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历来为育种家所重视。自交系不能直接用于生产,而是用其组配强杂交种在生产上使用。杂交种的农艺性状、增产潜力取决于亲本自交系的合理组配,因此选育优良自交系是利用杂种优势的基础,也是玉米育种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2.
1选育过程 1.1选育目标 选育配合力高、农艺性状优良、遗传传递力强的玉米自交系,组配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性好、适应性广的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审定的137个玉米杂交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早期玉米杂交种的选育主要是直接从地方品种中分离自交系和从北方引进温带玉米自交系组配杂交种。20世纪90年代后期加强了从引进的热带玉米群体中分离自交系。“十五”以来,加快了地方种质、热带种质和温带种质的相互改良和自交系选育,组配并审定了更多的优良玉米杂交种用于玉米生产。此外,就下一步贵州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和创新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玉米自交系是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玉米自交后代系统,自交系选育是杂交种选育的基础,也是玉米育种成功的关键所在。采取完全随机设计,通过记录分析山西农业大学25个系统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形态特征,以选育具有一定优势、适用于晋中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系。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和穗部性状都比较好的是21ZC21,21ZC22,21ZD11,21ZH12,且都属于中熟组合,有助于利用所选自交系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主要数量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按照格列芬(Gyiffing)方法Ⅳ,研究了玉米自交系的12个主要数量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等参数。结果分析表明:在杂交种配制时应该选择双亲的一股配合力都高;或者选择亲本之一一般配合力较高,另一亲本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较大的自交系进行组配,以期获得较高产量的杂交种。在自交系的选育时,对遗传力较大的主要数量性状早代选择有效,选择尺度从严;而对遗传力较小的数量性状在晚代选择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药剂诱导孤雌生殖玉米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自交系,Pa2晋代同时进行测交,经产量比较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的玉米杂交种。通过产量性状配合力比较,药剂诱导的玉米无融合生殖系的遗传性状和配合力表现与常规技术选育的自交系无异。证明药剂诱导孤雌生殖是玉米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缘玉米自交系及其配合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003和7922都来源于美国杂交种选系,这两个自交系以及用其作为基础材料选育出的系列近缘玉米自交系C8605、9046、辽2345、辽5114等在农业生产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以C8605和9046作为代表,分析了来源于5003和7922杂交种选育的系列二环系的相关性状配合力。结果表明:在植株性状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改进,在产量构成因素中,所选育出的两个自交系改进的性状有所不同,但最终的产量配合力仍介于7922和5003之间。建议创新玉米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玉米高产构成因素分析,结合育种实践,着重探讨了高产、高配合力中早熟玉米自交系选育问题,明确指出:(1)玉米种质基础的拓宽是玉米选系材料创新的基础;(2)籽粒排列紧密程度是选育高配合力自交系的关键;(3)组配组合时,结合杂优模式,不为杂种优势模式所束缚,广配组合,进行杂交种产量比较观察,多点鉴定,慎重“破格升级”,缩短育种年限。  相似文献   

9.
优良玉米自交系通LH3是通化市农业科学院最近选育的二环系,它具有高配合力,发苗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好等特点,由通LH3组配的玉米杂交种通育99、通育105已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在迅速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针对四川省及西南区对玉米品种的特殊要求,以从美国引进的优良杂交种为基础材料,采用现代遗传育种方法与分析测试技术相结合,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提高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选育效率,育成集高配合力、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自交系698-3.以该自交系为亲本已组配出成单18、成单23、正红6号等十一个高产、优质、多抗、专用玉米杂交种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玉米杂交种对产量的贡献率达到50%。而优良自交系是优良玉米杂交种选育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从两大方面,探讨了当前在玉米杂交种选育和培育自交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玉米育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早熟优良玉米自交系新自224-1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玉米自交系新自224-1是新疆农科院粮作所以引自前南斯拉夫的自交系间杂交种CM109×ZPL2-1-8(为选系改良目的而组配的杂交种)为基础材料,按系谱法从F2分离群体中,经连续自交7代,育成的早熟玉米优良自交系.通过育种实践,该自交系表现抗性强、耐旱、配合力高.由于该自交系遗传基础好,用它组配的杂交种在生产中表现出较高的丰产性和很强的适应性,利用该系为父本杂交选育出早熟玉米品种新玉13号,于2003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20年来的优质玉米育种工作,介绍立题时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着重在扩大种质资源,选育新的自交系。广泛利用外来种质,特别是热带种质和优质蛋白种质,分次导入国内种质,从中连续选二环系。在选系的基础群体上,既利用现有的单交种,更主要的是根据选系目标,有意识的组配新的基础群体,从中选育目标自交系。组配杂交种时,一方面组配纯高赖氨酸的杂交种,也利用高赖氨酸的自交系与普通自交系组配优质的普通杂交种,以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玉米自交系A28的选育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28(420)是由安阳市农科所运用相互交替回交亲本的育种技术于1999年育成的新自交系,我们先后用A28(420)组配安玉12、安玉13两个玉米杂交种通过省级及国家审定.该自交系选育过程中选用了高起点基础材料,采取了异地加代、早代测定、加大选择压力、自交系选育和抗病性鉴定相结合等方法,保证了该自交系的优良性状和高配合力.  相似文献   

