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付莉 《绿色科技》2021,(7):140-141
采用直接喷雾法,分别测定了扛板归、紫茎泽兰、十大功劳、博落回乙醇粗提取物10倍、20倍液防治蛞蝓的效果,结果表明:博落回和十大功劳乙醇提取液10倍稀释液有较好的防效,扛板归和紫茎泽兰20倍稀释液防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3种杀菌剂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评价。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和72%锰锌·霜脉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在第2次药后7d防效均在79%以上,第3次药后14d防效均在81%以上。72锰锌·霜服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第2次药后7d防效均在65肠以上,第3次药后14d防效均在76%以上。35氢氧化铜氯化钙重盐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不理想,施药3次后的防效达59%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的方式,进行1.8%阿维菌素乳油、10%啶虫脒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不同倍液对花椒棉蚜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和7 d, 1.8%阿维菌素乳油对花椒棉蚜的防治效果最好,其中100倍的防效最高,分别为85.99%、90.05%, 200倍和300倍的防效次之。10%啶虫脒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在药后1、7 d均出现显著差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在药后1 d和7 d都显著低于以上两种药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20%苍耳素乳油对梨黑星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苍耳素乳油100倍液第1次施药后7 d和末次施药后14 d对叶片的防效为72.05%和66.41%,对果实的防效为52.49%和61.56%,优于50%多菌灵800倍液。  相似文献   

5.
采用1%甲维盐片剂稀释10000倍、12000倍、14000倍、16000倍液,田间喷雾防治3~4龄越冬代马尾松毛虫,施药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另q为97.08%、92.69%、90.03%、86.45%.方差分析表明1%甲维盐片剂稀释12000~14000倍,对马尾松毛虫有良好防效,且经济实用.施用相同浓度的甲维盐药液,与常规喷雾机喷雾比较,静电喷雾机在喷药量减少2/3的情况下,能达到相同的防治效果,表明静电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好,且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6.
20%苍耳素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苍耳素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具有很好的防效,20%苍耳素乳油500倍、300倍和100倍3种处理剂量在春稍停止生长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69.7%、81.6%和85.9%,其中100倍液防治效果与20%的多菌灵防效80.9%呈显著差异;在末次施药后10 d供试药剂3个处理剂量的防效分别为65.5%、76.2%和78.8%,对照药剂50%多菌灵则为77.5%,方差分析表明,20%苍耳素乳油300倍、100倍液防效与对照药剂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7.
在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发生重灾区,于不同物候期使用紫薇清1000、1200、1500倍液和草甘膦1000倍液对其进行林间除治试验,喷药后15天、30天、60天检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花期,紫薇清各浓度的除治效果分别达到97.51%、95.47%、81%,草甘膦1000倍液的除治效果达到60.08%;生长期,紫薇清各浓度的除治效果分别达到100%、100%、98.49%,草甘膦1000倍液的除治效果达到68.47%;紫薇清与草甘膦两者间的防治效果差异极显著;生长期施药显效快于花期施药。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菊科3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飞机草、紫茎泽兰和薇甘菊以1.5g/L处理后72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6%、87.6%和74.6%;飞机草、紫茎泽兰和薇甘菊乙醇提取液处理72h后的半致死质量浓度C50分别为0.6892、0.6813、0.7474g/L。即3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松材线虫毒杀活性顺序强弱依次为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浓度的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5%己唑醇微乳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及施药时间、不同施药次数对猕猴桃腐烂病进行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己唑醇1 000倍、1 500倍和2 000倍3个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81.1%、59.2%和42.5%;用己唑醇1 500倍的施药时间和次数试验结果表明,谢花后一周内施药的处理防治效果均在60%左右,显著高于延后一周施药的处理,施药次数对防治效果影响不大,喷药3次和4次的防治效果均为59%左右,喷药2次防效较差,但与前两者差异不显著;5种杀菌剂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剂防效最好,为7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为咪鲜胺锰盐、己唑醇,防治效果分别为63.5%和52.4%,苯谜甲环唑和甲基硫菌灵防效较差均不足30%。  相似文献   

10.
山地橄榄星室木虱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亨平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30-133,153
应用不同药剂、浓度对橄榄星室木虱(Pseudophacopteron canariumYang et Li)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功夫菊酯乳油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毒力最高,其相对毒力是苦.烟乳油的1.7倍;复合药剂的防效明显高于单一药剂,最佳组合以功夫乳油5 500倍液+木虱净乳油6 000倍液+苦.烟乳油5 000倍液林间喷雾效果最佳,药后3 d、7 d、14 d、21 d的防效分别为73.63%、90.54%、93.51%、95.43%;连续施用复合药剂7 d的防效达100%,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持效长,可有效地控制星室木虱的危害。  相似文献   

11.
应用4种药剂进行了梨上瘿螨的田间药剂防治,结果表明:施药14d后,0.2%爱诺虫清EC2000倍液、10%哒四螨悬浮液、15%哒螨灵EC和20%灭扫利EC2000、3000倍液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均达99.1%以上。  相似文献   

