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科属组成、特有性、濒危状况及地理分布等特征,依据2021年9月发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通过查阅对比文献和馆藏标本,梳理总结了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相比1999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青海省新增4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大类22科30属53种1变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1种(发菜),二级保护植物52种1变种。3)物种数量最多的科、属分别为兰科(10种)、杓兰属(8种)。4)中国特有属1个,中国特有属+青藏高原特有属3个,中国特有物种9种,青藏高原特有物种9种,中国特有+青藏高原特有物种13种,另有青海省特有种1种(久治绿绒蒿)。5)青海省54种(含变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有18种处于易危(VU)等级,12种处于濒危(EN)等级,总计受威胁等级物种数30种,占所有物种的55.55%。6)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绝大多数分布在青海东南部,主要在玉树州、果洛州和海东市草原及森林生境中,与青海省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54种(含变种),绝大多数为二级保护植物;特有种类有32个,占所有物种的59.25%;受威胁物种30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多数分布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贾喜波 《野生动物》2002,23(2):26-27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全林区总面积1006万公顷,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重要绿色屏障和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库,对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有。全区林木茂盛,河流密布,野主动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野生动物资源现状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部署,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于1995年至2000年对全林区的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现有兽类6目20科7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兽类有3目7科15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东北虎、紫貂等4种,…  相似文献   

3.
陈华豪 《野生动物》1998,19(1):16-16
1996年5月有机会到北方与野生动物调查队员在野外走了几条路线,发现在调查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其中许多是过去历次调查中未曾遇到过的,现就我个人的理解谈谈对其中某些与调查技术有关的问题。1.关于调查方案问题。以往许多次调查都集中在少量动物种上,调查总是直奔物种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而这次调查要求多物种,全国范围;故采用了全国系统机械布设样线(样点)的方法。技术处理上由机械样本所得的资料按随机样本处理。这样每一条调查样线所涉及的范围对多数物种而言可能并非其基本的分布范围,会出现零结果的可能,但这是正常的。应克服思想…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古浪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古浪县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其分布情况,为古浪县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通过野外样地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拍摄影像资料,采集药用植物标本并分类鉴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到古浪县药用植物共44科152属233种,其中涉及到国家野生重点品种19种,优势科有菊科、豆科、毛茛科、蔷薇科、唇形科、伞形科。结论:此次普查摸清了古浪县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和利用现状,建议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古浪县药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5.
(五)哪些动物是《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管辖范围 根据本法第二条的规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珍贵、濒危的动物,包括国家重点保护Ⅰ级、Ⅱ级和省级政府规定重点保护的种类。  相似文献   

6.
黑鹳属鹳形目鹳科,是我国一类重点保护鸟类,世界濒危物种,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目前野生种群已处于濒危状况,笼养条件下饲养的黑鹳共有210余只,分布于全世界64家动物园中.  相似文献   

7.
<正>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为中国稀有珍稀鸟类,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对象。董寨保护区是白冠长尾雉的集中分布区,种群数量及分布密度均居全国前列,为"中国白冠长尾雉之乡"。随着栖息地环境的破坏,全国范围内的白冠长尾雉野外数量呈下降  相似文献   

8.
海南坡鹿是中国特有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栖息地的稳定和发展对该物种种群有重要意义。潜在的外来入侵植物会对栖息地产生长期不可恢复的影响。因此,我们于2009—2011年采用样方调查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坡鹿的栖息地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外来植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外来植物40科95属115种。其中,草本植物80种,占总物种数的69.6%;不论从科区系还是属区系上看,外来植物的区系分布都具有热带性;50.4%的外来植物产自美洲,在草地中分布最多。保护区内分布广泛的外来植物已对乡土物种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将可能对坡鹿的食物资源产生不利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草坪杂草入侵及其竞争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华中农业大学校园的建植草坪为研究对象,以机械布点方式进行样地布设。在所设置的85块样地中进行物种名录调查与统计,并对其中不同光照条件、建植年限及人工管理水平等17块典型样地进行物种特征值调查与计算,以物种重要值来反映该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优势程度。结果表明,在所建植的草坪内入侵植物达141种,隶属39科,其中菊科、蝶形花科、伞形科、石竹科等杂草通过入侵、定居、生长和繁殖,成为优势物种。入侵物种的分布及其竞争能力受光照条件、土壤质地、建植草坪草物种特性及人工管理的影响。管理技术措施,如遮荫、松土、施肥、灌溉及去除杂草是影响其竞争能力的最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边陲,是我国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有高等植物2000余种,陆生野生动物47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97种.随着全国林业六大工程的实施,黑龙江省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葛凤晨 《蜜蜂杂志》2008,28(4):11-11
中华蜜蜂分布在全国各地,是原产于我国的东方蜜蜂物种,它是由多个具有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地方蜜蜂品种、类型组成的遗传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畜禽遗传资源分布状况,制定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制定并公布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对原产我国的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国家对中华蜜蜂资源的保护工作很重视,多年前已将中华蜜蜂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对中华蜜蜂采取了重要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獐是一种较为原始的鹿科动物,为东亚地区特有种,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上个世纪以来,过度捕猎和栖息地丧失使獐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经历了急剧的减少,种群数量已不足10000只.迄今,国内外开展了大量关于该物种及其栖息地的生态学研究.本文从獐的分类地位、种群分布、觅食对策、空间利用、活动节律、集群行为、繁殖与寿命等方面对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旨在归纳已有的研究发现,结合研究和保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对未来研究热点进行前瞻.  相似文献   

