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0 毫秒
1.
郝利霞 《林产工业》2016,(10):59-62
依据LY/T 1754—2008《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评估指标体系,从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环境质量和湿地景观三方面对山西大同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资源条件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结构较为完整,湿地生态功能发挥正常,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桑干河及其周边基本没有环境污染,湿地景观价值较高,资源条件较好。评价结果对于指导桑干河湿地保护以及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民勤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评价,得出该湿地公园评价等级为中等,各评价项目的比值大小依次排序为: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湿地景观湿地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湿地公园是当前我国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以湿地公园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货币量化评估,对于促进人类社会对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认知,提升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湖南绥宁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市场价值法和替代法等方法,以2017年为基准年,评价了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46 743.61万元·a~(-1),占2017年绥宁县农林渔牧业总产值的15.22%,体现出国家湿地公园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高至低依次为文化服务、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支持服务,其价值分别为34 819.3、6 841.95、3 908.87、435.58万元·a~(-1),其文化服务价值占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总价值的74.68%,表明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在湿地文化和民族文化保存中的重要作用。未来应加强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评估,在湿地公园管理方面建议进一步保护和修复湿地特色文化、加强部门间的联合、增加科研投入,最终提升湿地公园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湖北林业科技》2017,(2):14-19
以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区域,采用1993、1998、2002、2005、2009、2013六年的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数据,从湿地环境、湿地景观格局和社会经济功能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9932013年湿地健康状况均为亚健康状态。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西洞庭湖青山湖城市湿地公园的综合健康评价结果处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状态,在1998年和2005年健康状况处于低水平状态,2005年以后,城市湿地公园建立后健康状况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评价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效,并进一步提出国家湿地公园优化策略,本文利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计算了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2005年至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年增加,增长率达到40.4%,其中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美学景观和土壤保持方面价值增长率分别是330.7%、267.0%、201.1%和193.9%,气体调节、原料生产、维持养分循环、净化环境、水资源供给、水文调节增长率分别是176.9%、120.2%、94.2%、71.4%、31.7%、18.5%。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结合功能区划,逐步增加湿地面积,完善生态结构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林业资源管理》2017,(4):135-141
以云南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从湿地公园湿地环境因素、景观空间格局和社会经济功能3个角度来选择建立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对景观多样性、聚集度、均匀度、破碎度等景观格局以及湿地环境、社会经济功能等进行计算,从而对湿地公园景观健康做出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景观健康指数为0.673 0,健康等级为"健康"级别。  相似文献   

7.
湿地公园是指拥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题,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含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从社河湿地公园规划建设的必要性,概况,规划总体布局,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主要建设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对抚顺社河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图里河国家湿地公园基本情况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湿地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做出湿地公园环境评价及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相似文献   

9.
湿地健康是反映湿地生态系统整体状态的重要指标,是湿地恢复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以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和社会环境组成的综合健康评价体系共20项评价指标,评价湿地恢复工程实施5年后的健康状态。通过野外调查、实验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基本数据,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咨询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健康综合指数(Comprehensive Health Index,CHI)对湿地健康状况进行分级评价,并运用指标的净变化值(Net Variation Value,NVV)分析湿地恢复效果的分类评价。结果显示: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的健康综合指数由2013年的0.45(一般)上升到2018年的0.73(良好);湿地恢复效果存在空间差异,公园内的海湖、西钢、火烧沟和宁湖等4块湿地的健康综合指数分别为0.76,0.68,0.56和0.63;从湿地指标的净影响值看,服务功能指标的改善幅度最大(0.17),生态环境指标恢复程度最小(0.07)。以上研究对湿地公园未来差异化和精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为库塘湿地和永久性河流湿地,具有多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以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从水质净化、保持生物多样性、旅游休闲、涵养水源、保持土壤、气候调节、科研教育等9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研究;采用市场价值方法法、影子工程方法和成本参照方法等,对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5.4×108元,单位面积价值约为275万元/hm2,其中水源供给、水质净化、调蓄水源、气候调节、旅游休闲、科研教育是湖北宣恩贡水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主导服务。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加直观地认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让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及面积、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景观及文化资源,对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及湿地系统做出了评价,评价结果为优秀,表明:(1)湿地公园具有完整、良好的生态系统;(2)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原始、类型多样;(3)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保护价值;(4)人文景观价值很高,历史文化氛围浓厚。  相似文献   