15.
对本所1982—1988年间产量比较试验中372个玉米杂交组合穗部性状以及这些组合的139个亲本穗部性状考种结果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分析了“有效组合”(用于生产的组合)和“无效组合”(经产比试验淘汰的组合)在亲本组配方式上能区别;“优良自交系”(有效组合的亲本)和“一般自交系”(无效组合的亲本)在选育方式上的区别。分析认为:(1)优良自交系中外引系比例较大;(2)优良自交系中自选系主要是二环系,群体选系极少;(3)有效组合的组配方式主要是自选系x国内引系、自选系×国外引系两种方式,自选系×自选系、国外引系×国外引系非常少;(4)有效组合的穗长、行粒数、百粒重高于无效组合,穗行数相近;(5)优良自交系的穗部性状平均值高于一般自交系;(6)优良自交系间穗部性状变异较大,个别性状可明显偏低,如行数偏少或穗偏短等,但优良杂交种的穗部性状变异很小,很少有明显偏低的性状;(7)自交系穗部性状与杂交种相同性状显著正相关,杂交种穗部性状与杂交种产量显著正相关,自交系穗部性状对杂交种有间接贡献,但预测性很低,自交系配合力测定和杂交种产量测定是高产育种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在玉米育种上,选育其有较高产量的玉米杂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玉米自交系间杂交是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最有效方法,新的优良杂交种除有较高产量水平外,其亲本自交系也必须要有较高的自身产量。提高繁殖亲本及杂交种制种产量,降低度种子成本,以利于新品种快速推广应用。因此,近年来围内外玉米育种专家越来越重视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的遗传传递规律及性状间关系的研究,并对指导育种工作起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结合多年玉米育种工作实践和国内外玉米育种专家的共识,对高产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进行分析鉴定,依据高产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经分析鉴定,确定高产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选择方法,以期为玉米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1.母本自交系Tied1的选育锦州农业科学院2000年利用美国玉米杂交种33B75作为选系基础材料,经南北方连续多代自交选育,于2003年选育出了综合农艺性状优良,自身产量高,配合力高的优良自交系Tied1。2.父本自交系301的选育锦州农业科学院2000年以丹340×E28为基础材料,然后用340连续回交4代于2003年选育成了综合性状优良的  相似文献   

18.
对WN11等9个玉米自交系的籽粒产量及11个农艺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WN11表现果穗长,结实性较好,生行粒数多,千粒重很高,植株和穗位高度适中,茎秆生长健壮,是一个籽粒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系。用WN11组配的杂交种,繁殖制种产量高,可以降低种子成本,提高制种基地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杂交种快速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高粱优良杂交种选育是提高高粱产量的关键因素。而杂交种选育的关键在于杂交亲本的鉴定及性状评价,从中选出性状优良、基因互补的亲本进行组配以提高杂交种的选育进程,使杂交种尽快用于生产。本文对亲本的来源、杂交种的产量及其与亲本性状的关系以及今后高粱育种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高粱优良杂交种选育是提高高粱产量的关键因素。而杂交种选育的关键在于杂交亲本的鉴定及性状评价,从中选出性状优良、基因互补的亲本进行组配以提高杂交种的选育进程,使杂交种尽快用于生产。本文对亲本的来源、杂交种的产量及其与亲本性状的关系以及今后高粱育种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