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沟大垄直插法”是我场苗圃林区“三结合”科研小组在毛白杨扦插繁殖实验中创造的一种扦插作业法。1975年该林区的七个扦插实验项目用“深沟大垄直插法”插条6358节,取得了总平均成活69.5%的成绩。其中,春现取条现插的,5节平均成活率达78%,超过了省毛白杨育苗协作会议上提出的指标,马粪冬藏的8节平均成活率达70.9%;1米以下等外条基1节成活率最高的达75.3%,两节平均最高的达72.7%(春现取现插和冬沙藏着插),均刷新了我场历年纪录。成活率最低的冬沙藏合格条,4节平均61.3%,8节平均54.8%,也达到或超过了过去纪录。同一般平畦扦插比较,就今年实验结果看,新法的效果也是肯定的。如冬沙藏和马粪藏后春插的成活率就分别高14%和12%。以上事实说明,这一新创基本上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库尔勒地区气候寒冷,早春气温低,地温回升慢,地表和地下温差大。新疆杨露地扦插育苗,由于发芽早、生根慢,容易“回芽”(死亡),致使成活率低。如待地温升高到插条生根要求时再扦插,缩短了生育期,苗木质量不佳,当年出圃的合格苗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1983年春,我们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催根,地膜覆盖扦插育苗成活率90%以上,当年苗木平均株高3.17米,最高4.67米,平均地径2.4厘米,最粗3.3厘米。  相似文献   

3.
秋栽毛白杨效果好闫发水王汝谦徐爱荣张瑞山(正定县林业局050800)毛白杨是河北省平原农区一个主要造林树种,乡、村群众多习惯春栽,但春季造林时间短,直接影响造林绿化速度。为此,正定县自1989年以来,连续开展秋栽毛白杨,并对秋栽与春栽的成活率、生产情...  相似文献   

4.
库尔勒地区气候寒冷,早春气温低,地温回升慢,地表和地下温差大。新疆杨露地扦插育苗,由于发芽早、生根慢,容易“回芽”(死亡),致使成活率低。如待地温升高到插条生根要求时再扦插,缩短了生育期,苗质量不佳,当年出圃的合格苗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八三年春,我们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催根,地膜覆盖扦插育苗获得成活率90%以上;当年苗木平均株高3.17米,最高4.67米;平均地径2.4厘米,最粗3.3厘米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NL-95(P.×euram ericanaCL‘NL-95’)、NL-895(P.×euram ericanaCL‘NL-895’)、35杨等杨树无性系秋栽及春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秋栽成活率高于春栽:其当年长势也是秋栽比翌年春栽好。因此,从气温、地温、湿度、苗木含水量等因素分析,认为杨树秋栽在苏北是可以推广的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6.
睢宁县地处北温带南缘,冬春气候干旱而寒冷,特别是春季空气湿度很小,苗木失水较快,常造成I—69,I—72杨造林成活率不高。据调查全县造林成活率平均只有70%左右,远远低于本省规定的造林验收标准。为了攻克成活关,我们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引种资料,发现凡是栽植时最低气温在0℃以上的,造林就容易成活。如我国的湖南、湖北、江苏以南地区和原产地。而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成活率普遍偏低。可见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不仅与水分有关,而且与气温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把栽植时间提前到秋末冬初气温尚高、苗木尚未完全休眠前进行  相似文献   

7.
三倍体毛白杨配套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10年来大规模的三倍体毛白杨春、秋、冬三季造林,总结出了通道工程绿化、农田林网和滩涂用材丰产林的整地、苗木质量标准、栽植八要诀、育造一体化和林木管理等系列配套造林技术。参照应用本技术,可使毛白杨造林成活率达到95%以上,并使三倍体毛白杨产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三倍以上,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日照县苗圃的革命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从1969年以来,进行毛白杨扦插育苗,特别是春采春插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活率一般可达70—80%。今年春,该圃扦插毛白杨8亩,共产苗38,400株,每亩平均产苗4,800株(株行距20×30厘米),苗高一般达2.5米左右,根径2厘米左右,生长较好的高3米以上  相似文献   

9.
对杨树秋冬造林与春季造林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发现:苗木秋冬造林比春季造林成活率高,秋栽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生长量等均优于春栽苗木。  相似文献   

10.
秋冬气温低,但地温高,此时栽植树木,易成活,翌春生根早,发芽壮,是植树造林最佳季节。为了提高栽植成活率,应采取以下原则和主要措施:1.适时适树秋冬气温低,要选用抗冻能力强,易成活的树种,如杨树、泡桐、刺槐、栎类、枫杨、椿树、苹果、山楂、李子、杏、梨等。2.优质壮苗应选用  相似文献   

