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豆田套种竹荪丰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豆田套种竹荪的经济效益,总结了实现大豆田套种竹荪丰产的栽培季节,培养料选择,菌种选择,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及采收后管理等相关配套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竹荪是我国的珍贵特产,素有"菌中皇后"、"真菌之花"之称.过去一直野生,上世纪90年代初福建古田县首创野外荫棚栽培竹荪成功,开始商品化生产.江山市于1999年引进试种,面积不断扩大,2005年面积达120hm2左右,目前本市竹荪栽培已有多种成功的种植模式,如棉地套种、林地套种、春大豆、夏大豆套种等.从2002年开始,江山市种子公司结合浙江省粮油种子工程特色新品种示范基地项目的实施,在江山市长台镇檀亭村进行了竹荪/夏大豆高效种植模式的试种示范.经过几年来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并探索出了该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桑园套种是我国目前养蚕的一种基本模式,通过食用菌(竹荪)来进行养蚕栽培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桑园套种的基本模式,以及食用菌(竹荪)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探究。  相似文献   

4.
竹荪与农作物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茜 《福建农业》2011,(7):17-17
建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开始栽培竹荪,目前每年的栽培面积稳定在3000-4000亩左右.竹荪栽培技术粗放,与多种农作物均可进行套种.如与毛豆、玉米、甘蔗、芋仔、苦瓜等都可以套种,也可以在柑橘园、葡萄园里套种,甚至可以在竹山进行套种.竹荪与农作物进行套种,一季收获两种农产品,既增加了耕地的利用率,又大大地提高了农田单位面...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6,(5):57-58
竹荪栽培种植技术粗放,可以同其他类型的农作物进行套种。套种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更能增加单位面积的农作物经济效益,在竹荪的菌渣还田后还能进行土壤的保持和肥力的增加,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典型。本文从场地选择、原料准备、种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竹荪与农作物套种栽培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充分利用葡萄园空间,实现废弃葡萄枝屑资源化利用,探讨了葡萄园套种竹荪的可行性。通过葡萄园套种竹荪关键技术研究,检测各处理培养料重金属含量和竹荪农药残留,比较各处理葡萄品质,综合评价葡萄套种竹荪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葡萄园套种竹荪栽培技术是可行的,适宜配方为葡萄枝屑50%、杏鲍菇菌糠48%、复合肥1%、石灰1%,每亩葡萄园套种竹荪可获利5 596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2.6,经济效益较为显著;利用废弃葡萄枝屑在葡萄园中套种竹荪是安全的,形成竹荪葡萄两者生长互促的良性循环;各处理的竹荪样品均末检出农药残留,所检项目符合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要求;各处理中砷、镉、铬、铅含量均符合GB/T 23349-2009和NY 525-2012有机肥要求,竹荪采收结束后的菌渣是优质的有机肥,可以培肥地力提高葡萄品质;各处理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17%以上,果穗重300~450 g,达到优质果标准。  相似文献   

7.
“枯楼-竹荪”立体套种是一生态、高效栽培模式。栝楼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而竹荪需要的是散射光,栝楼棚架下套种竹荪,藤蔓为竹荪创造遮荫保湿的生态环境,竹荪的菌渣可疏松土壤、培肥地力。该模式既节约用地,又能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双获丰收。2012年宁化县泉上镇发展“栝楼一竹荪”立体栽培5亩,每亩可收栝楼籽80--100公斤,产值约0.4万元;可收竹荪干品80—100公斤,产值约1.6万元:亩总产值约2万元,亩纯收入超万元。闽西北山区可利用大田进行立体套种栽培。  相似文献   

