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畜禽业》2018,(11)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药对生长期太行鸡机体免疫的影响。由大麦、茯芩、白芍、甘草、党参、白术、当归、贯众等组成的绿色复方中药添加剂。方法试验选取28日龄太行鸡3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分4个重复,每重复20只鸡。4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以及基础日粮+0. 75%、1. 5%和2. 0%复方中药,试验定期测定太行鸡免疫器官重量、T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IgA、IgM、IgG含量。结果太行鸡日粮中添加复方中药后,其胸腺、法式囊、脾脏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IgG、IgM和IgA含量均有明显提高,且1. 5%和2%复方中药组相对于0. 75%复方中药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结论试验表明太行鸡日粮添加1. 5%和2%复方中药显著提高其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2.
大豆黄酮对肉仔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公母分养,分别随机分为4个组,即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mg/kg的大豆黄酮。试验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28日龄公鸡和28、49日龄母鸡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对49日龄公鸡差异显著,以试验Ⅱ组提高最多,为19.86%(P<0.01);添加大豆黄酮对28日龄母鸡、49日龄公、母鸡NDV抗体效价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28日龄公鸡差异显著,试验组较对照组NDV抗体效价均略有升高,但仅试验Ⅱ组升高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研究青刺果种粕粉对鸡免疫器官及其免疫细胞动态变化的影响。将7日龄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的饲粮中分别添加10g/kg、15g/kg青刺果种粕粉,饲喂30d。第14、21、28日龄时分别取胸腺、法氏囊和脾脏制作切片。测定免疫器官中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在初期14、21日龄的脾脏、14日龄的法氏囊和28日龄的胸腺中的T淋巴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均升高显著(P<0.05或P<0.01);而试验组在后期21、28日龄的法氏囊、14日龄的脾脏和28日龄的胸腺中的巨噬细胞较对照组也同样升高显著(P<0.05或P<0.01)。结果提示,青刺果种粕粉能提高鸡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研究孵化至12月龄大黄鱼的淋巴器官如头肾、胸腺、脾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首先应用显微与超微技术研究大黄鱼初孵仔鱼至12月龄免疫器官——头肾、胸腺与脾脏的发育。3日龄仔鱼出现头肾原基,原始造血干细胞最早被发现于头肾,很快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4日龄仔鱼出现脾脏原基和胸腺原基。脾脏靠近内脏,含大量窦状隙,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细胞与血小板。胸腺是最迟出现的淋巴器官,但发育较快。胸腺位于鳃腔背上角,主要由胸腺细胞(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分为外区和内区,二者虽没有明显界限,但容易区分。研究结果还表明,随着年龄和鱼体重量的增长,胸腺、头肾和脾脏的重量均有增长的趋势,脾脏重量与体重的关系要比与年龄的关系更为密切,头肾、胸腺重量与年龄的关系要比与体重的关系更为密切。胸腺、头肾和脾脏的白细胞总数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但每毫克胸腺、头肾和脾脏内白细胞数量与年龄间线性关系不明显。头肾比脾脏淋巴化程度高。在研究中发现,血液内各细胞组成与大黄鱼月龄及季节的变化没有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细鳞鲑早期发育过程中免疫器官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连续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法,对胚胎末期至仔鱼期的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免疫器官(头肾、胸腺及脾组织)早期发育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实验水温为10.0~16.2℃时,细鳞鲑的免疫器官原基发生及其淋巴化的先后顺序均为胸腺、头肾和脾。