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刺花种皮坚硬,且包有一层蜡纸,硬实性和不易吸水性阻碍了萌发,是白刺花发芽率低,发芽势弱的主要原因。本实验以贵州野生白刺花种子为材料,根据导致白刺花休眠的特点,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通过不同的处理时间处理种子后,观测种子的发芽率,从而得出最优的白刺花种子处理水平,使其获得理想的发芽效果。本实验结果表明:在用浓度我60%的硫酸处理种子5min后种子的发芽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白刺花硬实种子的休眠机制及解除休眠方法,为改进植物硬实种子播种育苗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开展白刺花种子种皮的吸水性、种胚活力及种胚萌发特性试验,分析其种皮和种胚对休眠的影响;测定其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利用酸腐、碱腐、激素、沸水和机械处理等方法进行破眠,筛选适宜解除白刺花种子休眠的最佳方法.[结果]白刺花种子剥除种皮后2 d即可充分吸胀,而完整种子吸水5 d后才达到饱和;白刺花种胚活力为73.5%,具有相对高的发芽潜力;剥离种皮的种胚发芽率最高,为72.99%,显著高于完整种子和仅具胚的种子(P<005);白刺花胚乳和胚中均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物质,其中50.0%胚乳浸提液可使小白菜种子萌发率降至75.85%;划破种皮破眠法可使白刺花种子发芽率达72.42%,其次是98%浓硫酸+300.0 mg/L GA3浸泡12 h处理(发芽率为57.42%).[结论]白刺花种皮的透水和透气性、胚乳及胚中所含的抑制物是影响白刺花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机械划破种皮、用98%浓硫酸(酸腐)+300.0 mg/L GA3浸泡12 h处理(激素浸泡)软化种皮能有效解除白刺花种子休眠,提高其萌发率,可在植物硬实种子播种育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唐古特’白刺和‘西伯利亚’白刺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酸碱处理对不同温度和时间贮藏的2种白刺种子萌发的影响,探寻促进白刺种子后熟及破除硬实的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变温贮藏有利于促进‘唐古特’白刺种子的后熟,破除休眠,显著提高了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室温(24~28℃)贮藏2a的‘西伯利亚’白刺种子生活力(80%)和发芽率(74.6%)最高;用70%H2SO4和0.5mol/L NaOH溶液破除种子硬实,显著缩短了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和萌发的总天数,其中0.5mol/L NaOH溶液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明显优于70%H2SO4处理.显著提高了2种白刺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4.
白刺花硬实种子不同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刺花(Sophora viciifolia)种子存在硬实现象,硬实种子不透水,须经适当处理来提高种皮透性和种子发芽率。试验采用浓硫酸浸泡、热水浸种、砂擦等方法对白刺花硬实种子进行处理,以探讨对白刺花硬实种子的发芽率。结果:3种不同处理对白刺花硬实种子的破除均有作用。以浓硫酸(浓度98%、比重1.84)浸泡25 min,硬实种子发芽率为66.6%;若用热水浸种,采用逐次增温浸种处理效果较好,硬实种子发芽率达54.4%。3种方法相比较,浓硫酸处理的发芽率最高,效果最明显,热水浸种处理的发芽率次之,但适合大量白刺花种子硬实处理,以砂擦处理时的发芽率最低,平均发芽率仅为31.8%。  相似文献   

5.
