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9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北京市首次发生,且给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解番茄苗期带毒率以便进行综合防控,2010年2~3月在顺义区、大兴区、通州区、平谷区番茄育苗温室采集即将定植及已定植1~2d的番茄幼苗植株进行黄化曲叶病毒分子检测。共检测番茄幼苗样品645株,检出阳性样品226个,番茄幼苗带毒率为35.04%。检测结果表明,被侵染的番茄幼苗不表现明显症状,病毒含量明显低于表现典型症状的成株番茄。根据检测结果,初步预测2010年北京市早春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有可能较大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2.
5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50目防虫网覆盖+黄板预警+适时喷药"技术进行番茄育苗,番茄出苗整齐,幼苗生长正常。而且隔离烟粉虱效果好,平均百株幼苗烟粉虱成虫12头,而常规露地育苗平均百株幼苗烟粉虱成虫410头,苗期减少喷药次数4~5次。采用5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栽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病株率在0.9%~2.8%之间,防控效果达90%以上,每667m2可挽回经济损失6329.5元。2007~2009年在温州苍南、瑞安、瓯海等地番茄生产基地应用防虫网覆盖防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推广面积逾330hm2。  相似文献   

3.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毒具有流行性强、传播速度快、难以防治等特点,现已成为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我国番茄种植区流行成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文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规律、症状、机理、检测方法、育种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年来延安日光温室番茄遭受黄化曲叶病毒危害情况,结合"延安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实施,对发生情况、发病症状、病原与传播、发生规律及对烟粉虱防治效果不佳的原因等进行分析,总结出了陕北设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综合防控措施,供番茄生产者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品种“安娜”、“欧盾”和樱桃番茄品种“KH-1”为试材,采用PCR技术对从宁夏采集的6份番茄黄化曲叶病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6份样品全部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侵染.并指出应选用抗性品种、严控烟粉虱发生,以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上海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自1909年美国发现第一种番茄病毒--TMV(烟草花叶病毒)以来,世界各地相继报道了近30种可侵染番茄的病毒.在上海番茄病毒病的主要病源为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番茄引起花叶、蕨叶和黑褐色坏死斑等病毒病症状,严重时引起死亡.自2005年10月以来,上海孙桥温室番茄发生了一种新的病毒病,经病样超薄切片电镜观察、酶学检测、分子检测,以及嫁接试验等,结果认定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严重发生田块病株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程度影响因子分析及防病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江苏省丰县秋延迟及越冬棚室番茄上普遍发生,一般减产10%-50%,部分重病棚甚至绝收,严重地威胁着当地的番茄生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侵染所致。番茄在开花以前遭受番茄黄化曲  相似文献   

