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探索棉花合理施肥的规律,我们在早发,伏旱的1973年和晚发、伏涝的1974年,分别调查了10个亩产皮棉百斤以上的生产队的施肥情况。现将调查结果综合如下。一、要提高棉花产量,必须提高施肥水平。1973年调查的10个生产队,共植棉1274亩,平均亩产皮棉150.4斤,每亩用肥量折纯氮17.9斤。其中亩产皮棉100~180斤的3个生产队,每亩用肥折纯氮12.6斤;亩产皮棉140—160斤的4个队,每亩  相似文献   

2.
我们大队有二百五十亩棉田,文化大革命以前棉花产量一直很低,皮棉亩产长期在四十斤上下徘徊。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们认其学习毛主席的哲学思想,抵制“四人帮”形而上学谬论的影响,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植棉实践,推广育苗移栽等先进经验,较好地解决了棉花生产中的一些矛盾,获得连年稳产高产。到一九七三年,棉花产量连续四年超《纲要》,一九七四年达到一百六十斤,一九七五年达到一百七十二斤,一九七六年在遭受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然夺得一百五十二斤的好收成。贫下中农深有  相似文献   

3.
棉豆间种     
君山农场二分场二队,一九七三年在五亩试验田里获得棉花亩产180斤的高产之后,一九七四年,又在这五亩地里进行了棉花、黄豆间作试验,棉花亩产皮棉170.5斤,其中间作黄豆四亩共收494斤,平均亩产123.5斤。他们的作法是:这五亩地年前冬耕,四月十日整厢,厢宽9尺,棉花宽行2.1尺,窄行9寸,四月十一日播种。  相似文献   

4.
道县是湖南南部一个半山半丘陵地区。从一九六五年开始试种秋棉花,到一九七三年发展到1200多亩,单产不断提高,最高的达150余斤。大坪铺棉花试验站一九七二年试种0.5亩,折合早稻亩产984斤,秋棉亩产145斤,油菜籽亩产204斤。一九七三年该站在早稻收割后种上了秋棉18.6亩,平均早稻亩产594斤,秋棉花109.7斤,油菜籽120斤。其中有0.6亩,早稻亩产804斤,秋棉亩产130斤。据初步总结几个试验点的经验,要种好秋棉花,应抓好以下几个关键性措施:1.选好棉田。选择当风向阳、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沙壤田,有利秋棉成活快,长势好,结桃早。  相似文献   

5.
前几年,我们的棉花产量总在百斤上徘徊不前。群众说:“看看长相满好,收收产量不高”。通过分析总结,认为原因之一是密度稀,结铃少,铃子小。为了夺取棉花高产,我们从一九七二年开始,在向阳三队、联民三队等四个生产队试种“万株棉”,都获得亩产皮棉一百五十斤的好收成。一九七五年,我们狠抓了典型示范,我们蹲点的向阳三队高密度棉花有30.46亩,占全队棉田面积20%。公社党委在播种、苗期、蕾期、花铃期和打顶等关键阶段,先后召开五次现场交流会,既解决思想问题,又研究技术措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三年,我社以批林整风为纲,实行科学种田,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战胜了前旱后涝和虫害,夺得了粮棉大丰收。全社8500亩粮田亩产达到1002斤,比上年增产27斤;6000亩棉花亩产皮棉153斤,比上年增加38斤,总产量比上年增产四成。我们实行科学种棉的主要经验是:适时早播全苗早发我社一般在4月5日开始试播,4月13日以后抓好天气抢播,4月20日播完。掌握适期的方法是看天气、查地温,当5厘米土层地温达到12℃并有上升趋势时开始播  相似文献   

7.
一九七四年以来,湘乡县长丰公社长丰大队第三生产队科研组,连续两年进行了油菜——棉花连作及豌豆(保豌二号)——棉花连作试验,试验面积分别为一点二四亩和一点一亩。试验产量:一九七四年,豌豆亩产二百五十六斤,皮棉一百二十五斤;一九七五年,油菜籽亩产二百一十九点五斤,皮棉一百七十二点六斤。试验地棉花均系直播,供试品种是岱红岱,播种时间,一九七四年是五月十七日,一九七五年是五月十三日。主要措施是:第一,及时播种,保质量。  相似文献   

8.
我们植棉组是一九七二年开始成立的。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连续几年试验推广棉花育苗移栽,研究移栽棉花的生长特点,探索棉花高产规律,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我们全组140亩棉花全部育苗移栽,预计亩产在250斤左右,其中53亩丰产田可望达到303斤。一、产量结构几年来,我们植棉组移栽棉花产量稳定在二、三百斤,从产量结构上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相对稳定的密度。我组移栽棉花每亩株数一直稳定在四千株左右。一九七三年为四千一百五十株,一九七四年四千二百株,今年四千株。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大荔县张家庄大队位于洛河之滨,土壤为沙绵土,适宜栽培棉花。该大队郏拉香植棉组有女组员26人和一名老农。1973年在党的领导下,他们认真贯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树立为革命务棉的思想,实行科学种田,经过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与旧的习惯势力斗,创造了空前的高产纪录,全组52.5亩棉花,亩产皮棉由1972年的180斤猛增到325.6斤。郏拉香植棉组科学务棉的经验,我们体会主要是:一、育苗移栽,充分发挥棉花无限开花结桃习性的作用,早结桃,多结桃。他们全部采用塑料薄膜保温方格育苗,特别重视规格质量要求。苗床播种是3月16日,苗床宽4尺,深6寸,长一般  相似文献   

