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晾晒时间对初花期紫花苜蓿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卉玲  刘慧  马春晖 《草业科学》2013,30(8):1278-128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晾晒时间对3个品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初花期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在刈割后经2、4和6 h晾晒的紫花苜蓿青贮原料中加入青贮添加剂进行裹包青贮180 d,然后通过现场感官评定和实验室分析评价紫花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晾晒4~6 h可以提高3个品种的紫花苜蓿的青贮发酵品质;晾晒6 h与2 h相比丁酸、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1),可溶性糖的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粗蛋白含量在晾晒4 h时能很好地保存(P<0.01);加入添加剂可显著降低青贮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1)。3个品种的紫花苜蓿均在晾晒4~6 h时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和裸燕麦混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鲜及晾晒后的紫花苜蓿和裸燕麦为原料,分别设计紫花苜蓿单贮、裸燕麦单贮、裸燕麦∶紫花苜蓿=1∶1、裸燕麦∶紫花苜蓿=2∶1及裸燕麦∶紫花苜蓿=1∶2混贮等5个处理,青贮60 d后,对其感官评分、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鲜贮苜蓿在感官评定、V-Score及Kaiser评价体系中表现一般,而晾晒及混合青贮各处理组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青贮评分。晾晒和混合青贮对发酵品质产生影响,两者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H值、 PA(丙酸)、AA(乙酸)、BA(丁酸)和AN/TN(氨态氮/总氮)含量(P<0.01或P<0.05),显著或极显著升高LA(乳酸)含量(P<0.01或P<0.05),其中以裸燕麦∶紫花苜蓿=2∶1降低或升高最明显。晾晒对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粗灰分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其他养分含量影响不大(P>0.05)。混合比例对青贮饲料的所有发酵项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其他养分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晾晒和混合青贮的交互作用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但对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因此,从青贮后感官评价、发酵品质及养分含量来看,紫花苜蓿和裸燕麦混合青贮品质优于单独青贮,且晾晒相对于鲜贮更易于青贮,而无论晾晒和鲜贮,当裸燕麦∶紫花苜蓿=2∶1时,青贮品质均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香蕉(Musa paradisiaca)茎叶与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混合青贮发酵品质,本研究选择新鲜香蕉茎叶和柱花草进行香蕉茎叶单独青贮(以下简称单贮)、柱花草单贮、75%香蕉茎叶+25%柱花草混合青贮(以下简称混贮)及50%香蕉茎叶+50%柱花草混贮,青贮5周后,对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和品质检测,探讨香蕉茎叶与柱花草的适宜混合比例。感官评定结果表明,香蕉茎叶单贮感官评定最优,柱花草单贮感官评分等级最低,二者混贮评分居中,并且随着香蕉茎叶比例的降低青贮饲料感官品质下降。实验室指标分析表明,香蕉茎叶单贮时pH值最低,随着柱花草比例的增加,青贮饲料pH升高(P0.01),而乳酸菌菌落数增加(P0.05);柱花草单贮,乙酸含量最低,乳酸和丁酸含量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丁酸含量很低,对青贮品质影响不大;75%香蕉茎叶与25%柱花草混贮提高了青贮饲料乳酸菌菌落数和乳酸、乙酸的含量。随着柱花草比例的增加,混贮饲料初水分含量降低,粗纤维和粗蛋白的含量显著上升(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P0.05)。综合青贮饲料品质感官评定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香蕉茎叶与柱花草混贮可降低香蕉茎叶初水分含量,提高柱花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水平,改善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当75%香蕉茎叶与25%柱花草混贮时,青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酸化剂与玉米粉混合对高水分香蕉茎叶和假茎青贮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分别以鲜香蕉茎叶和假茎(静置48 h,对应含水率分别为91.1%和94.8%)为青贮原料,添加不同酸化剂与玉米粉进行青贮。在香蕉茎叶青贮时分别添加10%玉米粉(YY组)、10%玉米粉+0.6%甲酸(YJ组)、10%玉米粉+0.4%乙酸(YS组)、10%玉米粉+0.5%丙酸钙(YB组),同时设不添加酸化剂与玉米粉的对照(CK1组);在香蕉假茎青贮时分别添加10%玉米粉(JY组)、10%玉米粉+0.6%甲酸(JJ组)、10%玉米粉+0.4%乙酸(JS组)、10%玉米粉+0.5%丙酸钙(JB组),同时设不添加酸化剂与玉米粉的对照(CK2组)。青贮45 d后开封,对各组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显示:不同添加剂处理后得到的香蕉茎叶和假茎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均优于相应的对照组(CK1和CK2组);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添加玉米粉的YY和JY组p H均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添加不同酸化剂的YJ、YS和YB组与YY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JY组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总酚含量均显著低于JJ组(P0.05),且香蕉茎叶组和香蕉假茎组中均以添加甲酸与玉米粉的组(YJ组和JJ组)乳酸含量最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由此可见,在青贮时加入酸化剂与玉米粉可提高高水分香蕉茎叶和假茎的青贮品质,其中以添加甲酸与玉米粉时的青贮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5.