白刺花种子硬实破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酸、氢氧化钠和热水浸种,对白刺花种子硬实破除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98%的硫酸破除白刺花种子硬实的效果最佳,能使其发芽率提高到92.30%,处理种子的最佳时间为30 ~ 40 min;70%硫酸能显著提高白刺花种子的发芽率,使其发芽率达到40.00%,处理种子的最佳时间为40~60 min.20%和10%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不同时间的80℃热水和98%浓硫酸预处理,观察大叶相思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大叶相思种子硬实率较高,达82%;经80℃热水和98%浓硫酸处理种子,均能极显著提高种子发芽势与发芽率;80℃热水处理种子,各处理之间发芽率与发芽势呈现缓慢上升趋势,80℃热水处理种子10min后,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达到最大值。而98%浓硫酸处理种子,各处理之间发芽势与发芽率呈现先快速升高后缓慢降低的趋势;以98%浓硫酸处理种子13min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最高。综合比较发芽势和发芽率,大叶相思种子以80℃热水处理10min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有效破除苕子种子硬实的方法,达到促进萌发的目的。。[方法]采用剪刀破皮、砂纸打磨、55℃水浸种12 h处理,以未处理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苕子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结果]剪刀破皮处理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分别为69%和84%;采用砂纸打磨的种子发芽势为54%,发芽率为71%;55℃水浸种12 h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采用剪刀破皮法破除苕子种子硬实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催芽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辣椒种子的最适催芽条件,以辣椒品种改良猪大肠为供试种子,以发芽率、发芽势和霉变率为指标,比较不同烫种温度、烫种时间、浸种时间和变温催芽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烫种15 min时,50℃为最佳烫种温度,发芽率、发芽势和霉变率分别为79%、50%和2%,50℃以下烫种时霉变率较高,高于50℃烫种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降低;50℃烫种条件下,烫种5~30 min发芽率和霉变率都无显著性差异;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最大,浸种6 h以上发芽势显著降低;变温催芽30℃—10 h/25℃—14 h较恒温能提高发芽率,但会降低发芽势.表明,辣椒种子最适催芽条件为50℃烫种10~15 min,30℃浸种4 h,30℃ 恒温或变温30℃-10 h/25℃-14 h催芽.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分别对灰叶豆种子的硬实率、吸水曲线、发芽势与发芽率等萌发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灰叶豆种子的硬实率较高,平均硬实率达72%;种子吸水曲线呈现"快-慢-稳"的格局;种子发芽时间较为集中,在置床第二天开始萌发,第三天达到高峰,第四天后很少或几乎不发芽,各处理方法中,以浓硫酸处理15 min和80℃浸泡5 min的发芽率和发芽势较高,分别达到84.3%、67.7%和80.0%、61.0%。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马莲花种子萌发和解除休眠,播种前用热水浸泡种子,研究了不同水温浸种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胚根鲜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初始水温60℃浸泡种子24h后,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最高,分别为72.2%、48.4%和19.5。当初始水温超过60℃时,马莲花种子萌发能力下降。建议马莲花播种前用初始水温60℃浸泡种子来打破休眠和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鹰嘴紫云英种子硬实处理措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草种子硬实率高,造成硬实的主要原因是种皮的障碍作用。采用磨擦浸种、草木灰溶液浸种、硫酸浸种法处理种子,效果很好,硬实率显著下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明显提高,且平均发芽天数也缩短。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测毛萼紫薇(Lagerstroemia balansae)的种子生物学特性、种子生活力,研究储存方法、时间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萼紫薇种子透水性较好,具有一定的生理后熟现象;(2)种子不宜即采即播,新鲜种子短期储存宜在4℃下低温保存,储存期达6~8个月;种子干燥后,在常温条件下可长期保存;(3)毛萼紫薇种子具有一定休眠现象。GA3、IAA能有效地打破休眠,200 mg·L-1GA3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其次是200 mg·L-1IAA处理的,6-BA处理的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酸蚀处理促进盐肤木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促进盐肤木种子萌发的方法,研究了浓硫酸酸蚀处理对盐肤木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未作酸蚀处理的种子硬实率高达85%,透水性差;浓硫酸处理提高种子的吸水性能和萌发率,并使种子发芽整齐一致。浓硫酸浸种30-105 min共6个处理,对种子萌发都有促进作用;其中以处理90-105 min的效果最好,发芽率可达70%,发芽势和生长势均高于其它处理。清水浸种48 h的对照种子萌发率最低。  相似文献   

14.
百脉根是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富含营养物质,适应酸性、干旱及贫瘠的土壤,然而种皮的不透性限制种子吸涨,导致种子萌发率低,出苗不整齐.为此,本试验研究了百脉根种子休眠的机理,以及打破种子休眠的适宜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自青藏高原的百脉根种子的硬实率高达92.3%,以种皮透水性差为特点.擦破种皮、98%浓硫酸处理、冷藏及超低温冷冻后赤霉素浸泡均能有效地打破种子的硬实率,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5.
