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为了研究小陇山自然保护区锐齿栎群落的稳定性与动态,以及不同自然条件与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天然林保护工程”下小陇山锐齿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区锐齿栎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测度结果为:丰富度指数R为10.6,多样性指数H′为1.422,均匀度指数Jsw为0.545,优势度指数C为0.413;(2)群落内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在森林群落中大小顺序多样性指数: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区域内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升高,呈递减的趋势,丰富度指数的变化与之相反;(4)多样性指数随林龄的增长呈递增的趋势,优势度的变化亦与之相反。本次调查为划定小陇山锐齿栎的保护区和进行区域环境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与早期研究相比,以锐齿栎为建群种的群落处于稳定状态,验证了研究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科学性和成效性。关键词:锐齿栎林;物种多样性;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秦岭  相似文献   

2.
泰山是我国第一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单位,2007年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运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合方差分析研究了旅游干扰对泰山登山中路四种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⑴旅游干扰造成了群落物种丰富度的降低。⑵不同等级植物主要优势种的相对盖度和相对密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干扰等级越轻,伴人植物的相对盖度和相对密度越小,个别物种甚至消失,如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⑶旅游干扰对乔木植物和灌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对草本植物的影响明显。随着干扰等级的降低,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略有增加,在2级时达到最大值。⑷旅游干扰降低乔木和灌木植物的更新种类、数量和频度。鉴于目前旅游活动对泰山登山中路群落植物多样性的干扰程度,建议应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加强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元阳梯田核心区周边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元阳梯田核心区周边植被群落物种、结构特征及多样性,揭示元阳梯田核心区周边森林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为元阳梯田核心区周边森林群落进行合理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笔者通过样方法对元阳梯田核心区周边森林群落进行野外调查,利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n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等多样性指数,对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草本层植物种类91种,灌木层67种、乔木层42种。草本层多样性最大,其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0.82、0.98、均匀度指数为0.18;灌木层多样性最小,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0.32、0.87、均匀度指数为0.08;(2)14个群落中,鸭公树-木荷群落多样性最大,其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1.38、0.92,均匀度指数为0.36;云南松群落多样性最小,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分别为0.42、0.37,均匀度指数为0.16。不同群落类型间的多样性大小次序为:阔叶林群落>人工林群落>草地群落>针叶林群落;(3)多样性指数随海拔梯度变化,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其最大值出现在1850 m,体现了“中度膨胀“的垂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4.
封育对河曲马场退化沼泽湿地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河曲马场不同封育年限的退化沼泽湿地植物群落调查,采用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其相关性,研究河曲马场退化沼泽湿地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及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地上生物量随着封育年限的延长呈增长趋势,但封育2年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减少。(2)随着封育年限的延长,优势度指数逐渐降低,丰富度指数几乎没有变化,均匀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即该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大。(3)均匀度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现了较高的相关性,这说明物种数在一定范围的前提下,均匀度是增加群落多样性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天然次生林科学经营已成为我国森林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而群落结构特征是次生林科学经营与保护的重要依据。笔者以庐山常绿阔叶林中的典型石栎次生林为对象,按照网格法建立100 m×100 m的大样地,对木本植物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石栎次生林的群落结构特征、多样性指数及其尺度效应。结果表明:样地中共有木本植物162种,其中乔木层(胸径≥1 cm)104种,共5101棵;群落按重要值排序前3种植物依次为石栎、山苍子和檵木,按照相对优势度排序前3种分别为石栎、檵木和甜槠,依次占36.1%、14.3%和9.2%;庐山石栎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尺度依赖性,随样方尺度面积的增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先明显增加后趋于稳定值,Evenness均匀性指数则呈先减少后趋于稳定,Simpson’s-Dominance则出现最大值后再逐渐减少;当样地面积达4900 m2时,石栎乔木层多样性指数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而灌木层出现稳定值的尺度面积约2500 m2。研究结果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调查、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莽山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种群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璟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81-85
利用30个样地资料,对莽山自然保护区的南方铁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个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它们明显受群落类型与群落结构的影响,群落结构越复杂,物种丰富度指数与多样性指数就越大,均匀度指数就越小;(2)5个群落各生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差异不一定具有统计意义;(3)利用改进的M.Godron稳定性测定方法测得的5个群落的稳定性都极低,而且与群落多样性之间没有明确的关系,这说明群落处于一定的动态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7.