李文麒  吴哲  玉柱 《饲料工业》2020,41(2):24-2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乳酸菌和晾晒处理对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成熟期籽粒苋为原料,设置两个含水量,分别为新鲜籽粒苋(F)和晾晒4 h的籽粒苋(W),并将这两个含水量的籽粒苋均设置四个不同的处理组:对照(CK)组,植物乳杆菌1(LAP1)组、植物乳杆菌2(LAP2)组和布氏乳杆菌(LAB)组。青贮45 d后,开袋取样分析,用榨汁液检测青贮样品的pH值、氨态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用固体样品检测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淀粉、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布氏乳杆菌显著降低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相比其他处理组,LAP2组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淀粉含量;晾晒和乳酸菌添加对籽粒苋青贮淀粉、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相比新鲜籽粒苋,LAP1晾晒处理组显著提高了饲料蛋白质含量(P<0.05)。从发酵指标来分析,添加乳酸菌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 H值和氨态氮的含量;晾晒和添加乳酸菌对籽粒苋青贮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未经晾晒处理的籽粒苋难以制作高质量的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乳酸菌添加剂对不同生育期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茎叶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孕蕾前期和开花期采集整株菊芋地上茎秆,带回实验室待水分降至65%左右时,切碎装袋青贮。试验设两个处理组,即对照组(不添加乳酸菌组,CK,0 cfu·g–1)和乳酸菌添加组(LAB,5×106 cfu·g–1),青贮60 d后开封,对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营养成分分析评定。结果表明,1)在菊芋开花期,添加乳酸菌组青贮饲料的pH、氨态氮/总氮比值显著降低,乳酸、乙酸含量显著升高(P 0.05);但在孕蕾前期添加乳酸菌其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 0.05),乙酸含量、氨态氮/总氮比值显著升高(P 0.05)。2)菊芋开花期较孕蕾前期茎叶青贮后pH、乙酸、粗灰分含量、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降低(P 0.05),而乳酸、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P 0.05)。以上结果说明,菊芋开花期刈割添加乳酸菌做青贮能够获得较高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评估芦苇与甘草茎叶混合青贮的效果及其适宜的混合比例。将芦苇与甘草茎叶分别按100∶0(L1组)、60∶40(L2组)、50∶50(L3组)、40∶60(L4组)和0∶100(L5组)的重量比例分为5个组进行混合,每组5个重复。青贮90 d后,测定青贮前后的营养成分,鉴定感官品质、发酵品质及有氧暴露第0、1、3、5、7和15天的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随着甘草茎叶所占比例的提高,各组混合青贮粗蛋白质(CP)含量逐渐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逐渐降低(P<0.05),且L5组NDF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L4组和L5组ADF含量显著低于L1组、L2组和L3组(P<0.05)。2)L2组、L3组和L4组混合青贮感官评分较高,等级评为优,且L4组感官评分最高。3) L4组混合青贮pH和丁酸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L2组、L3组和L4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L1组和L5组(P<0.05),且L4组乙酸含量最高;L4组氨态氮/总氮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L2组...  相似文献   

8.
