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采用美国ASD公司Fieldspec3光谱仪,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区进行了高光谱遥感地面观测与地上干物质量测定,并获取与试验同期的Terra/MODIS遥感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实测归一化植被指数(ASD NDVI)与地上干物质量(ANPP)之间的地面光谱模型,分析ASD NDVI与Modis NDVI相关关系,建立基于Modis NDVI预测地上干物质量的Modis光谱模型。研究表明:呼伦贝尔草原的区域最优地面光谱模型为指数函数(n=49,R2=0.7496,P<0.001),ASD NDVI与Modis NDVI为线性相关关系(n=49,R2=0.7939,P<0.001),所建立Modis光谱模型的标准误差SE=62g/m2,平均预测精度为68.86%,该模型为呼伦贝尔草原区区域产草量测定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过草地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初步了解了蒙古国东方省哈拉哈苏木地区打草地是典型的针茅草原,昆虫和植物种类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基本一致.主要植物51种(属),其中有毒杂草3种,有害昆虫22种,通过分析认为蒙古国东方省哈拉哈苏木地区为蒙古国输华饲草的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3.
以呼伦贝尔草原为例,探究了条件价值法中影响被调查者不确定性的因素,同时构建6种模型对被调查者不确定性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位于草原腹地的中西部地区被调查者对草原资源的熟悉度更高,依赖性更强,对草原的认知和看法更加具体和深刻,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草原资源对其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2)对被调查者不确定性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被调查者所在地区和对呼伦贝尔草原的熟悉度,其次是环境意识和收入; 3) Expsure与Real模型的支付意愿最为接近,表明Expsure模型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条件价值法的虚拟偏差。  相似文献   

4.
呼伦贝尔草原植物功能群对围封及放牧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功能群可以表征草地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文中以呼伦贝尔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样线法开展植物群落样方调查,对比分析不同放牧强度下(轻度放牧-LG、重度放牧-HG、长期围封不放牧-EN)草地植物功能群(多年生根茎禾草-PRG、多年生丛生禾草-PBG、多年生杂草-FO、灌木及半灌木-SHS、一、二年生草本-AB、莎草-...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草原的环境整治与发展前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地叙述了呼伦贝尔草原的自然环境特征:①高原为主的地貌;②半湿润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区;③自然地带次序井然;④饲草资源丰富。由于长期对自然资源开发不合理,所以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本文着重指出严禁开垦,防治土地沙化和草原退化,利用天敌消灭鼠害,营造防护林,开发矿产要保护草原等战略措施,以利维护草原良好的生态平衡。为使富饶的呼伦贝尔草原,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文章提出修建棚圈,开发地下水灌溉缺水草场,建立人工饲草饲料基地,发展饲料和畜产品加工工业等草业和牧业系统工程。与此同时,还必须多种经营,充分利用丰富的鱼类、芦苇、水禽和矿产资源,为发展水产业、矿业和旅游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荒漠草原群落及主要植物种群特征对放牧制度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划区轮牧和自由放牧两种放牧制度群落及主要植物种群特征变化,结果表明:经过3年的轮牧试验后,划区轮牧区群落及主要植物种群的高度、盖度、密度均较自由放牧区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划区轮牧区与自由放牧区相比,草地基况有明显好转,而自由放牧区一些退化植物、一年生植物、杂类草在草群中的高度、盖度、密度有所增加。划区轮牧区现存量高于自由放牧区。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分析其植被生产力时空格局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简化光能利用率模型的水分胁迫系数,基于E0S/MODIS卫星遥感资料,研究呼伦贝尔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大兴安岭林区单位面积NPP为高值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NPP为低值区,林草交错区和农牧交错区NPP介于林区和草原区之间;2)2000年-2008年4类土地覆被类型单位面积NPP为下降趋势;3)呼伦贝尔西部草原、呼伦贝尔林草交错区单位面积NPP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而大兴安岭林区和岭东农牧交错区主要受生长季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由于资源等级高,市场需求旺盛,具有广阔的前景。文中在呼伦贝尔市2000-2010年旅游业发展基础数据的支持下,运用问卷调查法与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从客源市场、旅游人口特征、旅游者行为特征等市场学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市的草原旅游市场特征和旅游需求,从而得出现阶段呼伦贝尔草原旅游发展在旅游交通、旅游季节、旅游资源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遇到的瓶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研究结果对呼伦贝尔市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呼伦贝尔退化草地植被演替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由于气候环境条件的变化和人类长期不合理的草地利用方式,致使呼伦贝尔草原退化、沙漠化趋势加剧,草地的退化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对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沙地植被三种草地类型的植被退化演替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退化(沙化)程度加大,群落结构与多样性逐渐丧失,草层高度、植被盖度、株丛密度、地上部生物量等,都呈现不同程度的递减趋势,草地退化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逐渐单一,数量逐渐减少,物种组成发生显著的变化。未退化草地以禾本科植物占主导地位,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大,退化指示类的菊科植物的重要地位得到提升,中度退化阶段蔷薇科植物不断增加,并占据优势地位,重度退化阶段,多以耐践踏的蔷薇科植物和小型禾草为优势种,其中重度沙化草地,多年生植物几乎全部消失,而被一年生植物替代。  相似文献   

