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对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意愿的调查数据,以居民感知为研究视角,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民族县域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的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民族县域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的意愿整体较强。居民个人特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意愿,年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月均收入对其参与旅游经营意愿影响显著;居民感知对民族县域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意愿影响显著正相关,其中,旅游经营的政策扶持力度指标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意愿的影响高度显著,旅游经营收入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经营意愿的影响系数最大。此外,居民与旅游公司的关系、外来投资状况、社区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居民旅游经营培训状况、旅游收益分配合理性等因素均是民族县域社区居民面对是否参与旅游经营选择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乌鲁木齐市典型社区的实地调研,借用公民参与阶梯理论和三维空间分析法,分析社区反恐居民参与度情况,建立MOA模型,对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反恐的影响因素作出假设,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参与动机、参与能力与参与机会均对社区反恐居民参与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参与动机在社区反恐居民参与的MOA模型中处于重要地位,社区反恐居民参与机会和能力还间接通过参与动机来对居民的参与度产生影响,社区反恐居民参与的动机也间接影响居民参与度。可以通过宣传培训、物质支持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落实奖励政策和保障机制引导居民主动参与,提高积极性;拓宽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反恐的渠道,创造丰富的参与机会等提高社区反恐居民的参与度,以群众为基础力量,打好反恐维稳攻坚战。  相似文献   

3.
陶小芳  朱战强  周素红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5):191-196,封3
基于广州市26个典型社区的706份调查问卷,结合社区环境调查,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居民超重的影响因素、居民超重的社区差异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居民超重率为32.15%。个体因素方面,年龄与超重概率正相关,已婚居民超重概率高于未婚居民,中下收入居民超重概率高于高收入居民,散步健身时间与超重概率负相关。社区环境方面,社区周边公园广场数量与超重概率负相关,保障性住房和历史街区居民的超重概率高于商品房社区居民。此外,社区周边健身场所数量与超重概率正相关,结果与常识不符,原因可能是超重居民存在主动健身行为。居民超重存在社区差异,社区健身环境可以解释社区差异的2.03%,社区健身环境和社区类型可以共同解释44.91%。总之,个体因素和社区环境共同影响超重,应从个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居民超重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居民地的自动选取,在分析手工选取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Voronio图的居民地渐进式选取方法,将居民地的属性特征、面积大小与空间几何分布、拓扑特征等一并考虑,确定出居民地选取向量Fp,对Fp进行排序,删除选取向量最小的居民地,对剩下居民地重新计算选取向量,反复迭代,从而实现居民地的渐进式选取。实例给出了基于Voronio图的居民地渐进式选取方法的实现过程以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具有长足影响。社区居民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对当地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社区居民视角,以环洱海地区喜洲和双廊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调研,对环洱海地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分析,探讨适合当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环洱海地区呈现两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基层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和社区居民主导模式。基层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模式即自上而下型,政府主导、居民参与、旅游企业支持,以政府规划为主、发展当地乡村旅游;社区居民主导模式即自下而上型,居民主导、政府扶持、旅游企业支持。社区居民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者和保护者,发挥社区居民的主观能动性,自发地保护与利用资源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真正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的组织机构——居民委员会的制度建设是推进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内容。因此,改革居民委员会的制度建设,从原有的准行政管理型模式逐步过渡到民主协商、合作型治理模式是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以山东省潍坊市居民为调查样本,分析影响居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居民月收入越高,家中需要赡养的老人数目越多,居民对保险越认可,其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越强烈。可通过推动保险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多元化的保险补偿方式,提高居民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可度,推进居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  相似文献   

8.
无居民岛屿的开发对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舟山市无居民岛屿的资源与开发前景,阐述无居民岛屿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并讨论无居民岛屿开发的可行模式,为舟山市今后无居民岛屿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乡村居民地信息的精度和完整性,采用World ViewⅡ卫星遥感数据,在基于对象影像分析方法的支持下,开展基于本体建模的乡村居民地信息提取研究。首先提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乡村居民地认知框架,再获得乡村居民地模型的形式化表达,建立乡村居民地本体的概念化模型,最后根据本体模型提取乡村居民地信息。该结果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完整性,说明基于本体建模提取乡村居民地信息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王蕾  魏宝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723-8725,8765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调查了甘肃省景泰县龙湾村居民对黄河石林景区保护的支付意愿。结果表明,旅游开发对该地区居民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较大,当地居民对此感知明显,并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同时,当地居民愿意为促进旅游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劳动力或费用,这与发达国家旅游地社区居民态度明显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发展中国家旅游发展的特点。居民人口统计学的差异对WTP及WTP值的影响不大,这与国内其他关于环境保护中居民支付意愿调查的结果不同,生活水平提高与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影响居民进行支付的主要原因,支付费用的大小除了与生活水平提高相关,还与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是影响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因素,基于CGSS2015的调查数据,对中国居民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居民主要以电视和互联网作为其主要信息获取渠道。实证分析表明,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是制约居民拓宽信息获取渠道的主要因素。年龄是影响居民改变传统信息获取方式接受新兴信息获取方式的限制因素。居民的工作经历及工作现状以及居住类型对信息获取渠道的选择也有影响,尤其是居民的工作经历及现状对居民新兴信息获取渠道选择有显著性影响。基于此,针对中国居民信息获取渠道的特点提出了完善中国信息供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结合浙江舟山市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当前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无居民海岛的重点开发、适合开发、保护开发和禁止开发4种开发模式,提出了无居民海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为今后舟山市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273-275
基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年面访问卷的数据,考察了我国政府信任与不良嗜好的关系。结果发现,政府信任对不良嗜好有着显著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居民较高的政府信任程度会减轻居民不良嗜好的发生机率;相反,居民较低的政府信任程度会增加居民不良嗜好的发生机率。此外,研究中发现,在相同情况下,社会网络较强的居民发生不良嗜好的机率低于社会网络较弱的居民。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211-213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现路径之一在于提升城镇新居民的观念现代化水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以城镇新居民的观念现代化为先导,以增强城镇新居民科学素质为重点,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新居民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交织的现状,大力增强城镇新居民思想观念的现代性,帮助城镇新居民形成与全新社会生活形态相一致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精神状态与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5.
