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分析2.5岁大通牦牛母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在11月份对31头2.5岁大通牦牛母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其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估测大通牦牛2.5岁母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大通牦牛2.5岁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09、0.713、0.846和0.595,经检验体高、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体斜长、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得到了3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程度分别为0.923、0.864和0.893。大通牦牛2.5岁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之间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大通牦牛1.5岁公牦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于体重估测,在2011年11月对31头1.5岁大通牦牛公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建立估测大通牦牛1.5岁公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大通牦牛1.5岁公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03、0.579、0.453、0.600,经检验,体高、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体斜长、胸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得到了3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程度分别为0.820、0.603、0.786。大通牦牛1.5岁公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之间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笔者在2011年11月对30头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其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建立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2、0.333、0.708、0.322,经检验,体高、体斜长、管围与体重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P<0.05),胸围与体重的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得到了2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程度分别为0.562、0.502。6月龄大通牦牛母牛体重与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之间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大通种牛场牦牛体尺与体重的相关性,估测体重的回归分析,对大通牦牛母牛进行称重和体尺测量,根据得出的数据分析其体重与体高、背长、胸围的相关系数,同时估测大通牦牛母牛的体重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大通牦牛母牛体重与体高、背长、胸围之间极显著相关,说明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藏嘉黎成年母牦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嘉黎成年母牦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了估测体重的回归分析,以指导该品种的生产实际及选育工作。[方法]以西藏嘉黎县测量的64头嘉黎成年母牦牛的体尺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嘉黎成年母牦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估测成年母牦牛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嘉黎成年母牦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7、0.828、0.807、0.712,经检验,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得到了3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854、0.787和0.843。[结论]嘉黎成年母牦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试验测定了大通牦牛的体重和体尺性状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重和体尺各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1);建立的回归方程表明,对体重影响的重要性依次为胸围、体斜长,体高,最佳回归方程为:体重=-304.917+0.378×体高+1.500×体斜长+1.861×胸围;主成分分析显示,胸围和体斜长大的大通牦牛,体重较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初生高原型藏系羊羔羊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本试验随机选取初生12 h以内的藏系羊羔羊为研究对象,测量羔羊的体斜长、体高、胸围3个体尺数据,并称重,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羔羊体重与体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高原型藏系羊初生羔羊的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的变异系数为14.88%、8.50%、6.88%、9.85%;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的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577、0.743、0.911,经检验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据体尺性状建立三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得出估测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842、0.827、0.833。试验表明,高原型藏系羊羔羊的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之间显著相关,且体重与体尺存在着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3.5~4岁成年青海高原牦牛、雪多牦牛、环湖牦牛公牛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牦牛体重以及体高、体斜长、胸围等体尺性状,并对各性状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探究了与成年公牦牛体重密切相关的体尺性状,建立了体重与体斜长、胸围的最优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成年青海公牦牛体重的主要体尺性状为胸围和体斜长,并且其体重与体斜长、胸围呈显著线性关系。该结论可用于实际生产中成年青海公牦牛体重的估算。  相似文献   

9.
黄淮山羊体尺体重性状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江苏省睢宁县种羊场2006年测量的165只黄淮山羊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体重与体长、体高、荐高、胸围、管围和腰角宽的相关系数,建立了成年黄淮山羊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体重与体长、体高、荐高、胸围、管围、腰角宽相关系数分别为0.594、0.802、0.718、0.927、0.729、0.783;所有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建立了成年黄淮山羊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的回归模型y=0.919x1+0.078x2+0.826x3-52.228,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943,决定系数R2为0.889。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通过大通牦牛体尺性状对其体重做较为准确的估计,剖分牦牛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影响。随机选取了6~12月龄的88头大通牦牛为研究对象,其中公牛48头,母牛40头。测量各牦牛的体长、体高、胸围3个体尺指标,并称量其体重;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大通牦牛体重与体尺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利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各体尺性状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结果表明:各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大通牦牛公牛和母牛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94.708+0.766X_1+0.782X_2+1.229X_3和Y=-118.056+0.910X_1+1.106X_3,其中Y为体重(kg),X_1为体高(cm),X_2为体长(cm),X_3为胸围(cm),体重估计值与实际观察值差异不显著;胸围对体重的直接作用大于通过其他性状影响体重的间接作用,且胸围的间接作用在体高和体长对体重影响中做了主要贡献。通过研究结果可知,研究所得多元线性方程可以应用于大通牦牛良种选育实践,大通牦牛体重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于其胸围指标。  相似文献   

