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例 1.男, 63岁。因反复右腹痛20 d,加重2d,以“右肾、输尿管结石并肾积水”于1989年4月23日入院。诉右上腹持续性胀痛,向腰背及下腹部放射。排尿不适,尿浊,无血尿。检查:右上腹隆起,轻度肌紧张。右上腹、右肾区有明显压痛、叩击痛。未触及肿块。化验: Hb: 11.3g%,WB C:6.6×109/L, N; 71%;尿蛋白(+)RBC:10个/HP,WBC:0~3/HP;BUN: 5.6mmoL/L, CO2CP:24.05mmoL/L。“B”超示右肾区巨大积水,皮质极薄,左肾正常。入院后经护肾,抗生素治疗。4月28日下午在明确积水原因后行骶麻下膀胱镜和右侧输尿管道行插管造影检查,报告为右肾盂输尿…  相似文献   

2.
女性,35岁,农民。间歇无痛性血尿4个月入院。全程肉眼血尿,鲜红,伴不规则暗红血块。无尿频、尿急或居痛。查体:贫血貌,皮肤、粘膜无出血,心肺、腹部无异常体征,右肾区轻度叩击病。辅助检查:血象:WBC6.12X10‘/L,Hb100g/L‘尿常规RI3Cth,肝肾功能正常。B超:膀眈内占位性病变,右肾积水。入院后予IVP检查:右肾不显影.膀阶底部充盈缺损;膀肽镜检:膀航向有大量血块‘未发现肿瘤.右输尿管口内有条索状血块堵塞,左侧正常。逆行造影;右肾轻度积水。输尿管镜检:右输尿管及右肾未发现异常。考虑为肾型出血性紫根,经输…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9岁,因左输尿管上段结石在外院4 d内先后两次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具体工作电压和冲击次数不详,第2次碎石治疗后1 d,觉左腰腹部胀痛不适伴排酱油样血尿到我院就诊。辅助检查:尿RBC((?))、B超和CT扫描提示:左肾周脂肪间隙消失,可见8.4 cm×7.2 cm×13.5 cm片状高密度影,肾盂内亦见高密度影约2.3 cm×3.5 cm×3.0cm。CT值为60~79  相似文献   

4.
输尿管异物临床较少见,我院于1988~1990年间遇到3例。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1.男性,54岁。1988年6月因右输尿管中段结石入院。在硬外麻下行右输尿管中段切开取石术.同时放置F_6硅胶管作输尿管肾盂造瘘术.术后3周拔管时断裂.KUB片示相当于右输尿管上段位置有长12cm管状阴影.2周后经腰部小切口,作右输尿管上段切开,完整取出残留硅胶管,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输尿管淀粉样变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常易误诊为恶性肿瘤。国内少有报道,我院于2004年收治1例,现将该例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男,32岁。2004年2月20日因反复右中下腹间歇性疼痛伴肉眼血尿4年,加重1月入院。体检:右肾区叩痛( )。尿常规:红细胞( ),白细胞9~10/HP;尿蛋白阴性。KUB、IVP、MRI、B超等示双侧输尿管结石伴输尿管扩张及肾盂积水。于3月24日行左肾、左输尿管探查术,术中见管腔内豆腐渣样新生物,3次送冰冻切片检查均考虑为淀粉样变,未见癌细胞。行输尿管病变部切除 端端吻合术。1月后再次入院行右肾…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 ,5 5岁。咳嗽、咯血 8a余 ,每次咯血量约 5 0 ml,对症处理病症缓解。近 3 a来每于劳累后上述症状反复 ,每次咯血量约 2 0 m L ,次数渐增多 ,无发热、胸痛。胸部 CT检查示 :右肺上叶前段可见一 5 cm× 4cm大小的囊实性肿块 ,周边钙化明显 ,无毛刺及分叶 ,纵隔内可见两个直径约 1.0 cm的淋巴结。以右上肺良性肿瘤收入院。入院查体无异常发现 ,术前支气管镜检查无异常 ,肺功能正常。在全麻双腔气管插管下行右开胸探查术 ,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上肺叶前段、质硬 ,大小 5 cm× 5 cm× 4cm,与前纵隔粘连 ,分离粘连中肿块侧壁破裂 ,可见脂样…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2例经病理证实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术前误诊为肾肿瘤及肾结石并积脓,术中均误诊为肾结核。例1:女,35岁。因右腰胁部疼痛1月于1992年6月23日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或结核病史。体查:右腰部未触及肿物,右肾区有叩击痛,右肋脊角压痛。尿常规、血常规正常,尿培养有变形杆菌生长。B超及CT均提示右肾占位性病变。同位素肾扫描示右肾上极占位性病变,尚存部分肾功能。术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对肾功能正常的结石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单侧肾结石且肾功能正常患者100例,以简化MDRD方程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结果:根据所设置的纳入标准,符合本研究患者数据如下:术前和术后血肌酐值分别为(73.01±14.85)μmol/L、(73.37±17.66)μmol/L,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尿素氮值分别为(5.00±1.19)mmol/L、(3.68±1.21)m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肾小球滤过率分别为(105.04±23.46)mL/(min·1.73m2)、(107.03±33.87)mL/(min·1.73m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肾功能正常的单侧肾结石患者,选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结石,对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指压肾后唇显示段间线切开取石术治疗肾鹿角形结石 