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农机维修是保持农业机械有良好的技术状态,从而保证其具有较高的作业效率的服务性活动。它的宗旨就是使农业机械的技术状态最佳,即经济性、动力性和安全可靠性最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维修的效益、生存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谈农机维修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必须结合本地区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本地区农机维修效益、发展和生存现状是农机管理部门进行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全国农机总动力已达到9.28亿kW,农机装备向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快速发展。但是,对于这些新型农业机械,农机维修行业却不能有效地起到维护和保障作用。尽管农业机械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售后服务网络,但由于远水解不了近渴,势必要耽误农业机械化生产。为了提高机械化作业效率,必须由农村农机维修网点来解决一些临时的机械故障。由于农机维修市场在整体上不规范和经营从业人员素质低下,致使维修工作满足不了农机化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3.
农机维修网点管理是政府赋予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是农业机械维修质保体系建设的需要.建设管理好农机维修网点,确保农业机械装备良好的技术性能是增强综合国力、促进节能减排、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需要.因此,管理和建设好农机维修网点质保体系,是提高农业机械使用效率、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机装备维修策略的研究主要以装备故障数据或退化数据为依据,往往无法保证装备在某一具体作业过程中的任务成功性,从而很难满足现代农业对农机装备高任务完成度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多样性的农机装备维修策略。首先,根据农机装备在具体作业过程中多阶段任务的特征,分析了农机装备各系统退化状态与装备任务可靠性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了农机装备任务可靠性评估模型;其次,利用蒙特卡罗法模拟农机装备实际作业情况,给出了农机装备任务可靠性的综合评估流程,并对多作业任务下的农机装备任务可靠性进行定量化描述;再次,基于农机装备任务可靠性和维修成本的关联性,以最低可靠度和最低维修成本为约束条件,得到了装备各系统的最佳维修不等周期和最优维修次数;最后,引入机会维修策略,建立了农机装备的维修优化模型,并根据最佳机会维修阈值确定农机装备最优维修计划安排。以国产某轮式拖拉机的历史故障数据和维修成本数据为例,确定了该拖拉机故障率较高的4个子系统以及2个作业任务剖面,在整机可靠度阈值为0.8的情况下,得到了不同机会维修阈值下的最优维修费用分布情况。当最佳维修阈值为8h时,维修成本最低,为2.587元,通过与农机装备传统维修策略相比,总维修费用降低了30.4%。  相似文献   

5.
农机维修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装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装备也越来越复杂,对维修的依赖也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农机保有量迅速增加,为了保持农业机械技术状态不下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机维修市场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农机事故是指农业机械在道路、田间、场地行驶或作业中,因违章操作发生碰撞、碾压、翻车、落水等过失,造成人、畜伤亡或机具损坏和财物损失的,统称为农机事故,不包括农机维修(包括排除故障)中出现的事故。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机维修量的增大,维修中发生的各类事故也有增无减,要占全年事故总数的30%~40%。造成农机维修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农机维修对提高农业机械的动力性、经济性功效显著,在实践中运用农机维修保养技巧,可快捷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农机维修工作的意义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农机维修行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维修是农业机械"高效、优质、安全、正常"作业的重要保障,搞好农机维修对促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切实维护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具有深刻的意义。现在农机维修主要以农机维修网点形式为主,服务范围遍布各个乡村,具有为农机自身服务和为社会服务的双重功能,不仅承担了农机维修的  相似文献   

9.
柳剑  魏枭  叶进  曾百功  李明生 《农业机械学报》2020,51(S2):316-322,448
针对目前在役农机装备的维修策略主要采用事后维修方式,维修策略经济性差、维修效率低,甚至无法完全保证农机装备服役阶段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役农机装备预防性成组维修策略。首先,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农机装备的故障数据进行分类等级化处理,建立了基于改进竞争威布尔分布的农机装备可靠度评估模型,并对其可靠性水平进行定量化评价;其次,基于农机装备季节性服役的特征与维修的经济相关性,给出了预防性成组维修时间间隔和维修时机的算法模型;最后,考虑维修人员与农机装备服役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以最小维修费用为目标的算法模型,得出了农机装备成组维修计划。结合重庆市某农场10台小型联合收获机的历史故障数据以及成本数据,给出了成组维修策略在农机装备服役阶段的具体实施案例。通过2个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事后维修方式相比,预防性成组维修策略减少了总维修次数,总维修费用分别降低了22.37%与19.11%,从而验证了预防性成组维修策略在农机装备服役阶段应用的有效性。本文提出的方法为农机装备维修策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随着国家农机补贴、作业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机械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大型、新型农业机械不断增加,对农机维修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了要抓好农机维修网点的监管工作,为农机的维修与护理提供保障,提高农机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要合理布局和科学建设好农机维修网点,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明晰农机装备业发展的研究进展及动态趋势,有助于加深其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要物质装备基础作用的认识,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农机装备业发展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一是作者网络呈“大分散、小聚合”状态,同时,相关研究未显现出关键作者突变,表明该领域研究者存在较大合作空间.二是总体形成以研究机构和高校为主的...  相似文献   

12.
李文荣 《湖南农机》2013,(3):8-8,10
农业机械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轻农民群众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机械的安全管理,消除农机事故隐患,确保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护和发展农业生产力、稳定农村社会安定团结。文章就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农机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农村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数量的快速增长也给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章就农机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和如何降低农机安全事故发生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刘超祥 《湖南农机》2012,(9):130+132
现代农业离不开机械化,通过这么多年来的农机化促进,农业机械拥有量和使用率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农机用户在使用农机作业的同时,农机使用安全和维护保养工作也需要我们农机人员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本人就农机使用维护过程中所遇的安全问题,维护保养问题予以论述,以供农机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先进手段和工具,其水平是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就必须用先进的农机装备武装农业。为此,从分析洞庭湖区农机装备结构入手,论证了其调整的可行性,预测了其发展的趋势,提出了调整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及具体措施,对当地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依法行政要求的不断提高,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作为履行农机安全生产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既确保机构和人员的稳定,又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维护广大农民机手的切身利益,已成为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十分关心的事情.本文从农机安全监理机构的职能、特点、改革趋向、依照公务员管理必要性阐述对农机安全监理机构改革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刘焱 《湖南农机》2016,(7):12-13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较快,农业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农机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农机技术、农机设备以及农机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文章阐述了我国农业农机推广体系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创新农机推广运行机制的措施,进而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中心,着力抓好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工作和组织实施“兴机富民”工程,提高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强化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规范农机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农业发展以高新技术型、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为目标,建设农业机械化全国农机科技新高地。采用走访调研、文献资料对比分析等方法,将北京市目前拥有的农业机械分为生态、粮经、蔬菜、林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初加工七大产业类,论述各产业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研究各自的发展特点,总体处于减速稳定、减量提质发展阶段。目前存在区域、产业间不均衡,装备结构性过剩,利用率低,先进智能农机装备发展不足等问题。未来发展趋势是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等方面智能化技术及装备的推广应用。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发展方向,提供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集成技术方案,提高薄弱环节农机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