10.
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优化草地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宁夏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及农牧业生产特征,提出了“土地资源保护-植物生产-动物生产-社会产品”四位一体的草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并就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井灌农业复合种植模式、天然草原生物围栏体系建设及分区轮牧制度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草原生态旅游开发战略探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开发草原生态旅游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本文在分析内蒙古草原分布、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的基础上 ,对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开发历程、草原旅游目的地的建设情况、发展草原旅游的优势、草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探讨了草原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1 )加大草原生态旅游的整体营销力度 ;( 2 )加强宏观调控和与其他各业的协调发展 ;( 3)加强草原资源建设 ;( 4 )抓好综合管理 ;( 5 )建立监测与调控机制 ;( 6)加大草原生态保护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水文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广阔的地域和较好的区位优势,被誉为“聚宝盆”。为了使该地区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计算并论述了该地区降水、蒸发、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质和洪水。对开发该地区的矿产资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草地群落样方调查数据为基础,对3种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退化草地群落进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生物量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禁牧对增加草地植物优势种的重要值起到了一定作用,而6区轮牧的方式使草地群落优势种恢复得较以草定畜方式好一些;不同利用方式间相似性指数反映了放牧干扰使得相似性增大,6区轮牧对草地的干扰较以草定畜小些;禁牧对增加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不明显,以草定畜样地的多样性程度较高,但这可能是草地群落恢复性较差的表现,6区轮牧相对于以草定畜的草地群落恢复性较好;禁牧对草地群落有毒植物生物量的减少起到了作用,而6区轮牧对减少有毒植物的生物量,较以草定畜效果好些,这种方式对草地的恢复较为有利。今后应注重对6区轮牧方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生物多样性是目前国际生态学研究的三大热点之一。通过放牧干扰、环境因子、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生产力等方面,概述当今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多样性指数之间的关系、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多样性测度方法和分析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锡林郭勒盟及其周边地区17个气象站点1960年以来的月平均气温数据为基础,利用气象学与生态学知识,按照荒漠草原区、典型草原区、草甸草原区和农牧交错区四个区对锡林郭勒盟及其周边地区的气象站点进行分区归并,统计各区气象站点的月、年平均气温数据,在Matlab等软件的支持下,用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各区年平均气温的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沙生植物的区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内蒙古有沙生植物48科,177属,378种,50变种,其中荒漠区的沙生植物39科,122属,213种,草原区46科,158属,309种,表现出草原区的沙生植物更为丰富。科属组成上,是以豆科、菊科、藜科、禾本科为主,蒿属、虫实属、棘豆属、黄芪属为含沙生种类较多的属。生活型从种数上虽均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其次为一、二年生草本,但灌木与半灌木在群落中常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荒漠区,成为植被的基本层片。水分生态类型较为贫乏,以旱生为主,中生占有一定比例。区系地理成分上,荒漠区以蒙古成分和戈壁成分为主,草原区以蒙古成分和东亚成分为主,而温带成分均具有较大的比例,反映出地理位置及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白志平 《江西植保》2012,(2):149-152
本文对腐植酸的来源、类别和在农药中的作用、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和分析了腐植酸类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现状;腐植酸资源丰富,大有发展前途,并对其发展前景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高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退化分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锡林郭勒高原和呼伦贝尔高原典型草原区选取19个调查点,对典型草原羊草+大针茅群落在长期牧压下的植被状况进行了调查.处在不同退化演替序列的植物群落优势种的类型、活力和恢复力均存在很大差异,原生生态系统保持了健康的种类组成,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形成较高的群落生产力.根据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结合典型草原生态系统的群...  相似文献   

19.
不同干扰对高寒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新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天然草地进行灌溉、围栏(2年、7年、13年)和自由放牧处理,探讨不同干扰类型对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使草地植物群落的高度、盖度和地上、地下生物量达到较高的水平,物种多样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而在自由放牧制度下,由于干扰过于剧烈,草地已呈退化趋势,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均较低;在围栏草地中,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群落高度、盖度、地上、地下生物量逐渐增加,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5种干扰类型中,物种丰富度、Shannon-W iener指数(H′)的排列顺序为:放牧草地<围栏2年草地<灌溉草地<围栏13年草地<围栏7年草地;P ielou均匀度指数的排列顺序为:围栏2年<放牧<灌溉<围栏13年<围栏7年;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为:放牧草地<围栏2年草地<围栏7年草地<围栏13年草地<灌溉草地;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为:放牧草地<围栏2年草地<灌溉草地<围栏7年草地<围栏13年草地。  相似文献   

20.
不同牧压强度对草原土壤水分、养分及其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本文通过对不同放牧强度的研究表明 :随着牧压强度的增加 ,土壤表层 (0— 2 0 cm)水分含量明显下降 ,土壤容重与硬度增大、孔隙度减少 ;土壤全量养分下降 ,但速效养分则显著升高 ;植物群落高度降低 ,地表盖度下降 ,地上生物量较大幅度减少 ,特别是优质牧草生物量减少迅速。因此 ,放牧强度是影响草场退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