添加剂对红豆草鲜贮或晾晒后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不同含水量和添加剂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青贮品质的影响,为红豆草青贮饲料的调制提供科学依据。将红豆草分为2组,其中1组以鲜样进行青贮,分别设对照、添加甲酸(6mL·kg-1)和蔗糖(2%)处理;另1组晾晒后进行同样的处理;袋装密封青贮360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晾晒处理能够改善红豆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晾晒后青贮可以显著降低乙酸含量(P<0.05),极显著地降低青贮饲料中氨态氮含量(P<0.01)。添加甲酸能够极显著降低红豆草青贮饲料的pH、乙酸和氨态氮含量(P<0.01),提高乳酸的生成量(P<0.01)。晾晒可以极显著地增加青贮饲料中干物质(DM)含量(P<0.01);添加甲酸可以显著降低青贮饲料中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与原料相比,青贮之后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红豆草在单独青贮时因较高的缓能值和低含量的碳水化合物(WSC)而不易调制为优质的青贮饲料,通过添加甲酸可以显著改善红豆草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比例苎麻和象草混合青贮饲料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比例苎麻和象草混合青贮饲料品质,为调制高品质的苎麻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以苎麻和象草为原料,按苎麻和象草干物质比例为2∶8、3∶7、4∶6和10∶0(A、B、C、D组)进行混合青贮,青贮45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青贮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1)单独青贮苎麻的丁酸含量高,弗氏评分等级仅为“劣”,添加象草进行混合青贮可显著提高苎麻青贮饲料的品质;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随象草比例增加而显著提高,其青贮发酵品质在混合青贮比例高于70%时显著降低(P<0.05);苎麻和象草以2∶8的比例混合青贮时其青贮饲料品质最佳,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氨态氮/总氮较低,而粗蛋白质和乳酸含量较高。2)A、B、C组混合青贮饲料在6~72h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NDF和ADF等营养物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随其在瘤胃停留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对于干物质、有机物、ADF而言,A组降解率最高,C组次之,B组最低。对于粗蛋白质、NDF而言,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A组混合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NDF有效降解率最高。综合分析,建议在生产中苎麻和象草混合青贮的最适比例为2∶8。  相似文献   

10.
张颖 《饲料研究》2021,(2):89-92
试验旨在研究揉搓粉碎和微波预处理对玉米秸秆青贮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以微波未处理玉米秸秆青贮为对照,以揉搓粉碎不同长度玉米秸秆为试验对象,在不同微波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后青贮50 d,分析青贮品质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揉搓长度为2 cm的玉米秸秆经过微波预处理有助于提高玉米秸秆青贮感官品质,可评定为优等。揉搓长度为2 cm、500 W微波预处理9 min,玉米秸秆青贮后pH值明显降低,达到3.80。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60.09%和32.19%(P<0.05)。乳酸(LA)和乙酸(AA)含量提高到4.87%和1.45%。研究表明,揉搓粉碎和微波预处理利于玉米秸秆降解转化,可以改善青贮饲料品质。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淀粉类添加物和青贮时间对云南楚雄市干热气候环境下生长的辣木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试验以PKM1品种辣木为材料进行茎叶青贮,共设5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物(CK组),试验组分别添加3%玉米粉(Y1组)、5%玉米粉(Y2组)、3%麦麸粉(M1组)、5%麦麸粉(M2组),分别贮藏30、45 d后评价青贮饲料品质。结果显示,添加物对辣木茎叶青贮品质的改善作用最显著,其次是贮藏时间,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青贮品质影响较小。发酵30、45 d后,Y2组、M1组和M2组辣木茎叶青贮的感官评价均达到一级优良;Y1组达到二级尚好,CK组等级为三级中等;青贮30 d试验组辣木茎叶青贮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P<0.05)。根据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发现,青贮30 d各组的综合排名为M1组>Y2组>M2组>Y1组>CK组;青贮45 d各组综合排名为Y2组>M1组>M2组>Y1组>CK组。