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葵又名木耳菜、软浆叶、藤莱、胭脂莱、紫葛叶、豆腐菜、非洲菠菜等.落葵以其肥厚的叶片,鲜嫩的尖鞘和碧绿的细菌供食.既可炒食、煮汤,也可凉拌.嚼时如吃木耳,鲜嫩滑润,清脆爽口、口味清香独特,适口性极佳,营养价值很高.据现代医学分析,每百克含胡萝卜素4.55毫克、维生素C102毫克、钙205毫克(在绿叶蔬莱中均占首位).落葵为低热量、少脂肪,富含维生素的绿叶蔬菜.同时,落葵还含有抗病虫特殊成份,极少喷洒农药,故也是一种安全蔬菜.常吃落葵有健脑降压,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增强新陈代谢,补骨增智,防癌抗癌,对青少…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落葵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利用植物DNA条形候选片段rbcL基因的序列信息鉴别青天葵及其混伪品。采用试剂盒法提取青天葵及其混伪品的叶片总DNA,一对通用引物应用于PCR扩增和双向测序。采用DNAMAN、CLUSTALX和MEGA4.0等软件进行序列拼接比对、遗传距离分析和聚类分析。获得的青天葵及其混伪品rbcL基因序列长度为502 bp,3个类型的青天葵序列完全一致,它们与毛叶芋兰之间存在5处差异;青天葵种内K2P遗传距离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K2P遗传距离;NJ聚类树显示,各物种均表现出单系性,并与其它物种相互区别。表明rbcL基因可用于鉴别青天葵及其混伪品。  相似文献   

4.
甲羟戊酸途径(mevalonic acid, MVA)是植物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而甲羟戊酸激酶(mevalonate kinase, MVK)是MVA途径中的关键限速酶之一。根据前期获得的青天葵[Nervilia fordii(Hance)Schltr.]转录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青天葵MVK基因编码蛋白的理化特性、功能结构域、二级结构、信号肽、跨膜结构域等进行预测,并采用RPKM法分析该基因在青天葵球茎和叶片的表达量。结果表明,NfMVK基因编码含有383个氨基酸的稳定型亲水性、酸性蛋白质,与其他植物MVK蛋白同源性可达70%。NfMVK蛋白分子量为41.29 ku,含有甲羟戊酸激酶功能域,归属于GHMP_Kinase超级家族。该蛋白没有任何信号肽、转运肽和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为混合型结构的蛋白质。NfMVK基因在青天葵中的表达趋势为:球茎>叶片。该结果可为后续利用MVK基因调控青天葵三萜类活性成分的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试验分析表明,新疆自育油用向日葵(以下简称油葵)杂交种903、935和新葵杂2号与美国杂交种G101和G103产油量处于同一水平。美国杂交种G101和G103产油量稳定性分别优于和差于新疆自育杂交种903、935、新葵杂2号。  相似文献   

6.
龙食葵系列新品种选育推广及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丽娟 《杂粮作物》2009,29(5):325-327
龙食葵系列新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分别在2002、2003和2007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推广。龙食葵系列新品种以其在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迅速大面积推广种植,对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生产及产业化开发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介绍了龙食葵系列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情况,展望了黑龙江省食用向日葵产业化前景,指出优质向日葵产业化是黑龙江省向日葵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筛选出了适合豫西丘陵旱地种植的油葵品种美国G101、康地5号、瑞士高油5号、澳葵2号、澳葵4号等,揭示了油葵秕子形成的原因,包括种植密度过大、水分供给不足、肥料施入不足等,提出了减少秕子的技术措施,并介绍了4种种植模式和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论文尝试用物理脱色的方法去除金花葵油中的色素。方法本次实验在脱色温度90℃,脱色时间25min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硅胶与活性白土加量对金花葵油的脱色效果,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脱色前后金花葵油的脱色率。结果通过实验得出了在脱色温度90℃,脱色时间25min的条件下,用硅胶与活性白土对金花葵油脱色的最佳条件为:硅胶用量0.15g/100ml,活性白土用量0.8g/100ml。结论用物理脱色的方法去除金花葵油中的色素简单,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向日葵品种资源对菌核病抗性室内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培养核盘菌,用离体叶片接种方法对40个不同向日葵品种进行室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Minimal medium培养基上生长的核盘菌和PDA培养基相比,菌丝的生长速度大大降低。菌株经PDA培养基培养接种向日葵叶片后,不同向日葵品种之间抗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而用Minimal medium培养基培养的菌株接种供试的向日葵不同品种叶片后,品种间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水平差异。依据接种后不同品种抗性水平的差异将供试向日葵品种划分为三组,即:抗病品种如食葵765、油葵KS7等,共3份;耐病品种如3146、新葵杂5号等,共9份;感病品种如LD1093、新葵杂6号等,共28份。  相似文献   

