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竹)(鱼八)鱼,又名青(鱼竹)鲤,学名是锯倒刺鲃(Spinibarbichthys denticulatus Oshima)在阳山江河产量很高,每年捕捞量占内河捕捞总产量的20%以上。其体型大,肉味鲜美,是阳山人民喜食的鱼类之一。其外形长而侧扁,尾深叉,鳞大,侧线鳞29,背鳍边缘黑色,前端有倒刺,唇厚而多肉,有两对触须:头部无鳞,头部两边呈棕红色,有的呈黑色,咽喉齿三行,5,3,2/2,3,5。  相似文献   

2.
光倒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 Oshima),次异名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Nichols),隶属于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称:青娟、娟中,主要分布于闽江、钱塘江、珠江、沅江、洞庭湖、元江、海南岛及台湾等水系,是一种江河经济鱼类。光倒刺鲃肉味鲜美,体型较大(可达5kg以上),是北江(属珠江水系)名优鱼类之一。我所自80年代末以来对其进行了驯化和人工繁、养殖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光倒刺鲃     
学名:光倒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Nichols),俗称光鱼、军鱼、黄娟、青竹鲩,黑脊倒刺鲃. 分类与产地: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ebiane)、倒刺鲃属(spinibarbus Oshima,1919).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  相似文献   

4.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滇池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grahami(Regan,1904),又名小洞鱼,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营半洞穴生活,是滇池流域的特有种,分布于滇池及其流域所在河流、溶洞、暗  相似文献   

5.
胡振禧 《河北渔业》2012,(8):34-35,61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Bleeker)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俗名乌鳞、青波、青板等,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及其支流,是产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1].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6月,在河南省商城县金刚台国家级森林公园,海拔300500m处采到侧条厚唇鱼Acrossocheilus parallens(Nichols,1931)雌、雄各1尾。侧条厚唇鱼,俗称石花鱼、石斑鱼等,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光唇鱼属Acrossocheilus Oshima,1919,中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属北江水系的广东龙头山,商城为该物  相似文献   

7.
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 Nicholes)别名光倒刺鲃,俗称光鱼,鲪鱼,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鱼类。主要分布于闽江、钱塘江、北江、西江、元江水系,海南岛及台湾省等地。该鱼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和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深受养殖户的欢迎。现将近年来培育黑脊倒刺鲃苗种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培育池选择在县汤泉热带鱼良种场进行,该场交通方便,地势开阔,阳光充足,池塘整齐,进排水设施齐全,养殖水源为溪河水,水质清新、无污染,溶解氧5.0~6.5毫克/升,鱼苗培育阶段在9口水泥池进行,总面积900米2。鱼种培育阶段在土池进行,池塘面积…  相似文献   

8.
<正>刺鲃[Barbodes(Spinibarbus)caldwelli(Nichols)]在分类学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四须鲃属、倒刺鲃亚属,俗称青棍、鲣鱼、阳鲣、光鱼等,是我国长江以南江河中的一种重要野生经济鱼类。刺鲃具有氨基酸含量高、肉嫩味美、鳞片脆而爽口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华锯倒鲃     
名称中华锯倒刺鲃Spinibarbichthys sinensis(Bleeker),又名青波、青板、乌鳞。属鲤形目、鲤科、锯倒刺鲃属。  相似文献   

10.
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又名青波、乌鳞,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是我国长江上游及支流常见的经济鱼类。近年来,中华倒刺鲃因其味美而深受市场的欢迎,已被逐步开发为一个养殖新品种。有关倒刺鲃属其他鱼类胚胎发育的研究报道较多,但鲜有中华倒刺鲃的胚胎发育报道。为了探讨中  相似文献   

11.
黑脊倒刺鲃胚胎发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种持 《淡水渔业》2004,34(1):30-31
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 Nichol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主要分布于钱塘江、闽江、珠江、沅江、海南岛等内陆河流及其支流中,为产区重要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2.
  锋等 《科学养鱼》2014,(4):10-11
<正>曲靖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qujingensis),又名金线鱼、油鱼,其分类地位为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金线鲃仅分布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质部分地区,云南多见的名贵鱼类,种类多,有滇池金线鲃、尖头金线鲃、易门金线鲃等。本课题组于2007年开始搜集金线鲃,开展仿生态养殖,进行人工驯化。2010年开始人工繁殖试验,2011年取得成  相似文献   

