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特籼占25是用特青2号/粳籼89杂交育成的感温型优质、高产、多抗籼稻品种。1998年和1999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和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设想和选育20世纪90年代广东省育成优质高产新品种粳籼89。该品种抗稻瘟病 ,中抗白叶枯病 ,高抗褐稻飞虱。后期熟色好 ,适应性广。缺点是倒三叶角大 ,叶长 ,叶披。特青2号是广东省20世纪80年代突出的高产品种 ,株型好 ,抗倒性强 ,丰产潜力大 ,但米质稍差。因此选择这两个品种作亲本 ,以期达到优势互补。在分离世代中选择具…  相似文献   

2.
特籼占13是广东省佛山市农科所用高产品种特青2号为母本,与高产、优质、多抗良种粳籼89杂交育成的早讪中迟熟品种。1994~1995两年参加广东省早稻区试,表现丰产性突出、米质特优、适应性广等优点,199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发展势头强劲,1995年全省仅试种5867hm2,1996年迅速发展到40800hm‘,遍及13个地市。其中中山市7O00hm’,占该市水稻』总面积的1巳2%,预计1997年将有进一步的发展。这是广东省继粳舢89之后又~个难得的常现优质品种。1995年参加全国中稻区试,表现较好,1996年复试。(-)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3.
黄籼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指导下,以丰产性好、高抗稻瘟病的中间材料丰丝占/特籼占25为母本,以耐热性强、适应性广的黄华占作为父本,利用系谱法选育出的抗病、优质水稻新品种,具有耐肥抗倒、耐热性强、后期熟色好、适应性广、抗白叶枯病、米饭食味好等特点。2009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泰优817是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农科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籼型不育系泰丰A与恢复系R817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该组合株型适中,米质优,于2020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裕A是以早籼稻种质Z173与常规稻品种特籼占25杂交,选育出新保持系裕B,再与珍汕97A杂交,并经多代连续回交选育而成的优质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败育彻底、以典败花粉为主,稻米品质达国标3级,同时具有株型较好、茎秆粗壮、早生快长、穗大粒多、异交习性好等优点。2010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目前已配制15个裕优系列组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天优3301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用天丰A×闽恢3301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8023).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2019,(1):76-78
早优827系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不育系早丰A和恢复系R827配组育成的早熟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2018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籼型优质不育系镇籼1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镇籼1A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D型优质、高配合力籼稻不育系,2009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006),配组育成的镇籼优184于2010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201005).介绍了镇籼1A的选育经过、主要特征特性和繁殖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裕优美占是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有限公司用野败型香稻不育系裕A和恢复系金美占配组育成的早、晚兼用抗稻瘟病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16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盐169S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03S与优质早籼中间材料325B/特籼占25杂交选育而成。该不育系育性稳定、异交率高、配合力强、米质优,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该不育系与恢复系五山丝苗配组育成的盐两优丝苗1号于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两优363   两优363属香型优质两系杂交稻中籼中熟组合,2000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扬两优6号属两系中熟中籼杂交稻组合.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广占63—4S为母本、扬稻6号为父本杂交配组.于2000年育成并参试。2003年通过江苏省、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建宁县引进该组合种植.2007年由北京金色农华引进制种。  相似文献   

13.
N两优201是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以自育的香稻光温敏不育系N72S为母本,与自育的恢复系化感稻201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广东省内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4.
抗稻瘟病杂交晚稻新组合广8优67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9,(2):76-77
广8优673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利用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广8A与自育的恢复系福恢673配组育成的熟期适中、产量高、抗稻瘟病籼型三系杂交晚稻新组合,201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香型优质稻品种湘晚籼17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以湘晚籼10号为母本、三合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晚籼品种,具有高产、广适、优质等特点。200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浙两优534是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不育系浙科82S和恢复系五山丝苗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早熟等特点,202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利用低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与优质籼粳交后代G67测配而成的两系杂交稻培杂67,是一个优质、丰产、抗性强的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天优8025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作育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生育期适中,茎秆粗壮,抗倒伏性较强,后期转色好,穗大粒多,丰产性好。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9.
镇籼3A是以珍汕97A作母本,(中9B/内香2B)F8优良株系作父本杂交后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型优质籼型水稻三系不育系。该不育系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特性好,育性稳定,于2018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镇籼优382和镇籼3优134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0.
绿优1号(皖稻121)是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绿3A(皖稻123)与优质常规稻皖稻99配组育成的迟熟中籼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7)。该组合在鄂、豫、皖、苏、浙、赣、闽等省种植,均表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