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产绿色果品,是我国果品生产的出路所在。这就对果品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就是防止农药给果品和环境带来的污染。长期以来果树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由于连年使用化学农药,特别是剧毒、高残留农药。加之使用方法不当,使病虫产生了抗药性,并杀死了大量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农药对果品和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生产绿色果品,一定要改变依赖和滥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传统模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萝卜又叫芦服、莱服,属十字花科类。最早在中国栽培,据不完全统计,它对人体30种病都有一定的效果。萝卜营养价值高,具有帮助消化、杀菌、祛痰、止泻、利尿等功效,是日常生活中很好的药膳蔬菜。用途广泛,既可生吃,还可煮、煎、炸、泡菜、榨菜等加工食品。  相似文献   

3.
常规西瓜生产中,病虫害防治主要靠使用化学农药,这是造成有害物质残留的主要原因。无公害西瓜生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禁止和限制使用化学农药,确保西瓜生产安全优质,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4.
大棚、温室的普及应用,番茄产量越来越高,但是伴随发生的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防治也越来越困难,导致剧毒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产生了高残留的有毒番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实行无公害番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瓜类蔬菜(gourd vegetable)包括9个属15个种及2个变种。在瓜类蔬菜无公害生产过程中,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治理原则,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地农药。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蛴螬暴发原因浅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品种布局,气候因素,土壤条件,天敌因子等方面对蛴螬暴发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指出花生、大豆、林果面积的增大,气候变暖,春季干旱、夏季多雨、天敌资源遭到破坏,秸秆还田等是河南省螬暴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有关播种期防治、成虫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蔬菜病虫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综合防治上,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生理防治、生态防治等措施,把病虫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确保蔬菜中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允许标准,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色素椒自2000年在焉耆县七个星镇试种获得每667米^2千元的经济效益后,近几年在其他乡镇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2002年焉耆县种植面积就达1066公顷,成为焉耆县发展订单农业的主要的作物品种。色素椒的种类有多种,如牛角椒、羊角椒和美焉一号椒等,从去年辣椒收购情况看,牛角椒市场比较看好,牛角椒以其个大、肉厚、色泽黑红赢得了收购商的青睐。但近几年,色素椒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疫病、青枯病、地老虎、蚜虫、棉铃虫等病虫的危害。我们主要推广了以下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
再生稻的生长发育进程与早稻、中稻、晚稻均有所不同,其病虫害发生也有其自身特点。在安徽桐城地区主要选用两系杂交品种两倍优288作再生栽培,播期一般在4月上旬,5月上旬移栽。  相似文献   

10.
彩椒是近两年发展起来的保护地特菜品种,因其果实鲜艳、价格较高,深受菜农和消费者的喜爱。但彩椒的病虫害较多,为了达到无公害栽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主要害虫有蝇、蚊、螨类等。以春、秋两季发生最重,影响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严重的造成绝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食用菌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初步解决了防治难题,控制了为害。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螟是赤峰市玉米上的主要害虫之一。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残存秸秆的增多,玉米螟发生逐年加重。据1995年在宁城县、喀喇沁旗等地调查,玉米螟为害率74%~85%,玉米减产17.4%以上。1996年春季调查,全市玉米螟冬后存活量平均百秆39头,是近十年来存活数量最……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田间湿度大,西芹斑枯病、早疫病、黑斑病等叶部病害发生严重,造成叶片枯死、叶柄腐烂、植株倒伏,一般减产30%左右。几年来,我们采取生态措施配以适当的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稻瘿蚊综合治理技术的实施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瘿蚊是我省水稻重要害虫,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受耕作、栽培、气候、人为等因素影响,年度成灾频率高,发生危害重,为害区域不断扩展,一般标葱率20%-30%,高的达70%-80%,甚至大面积连片绝收。长汀县1993—2002年10年问,大发生与重发生的有4年,局部偏重的有3年,发生偏重-重  相似文献   

15.
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台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葡萄生长期阴雨天气多,湿度大,病虫害发生较重,一般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年份可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我市葡萄以“巨峰”等欧美杂交种为主,病虫害发生种类主要有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霜霉病、透翅蛾等。其中葡萄透翅蛾是常发性害虫,但一年仅发生一代,一般用药两次即可控制危害,防治效果较好;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对产量无直接影响,一般在防治其他病害时兼治即可;而黑痘病、白腐病、灰霉病等往往由于阴雨连绵、用药不及时、防治效果差等原因导致多种病害先后混合发生,直接危害果穗而造成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6.
王运丽 《新农业》2005,(6):22-22
近期通过对东港市桥东市场、黄海市场及批发市场的大宗叶菜类、果菜类、地下块茎类的农产品取样检测,检测数据显示出芹菜的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率最高.抑制率分别达70.3~99.3(70以上为超标)。通过调查,芹菜的农药残留超标原因主要是:①农民在芹菜播种前用久效磷对土壤进行处理,消灭地下害虫.  相似文献   

17.
果树挂果成熟季节,也是害虫盛发的季节,此时对害虫用药物防治,势必影响果品绿色生产的质量标准。采用生态防治的方法,科学实用,对果品无污染,省工、省本、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利用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等相结合,组成一个协调控制病虫害的体系,既实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又能使产品和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19.
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使蔬菜病虫害抗药性大大提高,为害日益猖獗。为防治病虫害,许多菜农在蔬菜上大量使用高毒、长残效农药,使得蔬菜农药残留累积。城镇居民中毒事件增多。为确保人民身心健康,推动我市蔬菜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地处高寒地区,蔬菜供应大多数都是从外地进的,自己生产蔬菜比较困难。近几年来,由于日光温室技术的推广,使大棚面积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以大棚黄瓜发展最快。由于大棚内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有利于霜霉病菌的滋生和发展,致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