仔鱼出膜前5 d胸腺原基形成,出膜前1 d胸腺即出现少量淋巴细胞,仔鱼19日龄后,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渗入胸腺实质而形成小梁,仔鱼35日龄左右,胸腺己经分化出模糊的内区和外区;仔鱼出膜前2 d,出现头肾原基,由未分化的造血干细胞组成,仔鱼3日龄后,头肾由肾小管构成,10日龄后,组织开始淋巴化,仔鱼35~45日龄,肾小管上皮细胞开始退化,头肾内出现血窦,并进一步淋巴化,50日龄后,肾小管退化完毕,头肾主要由淋巴组织和大量血窦构成;5日龄细鳞鲑仔鱼,脾原基出现,16日龄后,脾开始淋巴化,35~50日龄,脾内建立起发达的微血管系统以及血窦结构。细鳞鲑的免疫器官分化较早,其发育速度较其他淡水硬骨鱼类相对滞后,但组织淋巴化速度较快。本研究旨在揭示细鳞鲑早期死亡率高的根本原因,为实现细鳞鲑的规模化养殖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益生芽孢菌制剂对鸡免疫促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胜明 《畜禽业》2002,(11):14-15
本研究利用益生芽孢杆菌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混料饲喂雏鸡,在7日龄和21日龄进行2次新城疫疫苗免疫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新城疫血凝抑制效价(H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法氏囊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本制剂对雏鸡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油脂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安芳 《畜禽业》2000,(3):42-43
本次试验选用200只1日龄樱桃谷商品肉鸭,随机分成4组,每组50只,试验I组、II组和III组在前期日粮中分别添喂3%、6%和9%的大豆油;对照组只喂基础日粮,不喂大豆油,结果表明:各试验组42日龄平均体重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分别提高体重33g、389、52g,以添加9%的比例效果最好:饲料中添加大豆油对肉鸭成活率无任何不良影响,且能提高饲料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8.
卵形鲳够免疫器官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仔、稚鱼期间3种免疫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过程。结果表明,3种免疫器官原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头肾、脾脏和胸腺,出现时间分别为2日龄、3日龄和3日龄。其中,头肾的早期发育过程可分为原基形成期、造血功能发展期和泌尿功能退化期。进入稚鱼期后头肾的肾小管分布相对减少,表明头肾已不是主要的泌尿功能区。6-8日龄仔鱼脾脏中造血干细胞向红血细胞分化并产生大量未成熟红细胞。22日龄时脾脏组织体积进一步增大,内部血细胞参与血液循环。胸腺原基出现后胸腺细胞增多、体积增大,细胞嗜碱性不强。10-13日龄时胸腺细胞的嗜碱性增强,淋巴细胞开始增多,此时胸腺开始分区。20-22日龄稚鱼期结束时胸腺的内区和外区进一步分化,分区更为明显,表明胸腺进一步成熟。未发现胸腺和头肾之间淋巴细胞迁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240只1日龄商品代樱桃谷肉鸭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共4组进行试验。对照组饲喂不加抗菌肽制剂的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L/(t·料)、2L/(t·料)、1L/(t·料)的抗菌肽制剂,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量为2L/(t·料)和3L/(t·料)时,全期只平均日增重、只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6.1l%、3.90%,达到显著水平(P<0.05),料重比没有显著变化(P>0.05);各免疫器官重量指数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内脏器官比重分别降低达9.69%、17.19%、8.23%(Ⅳ组),且变化显著(P<0.05)。小鸭阶段添加抗菌肽制剂对生产性能影响最明显。  相似文献   

10.