11.
沿江牛成年母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辽宁省宽甸县沿江牛保种区2004年测量的138条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体重与年龄、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估测沿江牛成年母牛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年龄分别为0.611、0.661、0.888、0.632、0.290;得到了2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933和0.928。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牦牛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体尺性状数据表现和相关性,实验采集146头健康的牦牛性别、年龄、体高、体斜长和胸围的数据,使用SPSS软件分析牦牛各体尺指标与体重之间相关性,并用SAS软件分析性别年龄对牦牛体尺的影响。结果表明,牦牛的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牦牛的胸围变异系数和标准差权衡数值最大,有较高的选育价值。此外,性别和年龄会对牦牛的选育产生很大影响,根据牦牛性别和年龄制定合适的选育标准。根据体尺估算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牦牛,发现体尺数据表现良好的牦牛在体重上同样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不同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建立不同月龄早胜牛的体重估测模型,试验分别测定了12月龄(233头)、18月龄(514头)和24月龄(797头)共1 544头早胜牛母牛的体重(Y)、体高(X1)、体斜长(X2)、胸围(X3)和管围(X4)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重与体尺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均与胸围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0.848,0.908;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尺指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12,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尺指标对体重的直接影响由大到小均依次为胸围(0.677,0.409,0.574)、体斜长(0.188,0.394,0.378)、体高(0.134,0.255,0.048)和管围(0.057,-0.015,-0.009);12月龄早胜牛母牛体斜长对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大,胸围对体重的间接影响最小;18,24月龄早胜牛母牛体高对...  相似文献   

14.
分析杂一代荷斯坦成年母牛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并进一步进行估测体重的回归分析,指导黄牛改良的生产实际及选育工作。以门源县麻莲乡2008年测量的495头杂种荷斯坦牛相关数据为基础,分析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构建估测杂种荷斯坦成年母牛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712、0.785,0.889,0.514;得到了估测体重的最优回归模型,Y=-648.399+3.317X3+2.062x2+1.211x1(P〈0.01)(R2=0.877)。杂种荷斯坦成年母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新疆褐牛种公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本研究通过对新疆褐牛种公牛主要体尺指标和体重进行连续19个月的追踪测定,分析了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褐牛种公牛的体重和主要体尺指标随着月龄的增长而逐步增长,体重生长曲线趋势明显,胸围、十字部高和体斜长的增长速度高于体高和管围的增长速度;十字部高、体高、胸围、体斜长、管围和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体尺和体重筛选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y=-1116.09916+6.48481x3+2.53006x4(式中,x3、x4分别为胸围和体斜长自变量)。  相似文献   

16.
以辽宁省两个复州牛保种场104头母牛2004年体尺数据为基础材料,对复州牛体重与年龄、体长、体高、胸围、管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同时建立了估测复州牛成年母牛体重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复州牛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年龄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8、0.644、0.678、—0.167、0.406,经检验,除管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不显著外(P>0.05),其它四个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两个估测体重的回归模型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923和0.922,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7.
旨在对内蒙古乌拉盖地区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的体重和体尺等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并构建通过体尺预测体重的回归方程。本研究测定了2 162头肉用西门塔尔牛从出生到20月龄的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和腹围,利用Logistic、Brody、Gompertz和Bertallanffy 4种模型拟合其生长曲线,分别估算出4种曲线方程中的相关参数,并进行体重与体尺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4种曲线模型对肉用西门塔尔牛体重和体尺生长过程均有较好的拟合度(R~20.98),但对于不同的性状,最佳拟合模型不同。体重与体尺相关关系表明,体重与体斜长、胸围、腹围的相关性较高,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系数最高(0.958 55)。其体尺与体重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预测体重回归方程为Y=-366.485 70+1.307 37 X_3+3.896 12 X_4-0.417 50 X_5。研究表明,Gompertz和Bertallanffy两种模型对体重的拟合优于其他两种模型,Brody模型对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和十字部高的拟合效果均是最优。体重预测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为肉用西门塔尔牛群体的进一步选育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探究12月龄短角牛体重与主要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多元回归方程,研究影响短角牛的主要体尺指标及月龄。选取12月龄公牛163头,母牛261头,共424头短角牛体重、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的体尺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已知数据进行最佳线性拟合,构建多元回归方程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显示,12月龄短角公牛的体重与各体尺指标的平均值均高于母牛;且体重与各体尺指标的回归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12月龄短角牛无论公母,其体重与各体尺指标之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其中公牛的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高于母牛。12月龄短角公牛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体重与胸围的相关性最大(r=0.902)。12月龄短角母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性最大(r=0.823)。12月龄短角牛的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胸围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与胸围相关性最大(r=0.873)。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三河牛各体尺指标与体重之间的关系,试验应用SAS 9.0和Excel 2007软件分析2011—2015年出生的781头三河牛初生体尺、体重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三河牛体尺随着体重的增加逐渐增大,其中体斜长和腹围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98,三河牛的管围与体重、体斜长、体高、胸围和腹围之间的相关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三河牛在60~69 kg体重时,体尺迅速增长;三河牛体尺指数与体重存在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研究生长期奶水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关系,为通过体尺指标估测其体重提供科学依据。选取76头健康的11~14月龄生长期奶水牛,用地磅、测仗、卷尺分别进行体重与体尺指标测量。采用Excel中LINEST函数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分析,用SPSS 17.0对体重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体尺指标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生长期奶水牛的体重,体重与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胸围、腹围、胸宽、胸深、尻长、尻宽和管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其中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大(P=0.823),其次是腹围、体斜长、胸深、管围等;由体重与各体尺指标间多元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可知,11~14月龄奶水牛体重与体尺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回归关系,可通过不同的体尺指标预测其体重;从主成分的特征根与累计贡献率来看,由第一主成分关系式可见,体重、胸围、体斜长、腹围、管围等的特征向量较大,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也较大,基本反映11~14月龄奶水牛的体型结构,可称为体型因子,第二主成分为尻宽因子,第三主成分为体高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