂力较低的是垌头群马尾松(对照)和火炬松。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 ,以吉安县三芳林场、县林科所、吉水县双村林场、芦溪岭林场以及吉安市林科所等地的胸径为 13 cm以上的湿地松为对象 ,研究了湿地松产脂量预测模型和数表 ,经检验表明 ,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Pinuselioti)是美国南方松中最优良的产脂树种,其松脂质量好,松香不易结晶,不易凝固,杂质少。美国从40年代开始研究湿地松高产脂的选育,发现生长快和产脂高严格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即首先选择生长快的单株和高产脂的单株,然后进行杂交,结果表...  相似文献   

18.
为确定基本产脂力受遗传因素的控制程度,并进行高产脂家系选择,对31个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自由授粉家系进行不连续的2年采脂测定、基本产脂力遗传分析及增益估算。结果表明,湿地松基本产脂力的家系效应极显著(P0.01),家系遗传方差占主导作用;25年生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01 7、0.393 4,表明受到较强遗传控制;相关分析表明,年度内基本产脂力的遗传力相对稳定,年度内家系效应对基本产脂力影响极显著(P0.001);相同家系不同采割类型树体采脂比较表明,割口愈合家系基本产脂力及总产脂量有所下降。通过对家系基本产脂力的现实增益及遗传增益进行评估,综合选择出31、54、17、55、68、32、12和69号8个高产脂家系,其家系遗传增益分别为19.31%、16.93%、16.91%、14.29%、12.95%、12.43%、14.31%和13.70%。  相似文献   

19.
对湿地松中龄林进行采脂,研究采脂对其生长的负效益,并结合增脂剂的应用,测试其增产效果和对林木生长的促进程度,为湿地松中龄林大面积进行采脂开发和增脂剂的推广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湿地松乙烯利采脂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结果表明,乙烯利化学采脂,湿地松幼龄林单株产脂3.66kg,比常法采脂提高23.23%,中龄林单株产脂7.20kg,比常法采脂提高27.43%。对松脂及其产品的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