居民福祉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居民福祉的持续改善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然而人们对福祉的内涵理解并不统一,生态环境对居民福祉的贡献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深入认识居民福祉与生态服务之间的关系,对促进居民福祉提升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居民福祉的内涵、特征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随后探讨了居民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最后针对当前研究中的问题和不足,指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指出:居民福祉具有多维性、地域性和尺度效应;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是福祉测度的主要趋势;农户生计方式为深度解析居民福祉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耦合机制提供了新视角;未来研究应融合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规范不同尺度的福祉评价体系,深入解析生态系统服务和居民福祉的耦合机制,将居民福祉纳入生态管理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6.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乡村居民,有关居民的研究是乡村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基于2008~2018年《旅游学刊》上相关文献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总结,旨在把握乡村旅游地居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方向,给未来旅游地居民的研究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市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从居民购买力、居民购买渠道、居民口味喜好、产品包装和对直播带货态度等方面分析居民桑葚消费行为的现状,利用描述分析法和多重线性回归研究法分析影响北京市居民桑葚消费行为的因素。结果显示,北京市居民对桑葚具有很高的购买意愿以及消费水平;北京市居民购买渠道选择较为单一;北京市居民对桑葚口味无明显偏好;北京市居民更喜欢塑料包装盒;北京市居民对网络直播带货持积极态度;北京市居民消费行为受桑葚的价格、品牌、口味、营养价值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最后,从产品价格和质量、产品宣传、品牌建设、销售渠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为例,从居民和专家双视角对乡村景观进行调查,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重要性-绩效性分析法(IPA)对专家、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专家评价的各指标权重和居民视角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平均值。结果表明,居民和专家对乡村景观的感知存在差异,居民注重社会效应,专家更加注重美学效果和生态质量,当前规划设计体系要平衡专家专业知识考量和居民需求。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南宁市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状况,为完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自制问卷调查南宁市40个社区3357名居民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社区健康管理认知及需求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满意度等。发现南宁市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知识知晓率为52.4%,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对居民健康管理知识的知晓情况有影响(P<0.01);居民倾向于通过书籍杂志(60%)、与医护人员的交流(59.2%)、健康教育讲座(33.5%)获取健康知识;居民关注度较高的是健康体检知识(52.5%)、饮食营养指导(51.5%)、中医养生保健(38.0%)。说明南宁市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知识知晓率较低,但健康服务需求量大,应根据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完善健康管理,促进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认知程度评估的红火蚁 管理策略与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南沙区132 个社区/村当地居民对红火蚁认知程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南沙区 居民对红火蚁的了解程度较高、其中65.2%居民知道红火蚁;对红火蚁的了解途径中、野亲眼所见冶所占比例最高、为 57.78%、其次是从电视上得知、为14.43%;86.84%居民所在地区发现有红火蚁、90.93%居民周围有人知道红火蚁。在 发现红火蚁后、52.35%居民会向相关部门反映、38.01%居民会使用工具进行破坏;68.78%居民3 年前就已经听说当 地有红火蚁发生;48.08%居民认为红火蚁入侵对人身健康产生影响;59.59%居民被红火蚁叮咬过、且86.32%居民会 有痛痒、红肿、脓包的症状;69.50%居民在被叮咬后知道处理方法、其中53.88%居民会涂抹药膏、30.53%会去医;就 医;62.09%居民会关心入侵生物相关的信息;56.37%居民了解红火蚁相关工作内容;89.95%居民对红火蚁的宣传、防 治工作感到基本满意;在红火蚁相关工作中、37.47%居民建议应该加强防控力度、21.98%居民认为应该加强宣传。通 过调查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