11.
用小径杨树直接营建农田林网李善湘平原农田林网绿化最大的困难就是植苗后难以管护,保存率低,往往都是春季成活率较高,经过夏秋冬三季后,由于人为的损坏和牲畜啃皮,到翌年春树木已所剩无几,造成“年年栽树不见树”的恶性循环。为解决这一难题,山东省临沂市芝麻墩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滦平县于营子、虎什哈、巴克什营等场圃,采用油松栽“顶浆靠山苗”的技术措施,取得显著效果。1973年春,巴克什营苗圃栽植油松311亩,成活率达86%;1975年春,火斗山公社小营大队栽植油松200亩,成活率达80%;1977年春,虎什哈林场也采用此法栽松936亩,成活率达81.4%。1964—1965年在于营子林场对1960、1962、1964年采用“顶浆  相似文献   

13.
《河南林业科技》1992,(4):49-49
<正> 葡萄秋栽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和新根的生长,成活率一般可达90%以上,比春栽成活率高20%左右。秋栽时间为9月上旬至10月底,比春栽时间多15—20天,秋栽不与粮棉争水,可以随定植,随灌水,所以成活率也较高,春季不缓苗,第二年即结果,比春栽  相似文献   

14.
杨树是冬栽好,还是春栽好,认识不一。有的说:“10月栽树树不知,先扎根,后发芽,成活率高,冬季栽树好”。有的说:“冬季栽树天气冷,易冻根,不如春季栽树好”。为了摸索杨树造林的规律,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教导,我县不少社、队,在1974年10月下旬和11月上旬,大搞了带叶栽植大关杨的试验。为了统一认识,总结经验,全面推广,我们于1975年7月20日对带叶栽大关杨和春季栽大关杨的成活率和新枝生长量进行了调查(见下表)。  相似文献   

15.
多数地区的植树季节都集中在春季,但有一部分树种秋栽比春栽效果好,成活率高。有研究表明,在华北、西北地区,对油松、华山松、白皮松、桧柏、毛白杨、黄栌、栾树、国槐、刺槐、银杏、西府海棠、连翘、黄刺玫、丁香、大叶黄杨、小叶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品种进行秋季栽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花房养蝎是根据动植物之间呼吸的互补性和生长的共基性为原理而创造的一种人工高效养蝎新技术,具有模拟其自然生态环境,仔蝎成活率高、管理粗放、投资少、效益高等优点。其四季管理方法如下: 1、春季管理俗话说:“过冬容易过春难,春蝎难过春亡关”。蝎子经过了冬眠,春季身体很虚弱,早春气温忽高忽低,不适应蝎子活动,此时要注意保暖。清明以后,气温回升到10℃以上,蝎子从冬眠中复醒,夜间出穴活动的蝎子增多,这时活动区的土壤含水量以15%~20%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以70%~80%为宜。可于晴暖中午用 40℃的0.1%…  相似文献   

17.
杨树是西藏河谷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其中北京杨为传统的主栽品种.1994年引进毛白杨、中林诸杨和优胜杨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其成活率可达到70%左右,毛白杨的成活率可达到87%,与北京杨差异不大.在栽培措施相同的条件下,毛白杨的地径生长量、高生长量、光合速率、总叶面积和最大光合速率,分别比北京杨高14.2%,22.3%,24.6%,46.1%和62%.说明在该区引种毛白杨具有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程造林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植树造林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忽略了一些技术问题就会影响成活率,如何栽活栽好树,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适时适树我们密山市地处北方高寒地区,适合春、秋两季造林。春季4月10日-4月25日,土壤解冻时;秋季10月20日-11月5日封冻前。本地区各林场都比较习惯于春季造林。应当提倡秋节造林,秋季气温低,但地温高,此时栽植树木,易成活,翌春生根早,发芽壮是植树造林最佳季节。密山市工程造林主要是山上造林,退耕还林(两荒造林)、三北四期工程、封山造林工程。主要适合树种有落叶松。樟子松…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四川秦巴山区春季气温低、湿度小的气候特点,采用4种处理方法开展核桃嫁接增温保湿措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双层膜覆盖和拱膜覆盖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嫁接苗床的气温、地温和空气湿度.嫁接成活率较常规育苗方法分别提高66.3%和54.4%,并且嫁接苗长势旺,可作为核桃嫁接育苗的好方法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毛白杨材质好,生长快,寿命长,用途广,是我地区的主要乡土速生树种,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几年来,我们为了落实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指示,积极发展毛白杨,并在生产实践中改变了过去那种于加杨基部嫁接一个毛白杨芽、翌春剪砧的做法,采用了分段芽接扦插育苗法,现已培养出毛白杨苗一百多万株。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容易学、速度快、成活率高、生长好,能充分利用砧木,是一种多快好省发展毛白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