10.
青天葵组织培养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青天葵球茎为外植体,在附加 BA 1—2毫克/升,NAA0.2毫克/升的 BM 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就能诱导出芽和根茎。根茎埋在砂土中,3个月左右就能形成大小不等的子球茎,4个月后出球率为40%。这些子球茎植后,能长成完整的青天葵植株。  相似文献   

11.
为弄清发生在我国甜菜花叶病毒的基因序列基本特征,将发生和流行于我国的甜菜花叶病毒基因与美国和斯洛伐克等地的花叶病病毒以及同属于马铃薯Y病毒属的其它病毒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甜菜花叶病毒基因全序列9591bp,编码3085个氨基酸,含有若干马铃薯Y病毒属高度保守的结构功能域。该病毒含有10个结构蛋白(分别为P1,HC-pro,P3,6K1,CI,6K2,VPg,NIa,NIb和CP),并将各蛋白的交割位点序列与其它马铃薯Y病毒属成员进行了比较。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甜菜花叶病毒与落葵皱纹花叶病毒、平莲花叶病毒较高度同源,另与花生斑驳病毒和香雪兰花叶病毒近缘。  相似文献   

12.
落粒性是野生稻适应自然环境和保持群体繁衍的重要性状,落粒性的丧失是水稻驯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落粒程度既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也影响其对现代化机械收割方式的适应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稻落粒性的研究进展,包括水稻落粒的生理基础、落粒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以及调控落粒性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3.
水稻落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落粒性是野生稻适应自然环境和保持群体繁衍的重要性状,落粒性的丧失是水稻驯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事件。落粒程度既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也影响其对现代化机械收割方式的适应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稻落粒性的研究进展,包括水稻落粒的生理基础、落粒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以及调控落粒性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食用向日葵新品种AR7-7376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为食葵提质增效及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不同落黄类型小麦品种的籽粒灌浆及叶片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不同落黄类型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不同落黄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和穗、茎、叶对籽粒灌浆的贡献。结果表明,早衰落黄型、灰白落黄型、全身落黄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和旗叶光合速率均存在较大差异。早衰落黄型和灰白落黄型品种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含量衰减发生早,下降速度快,旗叶光合速率低,籽粒物质积累在灌浆前中期多而后期较少;全身落黄型品种叶绿素含量衰减发生晚,下降速度缓慢,旗叶光合速率高,穗、茎、叶对籽粒灌浆的贡献率较大,籽粒平均灌浆速率高,籽粒饱满指数较高。因此认为,全身落黄型是小麦高产育种选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东港市水田发生落粒稻危害,介绍了落粒稻的随种子引入、化学诱变、生理诱变等发生机制,并就落粒稻的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东港市水田发生落粒稻危害,介绍了落粒稻的随种子引入、化学诱变、生理诱变等发生机制,并就落粒稻的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4个不育系和4个恢复系配制的16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利用自主研发的一种鉴定水稻落粒性的装置,研究了亲本对其所配组合落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落粒率主要受不育系以及不育系与恢复系互作的影响,恢复系间的差异不显著;以不育系R18A配制的杂交组合落粒率较高,而以D1716A配制的杂交组合落粒率较低;落粒率较高的杂交组合有R18A/R7329、2394A/R7329,落粒率较低的杂交组合为D1716A/R727、D1716A/R7329、2394A/R642。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落新妇根中黄酮及多糖的积累动态规律并分析比较不同部位中黄酮及多糖的含量。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落新妇不同采收期及不同部位中的黄酮及多糖的含量。结果:落新妇根中黄酮的含量在7月份明显减少,其他月份含量变化不明显;根中总多糖含量在6月份及10月份偏高,5月份及8月份偏低,10月份含量最高,可达23.79%;落新妇不同部位中黄酮及多糖的含量大小顺序均为根>叶>茎。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合不同采收期落新妇根中黄酮及多糖的含量分析,确定了落新妇的适宜采收期,为落新妇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落粒性是牧草种子生产中的关键制约因素,通常造成无芒雀麦(Bromue inerm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草地早熟禾(Poa pretensis)、路氏臂形草(Brachiaria ruziziensis)等优良牧草种子严重减产。本文重点阐述了种子生产中影响落粒性的因素,种子落粒性对种子生产的影响,相关减少种子落粒性的研究进展及措施,为今后在生产中降低牧草种子落粒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