采用物种丰富度(S)、 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指数(E)和优势度指数(D)等指标,对横断山北部高山区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真菌的物种丰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分别为6.7714±2.9415、1.6956±0.4110、0.9302±0.0719、0.2290±0.1052。折多山地区土壤真菌数量最多,物种丰富度(S)和Shannon-wiener指数(H′)最高,分别达8.5000和1.8702。利用极点排序,结合垂直带的气候类型,可将横断山北部高山区土壤真菌区系划分为3个垂直生态类群:山地寒温带及高山亚寒带气候类型(海拔2900~4400m)、高山寒带气候类型(海拔4400~4600m)和高山永冻带气候类型(海拔4600~4800m)。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方法调查了湖南省6个豚草入侵样地中4~10月杂草的种类和数量,分析了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6个样地采得本地植物83种,其中常见本地植物41种,隶属19科。豚草入侵造成6种生境条件下物种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下降显著或极显著,均匀度指数变化小。豚草群落在不同季节物种丰富度指数变化小,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春夏季上升。表明豚草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小五台森林群落特征及林下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小五台森林群落的实地调查数据,详细分析比较了各个不同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及相似性。结果表明:小五台山11个森林群落类型中,林下物种共有67种。其中,灌木19种,草本48种。灌木物种丰富度在各个群落中均小于草本层,尤其是落叶松林群落的差异更为显著;草本层以落叶松林、冷杉林为最大。物种多样性两种指数变化趋势相似,栎林、山杨林、落叶松白桦针阔混交林多样性指数较高,其他相对小些。灌木层与草本层的均匀度变化无规律。相似性上灌木层山杨林与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之间共有种最少,相似性最小;草本层相似性系数最大的是云杉桦木针阔混交林与白桦林、白桦林与落叶松白桦混交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绿洲荒漠过渡带天然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征,为荒漠区植被恢复与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绿洲荒漠过渡带白刺、猫头刺、油蒿3种天然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天然群落结构简单,组织水平低,群落中共有植物种29种,隶属10个科26个属,灌木层物种相对单一且数量较少,草本物种相对丰富且数量较大,植物都是以相对较低的芽位适应生境条件;天然群落丰富度指数较高,多样性指数较低,群落间的均匀度指数相差不大。本研究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天然植被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马栏林区主要乔木种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7):97-102
对黄土高原马栏林区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为优势种的森林群落中5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和幼树种群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栎、茶条槭(Acer ginnala)和葛萝槭(Acer grosseri)的幼苗和幼树在林冠层下占优势,具有高的密度和出现频率。油松和漆树(Taxicodendron vernicifluum)幼苗虽较多,但幼树数量却较少。辽东栎逆J字型大小级结构表明其幼苗和幼树库的持续存在和较好的更新;辽东栎幼苗倾向于在林窗下出现,说明林窗可能有利于该种的更新;表明辽东栎种群林冠下幼苗库的更新和林窗更新对于维持该种群的稳定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茶条槭和葛萝槭幼苗和幼树耐荫的生态学特性,使其倾向于占据林冠下层,说明茶条槭和葛萝槭林冠下充足的幼苗和幼树库是其更新的主要策略之一。从更新策略的角度来讲,更新生态位的差异可能是物种共存的原因,当然也包括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幼苗和幼树不同的生态学特性等。  相似文献   

12.