12.
董欣悦  王见 《绿色科技》2013,(12):63-65
概述了紫茎泽兰的基本特征、起源和在我国分布的情况。综述了紫茎泽兰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从遗传特性上探讨了紫茎泽兰的生长优势;分析了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研究了紫茎泽兰提取液的提取方式;根据紫茎泽兰提取液的化学性质做了杀虫活性的研究;最后指出了目前我国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对紫茎泽兰提取液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卫华 《绿色科技》2013,(10):129-130
进行了不同浓度5%桉油精可溶液剂对杨小舟蛾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以及2000倍的烟碱·苦参碱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桉油精可溶液剂1500倍对杨小舟蛾防治效果较好,喷药后5d防效为100%。试验结果为今后5%桉油精可溶液剂防治杨小舟蛾的合理农药配比浓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夹竹桃蚜是危害夹竹桃的主要害虫.选用高阿丁枫、膏桐、辣蓼、竹柏、紫茎泽兰5种植物的茎叶,以95 %乙醇为溶剂,采用浸渍法,得到这5种植物的茎叶提取物.将此5种植物茎叶提取物稀释成1倍、5倍、10倍3种浓度,在室内作其毒杀夹竹桃蚜虫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的茎叶提取物对夹竹桃蚜虫的毒杀效果,以竹柏茎叶提取物最佳,其夹竹桃蚜虫的平均死亡率为17.7 %,其他4种植物茎叶提取物对夹竹桃蚜虫的毒杀效果依次为紫茎泽兰﹥高阿丁枫﹥辣蓼﹥膏桐.  相似文献   

15.
新型双向传导杀虫剂——螺虫乙酯对梨木虱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虫乙酯是由拜耳公司开发生产的季酮酸类杀虫杀螨剂,该药剂可以在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双向内吸传导.使用该药剂对梨木虱Cacopsylla chinensis Yang et Li的田间防治结果表明,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在整个试验期间表现为速效性较低,但持效性很好.稀释2000倍、3000倍和4000倍处理区的防效在施药后第28天均达89%以上,施药后第91天防效保持在81% ~89%,明显高于常规药剂甲氰菊酯、溴氰菊酯、吡虫啉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区的防效.研究表明,田间1次施药可以控制梨树整个生长季节内梨木虱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6.
云杉树叶象幼虫室内药剂筛选及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8种杀虫剂对云杉树叶象(Phyusbins sp.)幼虫进行室内药效试验,筛选出5种杀虫剂进行了田间防效研究,结果表明:施药7d后,40%辛硫磷乳油0.250%药液、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167%药液和50%敌·辛乳油0.033%药液处理防治效果均达91%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一株多粘类芽胞杆菌防治油茶炭疽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粘类芽胞杆菌是一种能防治多种病原真菌病害的生防细菌。通过室内孢子萌发抑制率、抑菌率测定、林间防治试验首次研究不同芽胞浓度的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DN-1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终浓度在(10~160)亿芽胞/L(667 m2用水量50 L)时,对4株油茶炭疽病病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孢子萌发抑制率41.50%~88.75%;抑菌率35.81%~77.56%;在汤池镇和舒茶镇两地,发病初期施药后30 d林间防效为29.80%~68.91%和31.11%~67.55%;发病高峰期施药后30 d林间防效为26.61%~50.20%和21.95%~52.66%;DN-1终浓度160亿芽胞/L时,在发病初期施药两地林间防治效果与百菌清相当;而在发病高峰期施药林间防治效果低于百菌清。  相似文献   

18.
采用林间试验,在苹果小吉丁虫幼虫期对受害野苹果树进行不同施药方式和施药浓度的组合处理,探究16%虫线清乳油对野苹果小吉丁虫化学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打孔注药和输液法施药方式在30 d后校正防效均达到90%以上;采用输液法及施药浓度为1倍稀释时,在整个防治期内校正防效均高于其它处理。对返青率进行比较分析时发现,对于野苹果树生长,最适合的施药浓度为2倍稀释。因此,在虫害防治前期采用1倍稀释浓度、防治后期采用2倍稀释浓度进行施药防治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黄杨绢野螟的防治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杨绢野螟的发生和高抗药性现状,选择了几种药剂开展了室外防治试验,结果发现锐劲特和吡虫啉对黄杨绢野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5%锐劲特1000倍液第7d防治效果高达92.0%,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以推广应用;吡虫啉药后等7d防效次之,达84.0%。阿维菌素初期防治效果不高,药后等7d防效逐步升高至61.2%,其中2000倍液药后继续观察至15d的防效可达81.5%。同时,提出了开展综合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油橄榄叶部病害的发病高峰期在4~6月份。试验用春雷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异菌脲、多粘类芽孢杆菌4种生物制剂相应浓度梯度的药液对其进行防治。结果表明:单次施药10 d后多粘类芽孢杆菌2 000~3 000倍液防治效果达到67.21%,异菌脲1 500倍液防治效果为59.02%,防治效果均超过50%,可作为速效药剂施用;2次施药10 d后异菌脲1 000倍液、多粘类芽孢杆菌2 000倍液防治效果达到71.95%,说明这2种生物制剂可以多次施用达到长期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