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与渔业》2009,(6):24-24
病名: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最常见的为聚缩虫、单缩虫、微孢子虫、吸管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症状:虾类(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青虾等)被固着类纤毛虫附着时,虾体外观呈黑色,体表有灰黑色绒毛。当大量虫体寄生在虾体、鳃、附肢时,轻者病虾活动能力下降,不摄食、不蜕壳,生长缓慢,影响鳃的呼吸,重则与细菌性疾病并发,引起虾的死亡;成虾感染寄生虫后体表粗糙,  相似文献   

2.
2.固着类纤毛虫病 (1)主要症状:纤毛虫主要通过附着在罗氏沼虾的鳃丝、附肢等表面进行感染,造成罗氏沼虾行动迟缓、活动减弱、抗应激能力下降. (2)病因: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感染引起. (3)诊断:取患病虾鳃丝、附肢等做成水浸片镜检. (4)流行及危害:该疾病的发生与水体有机质含量过高有关,严重时导致罗氏沼...  相似文献   

3.
虾、蟹纤毛虫病的现状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虾蟹纤毛虫病是由累枝虫、聚缩虫、钟形虫等纤毛虫类附生在虾、蟹体表、包括眼和鳃上所引起的。近年来,随着虾、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放养密度过大,水质恶化,滥用药物等原因,导致虾、蟹纤毛虫病及其继发性细菌、病毒性疾病呈上升趋势,给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一、对虾纤毛虫病纤毛虫病 (Protozoan Epizoism)是绿纤毛虫目的钟形虫和累枝虫附着于对虾体表、眼部、触鞭等处,使虾体得病病虾被一层土褐色的毛状物,且有部分病虾鳃部溃烂或变成黑色,附肢逐渐脱落,尾节腐烂,眼球向两侧突出甚至变瞎,游泳速度慢,严重者  相似文献   

5.
《科学养鱼》2007,(5):83-83
一、蟹类纤毛虫病 蟹类纤毛虫病由固着类纤毛虫引起,主要种类有:聚缩虫、累枝虫、短蛀虫、钟型虫、单缩虫和客吸管虫等。主要症状为:病蟹体表、附肢等表面附着有淡黄色棉絮状虫体寄生。虫体在鳃部寄生数量多时会影响呼吸,严重者窒息死亡,体表及附肢寄生数量多时会使蟹活动吃力,严重者不脱壳,影响生长。此类症状在幼体及养成期间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虾、蟹纤毛虫病是虾、蟹养殖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疾病,危害海、淡水中养殖的各种虾、蟹的卵、幼体和成体,其中尤以对虾、蟹的幼体危害为大。少量寄生时一般危害不大;但当水中有机质含量多,技水量少时,该虫大量繁殖,充满鳃、附肢及体表各处,在水中溶氧低时,可引起大批死亡,残存的商品价值也大大降低。引起纤毛虫病的病原体很多,最常见的为聚缩虫。累枝虫。少量寄生时,外表没有明显症状;但当大量寄生时,病虾外观鳃区呈黄色或灰黑色;虾蟹的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反应迟钝,行动缓慢,呼吸困难,将病置提起肘,附肢吊垂,螫足不…  相似文献   

7.
青虾红头黑鳃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虾是倍受市场青睐的养殖品种,随着青虾养殖蓬勃发展,以及养殖密度、产量的提高引发的虾类疾病也愈来愈多,其中尤以青虾的红头黑鳃病为甚,对青虾危害最为严重,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现将该病的防治方法分述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种类按病原可分为两大类:1寄生性红头黑鳃病:该病通过镜检发现虾鳃病灶处寄生有大量的纤毛类原虫,类似饼形虫。该病传染慢易于治疗。2细菌性红头黑鳃病:镜检无寄生虫,鳃部残缺糜烂,类似鱼类的鳃霉病,该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较难治疗。二、症状病虾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早期鳃部出现红色,后期转为黑色并糜…  相似文献   

