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工膜作为工程防渗处理的一种主要材料[1],在土石坝的防渗中已广泛使用.复合土工膜有时作为一种防渗材料铺设在坝体的上游坡中,达到防渗的目的.斜坡面上土工膜与垫层结构面的抗滑稳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运行.摩擦试验模拟了复合土工膜与粗粒料垫层结构面之间的摩擦特性,得到复合土工膜与粗粒料垫层结构面之间的剪应力和摩擦角.试验中剪应力具有明显的峰值和破坏后的残余值.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土工膜与坝体粗粒料垫层结构面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为应变软化型.  相似文献   

2.
复合土工膜防渗体稳定安全系数的现场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保证复合土工膜防渗体的稳定,必须选择邓上垫层土料。为此,选择了2种土料,采用现场模拟试验方法,测定2种土料与复合土工膜之间的防滑稳定性,系统阐述了现场模拟试验的目的、试验方法、试验器材、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挤压墙技术是面板堆石坝施工中的新技术。针对垫层料碾压所引起的挤压墙变形进行了非线性仿真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垫层料侧压力所引起的挤压墙水平位移很小,由挤压墙形成的上游坡面坡度能满足设计要求和面板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4.
作为面板与堆石体的过渡区,提高垫层和过渡层变形模量对减少面板和接缝变形显得尤其重要。Hardfill材料的性质介于混凝土和碾压堆石体之间,变形模量相对较高,是垫层料和过渡料的理想材料。将Hardfill材料做垫层的面板堆石坝与传统的面板堆石坝进行三维有限元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Hardfill材料做垫层的面板堆石坝可以有效地改善面板的应力位移状况,减少面板竖缝和周边缝的变形,其中面板顺坡向、坝轴向最大拉应力减少19.5%和7.9%,竖缝和周边缝沉降变形分别减少54.5%和48.9%,为面板堆石坝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宣恩县桐子营水电站为例,采用级配分析、渗透性分析等方法对面板堆石坝垫层料、过渡层料、主堆石料和排水体料的试坑检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桐子营水电站面板堆石坝坝料选择、填筑工艺对水库蓄水安全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渗漏随着水库蓄水增加而加剧甚至有产生渗透变形的可能;在后期蓄水过程中应加强大坝安全监测和巡视检查并制定相应的防汛抢险应急预案,以确保大坝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无膜垫层隔地苗床为对照,研究了全膜垫层苗床和孔膜垫层苗床对冬培马铃薯苗生物量构成、光合效率、渗透调节性能和膜脂过氧化伤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膜垫层隔离苗床使不同生育期马铃薯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匍匐茎和块茎生长加快,总生物量增加;②膜垫层隔地苗床使马铃薯净光合速率、蒸腾效率和脯氨酸增加;③不同模式隔地苗床中,马铃薯叶片丙二醛表现为:无膜>全膜>孔膜;根部丙二醛表现为:全膜>无膜>孔膜。在马铃薯隔地冬培中,孔膜垫层苗床和全膜垫层苗床使马铃薯生长加快,光和效率和渗透调节功能加强,而且,孔膜垫层能有效减少冬培中亚低温、弱光和高湿所诱发的膜脂过氧化伤害。  相似文献   

7.
挤压边墙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应用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中,在施工技术上解决了传统工艺中需在上游坡面进行修坡、碾压、超填、超挖、坡面防护等工序问题,明显提高上游坡面垫层料的压实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技术上成熟,防护效果佳。  相似文献   

8.
高寒地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筑坝技术是在恶劣自然条件下建设面板堆石坝的重要课题。我国在高纬度、高海拔、高蒸发等高寒地区建设的面板坝已经超过20座,成果丰硕。系统归纳部分已建的高寒地区典型面板坝经验教训和特殊问题,探讨了身兼双重功能的垫层料的渗透系数和级配曲线问题,总结了面板混凝土抗冻防裂的工程案例,分析研究冰盖对面板混凝土、表层止水的损伤机理。最终给出了应对垫层料、混凝土、止水、填筑等特殊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引水管道的渗漏会对其地基长期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以西北某引水工程输水管道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不同含水量下黄土K-G模型的参数变化规律,随后设计了不设垫层和20cm、30cm、50cm、80cm厚度灰土垫层,在22天不同渗漏量下的有限元计算工况,经过对水平位移、垂直位移、饱和度云图及这些指标极值随垫层厚度、渗漏时间的关系曲线分析发现:渗漏发生5天之内,垫层的效果不明显;5天之后垫层的抑制效果凸显;垫层厚度大于50cm之后,抑制效果和费效比不再敏感,灰土垫层推荐合理厚度为50cm。  相似文献   