13.
倒刺鲃(spinibarbusdenticulatus)又名青竹鲤、竹柏鲤、红脸青竹,是珠江水系著名的优质经济鱼类。分类上属于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倒刺鲃个体大.生长快,肉质洁白鲜嫩,加上其色彩漂亮,很惹人喜欢。该鱼还具有食性杂,抗病力强.易养殖等优点,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淡水养殖新品种。由于江河天然种苗十分缺乏.因此,一些水产研究单位和养殖场于数年前开展了倒刺鲃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其中珠江水产研究所已于2001年起连续3年取得了倒刺鲃人工繁殖成功,生产了一批鱼苗、鱼种供一些养殖者试养。同时.我们也进行了育苗和成鱼饲养试验。本文就笔者的试验心得,结合介绍个别同行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名镇 《内陆水产》2007,32(7):30-31
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Nichols)],俗称光鱼、溪魁、粗鳞,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为淡水中下层  相似文献   

15.
倒刺纪(Spinibarbus denticulatus),又名青竹鲤、竹柏鲤,是珠江水系著名的经济鱼类,分类上属于鲤形目、鲤科、纪亚科、倒刺鲃属。倒刺鲃个体大,生长快,肉质鲜美;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养殖鱼类。由于江河水质污染,加上人为滥捕,致使天然资源日渐衰退。要解决养殖种苗的困难就必须开展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现将结果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岩原鲤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蛋白质含量为19.60%,与鲤、草鱼相当,高于斑点叉尾鲴、斑鱯、中华倒刺鲃、鲫;其脂肪含量为1.80%,低于斑点叉尾鮰、斑鱯、草鱼,与中华倒刺钯相当,明显高于鲤、鲫;16种氨基酸含量为15.65 g/kg,较鲫低,比斑鳠、草鱼和鲤高,与中华倒刺鲃相当.5种鲜味氨基酸含量为5.85 g/ks.岩原鲤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淡水渔业》1974,(3):16-17
(鱼竹)鲃鱼,又名青鲤,学名是锯倒刺鲃(Spinibarbichthys denticulatus Oshima)在阳山江河产量很高,每年捕捞量占内河捕捞总产量的20%以上。其体型大,肉味鲜美,是阳山人民喜食的鱼类之一。其外形长而侧扁,尾深叉,鳞大,侧线鳞29,背鳍边缘黑色,前端有倒刺,唇厚而多肉,有两对触须,头部无鳞,头部两边呈棕红色,有的呈黑色,咽喉齿三行,5,3,2/2,8,5。从一九七0年开始,我县渔业大队和县鱼苗场分别从江河引入池塘进行人工试养,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相似文献   

18.
1名称与原产地玫瑰扯旗鱼,学名艳鲃脂鲤(HyhessobryconcallistusBoulenger),又叫秀丽鲃脂鲤、红艳鲃脂鲤,隶属于脂鲤科(Characidea)。该鱼最主要的特征是鱼体半透明,呈玫瑰红色,背鳍高高竖起,象树起一面三角形小彩旗,因此有玫瑰扯旗鱼、红扯旗鱼之称。另外,因鱼体上黑斑显著,故又称为黑星鱼。其他俗名有大帆扯旗鱼、红帆鳍鱼、美鳍台脱拉、红肉扯旗鱼、红旗等,其英文名有Jeweltetra、Callistus tetra、Serpa tetra、Red-mirron。玫瑰扯旗鱼原产于南美洲巴西的马托格罗索、圭亚那和巴拉圭河流域。此鱼娇小玲珑、晶莹剔透、色彩和谐艳丽,线…  相似文献   

19.
北江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详细了解北江鱼类群落结构,于2014年3月-2016年2月对北江鱼类资源进行了每月一次的野外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鱼类77种,隶属于8目16科56属。其中鲤形目44种,占总数的57.1%;鲈形目10种,占总数的13.0%;鲇形目8种,占总数的10.3%;其余的鳉形目、合鳃鱼目、鲱形目、鲑形目和鲻形目种数均少于5种。在全部77种鱼类中,只有(Hemiculter leucisculus)、鲤(Cyprinus carpio)和鲮(Cirrhina molitorella)三种鱼类属于年度优势种。典型对应分析(CCA)显示,水温(Tem)、溶氧量(DO)和盐度(Sal)是影响北江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0.
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鲫鱼属,俗称鲫壳鱼,系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一带独特的高原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个鲫鱼地方种,1991年经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鉴定为营天然雌核发育的鱼类。兴国红鲤是江西省兴国县自然环境的长期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个鲤鱼地方种,1985年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