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在光合膜水平上对两优培九倒二、倒三叶的光能转化特性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功能叶倒二、倒三在抽穗期的生理变化,以揭示不同衰老程度叶片的光合功能。[方法]以抽穗期的两优培九为材料,测定倒二、倒三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类囊体膜PSⅠ、PSⅡ电子传递活性、类囊体膜室温吸收光谱、类囊体膜室温发射光谱等指标。[结果]倒二、倒三叶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采样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都下降,但倒三叶下降幅度比倒二叶大;PSⅠ电子传递活性都在不断下降,PSⅡ电子传递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类囊体膜室温吸收光谱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两者的室温发射光谱则是先下降后上升。[结论]功能叶倒三在抽穗期的生理变化比倒二更明显,叶片的光合功能比倒二叶弱,衰老比倒二叶快。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方式银杏叶片类囊体膜光能转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银杏育种提供生理依据。[方法]以江都大佛指银杏品种的嫁接苗和实生苗叶片为材料,研究功能叶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叶绿素含量以及室温下类囊体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表现。[结果]8月21日,嫁接苗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实生苗,分别为2.964和2.387mg/g(FW)。随着衰老进程,嫁接苗叶绿素含量降低快于实生苗,实生苗的荧光参数始终高于嫁接苗。银杏的室温类囊体吸收光谱在红光区(680nrn)呈现出明显的吸收峰。嫁接苗和实生苗的吸收值都随着衰老进程急剧下降,但嫁接苗的吸收值均高于实生苗,荧光发射光谱在630、680nm有吸收峰,衰老初期,实生苗的荧光值低于嫁接苗;衰老末期,实生苗的荧光值高于嫁接苗。[结论]实生苗的衰老慢于嫁接苗。  相似文献   

3.
研究剪3/4穗处理下,小麦功能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变化,揭示小麦叶片逆向衰老的生理表现。结果表明,小麦品种随剪穗处理时间的延长,旗叶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均低于倒二叶,而MDA质量摩尔浓度变化高于倒二叶,与各自对照相比,倒二叶与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及CAT活性在灌浆后期都保持较高水平,旗叶则降速较快。另外,剪穗处理导致小麦功能叶片可溶性糖大量积累。出现旗叶衰老早于倒二叶的现象。说明剪穗处理下,叶片同化物的过度积累可能是导致小麦叶片逆向衰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水稻优质高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武运粳8号为材料,采用密肥措施塑造不同产量群体,对水稻抽穗后根系活力和上三叶叶片衰老以及光合速率的变化进行探讨,了解水稻抽穗后根系活力变化对地上部叶片衰老及其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水稻抽穗后的根系活力与上三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及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都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丙二醛(MDA)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抽穗后根系活力强的群体地上部功能叶衰老缓慢,叶绿素含量下降速度慢,使抽穗后水稻的功能叶捕获光能的能力增强,从而形成较高光合能力的水稻群体,最终形成高产。[结论]保持抽穗后水稻根系活性可以提高植株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推迟植株衰老过程,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对NaCl胁迫下北美海蓬子类囊体膜光能转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mmoL/L NaCl处理的北美海蓬子PSⅠ与PSⅡ的电子传递活性明显降低,3种浓度(50、100、200 mmoL/L)NaCl处理的类囊体膜PSⅡ中18.0 ku多肽组分发牛降解.50 mmoL/L NaCl处理下,添加不同浓度的亚精胺及精胺,发现类囊体膜的电子传递活性得到显著提高,室温吸收光谱有所提高.且能缓解类囊体膜18.0 ku多肽组分的降解.  相似文献   

6.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旱育条件下两优培九苗期的光能转化特性。结果表明,水稻在旱育条件下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类囊体膜电子传递活性。从类囊体膜的室温吸收光谱、室温荧光发射光谱来看,旱育条件下能增强吸收光谱峰值,但类囊体膜多肽组分未发生明显变化。两优培九在旱育条件下的光能转化特性较水育条件下高,表明两优培九在旱育秧条件下能更好地发挥其光能转化潜力。两优培九光能转化能力比相同条件下的汕优63高,这可能是其具有高产潜力的生理基础之一。研究也表明,秧苗培育时间过长不利于获得高质量的秧苗,时间以30d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剪穗处理,人为增大源库比率,研究籽粒库对功能叶片同化产物积累及转运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源库互作条件下叶片的衰老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偃6号和9430小麦为供试材料,在小麦扬花期,从穗顶部向下剪去穗长的3/4,留基部的1/4小穗,以不剪穗为对照,于剪穗后每隔7d测定小麦顶三叶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灌浆后期顶三叶的丙二醛含量。【结果】剪穗处理后,小麦顶三叶出现明显的"叶色倒置现象"。剪穗处理21d后,小偃6号倒二叶和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旗叶;剪穗后28d,9430倒二叶的叶绿素含量高于旗叶。剪穗处理增加了干物质、可溶性糖在功能叶片中的积累,增加了淀粉在旗叶、倒二叶中的积累,而使倒三叶中淀粉的积累减少;剪穗处理使旗叶的丙二醛含量增加,倒二叶和倒三叶的丙二醛含量降低。【结论】剪3/4穗处理明显加速了旗叶的衰老,而使倒二叶和倒三叶的衰老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Cd2 与根际pH双重胁迫下对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幼苗叶片的有关光合参数,探讨了Cd2 与根际pH值对植物毒害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叶片中Cd2 和叶绿素的含量、类囊体膜的室温吸收和发射光谱的峰值均下降,而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和类囊体膜的光合电子传递活性为先升后降,以pH6.0时最高。类囊体膜的多肽组分分析表明,各pH梯度的类囊体膜蛋白多肽组分降解程度较为一致。