研究表明,辣木茎叶青贮30 d时添加3%麦麸粉,青贮45 d时添加5%玉米粉可以更好地改善辣木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2种发酵增效剂(分别简称MAX、MIX)对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感官质量、营养品质和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全株玉米作为青贮原料。试验共分3组,MAX组:青贮时将MAX粉末以2.5 mg/kg均匀加入;MIX组:青贮时将MIX的颗粒以1000 mg/kg均匀加入;空白组(CK组):青贮时不添加任何发酵增效剂,每组3个重复,青贮60 d后开桶取样,测定青贮样品感官质量、营养品质及开桶后有氧暴露0、24、48、72 h发酵特性。结果表明:1)MAX和MIX组感官评定与CK组无显著差异(P>0.05),等级均为一级。2)MAX和MIX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乳酸(L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CK组(P<0.01),淀粉(Sta)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pH及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乙酸(AA)、氨态氮(NH3-N)含量均极显著低于CK组(P<0.01)。3)玉米青贮饲料开桶后随有氧暴露时间的增加,MAX、MIX和CK组LA含量均呈降低趋势,4个时间段MAX和MIX组LA含量均显著高于CK组(P<0.05);MAX、MIX和CK组青贮样品pH均呈升高趋势,4个时间段MAX和MIX组pH均显著低于CK组(P<0.05);有氧暴露24 h前,MAX和MIX组AA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有氧暴露24 h后,MAX和MIX组AA含量显著高于CK组(P<0.05);有氧暴露72 h前,MAX和MIX组NH3-N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MAX、MIX和CK组有氧稳定性时长分别为112.36、112.97和110.37 h。由此可见,全株玉米青贮时添加MAX和MIX对青贮饲料的感官质量无显著影响;添加MAX和MIX可减少青贮过程中DM、CP、Sta的损耗,降低玉米青贮饲料中ADF、NDF、NH3-N的含量,从而提高玉米青贮的发酵品质;添加MAX和MIX对延长全株玉米青贮饲料有氧稳定性时间效果不明显;MAX、MIX之间对青贮饲料营养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米糠和小麦麸对2个品种的马铃薯茎叶青贮品质的影响。采用2×6双因子设计,2个因子分别为马铃薯品种(A)和马铃薯茎叶与米糠、小麦麸的混合比例(B),其中马铃薯品种为庄薯3号(A1)和青薯169号(A2);各混合比例为马铃薯茎叶单独青贮(B1)、85%马铃薯茎叶+15%米糠(B2)、81%马铃薯茎叶+15%米糠+4%小麦麸(B3)、77%马铃薯茎叶+15%米糠+8%小麦麸(B4)、73%马铃薯茎叶+15%米糠+12%小麦麸(B5)、69%马铃薯茎叶+15%米糠+16%小麦麸(B6)。共12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用600 m L玻璃瓶作青贮瓶。室温保存45 d。结果表明,与A1青贮饲料相比,A2青贮饲料有较高的感官评分及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较低的p H及氨态氮、乳酸、丁酸、粗蛋白质含量(P0.05)。与B1青贮饲料相比,B2青贮饲料有较低的p H及乙酸、丁酸、氨态氮、粗蛋白质含量和较高的乳酸、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及感官评分、乳酸/乙酸(P0.05)。与B2青贮饲料相比,B3青贮饲料进一步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 H及氨态氮、乙酸含量(P0.05),提高了感官评分、乳酸/乙酸及乳酸、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含量。B4、B5、B6青贮饲料又比B3青贮饲料有较低的氨态氮和丁酸含量(P0.05),较高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含量(P0.05)。在感官评分、乳酸/乙酸及氨态氮、乳酸、丁酸、干物质含量和上,A、B两因子间存在互作(P0.05)。对于相同比例的米糠和小麦麸,A2青贮饲料比A1青贮饲料更容易青贮成功。由此可见,在马铃薯茎叶中添加15%米糠和4%小麦麸即可获得良好的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14.
水分含量和发酵时间对花椰菜茎叶青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不同水分含量(50.0%、60.0%、70.0%、80.0%及88.3%)和时间(30、45及60 d)对花椰菜茎叶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水分含量和不同的发酵时间对青贮品质有明显影响。感官评定中,降低水分含量可改善青贮效果,发酵时间对青贮效果影响差异不大。p H随发酵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以60.0%水分组发酵60 d的数值最低。乳酸(LA)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以60.0%水分组发酵60 d的含量最高。青贮发酵后粗蛋白(CP)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以60.0%和70.0%水分组发酵60 d的含量最高。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灰分(Ash)含量随青贮原料水分含量的降低和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综合分析,60.0%和70.0%水分含量组发酵60 d的花椰菜茎叶青贮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5.