8.
竹荪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以桑枝木屑为主要培养料,在桑园中套种竹荪,具有节约成本、操作简单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等优势。本文介绍了桑园套种竹荪技术,包括桑园土地整理、培养料制备、菌种制作、铺料、播种、菌丝生长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菇等方面内容。该技术的应用,为蚕农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增收途径,对促进蚕桑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竹荪是一种珍稀的食用菌种,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当前竹荪在我国的农业市场上被不断的扩 试,增加产量,在葡萄园内套种竹荪,利用葡萄叶作为自然的遮阴,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种植成本,此 项目一旦推广成功,不仅可以提升土地的使用率,还能提升葡萄和竹荪的产量。文章将针对在葡萄园 内套种竹荪的技术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0.
果园套种竹荪,既能节约竹荪栽培的遮阴材料,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果菇双收.我市近几年已大力推广,取得明显经济效益. 1 竹荪栽培方法 1.1 栽培季节的选择根据竹荪生长发育特点,以自然气温持续在8~28℃时为栽培季节.建阳市套种以春季2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为宜. 1.2 菌种的选择选菌丝浓白粗壮,呈束状,气生菌丝浓密.切忌选用老化、坏死和繁殖代数过多、生命力弱的菌种,套种竹荪的良种有D896、D42等.每平方米用种量1~1.5 kg.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毛竹林下套种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后竹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以传统经营毛竹林为对照(CK),在毛竹林下,设置3种基质(A.100%砻糠、B.50%砻糠+50%竹屑、C.100%竹屑)套种长裙竹荪.结果表明:A、B、C三种基质套种长裙竹荪后,毛竹林出笋数、成竹数和新竹胸径均显著...  相似文献   

12.
原本生长在南方的竹鞭和枯竹之上的长裙竹荪,近年在新疆玛纳斯县试种成功,这在新疆尚属首次,本文对竹荪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分布范围、营养成分与功效及其林地中套种竹荪技术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鲜食大豆间作套种有利于提高耕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分析了当地主要的间作套种模式及应用效果,并总结了鲜食大豆间作套种增产增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甘蔗叶栽培竹荪套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荪是一种珍贵食用菌,应用甘蔗叶栽培既能使南方蔗区秸秆变废为宝,又能培肥地力.甜玉米套种竹荪,二者生长互为促进,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立体栽培模式.近年来,在我区横县校椅镇每年示范推广甘蔗叶栽培竹荪,每平方米用蔗叶7.5 kg,竹荪菌种1瓶(0.5 kg),产竹荪干品250 g,亩产甜玉米鲜苞1 000 kg,每亩产值4 000多元.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研究寿竹林分郁闭度与竹荪品种对寿竹林下竹荪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寿竹林分郁闭度显著影响林下竹荪生长,其中林分郁闭度为0.7的竹林竹荪产量最多,产量鲜重达170.5kg/667m2,竹荪期近2个月,净利润为2950元/667m2;竹荪品种对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同时表明林分郁闭度在0.7的条件下,寿竹林下套种竹荪明显可以提高竹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竹荪原为野生食用菌,属名贵食用菌之一,对减肥、防癌、降血压、降血脂等均有疗效,且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我国传统土特产。近年来,江西省永新县在桑园中套种竹荪,实现了桑树生长和竹荪发育互惠互利、双赢增效,每667平方米(1亩)产值可达万元以上。一、套种方法1.铺料。培养基原料利用桑枝和各种农作物茎秆壳等,收集归堆粉碎备  相似文献   

17.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桑枝是蚕桑生产中最大量的副产物。本文分析了霍山县发展桑枝食用菌的有利条件及桑枝食用菌的特点,总结霍山县桑园套种桑枝竹荪发展情况,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年的发展,平罗县大豆套种模式已多种多样,笔者对近几年来部分农民采用的豌豆、大豆、菟丝子间套种模式,进行总结和探索,对其主要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的间套种方式试验,得出木薯行间套种两行大豆是最佳的大豆套种方式,其套种亩产值最高。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新建香榧基地土壤裸露、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提高前期经济收入,在香榧基地进行香榧套种不同作物试验,研究复合经营对土壤流失、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及香榧枝条生长量与枝条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种对土壤流失、土壤水分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及香榧的新梢生长量与枝条养分含量具有促进作用。土壤固定作用套种黑麦草最好,套种大豆其次;风干后的土壤水分含量套种大豆最高,套种黑麦草其次;土壤氮、磷与有机质含量套种大豆最高,套种黑麦草其次;土壤速效钾含量套种黑麦草最高,套种大豆其次;香榧枝条全氮、水解性氮含量套种黄精最高,套种黑麦草其次;枝条全磷含量套种黑麦草最高,套种黄精其次;枝条全钾含量最高的是套种黑麦草和套种黄精;枝条生长量套种大豆最高,其次是套种黄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