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捻转血矛线虫是圆线虫属毛圆科线虫,呈毛发状,因吸血而呈现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矛状小齿;雄虫长15-19mm、雌虫长27~30mm。因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在红色含血的肠道周围.形成了红白线条相间的外观。故称捻转血矛线虫,亦称捻转胃虫。  相似文献   

2.
<正>捻转血矛线虫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的真胃及小肠内,虫体呈毛发状,因吸血而呈现淡红色,生殖器官呈白色,吸饱血的消化器官呈红色,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含血的肠道周围,形成红白线条相间的外观,似"麻花状",故称捻转血矛线虫[1-3]。主要危害:虫体寄生于真胃,虫体的前端刺入胃黏膜,引起其损伤,造成真胃炎症和出血;分泌毒素可影响造血功能、消化液的分泌紊乱和对饲料的消化吸收,使病羊呈现营养不良等一系列症状;有  相似文献   

3.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它是由寄生于羊、牛及反刍动物真胃为主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此病遍布我国各地,由于人们对此病缺乏认识和了解,常造成高死亡、少收益等状况。1虫体形态及生活史捻转血矛线虫是一种纤细柔软淡红色线虫,和饲养观赏鱼的红虫外观感觉上很相似,像细小的绒毛,体似鞭虫。雌虫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因含血液而呈红色的肠道形成红白二线互相捻转的  相似文献   

4.
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寄生于反刍动物第四胃,偶见于小肠而引起的消化道寄生线虫病。因该虫体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红色含血的肠道周围,形成了红白相间的外观,肉眼可见,故称捻转血茅线虫,致病力强。该病分布于全国各地,感染后造成动物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严重时引起死亡,对养羊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1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矛状小齿。虫卵无色,壳薄,大小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在羊场进行肠道蠕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羊捻转血矛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及莫尼茨绦虫的发病率较高,要引起养羊场(户)的关注。(一)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羊、牛等反刍动物真胃(皱胃)和小肠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也叫羊捻转胃虫病。1.病原。羊捻转血矛线虫外观呈毛发状,呈淡红色。颈乳突显著,呈锥形,伸向后侧方。头端尖  相似文献   

7.
正1病原捻转血矛线虫也称捻转胃虫,是毛圆科血矛属中最常见线虫。虫体淡红色,头端细,口囊小,内有一矛状刺,一般有颈乳突。雄虫长18~20 mm,肉眼观尾部膨大呈半环状,交合伞的背中偏于一侧,背肋呈"人"字形,雌虫长25~34 mm,新鲜虫体很像红白线捻在一起(红色为肠管内吸满血,白色为虫的生殖系统),或灰白色(陈旧虫体)捻在一起,形成红白或灰白相间的麻花状外观。生殖孔处多有一舌状  相似文献   

8.
正念转血矛线虫属毛园科,寄生于反刍兽第4胃(皱胃),偶见于小肠内,成虫呈毛发状,因吸血而显现淡红色,因白色的生殖器官环绕于红色含血的肠道周围,形成红白线条相间的外观,故称念转血矛线虫。念转血矛线虫病可引起羊贫血、消瘦和慢性消耗性症状,并能引起死亡,给养羊业造成严重损失。阿荣旗某乡镇养殖户春季转场放牧期间,因没有及时采取驱虫预防措施,导致绵羊发生了念转血矛线虫病,经过笔者的诊断和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猪的三种线虫病,即猪捻转血矛线虫病、猪类圆线虫病和猪鞭虫病。常见的猪捻转血矛线虫有3种,即细小捻转血矛线虫、圆形螺咽线虫和六翼泡首线虫;猪类圆线虫病主要是指兰氏类圆线虫;猪鞭形线虫简称猪鞭虫。本文主要从虫体、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猪三类线虫病进行了阐述。1猪捻转血矛线虫病1.1虫体常见于猪的捻转血矛线虫有3种:一种是细小捻转血矛线虫,又称红色猪圆线虫;另外2种粗大捻转血矛线虫是圆形螺咽线虫和六翼泡首线虫。  相似文献   