Cd2 和pH的双重胁迫并没改变单一pH作用下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胁迫早期(10d),pH值对杂交稻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施氮量的增加,一年生黑麦草功能叶(倒2、3、4叶)叶面积、叶绿素、全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功能叶叶面积、叶绿素、全氮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反映了其光合能力增强.功能叶含氮量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因型谷子叶片衰老及活性氧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谷子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为谷子生产与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个抗旱性不同的谷子品种为材料,研究了谷子开花至成熟期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酶促防御系统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及MDA和O-2积累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谷子开花后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SOD、POD、CAT活性均在开花7d达到最大值,其后逐渐下降,各叶位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不同品种表现为大同32太选1号白谷9号;功能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下降,各叶位表现为旗叶倒二叶倒三叶,不同品种表现为大同32太选1号白谷9号;功能叶片O-2和MDA含量随叶片衰老而增高,各叶位表现为倒三叶倒二叶旗叶,不同品种表现为白谷9号太选1号大同32;3个谷子品种产量表现为大同32太选1号白谷9号。【结论】生产实践中,选择绿叶功能期长、抗逆丰产的品种是旱区谷子丰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小麦生育后期不同叶位的叶片衰老情况,采用分光光度法,以郑麦7698、周麦18、矮抗58、京411小麦品种为材料,对抽穗期、灌浆中期和成熟期小麦不同叶位光合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抽穗期和灌浆中期,4个小麦品种不同叶位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表现为旗叶>倒2叶>倒3叶,且品种间差异不大。抽穗期,4个品种旗叶、倒2叶和倒3叶平均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3.22、2.68、2.34mg/g,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1.02、0.89、0.82mg/g,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59、0.49、0.43mg/g;灌浆中期,旗叶、倒2叶和倒3叶4个品种平均叶绿素a含量分别为3.22、2.68、1.86mg/g,叶绿素b含量分别为1.29、1.15、0.81mg/g,类胡萝卜素分别为0.14、0.08、0.05mg/g。而成熟期不同叶位间光合色素变化无明显规律,且品种间差异较大。叶绿素a/b值在抽穗期和灌浆中期也基本呈现出随着叶位上升而升高的规律,而成熟期叶绿素a/b值明显降低,且倒3叶叶绿素a/b值高于旗叶,相同叶位品种间叶绿素a/b值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曼陀罗引种驯化前后光合特性的变化。[方法]测定净光合速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曼陀罗引种驯化前后光合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曲线,且存在光合"午休"现象。驯化后净光合速率、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所降低,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有所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极显著(P<0.01)。[结论]获得曼陀罗引种驯化前后光合特性的相关资料为更好地研究曼陀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土培试验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对佛手叶片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氮降低叶绿素(Chl)含量、叶绿素a(Chl a)含量以及Chl a /叶绿素b(Chlb),同时增加类胡萝卜素(Car)/Chl值;缺氮条件下,佛手叶片气体交换率、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II的电子传递效率(ETR)呈下降趋势,初始荧光(Fo)以及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则随氮缺乏程度的加剧而升高;同时,缺氮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叶绿体类囊体片层结构损伤等.可见,缺氮主要是通过减少光合色素含量,降低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引起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进而损伤叶绿体类囊体结构及光合反应中心,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紫薇’不结球紫色小白菜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紫色小白菜营养品质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紫色小白菜花青苷的含量变化表现为随低温处理程度的加重先升高后下降。(2)随着低温处理程度的加重,紫色小白菜的类黄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现先缓慢上升后急剧下降的变化规律。(3)随着低温处理程度的加重,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ψPO)、光合性能指数(PIABS)均呈现出显著下降的趋势。(4)光合性能指数PIABS随着低温处理的加重而呈现先缓慢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以有活性的反应中心(RC)为基础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表明,紫色小白菜叶片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光能(TRO/RC)、单位反应中心传递的能量(ETO/RC)和单位反应中心热耗散的能量(DIO/RC)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以单位受光面积(CS)为基础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表明,低温处理后,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O/CS)、单位面积的热耗散(DIO/CS)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O/CS)和叶片单位面积上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数量(RC/CSO)则呈现出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规律。