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对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在农用优先的原则下探索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可复制、可推广的5种主要模式,即玉米秸秆打捆直燃技术、玉米秸秆膨化生物饲料技术、全株玉米青贮技术、玉米秸秆粉碎深耕翻压还田技术、玉米秸秆基质化栽培食用菌技术,明确各技术模式特点,并结合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秸秆中富含大量养分,如不合理利用,不但造成白白流失,而且还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常德市秸秆利用现状分析,提出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及进一步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梁武  聂英 《玉米科学》2017,25(4):105-110
农作物秸秆作为"另一半农业",是一种重要的可供开发和综合利用的生物质资源。以吉林省2005~2014年间玉米产量为基础,测算出吉林省玉米秸秆理论资源量和可收集量,对该地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途径现状和障碍因素进行简要评价。促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得到更好的发展应该重视宣传引导,努力转变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识;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优化机制;建立秸秆技术研发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以项目带动产业发展规模化;搞好示范推广作用,积极挖掘秸秆文化产业等。  相似文献   

4.
张志娟  周腰华 《玉米科学》2022,30(3):135-142
为全面把握我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以CNKI期刊数据库收录的2015~2019年中文核心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借助Excel、VOSviewer等工具,从发文量、机构、作者、期刊、学科等方面对该领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发文整体趋于平稳,文章水平较高,秸秆还田是其主要利用方式,各类科研项目基金对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支持力度较大,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玉米秸秆以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为主,燃料化利用为辅,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构建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整体推进工作体系、完善相关产业发展模式和构建基于循环农业的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几个方面。为进一步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应加大宣传和科普力度,提高国民环保意识,探索科研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加强技术研发与集成,优化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内核,构建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全量利用的技术体系、完善配套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安乡县秸秆还田的基本情况,综合阐述了国内外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秸秆还田在农业生产中的现实意义,最后就开展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石门县的秸秆综合利用现状、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棉花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秸秆是棉花生产的主要副产物,其含有丰富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及粗蛋白等物质,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可广泛用于农畜业、工业、能源、环保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潜力.为了开发出成熟实用的棉秆综合利用技术,找到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最佳途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方共赢.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调研,总结了"目前我国对棉花秸秆的利用途径单一、低效,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棉花秸秆利用的实际情况,概述了棉花秸秆还田和离田利用的主要途径,分析了各项途径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开发棉花秸秆离田多元化新型利用途径,深入挖掘棉秆综合利用潜力,提高棉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终提高植棉效益"的棉花秸秆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物秸秆除含大量的碳素外,还有氮、磷、钾、钙、镁、硫、硅等多种营养元素,以及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等有机物质。通过秸秆直接还田、果园覆盖免耕还田、机械粉碎还田、过腹还田、开发秸秆基料生产食用菌、速腐还田等综合利用途径,可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减少氮素损失;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耕性;保蓄水分,平衡土温,增加田间CO2浓度;压灭杂草、减轻病虫害;降低了农业成本,保护农村周边生态环境。秸秆是宝不能废弃。  相似文献   

9.
卜毓坚  屠乃美  刘文  廖震 《作物研究》2006,20(Z1):526-529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胡乱丢弃、无控焚烧、直接还田和加工粗饲料等传统的处理方式存在着"三低一重"的缺点,即秸秆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腐熟还田技术、饲料转化技术、能源化技术及秸秆在工业上的各种应用.认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可再生资源的需要,也是缓解农村饲料、肥料、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松辽平原玉米带秸秆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松辽平原玉米带样本县玉米秸秆基本概况及利用现状的统计,分析阐述玉米秸秆综合利用不合理的影响因素(包括农户认知、成本、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渠道和补贴因素),提出推广玉米秸秆食用菌基料化生产规模,建立玉米秸秆离田和收储运体系,利用卫星监控、无人机巡查科技手段助力玉米秸秆禁烧等有效利用的建议,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介绍辽西北秸秆利用状况出发,阐述了果园覆盖秸秆技术的益处,并详细论述了果园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盐城市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客观现状、综合利用的理论依据和原则、存在的问题以及综合利用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其技术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胡乱丢弃、吞控焚烧、直接还田和加工粗饲料等传统的处理方式存在着“三低一重”的缺点,即秸秆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腐熟还田技术、饲料转化技术、能源化技术及秸秆在工业上的各种应用。认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可再生资源的需要,也是缓解农村饲料、肥料、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秸秆产出大省.目前,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以还田为主,燃料化、饲料化为辅.但由于当地平均气温低、还田技术粗糙等因素导致水稻秸秆处理难、利用率不高.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几种方式,综述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水稻秸秆还田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甘蔗渣是制糖工业的主要废弃物,对甘蔗渣充分利用不仅能生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还能有效缓解污染压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甘蔗渣综合利用的最新进展和现状,主要涉及生物发电、造纸、高密度板材、饲料发开、栽培基质、沼气、燃料乙醇、高性能吸附材料等领域,希望甘蔗渣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不同秧龄秧苗素质和最终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秧基质对机插秧壮苗培育及产量形成具关键性作用。以营养土、工厂化基质和腐熟秸秆为组成材料,研究不同育秧基质材料的最优配比及其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落谷后2周内,1/2腐熟秸秆+1/2营养土所组成的基质处理的秧苗较其他处理在秧苗茎基宽、根冠比上有明显优势;在秧龄25 d左右时,壮苗指数最高,此时移栽较其他处理活棵快,缓苗期短,最终1/2腐熟秸秆+1/2营养土基质处理下的水稻产量最高,且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千粒质量提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辽宁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秸秆综合利用意识淡薄和技术推广力度不够等方面,并从加强政府领导及建立完善的秸秆收集物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水稻秸秆的特殊结构导致其较难以降解。通过预处理可以提高水稻秸秆的可降解性。本文综述了当前水稻秸秆预处理技术,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秸秆预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不同方法联合处理等。重点阐述生物处理法的机理及相关降解菌剂。期望为水稻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能源化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村绿色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测算吉林省2011-2020年玉米秸秆资源量和可能源化潜力量,探究玉米秸秆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能源化利用潜力进行评价。分析吉林省玉米秸秆能源化利用的现状与困境,提出因地制宜进行秸秆能源化利用产业布局、健全完善收储运体系、加强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和强化宣传培训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玉米秸秆资源总量、分布情况以及秸秆利用情况3个方面分析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的基本情况。当前吉林省在玉米秸秆利用方面存在综合利用附加值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尚未建立、农户处理秸秆成本过高及秸秆资源化利用利益机制不完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等问题。针对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元利用秸秆资源、推进秸秆还田、发展秸秆养畜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