芭蕉芋硬实种子种皮透性差,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常规播种难以萌发,为了提高芭蕉芋种子发芽率,为芭蕉芋杂交育种奠定理论依据。以贵州采集的芭蕉芋种子为材料,采用酸蚀、碱蚀及GA3活化胚的方法对芭蕉芋硬实种子进行处理,达到软化及腐蚀种壳、解除芭蕉芋硬实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的目的。结果表明:NaOH和GA3处理效果不佳,因为,NaOH不能破坏种皮中栅状细胞或石细胞而透性差,激素物质不能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不能催化胚细胞的生化反应;以浓硫酸处理80~120 min效果较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均达到90%以上,发芽指数达到11以上,浓硫酸处理120 min有畸形苗,以保险角度和降低处理时间来看,浓硫酸处理80 min就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6.
百脉根是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富含营养物质,适应酸性、干旱及贫瘠的土壤,然而种皮的不透性限制种子吸涨,导致种子萌发率低,出苗不整齐。为此,本试验研究了百脉根种子休眠的机理,以及打破种子休眠的适宜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自青藏高原的百脉根种子的硬实率高达92.3%,以种皮透水性差为特点。擦破种皮、98%浓硫酸处理、冷藏及超低温冷冻后赤霉素浸泡均能有效地打破种子的硬实率,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7.
芭蕉芋硬实种子种皮透性差,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常规播种难以萌发,为了提高芭蕉芋种子发芽率,为芭蕉芋杂交育种奠定理论依据。以贵州采集的芭蕉芋种子为材料,采用酸蚀、碱蚀及GA3活化胚的方法对芭蕉芋硬实种子进行处理,达到软化及腐蚀种壳、解除芭蕉芋硬实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的目的。结果表明:NaOH和GA3处理效果不佳,因为,NaOH不能破坏种皮中栅状细胞或石细胞而透性差,激素物质不能透过种皮进入种子内部,不能催化胚细胞的生化反应;以浓硫酸处理80120 min效果较好,其发芽率、发芽势均达到90%以上,发芽指数达到11以上,浓硫酸处理120 min有畸形苗,以保险角度和降低处理时间来看,浓硫酸处理80 min就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芪种子的种皮透水性差,表现出硬实现象,在正常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播种用种量大,且播种后出苗不整齐,为提高发芽率,黄芪种子需进行播前处理。为了让农民掌握简单易行、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本试验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黄芪种子,结果表明:细沙摩擦种子+温水浸种和木砂纸打磨+温水浸种均可显著提高黄芪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并且方法简单,取材比较容易,农民易于掌握,因此可在黄芪生产中大范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以厚藤Ipomoea pes-caprae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种子的大小、千粒质量、硬实率、生活力以及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机械处理下的效果最好,其种子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提高到95.3%;其次为980 g.kg-1硫酸处理90 min较好,平均发芽势达到91.2%,发芽率达93.5%;氢氧化钠处理也可明显提高厚藤种子萌发能力,400 g.kg-1氢氧化钠处理36 h的平均发芽率可达79.4%;不同温度处理以25~30℃的萌发能力最强,其发芽势为24.6%,发芽率为43.4%。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机械处理或酸碱处理的方法以提高厚藤种子的萌发能力。图2表4参18  相似文献   

20.
厚藤种子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厚藤Ipomoea pes-caprae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种子的大小、千粒质量、硬实率、生活力以及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机械处理下的效果最好,其种子平均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提高到95.3%;其次为980 gkg-1硫酸处理90 min较好,平均发芽势达到91.2%,发芽率达93.5%;氢氧化钠处理也可明显提高厚藤种子萌发能力,400 gkg-1氢氧化钠处理36 h的平均发芽率可达79.4%;不同温度处理以25 ~ 30 ℃的萌发能力最强,其发芽势为24.6%,发芽率为43.4%。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机械处理或酸碱处理的方法以提高厚藤种子的萌发能力。图2表4参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