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育雏是养好鸡的关键,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还影响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1前期的准备工作1.1育雏舍的维修及育雏用具的准备和消毒进雏前1周,将育雏舍维修好,并备齐育雏用具:料盘、饲槽、饮水器等,一并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规模化的鸡场不断出现,饲养管理技术也在不断革新,生产效益不断增加。决定蛋鸡场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在雏鸡阶段是否做到科学的饲养。本文通过厂址选择、育雏季节、育雏准备、育雏温度、预防接种等方面介绍雏鸡的饲养管理有关内容,供广大养鸡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1育雏期的饲养管理(0~8周龄)雏鸡的生理特点是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温度、湿度等外界环境十分敏感,雏鸡阶段生长迅速,代谢旺盛,羽毛生长的快;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弱;抗病能力差,群居性强,胆小易惊群。因此养鸡的成败,育雏是关键,关系到成活率、鸡群发育的整齐度,抗病能力及成鸡时的产蛋量、产蛋高峰持续时间和整个饲养期的经济效益。(1)进雏前的准备:育雏舍要清洁卫生,经过熏蒸消毒处理,并  相似文献   

4.
育雏是养鸡生产极其重要的环节.要培育好雏鸡,必须做好育雏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抓好雏鸡的饲养技术,包括饮水、开食、饲喂等;掌握好雏鸡的管理技术,包括育雏温度、湿度、密度、光照、通风换气、断喙、疾病预防、转群等.  相似文献   

5.
春季是孵化育雏的黄金季节,目前农村大多数农户养鸡都没有自繁自育,而是购买专业养鸡场繁育的周龄雏鸡来喂,介由于引时气温还比较低,雏鸡抗性弱,加之饲养不当,因而农户饲养雏鸡死亡率较高。要提高雏鸡成活率,在饲养中必须做到“八适”。1、温度要适宜。温度适宜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在育雏室可用电炉等方法调节温度,1~2周龄28~30℃,3~4周龄26~28℃,5~6周龄24~26℃,7周龄以后可适应自然温度。温度适宜,雏鸡精神活泼、食欲旺盛、睡得安宁。然而有的农户育雏时无热源加温,达不到适宜温度。由于低温,雏鸡常密集在一块并发出尖叫声,时间一长影…  相似文献   

6.
雏鸡饲养管理十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鸡成败的关键在于育雏,育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雏鸡的生长发育、成活率、鸡群的整齐度、成年鸡的抗病力及成年鸡的产蛋量、产蛋高峰持续时间,乃至整个养鸡产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养鸡多采用散养的形式。这种传统饲养方法所饲养的鸡成活率普遍低于笼养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饲养管理方面1.1育雏期温度过高或过低雏鸡出壳后,由于绒毛稀短,抗寒能力差,所以适宜的温度是保证雏鸡成活的首要条件。温度过高,雏鸡体热和水分散热  相似文献   

8.
张争劲  魏永 《现代农业科技》2010,(6):324-324,333
介绍了雏鸡饲养管理技术,包括育雏前准备、雏鸡与育雏方式选择、饮水饲喂、密度控制、鸡舍调控和卫生防疫等方面内容,以为雏鸡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蛋鸡的育雏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蛋鸡饲养管理中,育雏是关键。育雏阶段即0-8周,蛋鸡的育雏目标是培育出健壮、活泼和发育良好的雏鸡。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又重要的工作,他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生长发育,成鸡的生产性能和鸡场的经济效益。因此,育雏工作历来备受重视。1进雏前的准备良好的消毒,隔离措施,是保证雏鸡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是提高育雏成绩和养鸡效益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中,要分析死淘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天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天以后的死淘率  相似文献   

11.
刘金江 《新农村》2009,(4):19-19
雏鸡饲养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而且也关系到以后成鸡生产性能和养鸡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养鸡场(户)在育雏过程中,必须精心饲养,加强管理,采取综合措施,以提高雏鸡成活率。  相似文献   

12.
<正>提高雏鸡育雏成活率,是提高育雏成绩和养鸡效益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中,要分析死淘率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1死淘率高的主要原因雏鸡死淘率高,关键是饲养管理存在疏漏。开始几周的死淘率特征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饲养管理的质量。前3天的死淘率与1日龄雏鸡的质量高度相关。3天以后的死淘率就取决于饲养管理水平。小鸡的泄  相似文献   

13.
雏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其成活率的关键,也是整个养鸡生产过程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养鸡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重视雏禽的培育,进行科学饲养管理,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饲养场地的净化。主要是对育雏舍、育雏设备、饲养用具及育雏舍周边环境的净化。育雏舍在进雏前2周用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密闭门窗),场地和饲养用具先用3%烧碱水或其它消毒药水浸泡,清洗消毒,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01,(8)
养鸡,育雏是关键。成功地育雏,不仅能培育出强壮健康的雏鸡,而且直接关系到鸡群后期的成活率和生产性能。1.选好健壮雏鸡健雏要求大小基本一致,体躯结构紧凑,眼睛有神,肚脐无痕,叫声宏亮,体形正常,手捉有争脱、惊缩感。雏鸡还应以21日出壳的为好,提早或推迟出壳多为种蛋大小不均,温度控制不佳所致。这种雏鸡或多或少带有先天不足。2.选好育雏方法用于培育10日龄内雏鸡的育雏室结构比较简单,饲养方法根据育雏室  相似文献   

15.
雏鸡刚出壳后,身上绒毛稀少,抗寒能力极差。由于雏鸡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健全,新陈代谢旺盛、采食量少,自身热能不能维持生理热的需要,因此保持育雏室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是育雏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1温度、湿度和光照1.1温度育雏必须搞好人工保温工作,温度的高低对雏鸡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育雏温度要的基本原则:初期温度宜高,弱雏的温度应稍高;小群饲养比大群饲养高夜间比白天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各地养鸡数量不断增加.为取得良好的育雏效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雏鸡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7.
在养鸡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小鸡育雏期的饲养是极其重要的。雏鸡在育雏期(0-4周)由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营养要求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常常因为种种原因引起死亡,到成鸡时却所剩不多,这是困扰广大养鸡户的一大难题。雏鸡死亡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养鸡成败与饲养者的经济效益。饲养者要了解出壳雏鸡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8.
雏鸡阶段的饲养是后备鸡饲养管理的重点。雏鸡生长代谢旺盛,体温调节能力弱,消化机能与抵抗力都较低,因此,做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如何提高育雏成活率,培育出健康、生产性能高的鸡群,是养殖户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雏鸡培育与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常把0-6周龄的雏鸡饲养阶段称育雏期。育雏期由于雏鸡体质弱、抗病力差,常因各种原因导致大批量死亡或生长发育不齐,给养鸡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育雏失败的原因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2015,(7)
<正>养鸡是广大农民的重要致富项目。要想养好雏鸡必须选好苗鸡,重视育雏消毒,掌握育雏温、湿度,注意饲养密度,做到科学饲喂,保证育雏成活率达到95%以上。1.选好苗鸡农家培育雏鸡,首先要选择信誉好、质量有保障的种鸡场引进苗鸡。健壮苗鸡活泼好动、眼大有神、脐部愈合良好、绒毛清洁富有光泽。如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