鳜淋巴器官的个体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和组织学观察方法,对常规孵化出膜后1~33日龄鳜(Siniperca chuatsi)淋巴器官个体发育过程的组织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23~25℃时,出膜后第4天,部分仔鱼开始摄食并逐渐转入外源性营养阶段。同样水温条件下,出膜后第3天,出现胸腺原基,然后胸腺迅速淋巴化,能明显分为外区、中区和内区。鳜在出膜时已存在原肾管,原肾管前部分发育为头肾原基,由一些造血干细胞和肾小管组成;后部分发育为中肾和后肾,主要由肾小管组成。随着个体发育,头肾的淋巴细胞数量增多,肾小管数量减少,头肾逐渐由排泄器官转化为淋巴器官。出膜后第5天,观察到脾脏原基,脾脏主要由造血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淋巴化速度较慢。至出膜后30天左右,体形和淋巴器官的发育情况基本与成鱼相似。鳜淋巴器官原基出现的顺序是头肾、胸腺、脾脏;而这些器官淋巴化的顺序是胸腺、头肾和脾脏。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选择5月龄道寒杂交绵羊28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试验期为60d。研究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2mg/kg、0.4mg/kg的无机铬(三氯化铬),烟酸铬,酵母铬对育肥绵羊生产性能、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铬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育肥绵羊的生产性能,增强了免疫功能;(2)三种铬源对热应激状态下绵羊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补充0.4mg/kg三种铬源组绵羊脾脏指数,血清IgA、IgM、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2mg/kg组。本试验表明:三种铬源对增强绵羊免疫功能,提高抗应激能力均是有效的。建议添加量为0.4mg/kg。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4,(10)
用21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成6组即:对照组、0.1%、0.3%、0.5%、0.7%、0.9%酵母培养物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28 d,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酵母培养物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日增重、日采食量、饲料转化率,0.3%的酵母培养物组较对照组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营养物质代谢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酵母培养物组有提高的趋势;肠道菌群,酵母培养物显著降低大肠杆菌的数量,提高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IgA、IgG水平(p<0.05)和IgM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3.
胡兰  谷士坚 《畜禽业》2006,(17):13-14
为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进行饲料对比试验。选择由常熟畜禽良种场提供的28日龄断奶仔猪,6窝(54头),分成试验1和试验2,各27头,断奶体重差异不显著。试验组1用上海征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征泰红宝宝”,试验组2用上海某饲料公司生产的“550T”。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1和试验组2,28-35日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0.21±0.07)kg和(0.18±0.07)kg,差异极显著(P<0.01);28-35日龄平均日采食量分别为(48.38±3.80)g和(44.57±5.61)g;28-35日龄料肉比分别为1.29∶1和2.41∶1,差异极显著(P<0.01)。饲用“征泰红宝宝”比“550T”的效果和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选择5月龄道寒杂交绵羊28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试验期为60d。研究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2mg/kg、0.4mg/kg的无机铬(三氯化铬),烟酸铬,酵母铬对育肥绵羊生产性能、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铬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育肥绵羊的生产性能,增强了免疫功能;(2)三种铬源对热应激状态下绵羊免疫功能有显著影响。补充0.4mg/kg三种铬源组绵羊脾脏指数,血清IgA、IgM、J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2mg/kg组。本试验表明:三种铬源对增强绵羊免疫功能,提高抗应激能力均是有效的。建议添加量为0.4mg/kg。  相似文献   

15.
果寡糖和糖萜素对中华鳖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2龄平均体重150g左右的中华幼鳖54只,按2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随机分成9组,每组各接受1种处理。第9处理组(FOS=1000mg/kg,SHP=1000mg/kg)日增重量大(1.75g),第1处理组(FOS=200mg/kg,SHP=200mg/kg)最小;第9处理组饲料系数最低(1.80),第1处理组最高(2.13)。第8处理组(FOS=1000mg/kg,SHP=600mg/kg)胸腺最重(0.26g),第1处理组最低(0.21g)。脾脏的变化趋势与胸腺相似。第8处理组胸腺指数最大(1.13),第1处理组最低(0.98),而脾脏指数变化趋势与胸腺指数相似,果寡糖和糖萜素适宜添加量为600-1000mg/kg。  相似文献   

16.
