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刺粉虱防治效果及其主要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体小,常在叶背吸食汁液,其排泄物下落在成叶上能诱发煤病。该虫在茶区常见,一般为害较轻,但是防治不当的情况下,曾先后在安徽、浙江、湖南等省大面积茶园为害严重。福建省也于1981年8月间在罗源县洪洋乡朝阳村茶场400亩茶园严重为害,当时笔者提出防治方案,应用敌敌畏乳剂喷杀二次后,控制了虫情,煤病亦未再见。1987年6月间,邵武综合农场茅岗茶厂(简称茅岗茶厂,下同)2400多亩茶园由黑刺粉虱为害引起的煤病,其中为害严重的  相似文献   

2.
廖武  杨焕清 《中国茶叶》2005,27(6):37-37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属同翅目粉虱科,以成虫与幼虫刺吸茶树叶片汁液为害,并诱发茶煤病.随着茶园区域化、规模化开发,该虫已严重为害茶园,成为浙江永嘉县茶叶生产的主要害虫.为有效控制其为害,笔者于2001年开始对黑刺粉虱发生情况、暴发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探索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尤溪县茶树黑刺粉虱的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尤溪县部分茶园黑刺粉虱危害猖獗并诱发茶煤病,严重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以致极大地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本文通过黑刺粉虱对茶树危害性、为害特点、发生规律的认识,提出了黑刺粉虱无公害防治方法 ,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晴隆县茶树黑刺粉虱曾在1998年局部发生,1999年部分茶区成片危害,被害茶树中下部叶片诱发煤病,当年在5、6月连续用辛硫磷、乐果防治后,得到有效控制,以后的数年间未成茶园主要防治害虫。2010年,晴隆县茶树黑刺粉虱发生再度猖獗,  相似文献   

5.
茶树黑刺粉虱暴发原因及综防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武  杨焕清  吴志文 《茶叶》2005,31(4):246-247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属同翅目粉虱科,以成虫与若虫剌食茶树嫩叶,并发茶煤病。随着茶园区域化、规模化开发,该虫已严重为害茶园,成为我县茶叶产地的主要害虫。为有效控制其为害,我们于2001年开始对黑刺粉虱发生情况、暴发原因进行分析,并探索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现将结果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茶树黑刺粉虱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又名刺粉虱、桔刺粉虱,是我国茶树重要害虫之一,在全国各主要产茶区呈间歇性猖獗为害.主要以若虫栖息于茶树叶背刺吸汁液,成、若虫均排泄蜜露并诱发煤烟病,严重发生茶园茶树一片乌黑,对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甚大.  相似文献   

7.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又名桔刺粉虱,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幼虫刺吸叶汁,并招致煤病发生,严重为害茶树生长。据在无锡地区调查,局部地区茶园成片发黑,老叶脱落,茶芽不发,大部分茶区减产30—50%,高的达80%。为了进一步摸清黑刺粉虱  相似文献   

8.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a)在全国各主要产茶区均有发生。幼虫固定在叶背吸食汁液,其排泄物含有糖分,能诱发煤病。邵武茅岗茶厂有3000多亩茶园,1986年6月间有100多亩茶园遭受黑刺粉虱为害。由于人力、气候等原因,至年底已蔓延到全厂茶园,为害严重,茶园一片乌黑,最严重的900多亩,平均每张成叶卵数达1108个,  相似文献   

9.
茶树黑刺粉虱病,在福建茶区时有发生.八十年代末期,我省的福鼎、柘荣、福安、霞浦等县茶区,发生茶园面积达7-8万亩,采用化学药剂滴滴畏、甲铵硫磷等防治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没有抓住在幼虫期施防).据不完全统计经济损失达300余万元.罗源县近年来发生了5000多亩黑刺粉虱,对茶叶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今年采用省茶科所“八五”期间植保科研成果-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面积达1800亩,防治效果平均在72.8%以上.  相似文献   