10.
一九七四年,我们科研组开展了蚕豆棉花连作试验,为夺取粮棉双高产探索门路,蚕豆亩产205斤,棉花产量,密度每亩5626株的,实收籽棉424斤,折合皮棉160斤;每亩11400株的,实收籽棉385斤,折合皮棉146斤。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队的贫下中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一九七三年夺得了第十二个粮棉双丰收年,全队粮食亩产一千三百一十斤,一百一十三亩棉花亩产皮棉一百九十八斤。在过去的十二年中,粮食有四年超《纲要》,八年达“纲半”,棉花有三年超《纲要》,五年达“纲半”,四年接近“双纲”。粮棉的连续丰收,使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壮大,社员收入不断增加,一九七三年全队每人平均分配一百七十元。基础与全局抓好棉花生产的基础,是关系到能否夺取高产的全局问题。过去,我们把夺取棉花高产的重点放在播种以后,忽视了播种前的基础工作,结果往往是要早发,茬口不好;要多结桃,没有肥料,使全局处  相似文献   

12.
我县位于洞庭湖北,是个水网湖区,共种植水稻五十三万亩,棉花九万亩。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下,堤垸年久失修,人民苦于水害,常年粮食亩产二、三百斤,皮棉亩产三十来斤。解放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  相似文献   

13.
我们连的棉花生产,多年来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前进。一九六四年以来,在大面积的粘土地上,棉花亩产皮棉连续十年超“纲要”,其中八年稳定在一百斤以上,六年获得一百五十斤以上的好收成。一九七三年全连种植的一千六百零六亩棉花,在早期低温,中、后期缺水以及劳力不足等不利条件下,经过全连的艰苦努力,仍获得亩产皮棉110.9斤的产量。一、整地铺沙改良土壤我连棉田是在大戈壁滩上垦的荒。土壤板结,粘性重,带碱性,前期气温较低,棉苗出土不整齐,不好保全苗,幼苗发育缓慢,后期又贪青晚熟。因此,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一九七三年,棉区各级党委,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推动农业学大寨运动,积极贯彻全国棉花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抓大事,促大干,战胜了旱、涝、低温、病、虫等自然灾害,夺得了棉花大幅度增产。有的省(市)棉花亩产超过百斤。上《纲要》的地、县成倍增加。各地出现了一批亩产皮棉一百五十斤以上的公社、二百斤以上的大队,并出现了三百斤以上的植棉组。一  相似文献   

15.
湖北钟祥县红旗大队农科所,1972-1974年连续做了三年棉花万株密植试验,每年皮棉单产都突破双百斤,初步摸索到棉花密植高产的一些规律。在此基础上,1975年种了一亩三万株高密度试验田,实收皮棉238斤,于9月29日收花结束,与本生产队亩产150斤皮棉的大田(每亩5460株)比较,要少用工5个,少用肥料投资16.32元,少用农药投资6.33元,并提早成熟一个月,是一块令人信服的高产、早熟、低成本的棉花样板田。1975年10月,我所同钟样县农业局、红旗大队农科所的同志一起,对这块试验田进行了调查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两粮一棉”这条路子,我们想了五年种了四年,一九七四年试种一百亩,基本获得了成功。平均一亩地产粮九百四十二斤,产棉一百三十六斤。按照国家计划面积计算,亩产粮食为一千四百七十二斤,亩产皮棉二百六十斤,比习惯种植粮食增产22.6%,皮棉增产52.9%。这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批林批孔的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郊区自1964年实现棉花产量超“纲要”后,1968年平均亩产皮棉曾超过150斤。近几年来进展缓慢,产量徘徊在115斤上下,但也出现了一批连年亩产皮棉200斤左右和粮棉双高产的单位。这充分说明了棉花增产的潜力是很大的。因此,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棉花早发稳长不早衰的高产生育规律,对促进棉花生产大上快上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三年我所和郴县、临武、桂东县农科所等四个单位,在收完早熟早稻、小麦、红花草子种后,进行了棉花迟播试验。试验面积六厘至一亩。分别于六月八日、五月二十九日、七月十四日、六月二十日播种。获得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三十点二斤,最高的达二百一十七点六斤。为解决粮与棉,草子留种与棉争地、争劳力的矛盾,夺取粮棉双丰收开辟了一条新路子。主要经验是:1.品种选择。各类前作及棉花均要选择早熟品种。2.及时抢播。试种结果,七月十四日播种的亩产皮棉六十斤,比六月八日播种的减产百分之四十一。因此要集中劳力抢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正定县南豆大队第四生产队,为了探索棉花高产规律,7r4年进行了高密度、早打顶的试验,在菜园地种植了4.8亩棉花,采取大麦和棉花间作,4.2尺一带,棉花行距平均2.1尺,株距2.8寸,每亩留苗12000株,到7月6日即全部打完了顶尖。据秋季收花时调查,每亩实有棉花10000株,株高80厘米,每株平均3.5个果枝,单株结铃9.1个,空株占5%,脱落率24.1%。经过精细管理,每自然亩收大麦300斤,皮棉128斤,折合亩产粮食1200斤,棉花170.6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六年气候反常,温度低,阴雨天多,日照少,很不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导致石家庄地区棉花晚熟减产。但广大贫下中农发扬人定胜天为革命种好棉花的革命精神,采取有效的措施,与自然灾害作斗争,仍有不少田块夺得了亩产霜前花百斤皮棉左右的收成,并总结出了不少可贵的、适应这种不利气候特点的栽培管理技术。为了系统地调查总结他们的经验,提供今后在大面积增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