8.
陈淑玲 《齐鲁渔业》2006,23(3):46-46
固着类纤毛虫病的病原种类很多,最常见的为聚缩虫、独缩虫、累枝虫、钟虫等。聚缩虫、独缩虫、累枝虫都是群体生活,柄呈树枝状分枝。聚缩虫伸缩时整个群体一致伸缩,独缩虫群体中各个体单独伸缩,累枝虫不能伸缩,钟虫不成群体,伸缩时呈弹簧状。固着类纤毛虫病、壳吸管虫病及莲蓬虫病在育苗期间多发生在中、后期,以5月下旬较为严重;在养成期间,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即7月下旬至9月中旬;越冬亲虾有时也患此病,但一般不严重。虫体少量固着时, 肉眼看不出症状,危害也不严重。虫体大量固着时,患病幼体肉眼可见体表有绒毛状物,行动迟缓,摄食困难, 重者停止发育和蜕皮,最终死亡。镜检时可见幼体体表或附肢上附生着大量虫体,患病成体可见虫体布满对虾  相似文献   

9.
<正>一、纤毛虫病的危害纤毛虫主要指固着类纤毛虫中的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纤毛虫是以细菌或有机碎屑为食,并不侵入宿主的器官和组织,仅以宿主的体表和鳃作为附着生活的基地。  相似文献   

10.
《科学养鱼》2003,(6):60
1.纤毛虫病犤病原、病因犦累枝虫、聚缩虫、单缩虫、钟形虫等。主要因放养过密、水质恶化等诱发。犤主要症状犦病蟹甲壳污物较多,呈棕色或黄绿色绒毛状,有滑腻感,无力蜕壳。镜检可见大量病原体。可感染卵、幼体及成蟹,尤其对幼体危害较大。犤防治措施犦①放养密度适当;保持水质良好。②蟹虾克虫净:用药2~3克/米3,或硫酸锌:用药2~3克/米3泼洒全池。③新型强氯精:用药0.3克/米3,全池泼洒。④生石灰:用10克/米3,化水全池均匀泼洒。2.褐斑病(黑斑病、甲壳溃疡病、腐壳病)犤病原、病因犦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柱状嗜纤维粘细菌、嗜水气单胞菌等…  相似文献   

11.
扁吻鱼鱼苗寄生虫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4~7月,在室内集约化培育扁吻鱼鱼苗期间,鱼苗相继受到多种寄生虫的侵袭。通过用甲醛、硫酸铜、氯化钠和硝酸亚汞等药物治疗。结果表明:水温16~19℃时硝酸亚汞治疗小瓜虫病的安全有效浓度为0.4~0.8 ppm。水温22~26℃时,为0.05 ppm;40 ppm-60 ppm福尔马林溶液可有效控制鞭毛虫和纤毛虫病;0.1 ppm硫酸铜10~15分钟有效杀灭纤毛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氯化钠易引起鱼苗产生大量粘液而死亡。  相似文献   

12.
一、精博甲壳净的特点 精博甲壳净为新型水质改良剂,能有效杀灭虾蟹类甲壳、鳃部附着的纤毛虫、聚缩虫等原生动物,并提高虾、蟹类甲壳、鳃的白净、自洁能力,使纤毛虫类快速脱落,使虾、蟹的甲壳干净、光滑透亮、色泽自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虾幼体的聚缩虫病是对虾育苗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几天之内便可使培育池中的对虾幼体80%以上感染,如不及时防治,可导致育苗失败。 一、病原体 对虾幼体聚缩虫病的病原体常见种是树状聚缩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缘毛目、钟虫科。聚缩虫寄附于中国对虾蚤状幼体、糠虾幼体、仔虾及成虾的体表和鳃。 二、发病过程及症状 对虾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及仔虾都容易感染聚缩虫,尤以蚤状幼体、糠虾幼体的聚缩虫病危害最大。1999年,大连市金州区北海村育苗室对虾蚤状幼体第Ⅲ期时,5月14日发现第20号培育…  相似文献   