10.
据了解,近年来茶树黑刺粉虱在韶关市乐昌县的广北、乐昌、沿溪山茶场严重发生,猖獗为害。其以幼虫寓居茶叶背面刺吸为害,并排泄“蜜露”诱致煤病流行发生,致使茶树一片乌黑,严重阻碍光合作用,影响茶树生势,芽叶稀瘦,叶落枝枯,对茶叶生产威胁极大,是茶园毁灭性害虫之一。目前,茶树黑刺粉虱发生、蔓延之快,为害面积之大,造成损失之重,在我省尚属罕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我县茶园生态环境不平衡,茶树害虫黑刺粉虱分布广,有严重发展趋势,据调查不同程度受害面积达40%以上.黑刺粉虱属间隙性暴发性害虫,全年有4代,第一代幼虫3月下旬出现,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盛期,第二、三、四代幼虫分别在5-6月,7-8月,9-10月出现黑刺粉虱害虫又会拍诱煤病菌,使茶树一片乌黑、叶片枯落,枝消生长停滞,新芽少,如果防治不好,将会严重影响茶叶产量与质量。根据我们实践经验采取预防和药物防治等措施,具体措施如下:一、预防措施;对发生局部黑刺粉虱枝叶剪除;对台州、重修剪的茶园,清园时对枯枝落叶进行烧…  相似文献   

12.
4月1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制的黑刺粉虱信息素诱捕器在浙江省松阳县通过鉴定,表明茶区大面积示范应用信息素诱捕器防治黑刺粉虱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3.
韩宝瑜 《中国茶叶》2006,28(3):31-31
4月1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制的黑刺粉虱信息素诱捕器在浙江省松阳县通过鉴定,表明茶区大面积示范应用信息素诱捕器防治黑刺粉虱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做好黑刺粉虱的防治徐佐周,谢继金(浙江省台州地区经济作物总站·台州·317000)近年来,由于茶叶市场疲软,导致部分管理粗放茶园黑刺粉虱发生。黑刺粉虱以幼虫多在茶树老叶背面刺吸为害,并排泄“蜜露”引起烟煤病发生,严重时茶丛中下部叶片乌黑;阻碍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警惕黑刺粉虱猖獗成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又名桔刺粉虱,发生普遍,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以幼虫在叶背吸取汁液为害茶树,并分泌蜜露状排泄物诱发多种(?)病(俗称乌油),不仅造成茶叶减产,而且影响茶叶品质和茶园管理。  相似文献   

16.
黄板诱杀是监测与防治茶园黑刺粉虱成虫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本文利用黄板对不同品种(品系)上黑刺粉虱成虫的种群密度、年消长动态,以及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内色板诱集到的粉虱成虫数量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1)中选 2号、中选3号和中选7号上黑刺粉虱成虫的发生数量显著低于目前茶区大面积种植的福鼎大白茶;2)在杭州黑刺粉虱成虫数量具有明显的4个高峰期,其中春季和秋季的虫口发生数量较高;3)色板在上午9:00~11:00期间诱集到的黑刺粉虱成虫数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韦伯虫座孢菌防治茶黑刺粉虱示范推广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伯虫座孢菌为茶黑刺粉虱致病性病原菌,茶园使用菌剂后,菌孢子扩散触及虫体,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萌发感病,幼虫被感染致病死亡后,病尸体能再度产生菌抱子四处扩散传播,如此循环反复,最终至感病流行,高峰期一般出现在用菌后30至60天。该菌对人畜、天敌安全,不污染茶叶和环境,对条黑刺粉虱具有良好持续防治效果。条黑刺粉虱为我县茶树主要害虫,1993年以来相继在中房镇的下湖、满盾、叠石等地发生蔓延,同时由该虫诱发菜煤烟病的发生,严重地影响了我县茶叶生产。如果系用化学农药防治,常因用药不当而致使茶叶中农药残留量超标和天…  相似文献   

18.
夏季是茶园病虫害的多发季节.各地茶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茶芽枯病、茶白星病、茶炭疽病、茶饼病、茶假眼小绿叶蝉、茶叶螨类、茶卷叶蛾、茶细蛾、茶毛虫、茶黑毒蛾、茶丽纹象甲、茶黑刺粉虱、茶蚜等.主要病虫害防治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黑刺粉虱,又名桔刺粉虱,体小,以幼虫固着叶背吸食汁液,使茶树生长衰竭;其排泄物能诱致煤病发生,使茶树叶片乌黑,阻碍光合作用,引起大量落叶,严重影响产、质量。全国各主产茶区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高宇  孙晓玲  金珊 《中国茶叶》2010,32(9):11-12
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属同翅目(Homoptera)粉虱科(Meyrodidae)剌粉虱属(Aleurocanthus),寄主范围广泛,是我国茶叶生产中发生普遍、危害较大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黑刺粉虱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以及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我国茶区曾相继暴发成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约10年暴发1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