凋萎和不同添加剂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孕蕾后期至初花期紫花苜蓿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两种凋萎程度(晾晒3 h和晾晒12 h),对应含水率分别为72.6%和61.8%的苜蓿草分别添加乳酸菌接种剂(LAB)、甜菜粕(SB)、乳酸菌+甜菜粕(LAB+SB)、甲酸钠(SF)、甲酸钠+甜菜粕(SF+SB)五组不同添加剂处理及对照组(CK)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青贮65 d开封,对青贮进行了感官评定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1)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发酵品质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各种添加剂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pH和氨态氮含量;2)两种凋萎程度下苜蓿青贮的NDF、ADF和干物质回收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LAB+SB和SF处理显著提高了青贮饲料WSC的含量(P<0.05),添加SB显著降低了青贮饲料的CP值(P<0.05);3)提高原料的凋萎程度能够改善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CP和WSC含量(P<0.05)。总体来说,不同添加剂的青贮效果不同,添加LAB+SB的青贮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掺混物对油菜青贮饲料品质及生产成本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高效、优质的油菜青贮饲料生产技术,试验设计5个不同油菜青贮饲料处理,掺混物为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及精饲料,以全株青贮玉米饲料为对照,测定了油菜混合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含量和生产成本。结果表明:油菜青贮饲料中油菜与玉米粉的比例为85∶15时,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CP)、粗脂肪(EE)含量极显著增加(P0. 01),青贮饲料品质最优,但生产成本上升27. 07%;全株油菜单一青贮饲料与对照组相比,CP、EE、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增加(P0. 01),全株油菜单一青贮pH值为4. 16,饲料品质尚好,生产成本下降11. 74%。说明全株油菜单一青贮饲料品质尚好,生产成本低廉,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不同添加剂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探讨不同添加剂对不同青贮玉米的品质影响,以5个品种的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分别设对照与添加绿汁发酵液(0.2%)、乙酸(0.2%)、丙酸(0.2%)处理,袋装密封青贮,贮藏60 d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乙酸可显著降低玉米青贮饲料的pH值(P<0.05),添加丙酸显著降低粗蛋白(CP)含量(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因添加乙酸和丙酸显著下降(P<0.05);不同品种玉米青贮的pH值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合青贮饲料感官评定和实验室分析结果,说明添加乙酸、丙酸可以显著改善玉米青贮饲料发酵品质,中原单32、农大86和农大95青贮饲料品质优于农大108和农大高油115。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木薯叶青贮品质,研究葡萄糖对木薯叶青贮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确定青贮木薯叶葡萄糖最佳添加量。以华南7号木薯幼嫩茎叶为原料,设对照组(直接青贮)和添加5、10、20和40g/kg的葡萄糖处理组,青贮30d后分析木薯叶青贮饲料pH、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以及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木薯叶直接青贮品质较差,添加葡萄糖处理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青贮饲料的pH和丁酸含量(P<0.05),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提高了饲料相对值(RFV)。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可以改善木薯叶青贮品质并提高营养价值,综合考虑葡萄糖添加量为20g/kg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添加乳酸菌对毛苕子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添加乳酸菌对毛苕子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在收获后经过4小时晾晒的毛苕子青贮料中,加入不同剂量乳酸菌进行青贮,密封发酵30天后,对开封后的青贮饲料进行感官和实验室评定。结果表明:随着乳酸菌添加量的不断增加,从感官上看,水平1(添加量为0)和水平2(添加量为0.5×105个/g)青贮料的品质低劣;水平3(添加量为1×105个/g)青贮料的品质中等,水平4(添加量为2×105个/g)青贮料的品质优良。实验室评定,水平4的pH值达到4.2以下;4个水平间粗蛋白含量差异极为显著,水平4的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差异同样极显著,水平3与水平4的含量显著低于其它水平组。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评价不同青贮添加剂对籽粒苋青贮品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试验以红果籽粒苋为试验材料,在成熟期时收获并调制青贮,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无添加为对照组(CK组),LP组添加0.1 g/kg植物乳杆菌青贮,PA组添加4.0 g/kg山梨酸进行青贮,PS组添加2 g/kg山梨酸钾进行青贮,SB组添加2 g/kg苯甲酸钠进行青贮,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室温保存60 d。结果显示,PA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LP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CK组和PS组(P<0.05)。各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pH值均低于CK组(P<0.05),SB组的pH值最低。PA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丙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SB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CK组(P<0.05),各组籽粒苋青贮饲料的一般好氧性细菌数量均低于CK组(P<0.05),各组均未检测到霉菌和大肠杆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的青贮品质排序为:SB组>LP组>PA组>PS组>CK组。研究表明,添加苯甲酸钠和植物乳杆菌能够有效地改善籽粒苋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