1 9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 9例 ,男 1 1例 ,女 8例 ,年龄 2 3~ 68岁 ,平均 41岁 ;左肾结石 5例 ,右肾结石 1 2例 ,双肾结石 2例 ;合并尿路感染 5例 ,合并肾积液 7例 ;BUN升高显示肾功能损害 1例 ;静脉肾盂造影术 (IVP)不显影 1例 ,显影迟缓 4例。 X光片估计 ,结石面积占收集系统面积 85%以上 ,属巨大鹿角状结石。入院常规作心肺、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 ,尿路感染控制感染后手术。1 .2 手术方法采用 1 1肋间切口 ,充分分离肾脏 ,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经皮肾微造瘘一期治疗双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B超引导定位穿刺肾中盏或上盏,建立16F或18F经皮肾通道,采用输尿管镜代替经皮肾镜,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作内支架,4周拔除。结果本组7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85~175 min,所有患者均一期穿刺取石,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50±65)mL,平均住院时间9 d。术后随访3~6个月,未见结石存留。结论 B超引导下穿刺建立经皮肾微造瘘。应用输尿管镜治疗位于第4腰椎以上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病情特点,可以一期施行双侧上尿路结石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98例采用微创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96例均一次性取石成功;2例失败改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碎石效果良好,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出血45mL,平均住院10d,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创伤小、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李夕林 《长江大学学报》2010,(1):102-103,105
目的:探讨肾窦内肾盂加肾后下肾实质切开取石的疗效、安全性及减少术中出血及结石残留率。方法:总结1993年1月至2007年12月43例复杂肾结石行肾窦内肾盂切开加肾后下肾实质切开取石手术过程的并发症,术后残石情况。结果:43例中41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00~210(平均142)min。出血量100-650(平均180)ml。术后KUB检查:残余结石4例,残石率9.3%。结论:肾实质肾盂切开加肾后下肾实质切开取石治疗复发性肾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梗阻性脓肾的经验。方法输尿管镜检查中发现输尿管结石合并梗阻性脓肾36例,直视下通过结石留置F5双J管引流,配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二期行输尿管镜下弹道碎石或钬激光碎石。结果 26例感染控制后行输尿管镜下碎石成功;10例引流后发现结石已排出或逆行入肾,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所有患者未出现脓毒血症。结论分期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梗阻性脓肾可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输尿管肾镜技术的发展,泌尿系结石从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转向微创腔镜技术治疗。微创经皮肾穿刺术(PCNL)是从腰背部皮肤到肾集合系统建立通道来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与开放手术相比,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的优点是能直观地发现结石,可以一次性将结石击碎并能全部取出,损伤比开放手术小。我院于2005年9月开展此手术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采用该法治疗的19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7例患者经一期肾穿刺微造瘘后取净结石,2例经二期取净结石。结论:微创经皮肾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具有穿剌通道细小,创伤小,痛苦轻。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少.