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三年来,中国对虾养殖生产发展很快,1985年出口对虾仅2万吨,到1989年已达到14万吨,增长了7倍。中国对虾主要的海外市场一是日本市场,中国对虾出口到日本1985年为10663吨,到1989年增加到37224吨。在1984~1985年的两年间。日本总进口对虾量为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01,(11):9
俄罗斯全年肉食消费量的25%~30%要靠进口,今年由于消费者对欧洲的疯牛病产生恐惧心理,猪肉消费增加.预计今年猪肉进口将达30万~32万吨(去年进口21.2万吨).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渔业》1973年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世界虾业竞争将加剧”的报道,现摘译如下:今后十年,世界虾业的竞争将加剧,并将寻求新的供应来源。美国至今是对虾的最大市场。它的消费量超过了世界对虾产量的增长率,占世界对虾产量的34%,即较过去十年中增长了一倍。1970年美国每天平均消耗量为100万磅(454吨);日本居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4,(10)
<正>近几年,我国玉米进口量节节攀升,自2010年起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从2009年的8.3万吨一下跳跃到157.2万吨,同比增长近18倍。2012年再创新高,达到了520.64万吨。?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玉米进口量逐年递增的原因有三。首先,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对玉米消费的不断增加。经过十几年的发展,2013年度国内玉米消费量达到了1.9亿吨,消费量增加了53%,2013年我国的玉米产量为2.1亿吨,若除去消费量,玉米库存仅剩0.2亿吨。而玉米作为我国的第三大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我国对虾人工养殖业发展迅速,对虾产量居亚洲首位,在国际市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挖掘潜力,推动我国对虾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有必要探讨和把握国际市场动态.据全球渔业信息报道,1987年世界虾产量约为220万吨,其中养殖虾估计有32~35万吨,比1984年增长了1倍.是70年代中期的10倍.从对虾的需求情况来看,美国和日本是最大的两个市场,人均年消费量分别为1公斤和2公斤,而原料来源主要依靠进口虾来维持,进口量超过总量的2/3.产虾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水产品生产大国,也是水产品消费大国,据日本“92年度渔业白皮书”披露,1991年水产品总产998万吨,除出口59吨外,还进口285吨,2亿多人口,总消费量达1200多万,可见日本人平均水产品消费水平之高。但是,近年来的日本水产品消费也遇到一些难题,据日本总务厅调查,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大幅度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双职工家庭的增加,形成了吃的简便化、外出化的倾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对虾是最有价值的海产品之一。1934年,日本消费对虾22万吨,其中77%靠进口。主要进口国为印度、印度尼西亚、中国及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是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因它通常提供的不是冻虾或盐制品,而是活虾。因而,多销售在日本高级饭店里,同时也是馈赠佳品。  相似文献   

8.
渔业动态     
日本水产品年产量目标为1,400万吨 1980年,日本海水产量第一次达到1,100万吨,但以后的上岸量下降很大,这主要是远洋船队产量下降的缘故。到1983年仅占总量的80%,但同时也反映了沿岸和近海产量的稳定增长。另外水产外贸有了增长,1983年进口120万吨,出口71万吨,净进口为50万吨。近来日本宣布的数字表明,约计水产总量1/3用于人类消费,其余的则用于养殖和做动物饲料,也就是说日本人每年消费约360万吨海产品,年人均消费65公斤,日本人的鱼、肉食的消费比  相似文献   