10.
山羊捻转血矛线虫主要寄生于山羊真胃,其是一种纤细、柔软,呈淡红色的线虫。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羔羊和青年羊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低湿的草地有利于本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为了方便临床上鉴定羊消化道常见且易混淆线虫虫卵并丰富相关资料,试验从羊消化道中采集疑似捻转血矛线虫、夏伯特线虫、食道口线虫和奥斯特线虫共4种线虫,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虫种,将4种线虫于体外短暂培养后得到纯种虫卵,通过观察虫卵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形态变化获取每种线虫虫卵形态特征,并对虫卵的长径、宽径和长宽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鉴定4种线虫分别为捻转血矛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和普通奥斯特线虫。4种线虫虫卵初期胚胎多呈收缩状态且形似桑葚,在外观形态上具有相似性,均为双层卵壳,多数对称,少数不对称。捻转血矛线虫虫卵呈短椭圆形,颜色较浅;绵羊夏伯特线虫虫卵呈椭圆形,颜色较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深;粗纹食道口线虫虫卵呈长椭圆形,颜色较捻转血矛线虫虫卵深,与绵羊夏伯特线虫虫卵相近;普通奥斯特线虫虫卵亦呈长椭圆形,颜色与捻转血矛线虫相近,较绵羊夏伯特线虫和粗纹食道口线虫虫卵浅。虫卵在生理盐水中培养1~6 d后,捻转血矛线虫、绵羊夏伯特线虫和普通奥斯特线虫依次进入蝌蚪期和幼虫期,但仅凭肉眼依然难以区分虫卵种类;绵羊食道口线虫未观察到含蝌蚪或含幼虫的虫卵,仅在桑葚期观察到胚胎收缩成1团及...  相似文献   

12.
正矛形双腔吸虫又叫枝腔吸虫,属于双腔科双腔属,虫体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肝脏、胆管和胆囊内。虫体扁平呈矛头状、棕红色、透明。捻转血矛线虫是反刍动物常见的消化道寄生线虫,属于毛圆科血矛属。捻转血矛线虫的成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第四胃和小肠,因吸血可导致反刍动物贫血和衰弱,引起幼龄动物尤其是羔羊死亡,给畜牧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隆德县某养羊户饲养的65只绵羊,2015年9月份,发现羊群逐渐消瘦,身体衰弱,被毛粗乱,食欲减  相似文献   