10.
在土石坝坝体防渗中,土工膜有时作为一种防渗材料铺设在坝体的上游坡中,以保护坝体的安全运行.在试验基础之上,重点分析复合土工膜的主要力学特性,并结合一座建在深厚覆盖层上的复合土工膜防渗土石坝,对其进行非线性结构分析,着重研究复合土工膜与坝体结构面之间的剪切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土工膜与坝体粗粒料垫层结构面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为应变软化型.计算结果表明,在现有可能不利条件下,该坝坝体、坝基及复合土工膜的应力变形均在合理可控范围之内,大坝结构安全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土料固化剂固化土料的室内试验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HEC高强高耐水土体固结剂、CLG-2001型土石固结剂、利路力泥土固化剂、GSY系列土料固化剂,选用粘土质砂、粉质粘土等土料制备试样,进行了不同土料固化的对比试验,同一土料在固化剂掺入量不同时的对比试验,同一种固化剂对不同土料的固化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种固化剂对提高土料强度和水稳定性均有效。不同的土料和不同的试剂在固化效果上不同。  相似文献   

12.
河套灌区下游排水暗管外包料筛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河套灌区下游的排水暗管外包料.[方法]利用自制水力渗透仪,选取68 g/m2和90 g/m2土工布与5种不同粒径(0.3、0.7、1.0、1.5、3.0 mm)的砂滤料组合,开展室内渗透试验,研究单一土工布和土工布与不同粒径砂滤料组合外包料的渗透性、保土性及防淤堵性.[结果]68 g/m2土工布的系统渗...  相似文献   

13.
选用HEC高强高耐水土体固结荆、CLG-2001型土石固结剂、利路力泥土固化剂、GSY系列土料固化荆,选用粘土质砂、粉质粘土等土料制备试样,进行了不同土料固化荆的对比试验,同一土料在固化荆掺入量不同时的对比试验,同一种固化荆对不同土料的固化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各种固化剂对提高土料强度和水稳定性均有效。不同的土料和不同的试荆在固化效果上不同。  相似文献   

14.
土石坝填筑后的渗透特性是评价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云南省内5个新建的土石坝工程的坝壳料,采用试坑单环注水、试坑直接注水和室内粗粒土常水头渗透试验,将三种测试方法获得的渗透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三种测试方法具有各自的适用性,对不同的坝壳料须采取合理的测试方法。采用试坑直接注水法测得的渗透系数较大,试坑单环注水法测得的渗透系数更接近室内常水头测试结果;试坑直接注水法所测渗透系数与试坑单环注水试验的结果较为接近,且测试结果能真实反映坝料碾压后的渗流过程,测试速度较快,仪器安装简便,在现场测试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山东省打渔张灌区为实例,探讨了渠床基土冻胀机理及其防冻害途径;分析了聚苯乙烯板保温材料的各种性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有无保温材料的比较研究,得出合理地铺设聚苯乙烯板垫层,可从根本上消除衬砌渠道的冻害问题。同时,运用热传导理论,提出了聚苯乙烯板保温垫层厚度的计算方法,并对保温垫层的铺设位置以及经济效益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高地下水强透水渠段混凝土防渗渠道抗冻害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北方地区高地下水强透水渠段混凝土防渗渠道的冻害问题,在大风口灌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4种抗冻害处理:抬高渠底,设置滤水管与卵石垫层;混凝土板下设纵横网络排水体;U形混凝土渠道下设漏斗式排水体,结合卵石垫层;设置卵石垫层,增加强冻区混凝土板厚度。这些设计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就观音山水库大坝细石混凝土砌筑料有关设计参数(强度、水灰比、坍落度、砂率、细度模数等)的选择进行了科学论证,参数选择合理,可供同类型砌石坝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挤压边墙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应用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中,在施工技术上解决了传统工艺中需在上游坡面进行修坡、碾压、超填、超挖、坡面防护等工序问题,明显提高上游坡面垫层料的压实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技术上成熟,防护效果佳.  相似文献   

19.
宁夏银北排水项目暗管排水外包滤料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昆仑  董逢 《灌溉排水》2000,19(3):8-11
采用一维和二维渗透模型对土工织物作为农田暗管排水外包灌料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用的2种土壤取自宁夏银北暗管排水区,对12种不同土工织物的透水效果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分析,其初选结果将用于野外现场作进一步观测评价,并最终为宁夏银北暗管排水滤料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粗粒土的渗透破坏坡降与颗粒级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粗粒土不同级配的渗透破坏坡降控制性试验研究指出,粗粒土的渗透破坏坡降与其级配在不同范围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联系。并通过试验得出,含一定量细粒组份且级配良好的粗粒土渗透破坏坡降比级配不良的粗粒土渗透破坏坡降普遍要高的结论。为粗粒土的渗透稳定性与级配关系研究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的方向,为粗粒土的渗透稳定性工程特性做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