9.
我国渔业生产自建国以来,已获得了迅猛发展。1984年我国的总渔获量已经超过600万吨,而1950年仅91万吨。从解放初到1957年,渔获量从45万吨一跃突破300万吨;1958~1969年期间,产量一直波动在225~300万吨之间;1970~1977年总产量提高,达470万吨;1977~1979年产量下降了7.6%,为431万吨;此后产量一直增加,1983~1985年产量在原基础上增加了11%。水产品人均消费量在我国约为5.5公斤,其中在城乡之间,沿海和内地之间情况有着较大的不同。尽管我国产量提高较快,但目前消费仍处于低水平。就发展速度来说,养殖和捕捞两方面发展并非均衡。养殖产量1950年为7万吨(其中海养产量占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二十年,日本对食用水产品的需求从1970年约600万吨逐渐上升到1989年的890万吨。而这期间其国内的渔业生产却不景气。因此,缺额只有靠不断增加进口来填补。水产品进口额由1965年的少量进口增加到1989年的250万吨。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水产业在改革和开放的大好形势下迅速发展,水产品出口量逐年增加,现已成为水产品出口大国。1988年我国外销日本水产品超过10万吨,在日本水产品进口市场上,名列前茅,在美国虾类市场上,我国对虾出口由1982年的1271吨增加到1986年的9398吨,呈直线增长趋势。1988年1—7月份,我国生产的冷冻虾已在日本市场上居第一位,鳗鱼外销量亦达2300余吨。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水产品进口,在最近的十几年里一直呈现递增趋势。去年(1987)已突破200万吨大关,数量为207.5万吨,金额达1兆2335亿日元,创历史最高纪录。水产品进口的比例,在去年日本总进口额中已占5.8%,此数约为日本食品进口总额的1/3。1986年,日本食用鱼蟹类的消费量汁达849.8万吨,其中约1/4、214万吨系进口水产品。由此可见,水产品进口对日本的食品工业、渔业已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鳗鱼是高档水产品之一,日本市场年销售量由70年代初的3万吨左右逐年增加到1987年的8万吨左右,每年以5~8%的幅度递增。日本鳗鱼销售量中,除自产约3.5万吨外,其余全依靠进口。我国台湾省多年来,每年向日本出  相似文献   

14.
国外信息     
<正> 美国、日本对虾需求增长1979年上半年日本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对虾价格飞速上涨.日本在1979年,4月底前共进口对虾51,000吨,比上年同期高26%,比1977年同期高53%.从1978年夏起,批发价逐步上升,到1979年5月底达到最高记录,澳大利亚墨吉对虾(16~20  相似文献   

15.
<正> 日本全年鳗鲡消费量约为8.2万吨,其中0.13万吨为天然产,其余均为养殖产量。从国外进口和日本国内自产几乎各占一半。近年来进口量显著增加。天然鳗苗供不应求,每公斤鳗苗(6~7千尾)高达20~35万日元。为了改变这些状况,当务之急是确立鳗苗(即稚鳗)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6.
渔业动态     
日本市场对虾仁需求量增加 目前日本进口的冷冻无头斑节对虾,大多为中、小规格。由于去年中国对虾的养殖收成绝产,所以现在大量进口斑节对虾替代中国对虾。日进口的中、小规格的无头虾其中20~30%作为加工虾仁的  相似文献   

17.
据《加拿大海产品》杂志报道,1990年美国海产品消费保持相当稳定,比1989年人均消费量7kg下降45g。1990年美国水产品进口下降,进口量力130万吨,进口额52亿美元,1989年进口145万吨,55亿美元。主要是罐头金枪鱼和鱼片进口下降所致,比1989年少进口18100吨,鱼片少进口29500吨。  相似文献   

18.
欧共体即欧洲经济共同体,包括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和丹麦等国家,是世界三大对虾市场之一。一、对虾贸易数量多欧共体对虾贸易有与共同体外的贸易、体内各国间的贸易和转口贸易3种。欧共体对虾进口从1981年约13.2万吨增加到1989年的29.2万吨,增加了1.2  相似文献   

19.
我国鳗鲡养殖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历年世界鳗鱼消赞量分析,鳗鱼产品全球年消费量约16万~18万吨。其中:日本是世界最大的鳗鱼消费国,年消费量达12万吨;欧美市场仅2万吨;我国大陆、台湾、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等国总消费量4万吨。  相似文献   

20.
1986年墨西哥的对虾出口量为3,0011吨,创外汇达3亿2,500美元。其中,出由到美国的占总出口量的94%,出口到日本的只占5%。自1982-1987年五年后,墨西哥的对虾渔获量6万6,000吨~~7万7千吨。其中从太平洋沿岸捕获的占65%。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一带捕获的占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