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培育市场农业经济的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的新跨越。基于此,分析目前我国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如何有效的培育市场农业经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农业经济的大力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培育市场农业经济的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的新跨越。基于此,分析目前我国市场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并探讨如何有效的培育市场农业经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济源市立足市域经济.发挥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培育了以蔬菜、畜牧养殖、薄皮核桃、烟叶、冬凌草为主导的区域特色产业,建设了优质粮食、水产养殖、苗木花卉三大基地,加速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济源市迈向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1.1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简述固始县香菇产业发展现状,指出香菇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生产技术管理轻市场开发、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香菇文化而导致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并结合香菇产业发展优势,提出对策: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到生产管理与市场营销并重,解决专业合作社广大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把香菇产业发展作为全县都市型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做好香菇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和执行,加强香菇文化建设让品牌产生价值,促进全县香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战略性经济决策。通过对当今农村产业融合模式的梳理,分析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融合层次低、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力不足、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正确处理一二三产业关系,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政策支持;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的总体思路1.1指导思想着眼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在开发产品中应用无公害技术,在推广无公害技术中开发产品,以大宗农产品为基础,以名、特、优、稀、新农产品为重点,以生产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围绕生态环境目标进行全过程控制,用产品信誉培育市场,用市场拉动产品生产,进而逐步形成无公害农产品为龙头的农业环境产业,把生态农业建设推向更高阶段,从而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这就是无公害农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1.2基本原则(1)统一完善的系统管理原则。无公害农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7.
"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兴农业经营形态。通过对海南省茶旅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海南省茶旅产业发展的4个对策:完善茶区功能布局,提升茶园基地建设标准;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加强品牌推广与市场培育;做好茶园基础认证工作,加强海南红茶的特色宣传;整合茶旅相关产业资源,加快茶旅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生产自然制约条件、农业人力资本投入、农业生产资本投入、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的市场作用、农业生产条件制约因素等密切相关。基于此,选取反映农业经济增长的11个指标,对1980-2012年的时间序列运用主成分回归分析与其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影响我国农业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经济增长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农业长期与短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按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农业生产条件、市场作用、自然制约条件、农业生产资本、农业生产技术、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9.
分析武隆县农业品牌发展的优势、品牌培育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增强品牌意识、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区域公共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等加快武隆县农业品牌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要注重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农业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要注重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农民的培育,才能使农业经济与互联网更好地结合,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面向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动向——绿色经济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汇集国内外绿色经济的实践内容,展示人类面向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动向-绿色经济,并建议构建绿色经济制度以加强可持续发展在各经济领域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2.
To elucidate the influence of climate and vegetation upon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and its seasonal change is one of the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the studies on water economy of volcanic ash soils, that cover the larger parts of Japan, and have characteristic soil-water system.1) Few data are now available in this field, despite the fact that management of volcanic ash soils is practically one of the most urgent problems in Japan.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从循环经济的内在本质、经济本质及其社会特征、核心作用和关键环节等角度,初步探讨了循环经济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发展绿色经济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防治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简述了我国农业环境资源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绿色经济概念,并分析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简述了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探讨了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农业生态工程模式 ,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系统论角度认识绿色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系统探讨了绿色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要求和层次性特征以及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 ,并分析了元素、结构、环境要素对绿色经济系统功能及其演进的影响。指出发展绿色经济其实质是实现社会 经济 生态复合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和生态三大效益总和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Identifi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mportant attributes in the nitrogen economy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should provide a basis for increasing grain protein percentage (GPP).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the magnitude of genetic variability of some factors important in the nitrogen economy of wheat, their relationship to one another, and their influence on grain yield (GY) and GPP. Twenty‐five hard red winter wheat genotypes representing a wide range of GY, GPP, and plant stature were grown in field trials over a 2‐year perio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harvest index (HI) and nitrogen harvest index (NHI). Total nitrogen at anthesis (TNA), total nitrogen at maturity (TNM), and biological yield (BY)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GPP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NM and B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NA, HI, and GY. GPP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NHI, however, stepwise regression of GPP and grain protein yield revealed NHI as a common component, with a positive coefficient. In addition, NHI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GY. Selection of parents with complementary traits for nitrogen‐use efficiency may allow for simultaneous increases in GY and GPP.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掠夺性经营方式或粗放型增长方式,阐述了点面结合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新思想、新作法,即解决工农业生产方面的掠夺性经营思想;排除小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障碍;封山育林(草);推广生态农业县建设经验,发展绿色生产基地,生产经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县域经济,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等。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循环经济的本质和生态效率的内涵,在借鉴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中所建立的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度量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生态效率指标,并分析了1990~2007年间广东省经济增长及生态效率要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广东省GDP在18年间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自然输入要素的生态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不断上升,尤其是用水产出率和建设用地产出率,年均增长率分别达21.29%和17.28%,但均低于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人类环境影响方程(IPAT)衍生公式预测结果显示,如果维持目前经济增长模式,到2015年广东省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但同期的能源消耗和环境负荷将逐年上升,生态环境压力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构建农林循环经济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建农林循环经济体系是建设循环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探讨了构建农林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循环再生)、农林生态系统在物质循环再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