12.
湿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多样、服务价值巨大,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的研究已经成为湿地科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湿地生态系统在界面、景观、生物类群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几个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生态系统的特征。在众多的生态功能中,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持生物多样性、固定CO2和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水资源功能、产品资源、社会功能等7个方面的功能尤其突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能值分析法、物质量评价法和价值量评价法,这3种评价方法各适合于开展的不同的生态系统评价。其中价值的货币化评价最为直观,也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同时这种评价结果可以进行不同价值为33.3万亿美元,约等于全球GNP的1.8倍,其中湿地生态系统的年价值为4、9万亿关元,约占全部生态系统的14.7%。中国的学者陈仲新、张新时的研究结果,中国生态系统的年总价值7.8万亿元,其中陆地生态系统5.6万亿元,所计算的生态系统中湿地生态系统的年价值2.7万亿元,居各种生态系统价值的首位。根据逐项生态功能的评估,最后得到扎龙湿地的生态系统的年价值为156亿元人民币。目前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在评价方法和湿地生态过程两个方面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正蓝旗上都河国家湿地公园是以保护滦河上游水源地、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太子城至锡林浩特铁路是实现京津冀西北与锡林郭勒盟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该铁路从湿地公园中部穿过,穿越长度3540 m。文章从土地利用现状、动植物多样性、自然系统生态完整性等方面,对该项目对湿地公园的生态影响进行分析,并从施工期和运营期两方面进行预测与评价,得出结论:该项目在湿地公园内原有铁路占地范围内,对路基和桥梁进行改建,占地现状为草地,面积201.6 m2,仅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0.0001%,项目评价区内未发现重点保护动植物,自然系统生态完整性可较好保持,该项目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微小。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文旅型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湿地公园建设有利于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漳河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对山体原状植被通过人工造林、造景复绿进行了植栽分析,并以此为基底框架进一步总结了项目中实用型景观绿化搭配,在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出了维持湿地多种效益的种植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以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案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文献研究法,探索康复性景观在湿地公园中的功能分区。结果表明:(1)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以生态保护为主,兼顾科普教育、观光休闲功能,有比较明显的康复效果,但还有很大发展空间;(2)受访游客认为湿地公园康复性景观知觉途径重要程度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3)游客对目前湿地公园内康复性景观效果由强到弱的排序依次为自然植物群落时令花卉动物观测渔业风光主题博物馆其他;(4)游客对湿地公园增加康复活动的需求有安静冥想、园艺活动、动植物观赏、体育活动、群体活动。研究康复性景观在湿地公园中的功能分区,有助于提出康复性景观的设计策略,并有效解释生态景观设计与康复效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可持续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本溪国家湿地公园开展了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和宣教保障等综合性应用基础研究,获得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详尽可靠的资源环境本底值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构建了生态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科普教育及保障体系,提出了生态保护与恢复、鸟类栖息地恢复与重建技术,以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湿地公园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湿地自然资源为主体,以保护为主旨并开展各类游览休闲、科普教育的特定湿地区域。在其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应延续湿地的自然特征,并使用合理的方式突出这些自然特征。基于湿地景观本身的美学和文化价值,本文以贵州省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通过挖掘其自然特征并将其进行抽象的概括和艺术的表现,形成符合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并具备游览和科普功能的湿地景观。  相似文献   

18.
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主导功能提升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和湿地的共轭效应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森林与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既是目前森林生态经济研究的新课题,也是国内外森林生态研究发展的新趋势。饮用水源区水源涵养及水质净化功能提升技术、生态旅游休闲区景观价值提升技术、人居环境区彩色健康森林营建技术、湿地公园与消落带湿地植被建设技术是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主导功能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海口市五源河河流湿地修复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源河是海口市西部最重要的流域之一,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于2016年底申报成功,但目前仍然存在污染超标、生境类型单一,景观品质差等问题。为此,采用不同的修复策略对五源河河流湿地系统进行修复,具体包括修复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城市河流生境系统、建立河流生命景观体系、激活都市人居滨水界面、延续火山熔岩湿地生态智慧等,并对不同修复策略的修复效果进行了评价。通过多种修复策略的共同作用下,五源河生命力得到恢复,河流形态自然多变,生物多样性大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20.
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是半干旱地区稀缺的内陆湿地公园,对包头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大作用。文章对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和建设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即开展保护与恢复工程,打造智慧湿地系统,完善生态游憩服务,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