13.
201 1年对我国动物园兽类物种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动物园共计饲养了17目335种兽类物种,其中,饲养国家Ⅰ级和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47种和34种,分别占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兽类总数的75.8%和53.9%;列入国际贸易公约兽类(CⅠ、CⅡ)共计107种。不同区域兽类对比中,兽类物种丰富度:华东中南华北西南东北西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华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东北。调查显示,我国东南部和西北部动物园在兽类多样性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动物园种群管理和动物福利还有不足,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工作仍需改进。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新疆巴音布鲁克地区不同土壤层次环境因子对新疆假龙胆适生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为新疆假龙胆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野外样地调查的方法,在新疆假龙胆适生海拔范围内共设置了16个样地进行植物多样性统计分析,共调查到植物72种,隶属22科48属,以豆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根据样地内各物种重要值的大小将所有采样点的植物群落划分为5类。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RDA分析,对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全磷、全氮、总盐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的主导因素。对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不同层次理化指标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影响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极显著的环境因子是0~20cm土层的全磷,其次分别是0~10cm土层的全钾和30~50cm土层的总盐和pH值。  相似文献   

15.
在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工作中,依靠动物足迹,采用样地法、路线法、路线样地法进行有蹄类数量的调查,是野生动物相对数量统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与其它方法相比具有调查精度较高,简单易行等优点,但据1975年黑龙江省各地调查经验来看,在统计结果的计  相似文献   

16.
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黑叶猴野外人工投食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安康 《野生动物》2004,25(6):37-37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灵长类野生动物,主要分布于越南及中国贵州和广西,生活于喀斯特陡峭河谷地带,食物以植物叶片为主,分布区狭窄,生境恶劣。目前贵州资源储量也只有109群946~1094只,为有效保护该物种,探索建立人工种群的方法,改善其与人的亲和程度,我们从1997年始开展黑叶猴野外人工投食驯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符明利  任轶  侯荣  林思亮 《野生动物》2013,34(1):40-42,62
蟒蛇是中国产的最大的蛇之一,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海南坡鹿是中国特有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和其他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组成了海南大田保护区区域生态系统,蟒蛇是处于生态系统食物链顶端的捕食者,要更好地保护海南坡鹿,不能仅针对坡鹿物种本身进行保护,还要对这一生态系统中的其他野生动物和栖息地进行保护。本研究结合有关调查数据分析保护区蟒蛇的种群动态以及空间分布规律,同时探讨蟒蛇的捕食行为对海南坡鹿种群的影响,可为制定有效的、科学的系统保护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两种取样方法,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与不同取样方法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物种数在不同样方间的变化为4-17种/m^2。样线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9-10种/m^2,空间变化的结构比随样线长度的增加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在样线长度为1500m时最小,采用样线法取样时样线长度应该在1500m-2000m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时平均物种数为11-12种/m2,样地法取样时结构比随样地面积的增加呈先增加后稳定的变化趋势,分形维数随样地面积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样地取样面积在6400m^2-8100m^2比较适宜。样地法取样会在两个方向上同时获得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信息,更能够全面地反映荒漠草原物种数空间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和2014年6月,就牛心朴子和变异黄芪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荒漠草原的分布情况进行实地样方调查,在调查区域共布设了10个样地200个小样方,两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变异黄芪在阿左旗荒漠草原的分布面积为0.13万hm2、1.02万hm2,牛心朴子的分布面积为3.95万hm2、4.63万hm2,此结果与之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有所减少,其原因可能是调查区域气候变化、退牧还草政策的落实以及小范围虫害的发生。分析不同相对多度的牛心朴子和变异黄芪对其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可知,牛心朴子和变异黄芪并没有显著影响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采自天山和阿尔泰山草原的17个白喉乌头居群的叶绿体DNA片段序列,调查了其遗传多样性和空间遗传结构,并计算出每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运用分子变异方差(AMOVA)分析计算发生在居群内和居群间的遗传变异比例;利用错配分析来检验该物种是否发生了历史居群扩张;最后,基于最大熵方法模拟其物种在不同时期的分布区。结果表明:白喉乌头具有较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单倍型多样性±SD=0.343 7±0.048 8),所有居群均共享一个单倍型;遗传变异大致均等分布于居群间和局群内(58.25%vs.41.75%);两个不同谱系的分化发生在第四纪冰期(1.816~2.280百万年以前)末次盛冰期时期,该物种的避难所存在于天山西部,而在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其分布区不会发生变化。研究认为白喉乌头这种空间遗传结构与其克隆繁殖、长的生活周期、异交繁殖等生活史特征,以及第四纪气候变化影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