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本文应用10余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结果,对新植苎麻幼苗打顶能促进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显著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进行了评述;并对新植麻园采用幼苗打顶,实现"三当"、"一优"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商讨意见.  相似文献   

2.
新植苎麻采取幼苗打顶,能促进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显著提高纤维产量,这是新植麻园快速高产优质的一项有效措施,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但此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有时效果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3.
新植苎麻采取幼苗打顶,能促进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显著提高纤维产量,这是新植麻园快速高产优质的一项有效措施,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但此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有时效果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新植苎麻当年发蔸小、分株少、生长慢、产量低的问题,我们于1984年8月28日对8月8日苎麻嫩梢带叶沙插的500株麻苗,采取了幼苗打顶措施。12月29日调查,打顶后的麻苗地下部分为139克,比没打顶的23.5克(对照)提高近5倍,且同时促进了地上部的生长和发育,显著提高了纤维产量。1985年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新植苎麻当年发蔸小、分株少、生长慢、产量低的问题,我们于1984年8月28日对8月8日苎麻嫩梢带叶沙插的500株麻苗,采取了幼苗打顶措施。12月29日调查,打顶后的麻苗地下部分为139克,比没打顶的23.5克(对照)提高近5倍,且同时促进了地上部的生长和发育,显著提高了纤维产量。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新植甘蔗幼苗黄化发生严重的蔗地实地调查和田间试验,探讨新植甘蔗幼苗黄化及生长缓慢发生的原因。调查发现,发生新植蔗黄化苗的蔗地土壤平均pH3.47,而相邻无黄化苗发生的蔗地土壤平均pH为4.1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黄化甘蔗幼苗叶片铝含量大大高于正常植株,其中黄化重的植株是正常植株的2.42倍,并导致有效锰和有效铁含量的大大减少。根据调查和试验分析结果,初步推断,新植甘蔗黄化和生长缓慢,是土壤强酸性导致铝离子含量过高,对蔗株产生了毒害。  相似文献   

7.
化学打顶对东疆棉花生长发育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陆地棉品系大铃148为供试材料,以主要成分为氟节胺的“禾田福可”为打顶剂,研究了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对棉花株高、果枝节数、棉铃空间分布、铃重等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打顶能有效抑制棉花顶尖生长,起到类似人工打顶的效果。和常规人工打顶相比,化学打顶棉花株高和主茎节间数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下部和中部结铃数差异显著,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化学打顶剂在甘肃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5年在甘肃敦煌植棉区,应用2种化学打顶剂进行不同施用时间和剂量的田间试验表明,土优塔化学打顶剂在6月28日前后、以900 mL·hm-2的剂量使用,对棉花有较好的封顶效果,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和纤维长度影响不大。2016年示范结果与2015年试验一致  相似文献   

9.
选用新陆中48号,使用无人机喷施化学封顶剂“摇钱素”(质量分数20%的矮壮·甲哌钅翁 水剂),以人工打顶为对照,探索化学封顶剂对新疆南疆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打顶相比,喷施“摇钱素”封顶的棉花株高增加17.1 cm,单株结铃数增加1.1,衣分高1.2百分点,籽指高0.22 g,衣指高0.62 g。喷施“摇钱素”封顶的棉花666.7 m2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纺纱均匀性指数、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均高于人工打顶。可见,无人机喷施“摇钱素”封顶可有效抑制棉花顶端优势,降低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不会降低产量和纤维品质,可替代传统人工打顶。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植茶园难以一次齐苗,特别是改种换植茶园成活率更低,茶园缺株断行,造成土地和光能资源的浪费,影响茶园产量。目前常用的幼苗移栽补缺法无论对成龄茶园或幼龄茶园来说,都收效甚微。这主要  相似文献   

11.
老茶园套种改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种改植,常称“以老带新”或“以新代老”,是指先在老茶园行间套种新茶树,待新茶树成园投产后再挖去老茶树,以此实现老茶园的彻底改造和茶树品种的更新换代的一种改植换种模式。这一技术是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在茶树栽培技术领域内的一项新成果,目前正在推广示范。我省安化、慈利、汨罗和长沙等县部分茶场及我所茶叶试验场先后通  相似文献   