紫色小白菜叶片中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ψPO)、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中QA-下游的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ΨO)、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ψEO)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现先缓慢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而表示叶片的相对可变荧光(VJ)、K相可变荧光占J相可变荧光比例(WK)以及QA被还原的最大速率(MO)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先下降后逐渐上升,说明过度的低温环境使QA下游电子受体接受电子能力明显下降,电子传递受到抑制,从而造成QA-或QA2-的大量积累,致使PSⅡ反应中心的活性状态受到破坏。综上分析表明,TⅡ处理最有利于提高紫色小白菜光能利用率,增加光合色素含量,促进了部分营养品质的改善,可为紫色小白菜耐低温生产的推广运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桃果实的糖酸含量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桃糖酸含量的变化特征。[方法]以盛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的普通桃、油桃和蟠桃为材料,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氢氧化钠滴定法测定有机酸含量。[结果]普通桃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果实迅速膨大期下降;油桃和蟠桃可溶性糖含量在果实速长生育期前期下降,后期上升,硬核前期下降,之后上升,但发育后期蟠桃可溶性糖含量无明显变化。普通桃有机酸含量在硬核后期和果实迅速膨大前期下降。油桃有机酸含量先下降,又大幅度上升,硬核前期下降,中期无明显变化,之后一直下降。蟠桃有机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裂果油桃有机酸含量高于正常果。[结论]盛花后不同发育时期的3种桃果实糖酸含量的变化趋势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黄条金刚竹花期内源激素与生理指标含量变化与开花衰老之间的关系,对黄条金刚竹开花与未开花植株各器官花期内源激素(ZR、GA3、ABA及IAA)与生理指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SOD、POD、MDA、可溶性糖)的含量(活性)进行测定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植株ZR、ABA和IAA总含量高于未开花植株,GA3总含量低于未开花植株;开花植株ZR含量在叶、秆、鞭中下降,花序中先上升后下降。开花植株中,ABA含量在叶、秆和鞭中持续上升。IAA含量在叶、秆、花序中先上升后下降,在鞭中一直下降,GA3含量在各器官中均先上升后下降。开花与未开花植株的各项生理指标变化呈现大致相同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均下降,其中开花植株下降幅度大;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SOD和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MDA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黄条金刚竹内源激素变化对竹子开花和衰老影响明显,竹子外在衰老表型和衰老过程伴随的生理指标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牡丹在衰老过程中叶片光合机构活性的变化与光合能力的维持关系,本试验以早衰品种‘肉芙蓉,和晚衰品种‘卷叶红’为材料,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技术(JIP test)和820 nm光吸收技术,研究牡丹在衰老过程中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机构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衰老进程中,牡丹Pn和叶绿素含量以相同的趋势下降,肉芙蓉’快于‘卷叶红’的下降.通过对荧光参数的分析,发现牡丹叶在衰老时,PSⅡ电子受体侧受到的伤害大于电子供体测,而单位面积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数量(RC/CSo)显著下降,同时PS Ⅰ的活性也大幅下降.无论PSⅡ还是PS Ⅰ的活性,肉芙蓉’的下降幅度都大于‘卷叶红’.由此得出:PS Ⅰ和PSⅡ光系统活性的快速下降和光合电子传递能力的衰退是牡丹叶片光合能力迅速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小麦旗叶光合功能衰退过程中PSII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小麦旗叶光合功能自然衰退过程中光合膜特性变化的观察结果表明,在光合功能可逆衰退阶段中,类囊体及PSⅡ颗粒电子传递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多肽组分也维持相对稳定.进入光合功能不可逆衰退阶段后,PSⅡ活性呈快速下降趋势,PSⅡ的OEC33kD、OEC17kD、CP43等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降解;在接近自然强光(1 00O、1 800μmol E·m-2·s-1)的光照处理下,不可逆阶段PSⅡ活性下降的速度明显比可逆阶段快,人工极强光(2 500、3 000μmol E·m-2·s-1)处理下2个阶段PSⅡ活性均显著下降;在光合功能衰退可逆阶段,与单纯光逆境胁迫相比较,高温强光逆境下SPⅡ颗粒活性下降更加显著,OEC33kD、CP43也出现不同程度降解,在光合功能衰退不可逆阶段,由于PSⅡ颗粒对光温敏感组分已基本降解,抵御光温逆境损伤的能力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研不同叶位叶片对两系超级杂交稻籽粒充实的影响。[方法]以两系超级杂交稻组合两优389为材料,抽穗期进行剪叶处理,研究不同叶位叶片对籽粒充实度的影响。[结果]剪叶会显著降低水稻的结实率和粒重,增加空秕粒率,从而降低籽粒产量。不同部位叶片对两优389籽粒充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剑叶、倒二叶、倒三叶及以下叶片;不同剪叶处理对二次枝梗结实率、空秕粒率的影响均大于一次枝梗。[结论]灌浆结实期确保功能叶不受伤害是实现超级稻高产优质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去污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聚乙二醇辛基苯乙醚(Triton-X 100,TX)对菠菜类囊体膜的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DS处理的类囊体膜叶绿素a与b的比值、光系统Ⅰ(PSI)的耗氧活性、光系统Ⅱ(PSⅡ)的放氧活性以及室温吸收光谱的下降程度等要明显大于TX处理.这说明SDS与类囊体膜蛋白相互作用.微环境变化更为明显,SDS对菠菜类囊体膜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要大于T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