青蛤家系的建立及早期生长发育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5个同一批苗种培育的亲贝(3个母本记为A、B、C,2个父本记为1、2)建立6个家系,并对各家系早期生长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2个父本的壳长差异显著(P<0.05),3个母本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母本产卵量不同,差异显著(P<0.05);3个母本的卵径不同,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家系的受精率、孵化率与母本密切相关,以母本建立的家系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幼虫期(0-8日龄),D形幼虫的大小不同,家系A1(G♀1×G♂1)、A2(G♀1×G♂2)、B1(G♀2×G♂1) 与 B2(G♀2×G♂2)、C1(G♀3×G♂1) 、C2(G♀3×G♂2)差异显著(P<0.05),8日龄时,以A1家系幼虫壳长最小,与其他家系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母本建立的家系的存活率差异极显著(P<0.01).变态期(8-12日龄),幼虫生长缓慢,变态率不同,除C1 、C2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家系差异极显著(P<0.01),变态持续2.67 d.稚贝期(12-30日龄),12-15日龄,A2、B1、B2家系稚贝略大于A1、C1、C2,差异不显著(P>0.05);20日龄时,A2、C1家系稚贝大于其他家系,差异显著(P<0.05);25日龄时,B1家系稚贝最小,与其他家系差异显著(P<0.05);30日龄时,各家系稚贝生长速度、存活率依次为:C2 >C1 >A2>A1 >B2 >B1,其中,B1 家系稚贝生长慢、存活率低,与A2、B2 家系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家系差异极显著(P<0.01).各家系的面盘幼虫、变态规格、单水管稚贝规格几乎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家系子代的早期生长发育,受亲本及相互作用的共同影响,以母本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虾青素对锦鲤体色、生长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量的虾青素对红白锦鲤幼鱼进行了饲喂试验。试验鱼的初始体质量为7.31±0.12 g,饲料中虾青素的添加量分别为0、100、400、700、1 000、1 300、1 600 mg·kg-1,表观饱食投喂60 d。结果表明:随着虾青素添加量的增加,锦鲤皮肤和背鳍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升高,700 mg·kg-1组的类胡萝卜素显著高于添加量为0的对照组,最高值出现在1 600 mg·kg-1组,但1 600 mg·kg-1组背鳍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与1 000、1 300 mg·kg-1组间差异不显著;在促生长方面,100、700 mg·kg-1组的体质量增长率(BWG)、蛋白质效率(PER)显著高于对照组,虾青素添加量对锦鲤的肥满度(CF)、肝体指数(HSI)、脏体指数(VSI)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说明,在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可有效改变锦鲤的体色。综合考虑经济效益,饲料中虾青素的适宜添加量为700 mg·kg-1。  相似文献   

18.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钙离子和17_雌二醇浓度与性早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吴嘉敏 《水产学报》2001,25(2):112-115
中华绒螯蟹的性腺发育与血淋巴钙离子浓度相关.性早熟雌性扣蟹(一秋龄)血淋巴钙离子浓度为21.25±11.89mmol@L-1,明显高于正常发育的13.70±1.17mmol@L-1;雄性扣蟹(一秋龄)则相反,性早熟扣蟹血淋巴钙离子浓度为16.33±1.38mmol@L-1,低于正常发育的20.13±2.37mmol@L-1.二秋龄雄性成蟹的血淋巴钙离子指标与性早熟雄性扣蟹相当,无显著差异.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雌性中华绒螯蟹血淋巴17β-E2浓度逐步提高,正常发育扣蟹为0.15±0.05pg@mL-1,性早熟扣蟹为0.59±0.15ng@mL-1,二秋龄成蟹为2.31±1.08pg@mL-1.  相似文献   

19.
辛苏文 《畜禽业》2015,(3):26-27
为了研究鞣酸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的影响,将28日龄个体均匀的杜长大断奶仔猪100头分组进行试验,试验组基础日粮中添加鞣酸1 kg,对照组基础日粮中添加硫酸粘杆菌素200 mg/kg+杆菌肽锌1 000 mg/kg,预饲期为7 d,试验期28 d。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腹泻次数相差不大,差异不显著;生产性能的两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鞣酸完全可以替药物预防断奶仔猪腹泻。  相似文献   

20.
植酸酶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探讨了植酸酶对肉鸡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的健康肉仔鸡270只,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肉仔鸡。分别为试验Ⅰ组(对照组)、试验Ⅱ组(植酸酶100 mg/kg)、试验Ⅲ组(植酸酶200 mg/kg)、试验Ⅳ组(植酸酶300 mg/kg)、试验Ⅴ组(植酸酶400 mg/kg)和试验Ⅵ组(植酸酶500 mg/kg)。采用阶梯式笼养,试验期6周。试验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使肉鸡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对血钙、血氯、血钾含量影响较小,而血清中血磷含量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