不同龄级辽东栎幼苗根系形态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混交林内辽东栎实生幼苗高死亡率的原因,以植物根系生长为切入点,探讨实生幼苗根系的变化规律,以期了解根系形态对幼苗生长的影响,对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混交林中3个龄级(1龄、2龄、3龄)辽东栎实生幼苗的形态、生物量、根系长度和表面积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龄级的增加,幼苗根冠比、根系长度与表面积呈上升趋势,表明2、3龄幼苗地下部分需要更多的光合产物。幼苗根系形态研究表明,随龄级增加,根系组成变化使幼苗细根细化,这将导致幼苗生物量分配趋向地下。根系细化与细根表面积减小对于根系的稳定性与吸收作用均有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地上生物量与根系形态间存在相关性,但并非线性,表明根系形态与生物量间关系复杂,应用连续测定与控制试验将有利于揭示两者之间深层次的关系。混交林内,幼苗根系形态的变化对其稳定性和幼苗生物量分配均产生影响,但此类影响是复杂的。对于根系变化如何影响幼苗生长及其对资源的竞争能力,还需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退耕雷竹春季林冠截留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退耕雷竹林冠截留特性,于2012年春季对不同林分密度的退耕雷竹林进行水文观测。结果表明:2个林分密度的雷竹林外降雨与林内降雨、树干径流均具有极显著的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函数关系,与林冠截留具有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函数关系。分布均匀和郁闭度高(0.96)的1号样地((15000±750)株/hm2)林冠截留率平均为51.19%,雷竹分布和郁闭度(0.85)较低的2号样地((22500±750)株/hm2)平均为38.04%。2块样地林冠截留率的巨大差异,意味着退耕雷竹林冠截留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改造潜力,可通过调整退耕雷竹林的结构、密度等经营措施来提高其生态水文效益,从而达到水土保持高效经营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衡阳水口山铅锌矿区植被调查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衡阳水口山铅锌矿废弃地及其周边荒山、农田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进行调查,计算并分析各样地植物物种的重要值、均匀度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1)调查区内共出现植物29科46种,以草本植物为主,其中占优势的是禾本科和菊科植物,二者占草本种数的57%。(2)各采样地植物种类总体上比较稀少,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生态较为脆弱,多样性指数H最高仅为1.101,丰富度指数R最高仅为1.478,均匀度指数最高仅为0.666。(3)各采样点物种数与盖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冶炼厂与其他3个点之间多样性指数均有显著差异,而尾沙坝边缘地、康家湾采选地以及废弃农田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多样性指数大小顺序为:冶炼厂>尾沙坝边缘地>康家湾采选地>废弃农田。(4)评价结果与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基本能反映出当地植物多样性的整体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5.
两类枣园昆虫群落结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9年3~4月初步研究了山西农业大学枣园(记作Ⅰ)和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枣园(记作Ⅱ)的早春昆虫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枣园?昆虫有34种,分别隶属8个目27个科,其中网目拟地甲(Opatrum subaratum Faldermann),,蒙古拟地甲(Gonocephalum mongolicum Reitter),菱蝗科(Tettigidae)和中华广肩步甲(Calosoma maderae chinense Kirby)是群落优势种。枣园Ⅱ昆虫有55种,分别隶属6个目39个科,其中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taeniophorus Reuter),隐翅甲科(Staphilinidae)和花蝽科(Anthocoridae)是群落优势种。枣园Ⅱ中,昆虫群落的丰富度、个体总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均高于同时期的枣园Ⅰ,其中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较高。通过聚类分析得出,两园昆虫群落的时间动态格局较相似,可分为两个阶段:发展初期,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均较少;上升期,物种数和个体总数都显著增加,昆虫群落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了解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因子,本文对油茶园节肢动物总群落、植食类和捕食类亚群落的多样性与其主要生态学指标关系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多样性H’与均匀度J、物种丰富度R及物种数S呈正相关,而同优势集中性C和优势度d呈负相关。因此,提高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可通过营造油茶园生境以增加节肢动物群落均匀度J、物种丰富度R和物种数S而减少物种优势集中性C和优势度d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