14.
本较详细介绍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病毒病、细菌性疾病中的烂眼病、白黑斑病、黑鳃病、烂鳃病、褐斑病、纤状细菌病以及寄生生物病害中纤毛虫类的聚缩虫、钟形虫、累枝虫等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提倡对虾健康养殖模式,采用生物制剂防病,结合一些药物的治疗,在生产实践中是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河蟹在天然环境中抗病能力较强,且天然水域水质清新,不易发生黑鳃病;但在池塘集约化养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因养殖密度大,投饵量大,使得水质变化快,很易使河蟹发生黑鳃病。 河蟹黑鳃病的主要症状为:河蟹的鳃丝发黑,易浮头,严重时引起上岸。河蟹黑鳃病一般为细菌感染所致,根据笔者的诊治经验,水质不好是河蟹发生黑鳃的主要原因,但也有由聚缩虫、累枝虫等寄生虫寄生在鳃丝上继发细菌感染形成黑鳃病。因此在治疗上应对河蟹的鳃丝进行镜检,看是否有寄生虫寄生,再确定治疗方案。 河蟹黑鳃病的预防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②池塘…  相似文献   

16.
黑鳃病在对虾养殖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危害程度可大可小,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对虾大量死亡。一、对虾黑鳃病的病原、症状及解剖变化1.病原:取病虾鳃丝磨片直接镜检及实验室检验,确定黑鳃病的病原主要为细菌,但池塘底质与水质不良会促使该病的发生。2.症状:病虾在水面慢游,尤其在傍晚及早晨日出之前多见;病虾不摄食,肠道空虚,外观其鳃部发黑;增氧机周围的池底有死虾。3.解剖变化:解剖病虾,可见鳃部发黑,胃、肠空虚;镜检鳃片,可见鳃丝发黑、肿胀及溃烂。病虾往往因鳃部呼吸功能受损、机体严重缺氧而死亡。二、对虾黑鳃病的病因经过大量的病例…  相似文献   

17.
纤毛虫病是河蟹养殖中的主要疾病,纤毛虫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聚缩虫、单缩虫、苔薛虫、累枝虫、钟形虫等。寄生在河蟹的颚部、步足、背壳及鳃部,蟹壳上的白絮状虫体一般不易刮掉。多发生在不再脱壳的蟹体上。防治方法:预防:使河蟹正常脱壳,最好的办法是不养2龄以上?..  相似文献   

18.
马殿荣  朱励华 《海洋渔业》1991,13(5):205-206
<正> 聚缩虫病害是中国对虾养殖明间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特别是常与丝状细菌和藻类同时附着,影响对虾鳃丝的气体交换,个体消瘦,甚至发生死亡。该病防治方面的研究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重视,如 Johnson(1973)和 Lightner(1977)曾提出福尔马林能有效地治疗对虾聚缩虫病,国内报道的有用0.5~1 ppm 的新洁尔灭与5~10ppm 的高锰酸钾混合用可杀灭聚缩虫以及用茶粕5ppm 促使对虾脱皮以达到除去聚缩虫之目的等等。我们曾选用福尔马林等药物试验,经多次筛选认为一些药虽  相似文献   

19.
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的危害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孔雀石绿的鱼用起因孔雀石绿又名碱性绿、孔雀绿等,属三苯甲烷染料类,是一种合成的工业染料,后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其对治疗鱼类真菌病有效,与其它药物(福尔马林、氯化钠等)配伍使用,对治疗水产养殖动物的纤毛虫、聚缩虫病有较好疗效,对小瓜虫病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并因其价  相似文献   

20.
一、6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我省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6月份主要的病害有鱼类出血病、烂鳃病、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溃疡病、链球菌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孢子虫病、海水鱼刺激隐核虫病和弧菌病、甲鱼红底板病和鳃腺炎、罗氏沼虾白尾病和固着类纤毛虫病、对虾白斑病和不明病因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