及结石清除较彻底等优点,其可替代经皮肾镜取石,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肾镜(MPCNL)与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分别采用MPCNL和URL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MPCNL组患者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5.24%,100.00%)高于URL组(79.37%,88.89%),MPCNL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均高于URL组,MPCNL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22.22%)高于URL组(3.17%),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L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是结石清除率低,MPCNL结石清除率高,但是术中出血量大、并发症较多,费用高,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宜采用MPCNL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不同程度肾间质纤维化(RIF)肾穿刺病理检查(RBP)与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SCTDCS)对照,探讨RIF病理与螺旋CT诊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RBP检查证实的正常及轻中重度RIF患者112例,肾活检病理组织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行肾脏SCTDCS作出影像诊断。结果中、重度RIF组肾皮/髓质厚度比、CT值及肾体积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TDCS诊断RIF的敏感性为70.7%,准确性为78.6%,特异性为86.7%。结论SCTDCS通过综合判断肾脏相关指标其诊断RIF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诊断RIF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牵拉输尿管致心脏停博,据所查文献尚未见报道,我们在临床麻醉中遇1例,特简报如下。患者孙某某,男,67岁。因双下肢浮肿、尿少7d于1988年9月27日入院。入院时BP24.3/14.1kPa,胸透示右胸腔中度积液,主动脉迂曲延长,同位素肾图示双肾积水伴肾功能损害,腹平片示双肾输尿管上段结石。实验室检查:尿比重为1.01,Hb70g/L,BUN 28.6mmol/L,CO_2CP 7mmol/L,TTT14u,血钾6.1mmol/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微创腔内技术治疗妊娠期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25例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致肾绞痛经保守治疗无效患者应用微创腔内技术治疗,12例上段结石中8例单纯留置双J管,4例将结石推回肾盂后留置双J管;13例中下段结石中7例单纯留置双J管,4例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2例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结果 25例均首先用膀胱镜逆行置管,15例手术成功,余10例行输尿管镜治疗。21例术后肾绞痛立即消失,余4例有间断轻微肾绞痛,服用解痉药物可以缓解。4例钬激光碎石和2例气压弹道碎石患者均有碎石排出,其余19例中有6例于分娩前自行排出,余13例在生育后进行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所有患者术后肾积水均消失,均顺利生育。结论妊娠并输尿管结石患者在保守疗法无效的情况下,采用逆行输尿管置管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肾错构瘤25例超声显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肾脏错构瘤 (AML)的超声分型及彩色多普勒对AML的诊断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2 5例AML的声像图特征表现。结果 :声像图表现可分为三型 :( 1)高回声型 69%;( 2 )高低混合回声型 2 4.1%;( 3 )低或无回声型 6.9%。回声类型的不同可能与肿瘤大小 ,有无出血性坏死 ,肿瘤成分及其构成有关。彩色多普勒显示肾错构瘤≤ 3cm者 ,多为无血流信号型 ;>3cm者则多为中心型及穿透型。阻力指数 (RI)在 0 .5~ 0 .7之间。结论 :( 1)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型和呈洋葱片样图形者 ,有诊断价值 ;( 2 )超声示高低混合回声型者可提示诊断 ,并能结合彩色多普勒检查确定有无内出血和破裂 ,帮助决定治疗方案和术式选择 ;( 3 )AML也可表现为低回声型 ,极似肾恶性肿瘤 ,必须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临床病史与肾癌相鉴别 ,必要时应做肾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