12.
新疆棉区棉花化学打顶剂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明确品种和打顶剂种类对化学打顶效果的影响,并筛选出新疆棉区适宜的化学打顶剂,于2017年在胡杨河试验站采用裂区设计系统研究了品种和打顶处理(5种化学打顶剂、不打顶和人工打顶)对棉花株型、产量性状、早熟性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株型、产量、早熟性和纤维品质差异显著;不同化学打顶剂和不打顶处理棉花株高、果枝数较人工打顶增加,但籽棉产量、早熟性和纤维品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打顶处理以及品种和打顶处理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籽棉产量。在两个品种中,“金棉”和氟节胺处理籽棉产量均与人工相当或高于人工打顶,而其他化学打顶剂及不打顶处理的籽棉产量品种间趋势差异较大。“金棉”和氟节胺对品种要求较低,可在新疆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化学打顶及落叶催熟技术的适用范围、药剂选择、喷药时间与剂量及操作技术、注意事项,采用不同化学打顶剂和落叶剂的组合方式对棉花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化学打顶剂和落叶剂单独使用及组合使用均不会对棉花的产量、品质等经济性状产生负面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部分性状指标有明显提高。因此,为实现机械化管理及机械收花的目标,在黄河流域棉花生产中建议喷施1次化学打顶剂和落叶剂,以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4.
近三年来,由于国内外苎麻的热销,推动了苎麻栽培的技术进步,彻底改变了过去所谓“一年栽麻三年穷”的被动局面,促进了苎麻种植业、加工纺织业和外贸事业的共同发展。根据我省自然条件,重点抓了丘陵红壤旱地植麻速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获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初步总结如下,供交流。一、推广苎麻速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效果1.新植苎麻获得了当年丰产、次年高产早在1979年,我省部分重点麻区的科技工作者就开始从事苎麻“三当”(当年栽、当年收,当年收益)栽培技术的经验示范研究。到1984年,“三当”面积达6546亩,占  相似文献   

15.
棉花机械打顶作业机具的研制、试验与推广 ,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 ,而且对促进兵团棉花种植的全程机械化进程 ,加快兵团棉花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为此 ,石河子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研制开发了“3MD- 12型棉花打顶机”,并就其机械打顶作业性能以及机械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1试验基本情况试验于 2 0 0 2年 7月 13日 - 10月 2 8日 ,在新疆石河子 145团七连 8号地进行。该地种植模式为660 mm 10 0 mm的机采棉模式 ,棉花品种为中棉所 36,地表平整 ,棉苗高度比较整齐。3MD- 12型棉花打顶机的动力选用铁牛— 5 5…  相似文献   

16.
棉花打顶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打顶是棉花生产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直接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概述了棉花打顶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作用,以及各种打顶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棉花打顶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芝麻4个播期7个生育时期打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5年17点次4个播期7个生育时期打顶研究结果表明,各播期接近空梢尖形成始期打顶处理的产量均最高,增产9.8%~17.6%。归纳了打顶的“三个同步”生育规律,提出了推算最佳打顶期公式。适期打顶优化了冠层结构与生育进程,改善了植株的生育性状及产量要素结构,促使了总生物学产量的增加与经济系数的提高,并使籽实饱满、秕粒减少、色泽纯正、商品品位提高1~2个等级。72点次示范增产15.7%。  相似文献   

18.
推广棉花“开心”技术能高产我国多年来,棉花生产提倡过窄垄密植早打顶,也主张过宽垄稀植不整株,都是在主茎果株结铃上下功夫,结果棉花产量低而不稳,很少在大而积棉田上突破亩产皮棉100公斤,河北省沧州市农作科学院副研究员刘永平等棉花科研人员,在地处北纬38...  相似文献   

19.
打顶对烤烟生长和各器官烟碱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打顶对烤烟生长和烟碱积累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通过动态取样的方式,研究了打顶后烤烟各器官的生物量和烟碱积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打顶能够显著促进烟株中、上部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及叶片生物量增加,未打顶烟株的花序生物量增加但叶片生物量降低,打顶和不打顶对烟株的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打顶能够显著刺激烟株根系和叶片的烟碱含量和积累量,尤其对中、上部叶的影响显著,未打顶烟株花序中的烟碱含量和积累量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赣北棉区棉花后期化学药剂打顶对其顶部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完善棉花化学打顶技术在江西的本土化应用,于2014年棉花打顶期,设置了不打顶、人工打顶、喷施不同浓度的化学打顶剂处理,调查各处理喷药后的棉花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一是与不打顶相比,棉花后期喷施适宜浓度的化学打顶剂,可以极显著地降低棉花的株高、抑制棉株上部果枝的伸长,控制棉株顶部果枝及主茎节间的伸长,减少无效果节数,塑造合理的株型,起到了类似或优于人工打顶的效果;二是在棉花常规打顶适期喷施化学打顶M剂1125 ml/hm2加Y剂750 ml/hm2,其霜前籽棉产量和铃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处理,略高于不打顶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