13.
林麝捻转血矛线虫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林麝粪样中疑似血矛属线虫虫卵的虫种,本研究提取四川和陕西地区林麝粪样中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对其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全序列进行PCR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显示14个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DNA样品ITS全序列片段大小为786 bp~788 bp,序列相似性为99.0%~100%;经序列BLAST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所有疑似血矛属线虫的虫卵样品均为捻转血矛线虫,与NCBI基因库中多株捻转血矛线虫的ITS序列相似性为97.0%~99.5%。研究结果表明,寄生于林麝的血矛属线虫为捻转血矛线虫,从而为控制林麝捻转血矛线虫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兽医学报》2019,(12):2342-2349
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是最重要的家畜寄生虫之一。已报道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参与虫体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目前捻转血矛线虫转甲状腺素蛋白(Hc-TTR-51)的定位及功能尚未见报道。研究首先克隆捻转血矛线虫Hc-ttr-51基因,然后分析其蛋白在捻转血矛线虫、HEK 293T细胞内的定位情况,最后RNA干扰Hc-ttr-51基因分析对秀丽隐杆线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对其功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捻转血矛线虫Hc-ttr-51基因在虫体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与其他发育期虫体相比,L1、L3、雄成虫该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上升。在L3期虫体体内该蛋白广泛表达,L4期和成虫体内该蛋白特异性表达于性腺。在HEK 293T细胞中,该蛋白在细胞质中呈明显的点状分布。RNA干扰秀丽隐杆线虫Hc-ttr-51基因表达后,虫体产卵量极显著下降,体长体宽显著缩短,咽泵率显著下降。以上研究为捻转血矛线虫生长发育特性、疫苗研究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新疆塔城及博乐地区羊捻转血矛线虫的流行情况和系统进化关系,以及这两个地区捻转血矛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在塔城和博乐地区分别收集20、12个羊皱胃分离捻转血矛线虫,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抗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在塔城地区的14个羊皱胃内发现有寄生性线虫,通过PCR鉴定出27只捻转血矛线虫;在博乐地区的7个羊皱胃内发现有寄生性线虫,共鉴定出55只捻转血矛线虫。对PCR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并应用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本试验所测序列与GenBank上的捻转血矛线虫虫株序列聚为一支,置信度为100%;与捻转血矛线虫同科不同属的环纹背带线虫虫株序列相聚类,置信度为100%;其外群为不同科、不同属的羊仰口线虫,登录号为KP792295.1;内群与外群分别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对β-tubulin基因进行多序列比对发现,所选样本并未出现苯并咪唑类药物抗性。本研究有助于了解捻转血矛线虫流行情况,并为捻转血矛线虫系统进化及苯并咪唑类药物抗性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调查乌审旗地区捻转血矛线虫感染及耐药性情况,通过粪便中虫卵定性定量及剖检法对乌审旗不同地区的绵羊进行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情况调查,并开展了驱虫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绵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流行比较严重,平均感染率和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89%和416.92×200个/g,捻转血矛线虫对伊维菌素注射剂和阿苯达唑片剂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正羊捻转血矛线虫病也称之为羊捻转胃虫病,它是由寄生于羊等反刍动物真胃内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羊的一种胃肠道寄生虫病。此病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但往往由于一部分养羊场户对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一旦羊群发生感染后,常常会因捻转血矛线虫吸附于羊的真胃壁黏膜吸取病羊体内的血液而获取营养,从而则会导致病羊出现渐进性贫血、瘦弱、营养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新疆伊犁地区捻转血矛线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药性情况,本课题组对该地区某绵羊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苯并咪唑抗药性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调查。在通过捻转血矛线虫ITS-2种特异性PCR鉴定为捻转血矛线虫的基础上,分别扩增了27条捻转血矛线虫雄虫的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测序后对抗药性相关的167,198位点和200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羊场的捻转血矛线虫种群的抗药性突变只发生在198位点和200位点,以198位点的抗药性突变为主,没有在167位点发现抗药性突变。共发现了4种基因型,198纯合敏感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20; 74. 07%)、198杂合抗药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3; 11. 11%)、198纯合敏感型及200位点杂合抗药型(2; 7. 41%)和198纯合抗药型及200位点纯合敏感型(2; 7. 41%)。该羊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中存在198位点的纯合抗药型突变,说明有抗药性的风险,需要引起注意。本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报道了新疆伊犁地区捻转血矛线虫种群Ⅰ型β微管蛋白基因存在苯并咪唑抗药性突变,这对该地区以及其他类似地区的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控以及抗药性的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黑山羊捻转血矛线虫,亦称捻转胃虫,是毛圆科线虫中致病性最强的一种,主要寄生于山羊真胃,其危害主要是使病羊生长迟缓,消瘦、饲料消耗量增加,生产性能降低,综合抗病能力下降,极易诱发其他疾病,甚至引起死亡。若不重视,常给养殖者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1虫体形态虫体因吸血而呈淡红色。头端尖细,口囊小,内有一背矛状  相似文献   

20.
为能快速灵敏的检测羊捻转血矛线虫病,试验采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对羊捻转血矛线虫进行二重PCR扩增。对反应条件和体系的优化,筛选出2组可用以鉴定羊捻转血矛线虫的微卫星DNA组合。结果表明:PCR条带清晰、与预期片段大小吻合。试验建立了快速准确识别羊捻转血矛线虫的分子鉴定方法,为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快速检测和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