8.
番茄黄化曲叶病及抗病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黄化曲叶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最具毁灭性的番茄病毒病之一。随着保护地的发展,温室烟粉虱在北方保护地越冬、传播、危害,现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番茄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为害情况、病毒研究概况、抗病品种选育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山东、河北、北京等省(市)相继发生且呈加重趋势。由于该病由烟粉虱传播,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往往造成绝收,严重影响了当地番茄生产。为了交流各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情况,研讨治理对策,有效控制危害,2010年1月8~9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番茄黄化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再加上各类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越来越重。以韩城市为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该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症状及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北京、河北和宁夏番茄穴盘商品苗质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抽样采集北京、河北和宁夏地区集约化育苗场生产的番茄穴盘商品苗样品85份,对株高、茎粗、干鲜质量和壮苗指数等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番茄早疫病和TYLCV带菌情况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采集的65份样品平均壮苗指数为0.156,早疫病检出率67.69%,TYLCV检出率7.69%;河北地区采集的15份样品平均壮苗指数0.165,早疫病检出率86.67%,TYLCV检出率为0;宁夏地区采集的5份样品平均壮苗指数0.069,早疫病和TYLCV检出率均为0。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春茬番茄的穴盘育苗基质,并明确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提高育苗基质的标准化,推动育苗技术精准控制的标准化进程,选取了北京地区各大育苗场常用的3种商品基质和6种以草炭、蛭石、珍珠岩为主要原料复配的自配基质,用于番茄穴盘集约化育苗,分析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及育苗效果。结果表明:A3处理(北京绿穑生物商品基质)番茄幼苗茎粗最大,较CK(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3∶1∶1)增加13.1%,根冠比和壮苗指数也均最大,分别为0.132和0.069,A5处理(草炭、蛭石、珍珠岩体积比按3∶1∶1混合,每穴添加1 g基质伴侣)仅次于A3处理,两处理春季育苗效果好,建议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基质添加微生物菌剂对番茄育苗的影响,在育苗基质中添加不同用量(0、20、40、60、80、100mg/株)的哈茨木霉菌剂进行番茄育苗试验,比较分析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冠比、壮苗指数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在基质中添加哈茨木霉菌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且添加量为20~60 mg/株时有利于培育壮苗,其中,20 mg/株用量处理的番茄幼苗生长指标最优,其茎粗、地下部鲜质量、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均最大,且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10.57%、48.53%、33.26%、42.12%。在本试验条件下,育苗基质中添加哈茨木霉菌20mg/株最有利于番茄壮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对番茄品种抗性的特殊要求,同时高效利用国外优质良种、降低育苗成本,在采取嫁接育苗的基础上,应用子叶节或真叶节双杈育苗方式,可达到提高幼苗品质及增加育苗产量的目的。北京极星农业有限公司在2020—2021年连栋温室番茄工厂化生产季,应用工厂化番茄小苗龄嫁接及双杈育苗技术获得成功,通过对工厂化番茄小苗龄嫁接及双杈育苗的操作流程、温湿度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要点进行相关总结,为有意开展番茄工厂化生产的经营主体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漂浮育苗法与常规土壤育苗法的番茄苗在大田性状表现的差异,进行了2种育苗方法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漂浮育苗技术可使番茄根部不与土壤接触,隔离病源和地下害虫,提高番茄苗长势、出苗率、番茄苗质量,可提高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取得很好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于苗期采用灌根处理的方法,研究了碧护、生根粉、超级矮丰王、金云大-120、复硝酚钠、甲壳素对秋季番茄幼苗生理指标、植株营养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根粉处理后番茄秧苗质量显著增加;碧护、金云大-120、复硝酚钠、甲壳素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冠比、G值、壮苗指数及叶绿素含量。定植后,各生长调节剂处理均可促使植株生长势增强,增加现蕾数;生根粉处理显著增加番茄前期产量、平均单果质量及总产量。因此,番茄越冬茬栽培中,为培育壮苗,于幼苗1叶期施用生根粉100倍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李自娟 《长江蔬菜》2013,(24):46-47
在温室条件下,测定不同基质配方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以选择番茄穴盘育苗最佳的基质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处理6杰川蔬菜瓜果专用基质+那氏778的配方栽培的番茄幼苗生长健壮,茎粗和株高比例合适、节间较短.生长敦实,其他基质配方栽培的番茄幼苗长势较差,长势弱或者出现徒长。  相似文献   

18.
李胜利  夏亚真  孙治强 《园艺学报》2014,41(7):1461-1466
 为探明水冷苗床促进番茄幼苗健壮生长的机理,以‘粉都77’番茄为材料,调查了水冷苗 床和常规苗床下番茄幼苗根系形态、养分吸收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水冷苗床提高了幼苗根系的 吸收面积、根系活力(茎流速率和根系呼吸速率)和养分吸收能力。水冷苗床番茄幼苗地上部N、Ca 和 Mg 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根系P、Ca 和Mg 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根际降温措施不仅提高了番茄幼苗根系 抗氧化能力,也显著提高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水冷苗床作为一种新的根际降温方式,可以缓解夏季高 气温对番茄幼苗生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番茄穴盘育苗苗龄和营养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赵瑞  陈俊琴 《中国蔬菜》2004,1(4):19-21
不同的营养面积对番茄秧苗质量的影响随着苗龄的增加而作用明显 ,全面衡量苗龄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及穴盘育苗所能给予的营养面积 ,番茄穴盘育苗应提倡中龄苗定植。苗龄大小与育苗营养面积大小都会对产量形成产生明显的影响 ,前者产量时期的分布趋向于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 ,在总产量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平衡 ;而后者随着营养面积的减小 ,产量水平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以"金棚8号"番茄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法,普通自来水配制的营养液(CK)为对照,研究了有效氯浓度分别为20 mg·L^-1(SAEW20)、40 mg·L^-1(SAEW40)、60 mg·L^-1(SAEW60)、80 mg·L^-1(SAEW80)的微酸性电解水配制的营养液对番茄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以期验证微酸性电解水作为一种功能水对番茄幼苗生长是否具有促进效应。结果表明:SAEW80处理下的番茄幼苗干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SAEW80处理能显著增加番茄幼苗叶面积,且提高壮苗指数的效果显著;微酸性电解水的有效氯浓度对番茄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影响较小;根施微酸性电解水可以提高番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SAEW80处理下的番茄幼苗根系总表面积、总体积和平均直径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总之,低有效氯浓度的微酸性电解水配制营养液对番茄幼苗根施不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而高有效氯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可以使用高有效氯浓度(80 mg·L^-1)微酸性电解水进一步研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